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浏览着自己前往黟县所拍下的影像,思绪萦绕在我脑海……
虽身为古徽州府人,但至今未能将自己的足迹遍布徽州大地;虽早已久仰宏村的大名,也却迟迟未踏上这片具有灿烂历史,引来无数宾朋的圣土。但却有幸,终于在四月份遂了这个心愿,一睹这个千年古村落的神秘容颜。
这个千年古村落宁静安祥地卧在古徽州的土地上,诉说着徽商的传奇,阐述着博大精深的徽文化。高高的马头墙,粉墙黛瓦,典型的徽派建筑,并无多在特别之处,与其它地方的徽建无多大不同,吸引我眼球并引起我遐想的便是村口的南湖,以及穿行于古建群幽深小巷中潺潺流水。这便是宏村古时的水利工程了。徜徉在这古村落的巷弄中,均可觅得小小溪般流水的身影。据了解,古时的人们都是在其中完成各项洗污的任务。而这条条潺流均会汇集于村口的南湖,而南湖也具有独具匠心的建造——隔离板。它能将垃圾拦截在固定的区域,便于定期打捞。由此可见,古人便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道理了。
宏村人的这一创举不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印证吗?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徽州人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们依水而居,渴望与自然的亲近,但是,在亲密之间人们不忘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潺潺的流水洗净各户的污浊,而他们也会定期地还绿水以原貌。二者有机地结合,就这样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共存,人们没有破坏生态的自然,而自然也没有限制人们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状态有谁不羡慕?而这,都缘于古人“物我一体”的理念。
可是,在返程途中,路经徽州区时,我依然闻到了那刺鼻的化工味,曾经碧绿的丰乐河也被污染,早已不见了当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美景,污浊,阴霾成了当代徽州人与自然共处的主旋律,若干年前的古人在若干年前便知晓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而身处若干年后的当代徽州人却放弃了祖先的传统美德,实属徽州之不幸,我们并非如祖先般坚持“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而是以“我”为中心,总是处心积虑地思考如何征服自然,实属徽州之悲哀。
古徽州人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的美德却葬送在当代徽州人的手中,不得不令人深思!
坐上汽车,车子便一路向西,虽然车的速度及不上周天王唱《飘移》时的速度,但我的确在飘移:我的人随着车在飘移,我的心随着路上的山、路上的人也在飘移。
山的开端并不是在车子起程的地方,而是在那望不到边的远方,或许这山根本就没有开端吧,就像在我们的人生中,当我们懂事了,准备开始自己奋斗的一生时,我们会突然发现,原来我们已经在人生道路的途中了。
时值中午,虽然气温在雨后并不是很高,但路上行人稀少,到了两村之间那一片不会有炊烟的空旷地带时,路上更是安静。然而人还是有的,我就看到了一个。一个头上戴着草帽,肩上挂着背包,左手拿一捆皮带,右手提着篮子的妇女。我一眼就明白了,她就是那些走街窜巷卖杂货的人中的一个。几十秒后,车子驶到了一处能看到人家的地方了,几十秒而已。然而,这几十秒的路程对于那位卖杂货的人来说,也许就是半小时,甚至一小时的路程。但在这段路程里,车上的我们收获了什么,那位大娘又会收获什么呢?高速度许多时候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而此时,高速度却使我错过了这一段路的景色,错过了这一段路能带给我的感动,使我错过了许多,许多。
那北边的幢幢高楼遮住了山的大部分,使山只露出了峰。车在移边,往山那边望去,山就似波浪一般往你前进的方向猛追着你。到了空旷地带,山便不动了,无论车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它都不动了。此时,你才可以清清楚楚、认认真真地去窥探它,此时是否又会想到:人生将那一个个障碍,一个个难题,一个个失败推向你,就是为了让你看清它,让你明白它的本质。
目的地到了,车停了,然而路上的那座山的终点并未到,路上的人还在走。
这个世界回到最初只有一座山和一片海,生命的历程便从那座山和那片写起。
从开始一个生命的出现再到恐龙时代,中间几百万年的不断进化,让它们成为了时代的主人自然里的优胜劣汰让他们安全的活下来。以其他动物为食,却依然将自然界中的生物链维持平衡。大自然也没有遭到严重破坏。因为一些人类还没有研究出来的原因,恐龙大灭绝。而其之后,动物在不断的“改朝换代”后,人类最终出现。
原始人在自然界中和其它动物一样为食物与其他种族以原始方式争斗。慢慢的,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全世界几乎所有适合生存的地方都有人类的身影。青铜时期,铁器时代,封建时期……,人类也在不断地进化着。而工业革命后,人们创造出的机器将大自然破坏的遍体鳞伤。
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再到电力时代,英国一直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但科技进步的同时,给环境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地下蕴藏的煤炭有了空前的价值。世界先进国家纷纷开采煤矿,以便推动工厂的运行和内燃机的运转,而大量煤炭燃烧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也对大气有严重的污染。这些污染对人类的生活也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严重时会导致人的死亡。
一只幼龟要爬回海里,一个好心的游客赶走了要叼走幼龟的老鹰,赶走后便离开了。幼龟们争先恐后的出来爬回海里,而等待时机的老鹰并未离开。人类总在挑战、破坏着大自然的规则。许多不是原本属于大自然的东西被创造出来。也许是为了科学进步,为了人类生活的便利。但大量的污染破坏着生态平衡。人类的无心之举可能会导致一些动物的灭亡。现如今,每天都可能有一个种族在地球上永远消失了,而如果这样持续下去的话,灭亡的是否就是人类。
人类并没有那么伟大,人类本就是大自然所创造的,我们不能一昧的索取,更应该懂得感恩。各级的进步是让人类文明有更大的进步,可当人类文明都消失了,科技还有什么用呢?我们在创造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环保。
如果回到世界的最初只有一座山和一片海,而我们的选择只有来或不来。
一个地球,够了,一个海洋,够了,不够的是—环保。——题记
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孩对着一座空旷的小山尖叫“蠢材”,小山毫不客气地回敬“蠢材”。而当他对小山呼唤“我爱你”时,小山也告诉他“我爱你”。
的确,世上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善待他人即是善待自己。
可是,看着人类是怎样“善”待他们唯一的生存地——地球的呢?人们从地球身上无情残酷地榨取着利益,森林消失了,空气混浊了……再看看地球给我们的“回声”吧。地球将让我们生存在一个灰蒙蒙的、肮脏的环境中,来作为对人类的报复。
早在人类刚刚进化到世界上时,人类和自然保持着友好的相安无事的合作关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清水,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报以人类最友好的微笑。
随着人类发展的车轮加速滚动,人类开始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有能力并且有权利去征服自然。加之金钱,这一最为诱人的利饵,人们把一双双的脏手指向自然。鸟语花香的森林被夷为了荒芜沙漠;珍奇活泼的野生动物成了人们嘴边的燕窝、猴脑。随之,自然开始报复:一群群的老鼠冲向城镇,撕咬着婴儿的脚趾;一群群的白蚁卷入非洲的农庄,留下的只是一具具农夫的白骨。何等让人痛心的“回声”啊!
随着大工业的加速迅起,大量污气废气的排放,人们不得不每天呼吸着灰尘,已无健康可言。而森林的消失,导致了水土流失,气温升高。1998年夏,洪水无情地肆虐在中华大地,摧毁了无数人的家,不仅仅是中国,南美、非洲、世界各个角落都深受“厄尔尼诺”之苦!
地球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当我们的朋友被我们亲手摧残得满目疮痍时,这是什么感受?当我们不得不戴口罩上班,喝一口经过千百遍过滤的水,这是什么感受?当一个孩子指着爸爸说“爸爸的头顶像荒芜的沙漠”、指着妈妈说“妈妈的头发像乌黑的小河”时,这又是什么感受?人类和地球息息相关,我们有必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爱护自己的生命那样去爱护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青。”如果每个人都从身边做起,还地球健康,那么当耳边残忍的回声消逝时,回荡在人间的一定是与自然共同谱写的美丽乐章!
珍爱地球就是善待自己,保护环境已是时不我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