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如坐针毡。远望着校门口的一排排黑色的轿车,我很焦虑,多么希望他不要来啊!
老师在讲台上讲些什么已记不清楚,事实上是根本听不进去,再次望望窗外,还好,他没有来。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致命的下课铃响了,我一拎书包,飞一般地冲出教室,一头钻进茫茫的雨帘中。雨水迅速地从头顶直浇身上,但我很庆幸,庆幸他没有来。回头看看校门口,同学信一个个钻进温暖宽敞的小车里,马达的声音渐渐地盖过了我的思绪……“儿子!”一声惊雷把我从“梦”中惊醒,这熟悉的声音……不!循声望去,他来了!他手上撑着一把旧伞,扶着一辆老爷自行车,车上的锈迹像他脸上的皱纹一般,满无规律。他脸上带着微笑,尽管很慈祥,但我觉得一身的不自在。“爸爸来迟了,对不起,快带上伞,爸爸送你回家。”他慢慢地说。身旁开过一辆又一辆的小轿车,我感觉得到,车里的同学肯定在用鄙夷的目光注视着衰老的他和破旧的自行车。我的脸感到了火辣辣的烧痛……他似乎知道了什么,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破旧的五元纸币,小心翼翼地递给我,“我还有事先走了,你自己乘车回家吧。”说完,就跨上车,伴随着“吱嘎,吱嘎”的声音消失在雨帘中。他站过的地方,只有密密匝匝的.雨滴和两个还在冒烟的烟头,我知道,他是从来不吸烟的……
一股热流冒上心头。有人说,倒立可以使泪水不流出来,但我的泪水已无法控制,迷糊了两眼,他是我的父亲啊!寒酸改变不了深深的父子情啊!我飞步上前追上父亲,紧紧地和他拥抱在一起,两颗火热的心融化了一切……
今天下午,全体师生坐在学校操场凝神静气,专心致志观看残疾人演出。
主持人手持话筒报完第一个节目后,悠扬婉转的音乐响起来,十个姑娘随着音乐节拍跳起了舞,他们用轻盈的脚步,婀娜的身姿,填充着缺陷,展现着生命的意义。
当这段舞蹈结束后,主持人解释道:“这些女孩子平均年龄还不足16岁时,全场都震惊了,无声的世界,没有旋律的概念,他们把舞跳得美妙绝伦?我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这些女孩。16岁,一个正直花季年华,一个享受美好事物的年龄,一个青春正茂的时候,却因聋哑要学习意思极为简单的手势十分复杂的手语。
我在享受艺术的同时被他们的那自强不息的精神所震撼,他们身上洋溢顽强的生命力,没有声音的概念他们用眼睛翱翔蓝天,全场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对他们最高的奖赏,今天零距离与生命的接触,一瞬间,我明白人活着的价值是给别人带来快乐。
伴随着掌声,迎来一位双目失明的阿姨,一首《中国喜事多》把全场气氛拉到高潮,他的歌声足以证明她对生活有着坚强的信念,后来她自我介绍,原来她一生下来就无缘与光明见面,她对生活充满美好期待,用自信把凄惨的人生改为熠熠生辉,在厄运面前她果敢的选择面对,披荆斩棘,最终推开成功的大门,把最完美、最精彩展示给人们,让人们懂得生命的内涵,灾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自信。她的成长就像一部铿锵曲折的小说,把人生的悲剧变成人生喜剧,没有眼睛看到纷繁的四季,她用心去感受灿烂阳光。他的故事诠释一句老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时我明白了平静的水绵磨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伟人,人活着的价值是用自己的方式演绎成功,做个造福社会的人。
从身残志坚的残疾人身上我学到了自信、坚持、永不放弃才能不断超越困难,取得成功,今后我将把这种精神带到学习和生活中,自己奏响生活的凯歌,让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
《活着》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是一个荒诞却又真实的故事。这部小说的主题与内涵,一向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小说太过于消极,过于沉重,对读者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会有这样的评论也是难免的,因为的确,这部小说从头至尾都浸没在一种杯具的气氛中,主人公富贵的一生是痛苦的,悲惨的,他的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他生命中那些难得的温情一次次的被死亡撕扯地粉碎。读者读完整部小说,合上书本,看到封面上小说的题目——活着二字时,都会思索: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否像主人富贵一样,活着就是为了承受活着的痛苦?
另外,小说的结局——富贵和老牛一齐生活,似乎也暗示着一种消极的观点:人和动物的生命价值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是一种活着的状态而已。然而我认为上述观点并不完全准确,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向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所以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
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职责。”职责,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可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所以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职责。
鲨鱼能在江河里畅游;雄鹰能在长空中翱翔;野兽能在丛林中奔跑……而我却在世界上感悟自由,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我喜欢独处。闷来听风啸,闲时望天穹,落个自在逍遥。
我向往着自由。常常站在窗前仰望天空上的云朵,显得若隐若现。时而,云群随着风轻轻、缓缓地挪移;时而,晴空万里,只有一点儿云丝在碧蓝的“天海”中漂泊,不一会儿就消失了;时而,云朵们来回飘荡,似乎在互相嬉戏着……望着这变化莫测的“云海”,我就想变成一只雄鹰飞入天穹与云朵们游戏,让自己忘乎一切烦恼:一会儿直冲云霄,一会儿绕着云群而盘旋……这一切是多么的逍遥,我想这就是自由。
我向往着自由。不时,微闭双眼,将自身置之于一个无人的世界。用心去迎接一位特殊的客人——风。风既没有花容月貌,也没有芳香的气息,只有那无形的身躯随处飘荡,四海为家。我静下心来感受着风,仿佛已经听到它的声音。顿时,在我幻想的世界中出现了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它随风飘向四方,我似乎已闻到蒲公英那淡淡的清香:它飞过崇山峻岭,经过茂盛的.丛林,掠过江和湖海……最终在大草原上安身了,我幻想着:我要是能成为那棵蒲公英,这也正是自由。
我向往成为一朵云、一只鹰、,甚至一棵弱小的蒲公英。我想着它们有说不出的滋味。如今的家长为了孩子们能学多鞋本领,最终成材,不惜重金让孩子多学知识,就连三岁就送入启蒙教育班……虽然家长们是用心良苦,但我们学生呢?背着沉甸甸的书包,里面装的不单有书,更多的还是父母寄托的希望!这如同泰山般重的希望,压在我们稚幼的双肩上,能受得了吗?
我向往自由,向往着能快乐地学习、生活。
早上泡在图书馆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我不明白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我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
我看到两个福贵一样黝黑的脊背在余晖中发光,听到老人用浑浊的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整本书以老人的叙述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听者,坐在午时的山头上,听老人默默细数。正如作者所说,很少有人能这么详细地讲述自我的一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福贵这大半辈子都用在回忆过去了,一个人守着7个人的人生,不断在脑海中放映,无论巨细。就像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人福贵责骂老牛福贵道:“今日有庆,家珍耕了2亩田,苦根还小,也耕了1亩田,你呢,我明白你年纪大了,也就不说出来羞你了。”我不解,明明那里就仅有一人一牛,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字?福贵得意地解释说,:“如果它(牛)明白仅有它在耕作,就会偷懒的。”呵,多么趣味而忧伤的画面,其实福贵和他的牛一样,他们都假想着自我的亲人还在,所以从来不曾忘记。
故事的最终,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我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那里流着谁的眼泪呢?
原先,《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人活着,其实只是活给自己看,与他人无关。
曾经有人问我,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既然来到人世间,尝遍了该有的苦楚,流过数不清次数的眼泪,生活依旧过得不好,那活着到底还有什么意义了?我仔细回忆过往,似乎还找不到理由说服自己。
少年福贵败光家产后,他的父亲也离他而去,少年福贵还没从“少爷”这个身份里转换出来,就迫不得已要接过父亲的担子,扛起这一大家庭的责任。正是这一人生的第一个大变故,使得他认识了作为一个丈夫,学会支持起整个家庭。
在毛草屋里生活,妻子家珍的不离不弃,为他生下有庆,尽管丈夫曾经的糊涂,但毅然然用生命奏响了爱与责任,理解与宽容。福贵远去里寻医,却被拉为壮丁。两年的颠沛流离,在战火的洗礼中,渐渐明白了生存的含义:家乡有自己的亲人,只要活着,就能见到他们。
几年后回来,母亲已经去世,女儿也因一场高烧不会讲话,但好歹四人团聚了。又因饥荒,被迫无奈把女儿送给别人。女儿逃回了家,他们再也狠不下心了。先是妻子病倒了,后来儿子又因献血过多死了。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勤恳的女婿,女儿又因难产去世。不久妻子也去世了,只留下一个外孙。
本还可勉强过上好日子,女婿却因工地失误丢了性命。福贵拉扯着外孙长大,却因为一个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失误——豆子煮多了——外孙被吃撑死了。
就这样,亲人接二连三地去世,这样的遭遇,苦不堪言。他沉浸在痛苦中迟迟不肯走出,泪水浸湿了衣襟。
福贵经历人生最大的痛苦,当他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时,心里就像被刀割般的痛,割的很深,痛在全身,鲜血都流出来了……但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还比往日活得更加洒脱与坚强。
人活着,其实只是活給自己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