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南极
因为我国生活在北半球,因而南极星(也称“南极仙翁或老人星一年内只有在秋分之后才能见到,且一闪而逝,极难见到,春分过后,更是完全看不到。所以古时把南极星的出现看成是祥瑞的象征。因而历代皇帝会在秋分这日早晨,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极星。在《史记·天官》中有记载:“南极老人,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
竖蛋
春分有竖蛋活动,同样秋分时节依然盛行。这项民俗不仅在国内普遍,甚至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秋分时节都会有这样的活动。俗语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指的是在秋分这天,人们有“竖蛋”的习俗。在秋分时节,人们会选择刚生下四五天、且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然后轻轻地将鸡蛋竖立在桌子上,这就是立秋“竖蛋”习俗。把鸡蛋竖立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自然失败的人有很多,可成功的人也不少。据史料记载,秋分竖蛋的习俗出现在四千年前的中国,如今,竖蛋玩法已传到世界上的许多地方。
祭月
自古以来,秋分就是传统的“祭月节”。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皇帝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叫做日坛、月坛、天坛、地坛。分设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处所。《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拜月亮。《宋史》上说:“秋分之时,昼夜平分,太阳当午而阴魄已生,遂行夕拜之祭。”
秋分送秋牛
秋分送秋牛,其实送的是秋牛图。在过去,耕牛对于农民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生产落后,耕种耙田等农活就靠耕牛了,耕牛不仅是主要的'生产工具,也是丰收的保证,因此农民朋友非常爱惜并崇敬勤劳的耕牛。以前在民间,每到秋分时节,有人就会挨家挨户送秋牛图。秋牛图由二开红纸或黄纸做成,上面绘有农夫耕田图样。送秋牛图的一般都是民间能言善唱之人,说的内容主要与秋耕有关以及吉祥不违农事的话语。送秋牛图的人每到一家更是见景生情,看到什么就能说出什么来,自然说的都是让主人高兴的话,不然人家可不给钱。话语虽是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且生动。
出门踏青旅行成为每个人放松娱乐的方式。说起娱乐,就不得不提逛庙会。顾名思义庙会就是在节日或规定日子举行的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聚会。近两千年来它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逢节日,热闹非凡。只是近年来的元宵节只是吃元宵,看灯笼,少了许多如”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的.灯诗灯迷,情调单一。庙会总归是热闹的,看得最过瘾的就是踩高跷。踩在一人多高的木棍上,我都怕得冒冷汗。以前我也玩过高跷,脚疼,一不小心就摔在地上,天生重心难找,只能放弃。现在看着他们踩,穿着古装戏服,显得如此自如,一分羡慕,一分嫉妒。另一个夺人眼球的就是玩杂技的。它的历史也很悠久,一个名叫“戏车画像砖”的汉代砖头,上面画得杂技就显得十分悠久;两架马车一前一后匀速前行,在两车的横杆上绑着一条绳,一个人在绳上倒挂,像蝙蝠一样在绳上移动。不知是真是假,但总有一定的价值。同样的事如今也在上演,一个女人在绑在两树之间的绳子上入眠,骑独轮车。那人不急,观众们的心倒替她悬着。相比之下,我更佩服前者,毕竟那绳子没个固定点,更容易摔下来,况且当时的医疗不如现在这么发达,医车随叫随到,在那时更可突出他的勇气。更有甚者,居然用电钻钻自己,而自己毫发无损!卖艺的前辈看了,也不得不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诸如此类的绝技像夜空中的繁星般望也望不尽。
传统的民俗只有去了博物馆才会知道与现代的习俗是否一致。仔细观看一番后,觉得先人们过节层次更高。他们总觉得节日有一种神秘色彩,所以”四神云气图“这幅壁画成为省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可能是在祈祷着四通八达,万事都有神明在庇佑的感觉。现在演变成了贴对联,放鞭炮祈福,没有什么神秘意味。当然这只是大同小异,”平索车骑出行砖“、”车马过阙画像砖“等就是证明。一年到头的忙忙碌碌,亲戚变得生分了,精神变得压抑了。贵族们坐着马车走亲戚,看杂技,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奔驰的车穿过宫阙,市井街道,旷野平远。或留下蹄印,或留下蹄声。这不正与现代人过节时的情形一样吗?
生命无止境,所求所感却相同。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在这一天,法国的母亲们为孩子煎出薄薄的、像太阳一样金光灿灿的`鸡蛋饼。当她们抖动煎锅,将饼抛向空中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恨不得那饼直接掉到自己嘴里。
据说,如果希望全年都拥有财富与昌盛,就需要在将薄饼抛起来翻面煎时左手手持黄金。
秋分祭月
潮人古代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习俗。中秋节又名仲秋节,是在秋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时只有秋分的活动,而无中秋节。秋分是在八月十五日前后,但由于有闰月的关系,秋分可以出现在八月初至八月末的任何时候。
然而,秋分是祭月的,古代潮人总是要把这个节日与月亮联系起来,如果秋分出现在下半月,甚至在月末,人们就很难见到月亮。在无月亮之夜过中秋节,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意义。故后来潮人把中秋节的活动渐渐由秋分固定为八月十五日。把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定为中秋节,那正是满月之期,整个夜晚都能见到明月,这才能体现中秋节的真正情趣。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秋分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同“春分”一样,在每年的“秋分”来临之际,我国很多地方都要在这天举行“竖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据史料记载,在4000年前,中国就有了在“春分”这天“竖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其玩法简单易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竖蛋”活动不仅在“春分”才有,“秋分”时节同样流行。“‘竖蛋’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春分”和“秋分”这一天之所以鸡蛋比较容易立起来,一是“春分”和“秋分”这天是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的日子,地球地轴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二是“春分”和“秋分”正值春季和秋季的中间,不冷不热,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麻利,易于“竖蛋”成功;三是鸡蛋壳表面并不光滑,只要找到适当的3个表面颗粒,就能像底盘一样托起整个蛋。尽管‘竖蛋’是一个传统项目,但它让公众在实践中了解了相关知识,并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