在澳大利亚的最后一天,我们决定去坐游艇。
当我们登上游艇的时候,我发现这个游艇有一个奇特的地方:它的船头有一个可以睡觉的平台,并且站起来会感到很强烈的海风,塑料杯子都会被吹走。
游艇起航了,旁边的海水溅得很高。海风变得越来越强烈,手中的围巾扬了起来,看起来像火一样。当我正玩得高兴的时候,一不小心松了手,手中的围巾飘了出去,幸好掉在了船的栏杆上,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时,服务员给我们每人发了面包,让我们去引海鸥。我抓了一些面包,挑了一个往空中一抛,可海鸥没有吃到。我又扔了一个,正好飞到海鸥旁边,但海鸥的反应太慢了,还是丢到大海里去了。就剩最后两个面包了,我又扔了其中一个,结果海鸥还是没有接到,后面的海鸥虽然俯冲得很快,但面包还是掉进了大海。所以我只好把最后一个面包也扔了出去。这次海鸥反应得很快,面包到了它面前的时候,大嘴一张,往前一扑,终于吃到了。
就在这个时候,服务员送来了一盘薯片。我抓了一把,此时,船上广播响起:“现在是游艇开得最快的时候,请注意您随身携带的物品以及贵重物品。”我感觉有一股往上托的力量,快要把我的帽子给吹走了。于是,我只能把我的帽子给妈妈保管。
船快要靠岸了,我赶紧跑到舱内去接了两杯雪碧来喝.最后,船靠了岸,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珀斯的外围就是印度洋。驱车来到印度洋边,我是跑着到海滩上的,太雄伟太辽阔了。一眼望去,翻滚的波浪一直连接到天上,远处的大海轮就好像悬在半空中,都让人感觉不太真实了。天上的云彩大团大团的,就像是油画笔画上去的。
我们等着看海上落日。太阳像一个发光的大圆盘挂在大海与天空之间,让人睁不开眼睛。过了一会儿,圆盘像着了火一样,天上的云彩也好像燃烧起来。又一会儿,火光消失了,太阳就像国王头顶上的黄金冠,金灿灿的,云彩有点暗淡下去了,但原来一团一团的云都连成了一片,整个天空都是一片金光。我们还来不及惊呼,金色的太阳变成了可爱的橙色,浮在水面上。真想多挽留它一会,可它却快得像长了脚一样,一下子就跑到了海平线的那边。海滩上的人都只能看到一个轮廓了,看不清面孔,但人人都镶着一道金边。不一会,黑夜就到来了。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海边。
珀斯是一个多彩的城市,美丽又好玩,它为我的记忆留下了绚烂的一笔。
今天是我在澳大利亚的最后一天。灿烂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射下来。妈妈帮我涂了好多防晒霜都难以遮挡强烈的紫外线,时间长了皮肤都发红了。
从我们住的房间的阳台上,远远就能看见太平洋,波涛汹涌绵延不断的沙滩长达四十公里,这个城市因为它而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黄金海岸'’。岸边有许多年轻人拿着冲浪板在冲浪,浪很大每个浪都能把他们打翻在浪花里,他们再爬起来反复体验着其中的乐趣。
接着我们去参观农庄,跟绵羊。袋鼠。考拉熊亲密接触。澳大利亚的羊比人还多,品种也多有的可以吃,有的可以做地毯,还可以制成绵羊油。我们观看了剪羊毛,小羊在一个外国人的手里非常听话,活像一只毛绒玩具,很短的时间就把羊身上的毛全都剃光了,光秃秃的,累得他满头大汗。
最后我和小袋鼠。考拉熊拍照留念,我们没有见到大袋鼠因为大袋鼠非常大,站起来有两米多高。考拉熊可爱极了,样子憨憨的灰色的皮毛,圆圆的耳朵,黑色的鼻子和爪子。动作慢吞吞,一天除了吃桉树叶就是睡觉,水都很少喝,真是一只小懒虫。一只考拉熊有一个专门的饲养员,把它抱在怀里就像是个小baby。再见考拉熊,再见澳大利亚,我依依不舍地登上了回程的飞机……
能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到温暖的南半球走一遭的确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于是,正月初八,在年味还没有完全散尽的时候,我如同南飞的大雁般来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澳大利亚。
飞越半个地球的旅程让我疲惫不堪,悉尼暖湿的空气又让我浑身难受,不过这和过海关前的紧张相比已经不算什么了。面对远处的边检站和身边的警犬,我的心中敲起了鼓。要是有什么问题、海关人问起什么我该怎样应对?说实话我对我的英语水平很是不自信。不过工作人员的微笑和几句问候打消了我的这种情绪。一句“hello”后接过我的护照,他麻利的动作向我阐述了他的业务娴熟。“thank you”又是一句关怀的致谢,我也不忘来一句“good night”。
我发现无论这里的工作人员还是民众,看到我们都会来一句“hello”或一个微笑。这里人的热情让我彻底忘了先前的紧张和浑身的不适。这是我忽然发现有一家商店就开在人们的必经之路上,老板还真会做生意呢,呵呵。
悉尼的早晨很舒适,恰到好处的温度与湿度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和美味的早餐一起带给人慵懒的感觉。不错,澳大利亚就是一个慵懒的民族,以至于上午九点左右的街道上都没有什么行人,只有些老人睡眼惺忪地浇花。这使得我们在路上没遇到堵车,也算是好事一桩吧。
而悉尼歌剧院带给人的则是另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行走于歌剧院外的广场上,你可以感受到蓬勃的活力与生机,完全不同于之前生活区里的死气沉沉。面对歌剧院,你可以感受到一种激昂的力量与年轻的活力,尽管它的年龄超过了我们所有人。而那里面正在进行的活动又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与歌剧院齐名的悉尼又一大地标建筑物——悉尼海港大桥,则呈现出十足的现代气息。它释放出来的威严与霸气告诉人们,它的魅力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眼球。
悉尼的旅程结束,我们前往悉尼的一个卫星城——中央海岸。顾名思义,这是一个沿海的小镇。而它的田园风格与现代气息相结合的氛围让我感受到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发达到了以怎样的程度。
在这里,我们与友好家庭会合了。坐在男主人的车上回家时,他问我们有没有去过悉尼歌剧院,并告诉我们他就在那里上班。这是我们顿生敬佩之情。
家里有一个和我们一般大的黑人孩子庄森。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家,我们依然很合得来,寒暄几句后我们就到后院切磋乒乓球了。转眼到了晚饭时间,奔走一天的我们早已阻止不了肚子里的响声。女主人是一个很和善的黑人妇女,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她的厨艺真的不错,尽管是西餐,我们也丝毫没有什么不适,反而得以享受其中呢。
三天的学习生活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枯燥,相反,这三天让我改变了对英语课的定义,这得益于外教幽默的教学风格与精彩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堂已经超越了教与学的范畴,而变得更像是一种学术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值得注意的是,那里的教室没有讲台,这其实有意无意的增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散学归来,居然还有大把的时间,使习惯于放学写作业的我来说一时间不知该干什么好。于是我坐在院子里,看浮云飘过,享受那过去无法享受到的闲适。人们都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是快节奏的,而我在这里却丝毫没有匆忙的感觉。在这里我感觉到的是一种惬意与闲适的小资生活。
恋恋不舍得离开庄森一家后,我们前往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我却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独。听到一句“元宵节快乐”的时候,我倍感亲切。在布里斯班,可以感受到很浓重的华人气息,到处都有中餐馆,而其中最大的要数澳大利亚的“唐人街”——中国城了。一个大牌坊后,是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氛,好像让人回到了自己家的超市般。
来到黄金海岸,一股浓郁的激情与活力扑面而来。这座澳大利亚第六大城市是一个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年轻的.人与年轻的城,散发出一种年轻的活力与张扬。如果一个人在你头顶上仍水气球,你千万别介意,因为那是当地人对你的表达欢迎的独特方式。
更美丽的则是这里的海滩。汪洋的大海与现代化的城市组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城市,展现出了澳大利亚这个慵懒民族活力四射的另一面。看来,在五岁的孩子出没于风浪之中而父母们却依然谈笑风生的地方,一定就是gold coast这个地方了。
在墨尔本,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历史气氛,年龄在百岁以上的建筑物随处可见。如果说墨尔本相当于中国的北京的话,那么温莎酒店就相当于北京的北京饭店,国会大厦就相当于北京的紫禁城了。
这座澳大利亚的“古都”随着悉尼的崛起而日显衰老,在悉尼人提出迁都于悉尼的时候,英联邦政府为了避免两头不讨好的结果而建起了堪培拉这座现代都城。因此,墨尔本国会大厦也就成了再也不会被使用的“紫禁城”了。
在墨尔本,历史的厚重感得以体现。
寒假,我随学校来到了美丽干净的澳大利亚,最令我流连忘返的.是人造海滩。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海滩,虽说是人造的,但也别有一番滋味。我们脱了鞋、袜,把脚埋进软绵绵的沙子里,味道好极了。“啊——啊——”听到别人的尖叫声,我寻声望去,原来,他们也换上了泳衣,“拥抱” 着海浪。他们玩得兴高采烈,眉飞色舞,时不时发出几声尖叫。我见了,急忙换上泳衣,加入他们的一员。我迫不及待地双脚踩水,浪从远处来了,但到了我这儿,却小了很多,但我的脚顿时泡进了海水里。那凉丝丝的海水轻轻抚摸着我的双脚,好像在给我挠痒痒 。
“浪来了——啊!”不知是谁当起了警报器,我们便沸腾了起来,有的尖叫,有的跺脚,还有的径直向前跑去。“浪在那里?”我四处张望。“根本没浪嘛!什么嘛!”我没看见浪,便想回去了,可没等我上岸,一个浪就来了,把我冲的好远好远。我回头擦掉脸上的水,转了一个身,便向大海跑去。又来了一个浪,把我给吞没了,我以为我彻底完蛋了,没想到我竟被浪冲得“飞”了起来!
有趣的冲浪给这次澳洲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爱这个美丽干净的国家!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