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我们来到阳朔漓江,乘筏游览。
江上风景如画。碧水漾起清波,水底的鹅卵石仿佛也跟着荡漾。水花溅到筏上,水流“哗哗”,真是一首清纯的乐曲。江旁山峦起伏,山的形态各异。有的像骆驼,有的像骏马,有的像鞋子,有的像手套……江的中央还有几个小岛,只可惜船工说不能上岛停留。
江上凉飕飕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不过在这样令人陶醉的江上,也不在意了。“如在画中游”我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一句诗。这片江,静静游览拍照是很惬意的。只是,排筏是机动的,开的很快。船工只是在风景好的地方停下,让游客拍照,其他地方只让我们一赏而过。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九马画山。它是漓江边上著名的旅游胜地,山壁如削,形状奇特,深色的岩璧上呈现白色浅灰色的图案,像一群骏马。有的昂首嘶鸣,有的扬蹄奋飞,回首云天,有的悠然觅食……我望着那头的山,数了又数,只数出来五匹。还有几匹隐藏在哪里了呢?也许艄公的船开的太急了吧。也许,齐天大圣把它们重新带回了天宫?这真实让人遐想联翩的地方。
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手套山。这个名字非常有趣。我们用手比g了一下,还真是一个手套的形状!这就是它神奇的地方。
江头到了,我们该下筏了。在那美丽的漓江边,我们合影留念。我真感到有一点留恋。不虚此行!
我家附近有一座公园,叫飞鹤山公园,我经常去那里玩耍。
从家里走路出发,不过五分钟就到了飞鹤山山脚。那是一个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好地方。那里有许多锻炼身体的器材,我也时常上去试几下。而我最喜欢的便是站在用石板铺成的游步道上观赏池塘里的小鱼。池塘的水真是清澈,清得可以看见池底的小沙石;池塘的风景真美,美得就连体态优美、羽毛如雪的白鹭都被它吸引,时不时地停在池塘边小憩;池塘的水很静,静得像一面从未被打磨过的铜镜,不禁让我想起大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池塘里的小鱼成群结队地游着,有黑的,有红的,有黄的,有橙的……颜色各异,五彩缤纷,就如同天边的彩虹似的那么绚烂。它们的姿态也各不相同,鱼儿们有的跃出水面,那形态如同跳龙门的鲤鱼,随即又落入水中,溅起一朵似白莲的水花;有的.在水面像风一样飞快地游了起来,好像在跟另外的鱼儿玩捉迷藏呢!
除了赏鱼,我还经常和妈妈在公园的空地上打羽毛球,跟奶奶在乒乓球桌上来几场“战斗”,出一身臭汗,那叫一个爽。除此之外,我还跟同学玩无人机呢!
飞鹤山公园真是一块难得的“宝地”呀!
我去过山清水秀的盘山,去过车水马龙的深圳,还去牛马成群的内蒙古,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风景迷人的东戴河。
多美的大海,碧波粼粼,一望无际,像一面透亮的镜子。海边停着各种不同颜色的游艇,把大海装扮的更加美丽。轻柔的海浪拍打着金黄的沙滩,就像唱着一首欢乐的歌。我们坐上游船,在海面遨游。远处,水天相接,阵阵海风迎面吹来,抚摸着我的面庞,令我心旷神怡。海底的世界更是奇妙,一条条色彩斑斓的小鱼在海里欢乐的嬉戏,其乐无穷。
我们来到了沙滩,成片的沙滩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柔和的光芒,好似一条用金丝做成的地毯。沙滩上有许多遮阳伞,五颜六色,非常好看。那里的沙子松松的,软软的,热热的,如果脚丫踩上去,那感觉,真是舒服极了。海边还有各式各样的贝壳,真是漂亮极了!我和妹妹在沙沙滩上挖坑,突然从坑里涌出一流清澈的海水,我和妹妹又惊讶又开心。
我爱美丽的东戴河,因为它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美丽的东戴河,我会再来玩的!
寒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三亚旅游,我们住在海边的酒店。三亚的海景真美啊!我天天在沙滩上玩。那里还有很多儿童游泳池,其中有两个用泳池是有滑滑梯的。爸爸从滑滑梯上滑下来,真刺激啊!那里还有一个儿童游乐园,我在那里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她叫榕榕,我们一起玩得很开心。
要离开三亚的时候,我觉得三亚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多想下次再来这里旅游啊!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更多的人具有了旅游消费能力,景区接待能力有限与旅客增长无限的矛盾将不可调和,最后不是景区本身遭遇损坏,就是游客花了更多的钱,却得不到应有的服务和预期的旅游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景区门票不涨价,旅游的性价比也将急剧下降。既然如此,仅就“一分钱,一分货”的公平交易而论,如果涨价能调剂需求,通过减少游客总量,让支付更高价格的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那也不失为一个有效而且合理的解决方案。至于收入不高的人员,按照过去的门票价格可以游玩三个景点,涨价之后只能游玩一个景点了,那首先也是因为过去人少,三个景点都有接待的余量,而现在只有一个景点还有接待能力:在景区已达能力极限的时候,合理的办法到底是通过涨价减少游客数量,还是通过保持价格稳定,听任游客自然增加,还是通过财政埋单刺激游客进一步暴涨,具备常识的人都清楚应该如何回答。
反过来,如果坚持景区公益性,又希望限制人数,避免景区压力过大,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由政府对门票实行配给。具体来说,可以或者采取以家庭或个人为单位,一定时间段内,分配若干张;或者简单报名摇号,就像北京限购汽车,市民苦等命运的眷顾。问题是不需个人付费的配给和摇号,难以避免那些本身不想旅游或者不想到特定景点旅游的国人,也抱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态,参加摇号或者接受配给,转手又把拿到的低价甚至免费门票,拿去市场上倒卖,最后的结果仍然是有钱人通过黑市买卖,多支付成本之后,获得了多次、多地的旅游机会,而低收入家庭因为只能坐等命运眷顾,三个景点仍然只去了一个景点,甚至一个景点也没去成,因为见门票抢手,宁可拿去黑市交易,换了钱买其他更急需的物品或服务。仅就实现“作为基本福利的旅游享受”而论,他们最后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机会,甚至失去了原本还可能利用的机会。
旅游=“基本福利”?
说白了,市场经济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规律加上供求关系,前者是根本的,但会受到后者的极大扭曲。在景区具有价值,接待能力又有限,供不应求的状况难以改变甚至还将加剧的情况下,除非在景区门票配给制和摇号制之外,再比照香港最近限购奶粉离港将予以处罚的办法,规定凡有价转让门票者将严惩不贷,确保一切潜在交易者不敢轻举妄动,否则就不可能消除景区不涨价,黑市买卖仍会抬高价格的现实。更为荒诞的是,如果政府管制真的取得了实效,“不拿白不拿”的低收入者拿了也不敢转让,只得放弃,最后造成景区人数不足,接待能力空放,岂非更加事与愿违?
中国搞市场经济多年,但国人中仍有不少人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先地位之由来,半是清楚,半是模糊,只要有一丝机会,就希望废弃市场化的方式,而另寻他途。其背后的价值观驱动就是不分需求性质,片面强调公平性或公益性:在还有相当多的人处于刚刚达到温饱的当下,旅游怎么就成了需要国家埋单的“基本福利”?旅游市场供应的服务怎么就成了“公共物品”?需要投入,讲究产出效益的景区怎么就成了“公益场合”?到底是低收入群体渴望消费升级换代,也能到此一游,还是包括一些媒体从业者在内的中等收入群体利用话语权,想少花钱多玩几个地方?在今天中国,拥有话语权的群体借弱势群体的名义,为符合其自身利益的主张争取道义上的合法性,是一项屡屡奏效的策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