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元宵节的习俗,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然而还有一种习俗是从汉朝就流传下来的,那就是正月十五点豆面灯。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豆面灯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阖家幸福,家业兴旺。
大自然千奇百怪,我也在大自然里发现了许多奥秘:我在大树下发现小蚂蚁向树上搬家,就知道快下雨了;在金鱼睁着眼却一动不动的时候,就知道它睡着了;猪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笨,只是它被圈起来罢了------我最近还发现小蜗牛的奥秘。
蜗牛有一个圆圆的壳,有个小小的脑袋,可爱极了,它们都爱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活动,都爱吃些菜叶,有两万多颗牙齿哦。它是一种害虫,壳不结实,一碰就破,而且还不会游泳。
有一天,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蜗牛在刀尖上爬会受伤吗?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小蜗牛放在菜刀上,看着他爬呀爬,直到从刀尖的一边爬到另一边,竟毫发无损。我看着非常纳闷:这是为什么呢?最后我才恍然大悟,竟然是这样:蜗牛分泌的粘液不仅是走路时留下了的痕迹,还是一层保护层,保护着蜗牛的皮肤,所以它根本就不会被划伤。
我觉得,大千世界里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奥秘,让我们深入大自然,在大千世界里一起探索大自然把!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获取更多我们完全不知道的知识吧!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防衰之功效。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梁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明珠”。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