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飞驰的旅游车,沿路的景物都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地、轻巧地从我们眼前掠过,我们满心期待地朝着目的地进发。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鹤山市大雁山风景区。在车停稳了之后,我们像潮水般涌出了车门,一条林木掩映的登山公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走吧走吧!”同伴迫不及待地拉着我的手,沿着上山的路进发。
大雁山因山形似大雁展翅直扑西江俯首饮水而得此美名,它与西樵山隔江相望,山势雄伟,峰峦起伏。我们沿着陡峭的登山大道往上走,路旁树木遮天蔽日,偶有缕缕阳光钻了空子跑到地上,斑斑驳驳,仿佛夜幕中的星星,风一吹,枝叶摇曳,它们还真的好像在眨眼;不知哪一棵树上的鸟儿在唱着歌,宛转、悠扬,树叶沙沙地作伴奏……
走到半山腰,在岔路口有一块指示牌,一条是大路,通往纪元塔,另一条是小径,通往海元洞。通往海元洞那条路的入口有块大石头,上书“奇景小路”四字,“奇景?”我们不约而同地走向小路。
也许就像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所说的一样,我们都会选择“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的小路,“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我们都有一种探险的心理,因为诱惑而选择。
一路上,迂回起伏的羊肠小道把我们的心情也带动起来了。当我们都累得大汗淋漓、双腿发软的时候,我们也有问过自己,走这条路,选错了吗?幸好,有老师在前面不断鼓励,又及时地把我们的心情带了上去。
上上下下走了好久,山路却像没有尽头一样,我们有点焦急了,知了却不识趣地在路旁拼命地叫唤,把我们急迫的心情逼得更急了。
“你们不用上去啦!上面什么都没有!”几个从前面回来的人告诉我们。上面什么都没有?那我们不是白走了一趟?一开始的那一种急迫、好奇的心情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失望、失落,就像是被判了死刑一般……
回去的路上,没有人说话,没有人打闹,有的只是沉默,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失望。在这沉默中,伴随着一阵阵凉爽的山风,传来鸟儿串串清脆的鸣叫声;极目眺望,西江如一条柔软的飘带流向远方,广袤的`原野上镶嵌着自然的伟力和人类的成果,像一张平展在大地的水彩画……噢!其实,用不着登上顶峰看那海元洞,在这里看山下的风景,不是一样有风景吗?
传说,苏格拉底与拉克苏相约,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美得像仙境的山,可是,许多年后,他们发现那座山实在是太遥远了,他们根本不可能到达,拉克苏只能失望地叹气,而苏格拉底却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的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也许,我们往往就像是拉克苏一样,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却没有发现,其实一路上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我们的人生也一样,当我们在向着一个遥远的目标前进时,也要记住,旅途中,处处都有风景!
《我的人生我的课》是最近看的一部纪录片,讲述了对现行教育体制的反思与改革中初见的成效体会。其中的很多观点与案例给予了我启示,《语文课》中关于阅读的重视与思考,教育改革教师马小平老师的感人事迹与他病重时写下的遗作《叩响命运的门》,都揭示了阅读与阅读数量、阅读质量的重要性。第二节《数学课》提示了培养数学兴趣与奥数的关系,要想学好数学关键所在是兴趣,不仅仅是数学,无论哪门功课,兴趣都是中心。印度教学中以游戏开始培养起了孩子们对于数学的兴趣,看似枯燥复杂的心算题,对于印度的学生来说,答案是每个人可以脱口而出的。
蒙特梭利在引导兴趣,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在美国,6岁就要进行职业能力规划测评,帮助他们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以便可以为自己选择不同的学业道路职业道路做好铺垫。《英语课》的主旨和前面所述类似,不要简单的将英语好的人等同于国际化人才,然后英语仍然是重要的工具之一,只不过不要机械化的应试,而要将其融入生活,融入学习,融入孩子的语言体系中去。《体育课》毫无疑问着重说明了一个人身体素质的重要性,片中提到了伊顿公学的宗旨:运动第一,学习第二。的确,很多在体育草场体育竞技中培养的品格习惯,会对一个孩子今后的人生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这点我也深感同意,因此强健的体魄,真心擅长某项或某几项体育特长,不是为了加分,而是为了他的人生更加丰富精彩。《生活课》用了假如这个词,是因为目前中国对待这门并没有特别重视,这方面,国外无论欧美还是亚洲的相当一部分国家又一次走在了我们前面,从9个月起的生活家务能力,动手能力,生存能力,安全意识等等其实都与日后成为完整的“人”关系密不可分。
片中种.种提到的观点很多都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只不过它更加系统,更加成熟也相对全面。上面提到的几门课程不仅是学校的课程,更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课程,要让他们真正发自内心的感兴趣,喜欢上他们,结合孩子天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起一代快乐阳光、身心健全的孩子们。真希望国家重视教育改革的这道列车可以加速前行,渗透到各大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希望我们这一代的孩子们可以搭上他的车次,载着众多家长的期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曾经以为人生就像是一次大逃亡,人们不断地奔跑着,可是不论多么努力,总有一个接着一个的霹雳,随之你便会化成一堆泥土、沙子,没人会记得你,只有一个个仍在逃亡的人在这堆沙子上留下了一个个脚印。
人生是短暂的,这不禁让人埋怨上天的吝啬。而且这短短人生路上的旦夕祸福,又有谁能知道呢?苏格拉底服毒而死,商鞅的悲惨结局,又不禁让人产生对人生的质疑。对啊,人生短暂,就像昙花一现。
昙花的开放&&月光如练,凉风如水,它就那样轻盈地展开自己的双臂,如精灵般超凡脱俗,不含一丝一毫的杂念,超凡脱俗的美啊!
但,如此短暂。
这便是它为这仅仅一瞬的美而付出的代价,便是生命的'短暂,没有流泪,没有犹豫的凋谢,只给人无限的感慨与留念。
比起昙花,松树的生命似乎成了永恒。相对松树,我倒更欣赏昙花。生命虽短暂,但却永留芳华于人世,不曾让任何的残枝败叶玷污了自己的清白。
生命,理应如此;美,理应如此。
苏格拉底虽然服毒而死,但留下的是他伟大的言论,正是他的言论带给人们思想的启迪;商鞅虽然死于非命,但他提出的政治主张,使秦朝统一了中国。
不要说他们太短暂,不要说他们不能长久,他们只是服从了自己的使命,在最恰当的时候,从内心挣出,展现给尘世一抹清观,一份骨气,一份价值,其实也可以将他们的思想生命延长――世间上最好的保留之地便是人心的记忆,人们何不让自己真正地逾越千年呢?
肉体离去,但精神永存。不要再驻足于花园,因为没有不败的花朵;不要沉溺于现实的享乐,因为没有用不完的财富;不要梦想长生不死,因为没有精神的支撑,那只是一副行尸走肉的皮囊。倒不如做一朵昙花似的人,在最美丽的时候,飘然逝去,只有香如故。
不要埋怨上天的吝啬,在短暂的人生中擦出自己人生最亮的火花,即使最后会化成沙子,但这点光亮永存于心。
是的,人生是一次逃亡,更是一次精神的旅行,一次挑战极限的旅行。拼命地奔跑吧!当你用尽全力地奔跑在生命的旅途上,即使最终会有一个霹雳击中你,但你化作的可能是一对金光闪闪的钻石……
观看了《我的人生我的课—数学的焦虑》后,我深有感触。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数学培训班,遍地都是,有市场就有需求,不管这种需求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如果说小孩还无法确定,那作为家长总得有些思考吧,如果孩子根本就不喜欢,家长为了升学而迫使孩子学习,那是家长的失误,如果孩子的确有一定的天分,那开发孩子大脑,有机会、有能力送孩子进行学习,让孩子参加一、两项课外学习也未尝不可,毕竟现阶段小学教育也是普遍性的教育,难道不参加课外学习,仅仅完成老师的作业就能很好的发挥兴趣爱好吗?
节目中有采访者提到,兴就是兴奋、趣就是有趣,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是学生和课程之间最宽阔的桥梁。作为一线老师,也要认真反思这个问题,每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让孩子喜欢学习乐于学习,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但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欢数学,我们又能怎样了?整个教育体制不改革,孩子有能如何呢?
看到节目中说杭州一中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修科目或者跨级学习,我好羡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能听从内心呼声,有所选择,这样的学校有普及吗?如果小学阶段都能普及,那现在的小学生也不用那么累了?
如果很多都无法普及,那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在以后教学中,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喜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数学,进而爱上生活,快乐的成长。但我们扪心自问,能让100%的学生都喜欢数学吗?
《我的人生我的课》是学校在书香周二统一组织观看的,我们看的是其中一期《如果有门生活课》所有的教育家,所有的数据资料,所有的教学案例都不约而同指明语文的魅力呈现在于“阅读”。而阅读对于几十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生命质量显然就和我们学校的教育紧密联系。因此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如果的确是这样的话,每一个人的前十几年人生都是非常的重要,而每一个人的前几十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的生命质量显然就和我们学校的教育紧密联系。
新教育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教育的最重要的活动,新教育将“营造书香校园”列于六大行动之首,并已经将它细化为若干具体的子项目,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年级、性格与性别的学生,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改变孩子对学习的兴致,让他们在课堂上找到语文的魅力,只能致力于阅读。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这个理念,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我们播撒下阅读的种子,只在长长的岁月里静静的等待。
因为——这将承载一个民族的希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