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悠闲之心,跟着自己的感觉,信步走进丽江古城,便置身于古建筑画卷、古文明的大观园之中。走上光硬的五花石板街道,一如茶马古道的赶马过客,在市井如潮的四方街抖落疲惫,抖落风尘,再把茶文化带到山外的世界。古城依山势就水流布置街道,或平缓顺直,或陡峻迂回,空间时而开放,时而封闭,形成疏密有致、曲径通幽的开放式格局。漫步丽江古城,水的流向便是你的向导,清碧的流水会带你入深深的“过洛”(纳西语:巷子)和古朴雅致的庭院,让你在悠扬的葫芦丝乐声中,渐渐入画,渐渐入迷;水流的方向还会把你带回起点,让你身在古建筑迷宫中而不会迷路。
在玉龙桥上和舞动的水车留影,之后便追随河流入城,河岸杨柳垂荫,绿树红花相映成趣。临街店铺,光滑闪亮的五花石板街道,溶成悠悠古韵、深深市井。店铺以青瓦盖顶,飞檐翘角,或青或白,或新或旧,越过参差房顶,偶尔可见旧楼班驳的墙面,于繁华中透出几许沧桑。在古城,或可从这个店铺到那个店铺,挑选民族艺术精品;或可在碧波蜿蜒的河边,静坐一旁,放飞心情,细细品味一河、一街、一桥、一屋,或登万古楼远眺,人字屋顶或宽或窄、或高或低、交错成趣,铺满你的视线。
在古城的热闹中,我抑制不住好奇,于是在四方街的圆舞中,我也随着舞动的人群,踩出纳西人的古典舞步,我虽不谙节拍,但仍可切合舞者的心境,在周围赞许的目光中,我俨然一纳西女子,翩跹而轻盈,在这灵动的旋律中沉醉。我走出舞池,走进纳西民居的古建筑群中,我的思绪在这些清雅的民居中凝结。我的画笔扶摇不定,目光所至,远处始终是更美的一处
古城纳西民居大多随河流走势定位,承袭明清时期特色,融合北京四和院韵味和江南水乡情趣。院落多坐北朝南或坐西朝东,以利采光、挡风和避寒暑。因丽江地处地震中心带,房屋以木架承重,土坯砌墙,采用先搭木架再筑墙的方法搭建,墙面由红色黏土敲打而成,先用黏土和水敲打成第一层墙面,待其风干后,再往上叠加第二层,如此层层叠加的墙面略有弹性,有很好的抗震功能。墙面有纳西族男子的徒手画,颜色或素雅或鲜艳,隐射屋主的经济情况,素雅代表清贫,鲜艳代表富有;有些墙面还写有文字以表述屋主所从事职业,如“风花雪月”表示屋主是渔夫;“百忍世家”表示是石匠;“紫气东来”表示是商人。纳西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因而自家庭院也是他们舞蹈的好场所,大的庭院可容纳近三十人牵手舞蹈。
临渠的民居,户户门前都有一小木桥横跨河流之上与街道连通,而桥也就成古城独具特色的一大景观。古城桥梁密度居我国之首,造型各异的桥多达三百五十余座,大多建于明清时期,风格各异,无法一一陈述,但有一桥梁建筑特色却不得不提,即平坡桥,在古城你仍然看到许多桥面平坡无台阶的桥梁,据说是古时候为方便马帮行走而设计的,而今这些源至"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古桥,已完成连通商贸的历史使命,成为现代人争先拍照的一处胜景,也是风雅之士吟诵唱和的好去处。
我的画笔依然画不尽古城的美,哪怕一河、一桥、一屋,我深深陶醉,进而深深眷念,也正是古城的独特魅力让我依依惜别,还想再来。那就不妨让心灵穿越,如西域使者,踏马而来,再满戴星辉,扬鞭而去……
如果你问我丽江古城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我一定会说:“慢生活。”
早晨,我们就漫步在古城里。走在街上,我打量着四周:狭窄的小巷子,两旁棕黄色的木板瓦房,灰白色的石子路,向前曼延开来……我顿时被这浓浓的古典气息包围了。走着走着,我发现街道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有的在吃东西,有的在喝饮料,还有的在散漫地走路。行人两旁的商店鳞次栉比:有的在卖散发着民族气息的围巾,有的在卖纳西族人雕刻的银器,还有的是幽静的咖啡馆,但更多的是云南特色小吃。此时此刻,人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嘈杂。商店里的吆喝声与行人的谈话声混合在一起,感觉怪怪的。可能是因为这嘈杂的声音太吵了,天上的太阳渐渐发起了脾气,气温渐渐生高。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四方广场。这里的人也很多,我们在这里停留了一会儿,就继续散步。走着走着,一条小溪突然出现在路中间。小溪里的水清澈无比,倒映着懒散的行人和复古式的房屋。到了晚上,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到了酒店。
慢生活,真是丽江古城的代名词!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了著名的丽江古城。我首先向大家介绍丽江。丽江,是由一段名叫金沙江的江水得名,金沙江又叫丽水,所以才有这个名字。
丽江古城建筑独特,四周没有城墙,里面的路弯弯曲曲,像迷宫一样。如果从天上看呀,好像一个蜘蛛网。
另外,古城门前有个“子母轮”,是一大一小水车在滚动,它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清澈见底的小溪都流经古城每间房屋的门前,倒映着一棵青翠的杨柳,好一个诗情画意的优美环境!夜色降临了,古城的夜景可迷人了!我们先跳了火把舞,跳火把舞的姑娘们和小伙子们,个个精神十足,没有半点累倦。
我们跳完了舞,来到了小桥边。只见各个商业户门上都要挂灯笼,而且还要挂5—6个以上,丽江古城真是灯火通明。我们看见小桥边上有卖长明灯,长明灯是许愿以后,放入小溪,如果它一直亮下去,表示你的愿望可以实现;如果灭了,也没事,但就要加倍努力了。
我们逛了很久,发现已9点了,我才依依不舍地赶回旅店。
这次游丽江古城,不仅让我看到了很多民俗风情,还学到了不少知识。
啊,妈妈还真厉害,把另一个要订客栈的吼出门了,这时我才觉得妈妈好伟大呀!不过现在终于可以去买我要的东西了——吉他。我走进店里看到墙上有很多钉子,挂了许多非洲皮鼓的首饰、头饰,和许多音乐装饰品。我还在店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小画框,上面写着我不认识的字。我问店主,可他用纳西语讲了半天我也没听明白,只好先买了去问别处的人了,这时运气吗?我刚要走出店里,一个能听懂纳西语的人说:“他说这是一生平安。”这么小,怎么可能是这四个字?我半信半疑走出了小店。
回到客栈,我躺在洁白的床上,看着窗外。像一阵风吹来的.,窗外细雨如丝,轻轻打在我脸上。我又想姐姐会不会在外面呀!不对,这天气变化的太快了吧!唉,今天的天气报告怎么写啊?我只好回去看看天气预报说说明天的天气了。
丽江古城,这里的天气四季如春,景色优美。我真希望再来一次。
撑着伞,漫步在小雨中的丽江古城,我以为走在三月江南的雨巷,以为自己就是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看着古老的水车慢慢旋转,恍如梦中的那幅素描,百年的沧桑,百年的悠闲。石桥、流水、垂柳、楼阁、灯笼,是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里相逢,牵手,从此不愿离去。桥上的行人,楼里的茶客,是否也如我一样,愿就此止步,千里的追寻,只为沉醉在这恬静的梦乡,不愿醒来。
沿河而建的小街上,游客如织,撑着伞,披着当地买的披肩。那是手织的羊毛披肩,如古镇一样古朴而典雅。在这样一个下雨天,爱美的女士披在肩上,既可御寒,又可呈现出一种古典之美。卖披肩的店子很多,各式花纹色彩样式,我也选几条戴着试试,总觉得有些不合适,是否因为我只是一位步履匆匆的过客?而披肩,只属于这里,只能与古镇的古朴相融。
最让我喜欢的,还是小街背后的风景。挂着红灯笼的茶馆酒吧,是一个适合发呆的地方,沿窗而坐的客人,抛开尘世的纷扰回忆发呆、沉入梦乡,一切回归宁静,回归单纯;或者是品着各式的茶或酒,听着优美的乐曲,看着窗外颗颗雨珠从翠绿的柳叶尖晶莹地滑落小河里,溅起朵朵涟漪,还有远处倚桥留影的游客,该是很美的享受吧。却不知,窗外的游客正将挂着红灯笼的木楼与倚窗品铭的自己也当作一种美丽的背景,摄入镜头,成为永久的纪念。
逛这条街,走过石桥,又是另一条街,同样湿漉漉的石板路,同样古朴的木楼,同样挂满围巾披肩或者摆满玉镯银器的店铺,同样川流不息的游客。在林立的店铺间,还会有一家家客栈,随意走进一家,店主不会问你是否住宿,随你参观。这是一个四合院,院内种满花草,青砖墙,木楼梯,回廊青瓦飞檐,如果不走进房间里,看到各式电器,你会以为回到百年之前。如果可以,我愿在这儿租一间小屋,和这个古镇一起度过一段悠闲与世无争的日子。可明天,我就要离开,我只是一位千里寻梦的游客,梦未曾醒,便要启程。
在人群中穿梭的我,想像着如果没有如织的游人,没有人声的喧闹,只有细雨淅沥,只有灯笼摇曳,只有小桥流水,杨柳依依,再加上倚窗而立,披着披肩发呆的女子,那该是一幅最美的画卷吧。恍惚间,好像这个小街上只有我一人独行,撑着伞,漫步雨巷,是在寻觅着梦中的那个世外桃源,还是诗中的那个多情少年?
“喂,发什么呆呀?”猛一抬头,看到那张熟悉的脸。呵呵,牵着我的手的他,就是那个多情少年吧。
“我在想,如果我们俩能在此终老一生该多好啊。”
“唉,你怎么还是那个爱做梦的小女孩呀?”他笑,带着幸福与甜蜜。
是啊,我真的好爱做梦,看到画中的丽江,我就梦想着哪一天能来看看,现在,他帮我实现这个梦,我又在梦着能和他长留在此。
闭上眼睛,觉得雨中的丽江古城就如一位丁香般的女子,不知阳光下的古城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第二天,雨过天晴,天蓝云白,看着渐渐远去的丽江,我在想,如果这时走近丽江古城,一定会觉得她就如同一朵清丽的白合吧。
我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有中国最大的海岛——海南岛,闻名世界的古城——西安,五岳之一的华山……但我最喜欢的是美丽的丽江古城。
白天,走进丽江古城,你感觉好像是坐上了时空穿梭机一样,一下子回到了几百年前的中国。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一栋栋两三层高的小木楼;街道上没有沥青水泥,而是青砖小石;这里没有车水马龙,只看到三五成群的人们在悠闲逛街……好一幅安静、美丽的图画。
晚上,这里又是另外的一番景象。小木屋门前都闪烁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古城里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间冒出了许多游人,安静的街道一下子热闹喧嚣起来,就像到了繁华的大都市。街道上琳琅满目的商铺,有卖各种小吃的,有卖工艺品的……当然最有特色的是酒吧一条街,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聚集在这里,和朋友一起尽情地享受着这里的特色美食和啤酒。
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许愿树,在这里,你只要花上5元钱,就可以在一个许愿牌上写上你的最美好的祝福,然后挂在许愿数上送给你最爱的人。我妈妈亲自给我买了一个许愿牌,我写上的祝福是“愿广州也像丽江这么美!”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