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往往是留不尽之意在文字之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为了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给读者以想象回味的余地,议论文的结尾也可运用含蓄委婉的手法,或托物言志,或含蓄议论,或借助省略号等方法,使结尾蕴涵丰厚,寓意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或深刻的启迪。
【示例】
①蝶儿飞走,是蜡烛打扰了它的好梦。那么蜡烛随着时间流动的熄灭,飞走的蝶儿,又有谁敢说,它不会再飞回来呢?喧嚣退后,返璞归真。蝶儿飞走,又飞回……那该是极美丽的`芳草遍地,落英缤纷。(江苏考生《蝶儿飞走》)
②渐渐地孩子们在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下与童真这个概念越来越远。童真渐渐消逝。我们不禁想问童真哪里去了?而它没有回答。只见一个孩子愈走愈远,最后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身影!(浙江考生《消逝的童真》)
③还学术一片寂静安然,会有更多的大师在静默中生长,迸发出遒劲的学术张力。那天山上的雪莲啊,寂静中,是如此优美动人……(江苏考生《不可惊扰的寂静》)
【点评】例①结尾用散文化的笔调,借景传情,含蓄隽永;例②对设问没有直接作答,而是顾左右而言他,以“愈走愈远的孩子留下模糊身影”作结,含蓄地表明自己对现实中童真日渐消逝的忧患和无奈;例③借“天山雪莲”托物传情,以省略号作结,意蕴丰富,委婉地表达自己对“大师能够在静默中生长”的企盼。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生活中,谦虚使人进步是必然的.,总是有太多的人,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达到了饱和状态,无需进步,最终,只能一直在原地踏步,被那些后面的人赶上。给自己留一条缝隙,为发展留一点空间。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一直进步。
著名画家齐白石,有一次看到他的弟子的一张画画得不错,便向其弟子借过来临摹,他的弟子惊讶无比,齐白石说:“我虽然是你的老师,但你不一定就比我差。”他的弟子听后,对老师这种谦虚的态度肃然起敬。
就像《师说》里所说的“弟子不必不贤于师”,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就算是伟人,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就像齐白石,他不因为他是著名画家而感到高人一等,也不因此就骄傲自满,相反,他反而临摹其弟子的画,可见齐白石对画的热爱及其谦虚的学习态度,正是这种给自己留一条缝隙的态度,齐白石的画才会被人们流传至今,被人们赞誉。
红军长征期间,朱德曾写过一首诗赞扬红军不怕辛苦的精神,***看过后,指出诗中的几处不足之处,朱德听后,虚心请教***,并希望他能帮忙修改。***改完以后给朱德看,朱德看后,连连称赞,也认为比原来的大有进步。
曾带领红军踏过十万五千里的朱德总司令,仍然抱着谦虚的态度有了错误及时改正,并对他人的指导虚心请教,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样的,朱德也是怀有这种为自己留一条缝隙的谦虚态度,才能不断的提高,完善自己。
人无完人,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完美。自以为是的处事、对人态度,只会让自己向后退。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处在饱和状态,这样永远都不会进步。给自己的发展留一点空间,一条缝隙,让自己能源源不断的汲取新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伟人都能做到虚心学习的态度,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取他人的长处补自己不足之处,不正是在为自己留一条缝隙吗?在每次的学习过程中,都给自己留下进步的空间,日积月累,就能有更大的进步。
谦虚使人进步,我们要为自己留一条缝隙,为进步留一点空间。
《夏洛的网》这本书,也许你听过,也许你看过。你的收获一定是有的,虽然不一样,但是也大同小异吧!
我就直奔主题说说我的收获吧。这是在一天晚上,我在书柜里找点书看看时,看到了《夏洛的网》。书的封面底色是淡淡的土黄色,上面画着一个小女孩抱着一只小猪,旁边是一只羊和一只鸭子。可是,她们的目光全都注视着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一只小蜘蛛。这是什么意思?我带着疑问坐了下来。
首先我先看后面的简介,当我看到“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的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时,我想这一定又是一本无聊的童话故事,可读完介绍,我被里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读了下去。
威尔伯是一只落脚猪,一出生就要被***掉,是弗恩救了他。可是,不久后的一天,一个坏消息又降临到了威尔伯头上:一到天气变得实在太冷时,就被***了,变成熏肉火腿。威尔伯扑到在地上尖叫起来。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能救你!”于是,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他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但,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夏洛临死前和威尔伯的对话是最精彩的。夏洛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对,人活着就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收获。
好的文章,总是既重视思想与文采,又重视结构的匀称和谐。结尾如果能巧妙照应开头,一呼一应,首尾圆合,便能使文章读来气韵流畅,既能体现视觉上的和谐对称,又能体现思维上的起承转合。可直击标题,点题点旨,使文题有落脚之处,也可照应论据,一材多用,让所用论据充分燃烧。
【示例】
①生活就是供给与需求的一种平衡关系,尽管在很多人的生活当中,并不平衡,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趋近于平衡的一种趋势。通过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简单分析,我们其实不妨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整个生活,其意义可想而知。(四川考生《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②还是那句话,手机像魔鬼,千万莫沉迷;千万别让我们的生活,被手机所操控;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魂,沦为手机的奴隶。(北京考生《手机像魔鬼,千万莫沉迷》)
③莱特兄弟、***、迈克尔……他们的故事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满怀憧憬,让心中的梦想播种;翘首企盼,让梦想的种子发芽;辛勤浇灌,梦想之花就会绚丽斑斓。(湖南考生《梦想在开花》)
【点评】例①文章开头提出“生活是什么?”这一论题,结尾与开头呼应,结合材料对这一论题作了个性化的解读。例②结尾直击标题,并提出“不要让我们的灵魂沦为手机的奴隶”这一宏旨,警策人心。例③从人要有梦想生发开去,运用三个因为梦想而成就精彩人生的经典事例,结尾回扣前面的论据,点明中心,结构谨严。
耀眼的黄,浓郁的绿,夺目的蓝,梵高的向日葵以咄咄逼人的颜色,宣示着青春的热烈、张扬,豪情满怀。
认真无悔地书写青春才能让青春不朽,坦然地接受年华的老去是对青春最好的纪念。
青春如正午的太阳,喷射着不可抑制、沸腾灼人的激情。把握青春的律动,方能让青春大放光华。王勃风华正茂时,一挥而就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他的青春是才思火花的迸射;三毛趁年轻旅居撒哈拉,勇敢追求不寻常的快意人生,她的青春是个性的显扬;陈坤带领青年志愿者十天行走西藏,让公益活动“行走的力量”焕发青春的活力,他的青春是正能量的传递。王勃的文思,三毛的个性,陈坤的爱心,是他们对青春独一无二的注解。拥抱青春,迎接生活,青春正当时,不朽的青春由我们创造。
青春,永不告别,铭记青春在于拥有一颗绽放的心灵。奥黛丽?赫本的青春被许多人定格在《罗马假日》中的灿烂微笑。晚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身患重病却依旧远赴索马里看望饥饿儿童。此刻,她娇颜不再,却真正演绎了“天使在人间”。赫本的青春不老,因为她良善的心从未消逝,她内在的美丽让她的`青春永驻。
正如影星凯特?布兰切特所说:“我觉得皱纹是阅历的象征,我非常享受现在的自然老化。”青春的不朽,不在于抓住青春不放手,而是心态的年轻,在时间的沉淀中蓄积澄明如水的温情。“我老了,该回家了。”此语一出,感动非洲。曼德拉在总统任期刚满一届的时候,执意要将南非这个新生儿托付给年轻的一代。然而,在南非人心目中,他们最敬爱的前总统永远不会老去。大家在曼德拉的葬礼上吹起瓦瓦祖拉,歌唱青春。《时代》周刊选用曼德拉仰头憨笑的特写,作为他留给世界的永恒纪念。
活得像梵高的向日葵,在阳光中尽情炫耀,不要害怕萎谢。这种美丽,永远年轻。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可以将漫无边际的思绪归拢起来,把写作的意图,对读者的劝诫、要求、希望等,在文章最后表达出来,既可升华观点,拓展思想深度,又可引起读者的注意,给读者以感染,起到教育和鼓舞读者的作用。
【示例】
①庸才追随历史,天才改变世界,我始终这样认为。(安徽考生《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②所以,我们不但要欢迎啄木鸟,还要自己养几只啄木鸟,有时自己还要变成啄木鸟,除了偶尔啄啄别人,主要是没事就啄啄自己,啄啄健康,不容易生病。尤其是各级官员更应该如此,多保护啄木鸟,别动不动就打击报复——因为今天我不啄你,明天你就要自行了断。(山东考生《有过不惮改,不改是为过》)
③细心呵护他人的生命,像对待娇艳的花朵。如此,才能获得“一花一世界”的尊重,才能感受“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的美的感动与力量。(江苏考生《细心呵护生命》)
【点评】例①紧扣材料,开篇三言两语引出“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这一观点,接着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证,结尾上升到“只有天才才能改变世界”的高度,升华文章的主旨。例②杂文味十足,自然为文,幽默风趣。文章主体部分历数古今对于批评的不同态度,深入浅出,层层推进,结尾拓宽到某些官员的偏见,顺势延展了文章的思想深度。例③用诗化的语言,形象地重申总结“细心呵护生命”的重要意义,唯美动人,极富意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