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成若干音素,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连缀起来。所以才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是任何其他动物都办不到的。”
此段话出自吕叔湘先生《语文常谈》中“语言和文字”章节。这段话讲述了人类能够作为高等动物存在的特征之一。在此之前,我并不清楚语言的种种,甚至迷惑过,因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说话?这个问题在这个章节里给出了答案。
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画画,也不是偶然为之,其原因有四:1.声音不受白天或夜晚的光线好坏限制,都可以发挥作用;2.声音传播的有效距离比手势要大得多;3.用嘴说话可以解放双手,可以一边说话,一边劳动;4.说话的速度比手势要快得多。
我们都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论。我认为这就是自然选择让我们人类诞生了语言。语言是美好的。否则,若是人类世界全是静默的世界,那该是多么无聊无趣!
吕叔湘先生是中国语言学家。近代汉语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语文常谈》是本很有分量的普及读物,其中收录的七篇读书札记有实用价值,知识性也很强,这些文章既生动幽默,又可见学者的修养与识见。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言。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是没有语言的。至于文字,那就不同了。文字是在人类的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出现的,一般是在具有国家的雏形的时候。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语言是没有文字的,也可以说,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还要多些。最早的文字也只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就是在有文字的地方,直到不久以前,使用文字的也还是限于少数人。
文字代表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文字与语言关系又极为紧密,正如作者所说:“需要强调的是,文字不能和语音分割,所以文字不能超越语言,不通过语言而能够学会文字的方法是没有的。但是文字和语言又不完全一致,表现为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差异。”
一个字为什么是这个意思,而不是那个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就书中所言,这基本上是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只不过这个约定俗成不是大家开会定的,而是在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一致。
“在人们的语言活动中出现的意义是很复杂的。有语言本身的意义,有环境给予语言的意义;在语言本身的意义之中,有字句显示的意义,有字句暗示的意义;在字句显示的意义中,有单字、单词的意义,有语法结构的意义。说话的人,尤其是写文章的人,要处处为听者和读者着想,竭力把话说清楚,不要让人家反复推敲。在听者和读者这方面,要用心体会,不要望文生义,不要断章取义”——意内而言外也。
“语言在不断地变化,文字自然也要跟着变化,可事实上文字的变化总是落后于语言,主要的原因有二:1.人们学习文字是对着书本学的,念的书往往是些经典,宗教的、历史的和文学的经典,它们的权威给文字很大的影响,使它趋于保守。2.文字是读书识字的人的交际工具,这种人古时候占极少数。所以,历史上甚至曾多次出现过脱离口语的'书面语,例如梵文。”——古今言殊。
“说到结构,必须先有大大小小的单位,没有不同的单位就谈不上什么结构。而对于语句的单位,一般人脑子里大概只有‘字’‘句’”,但其实古时候还有一个单位叫‘言’。但就现代汉语来说,最常见的单位还是字、词、句。
“‘字’这个字,在古时候除了别的意义之外,用在语文方面,主要指文字的形体。其实它有三层意思:专门指形体的时候,叫‘汉字’;专门指声音的时候,叫‘音节’;专门指音义结合体的时候,叫‘语素’。汉字、音节和语素形成三位一体的‘字’。
“对于‘句’,《文心雕龙》里说:‘句者,局也。局言者,联字以分疆’,意思是说,把整段话分成若干片段,叫做句,句一方面是‘联字’,一方面又彼此‘分疆’。
“古时候所谓的‘词’是虚字的意思。用作语言的单位,却有争议,语法学家一直在寻找词的规定,但是一直没有找着。现在比较通行的标准是:
“1.可以独立运用。用来区别词和不成为词的语素。
“2.不能扩展。也就是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用来区别词和词组。”
这段文字出自“饶有趣味的字、词、句”一章。读来的确是既有严谨的学术性,又有生动活泼的趣味性。
吕叔湘先生《语文常谈》让我明白了自己以往对于语文的了解是多么的浅薄,让我明白了语文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我相信,语文是值得终身学习的。这是母语文化带给我们的天生印记。
阳台,有阳光的阁台,我的房间,仅有6平方米,虽然很小,却不空虚。
我喜欢这样的充实,每个角落都躺着我必不可少的物件。
床是小沙发摊开的,铺着一层层的棉毯,是我最喜欢的柔柔的毛。床头仅有一只黑白猪,陪我睡觉。
终于再次享受到了什么是自然醒的美妙了,而且现在的自然醒竟是在几片疏落的阳光碎片下,温暖着部分的脸颊,满足着醒的。也终于没有了住在金色家园的那般死寂了,我竟可以听着鸟鸣,翻看着床前的一本本杂书,安静地享受我的舒畅。
奶奶似乎是感到很幸福的,因为她的脸上一直横着满足。我知道,老人,最害怕孤独。但是我,虽然一直陪在她身边,却很少陪她聊天,不是不喜欢听,只是,更多的时间是听不懂,也许我已经在“普通话”这股潮流的汹涌撞击下,逐步散失了对温州话的理解能力。
奶奶的生活很节俭,节俭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她会去收藏一堆堆的报纸、废物,然后等着收废报纸的人过来,讨价还价地卖掉,赚到“沉甸甸”的三元。她会一天到晚地把煤气关着,等着洗澡时再旋开,最后使得我洗什么都得用冰水。她会去买最劣质的草纸,而且还是土黄色的,看得我既恶心又觉得不干净。于是,整顿革新,翻天覆地,我将我所之不爱通通扔掉,还大肆宣称:让家涣然一新。当然,奶奶是很痛心的,不舍得啊,浪费啊,然而,她还是很“慷慨”地说:“你不喜欢就不要吧!”于是,我更一不做二不休了,什么破盆子啊,丑杯子啊,废报纸啊,通通逐出家门。终于,房子是漂亮了,舒畅了,可似乎,奶奶的心也空了。
那么一个不小心,我望见她鬼鬼祟祟地在报纸堆里淘着,似乎要寻回她所要的东西。我忽然感到一阵晴天霹雳,轰隆,被击中了。我做了什么?我问自己。显然,在我眼里,这些只不过是垃圾,于价值而言,太廉价了;于大小而言,太占空间了。可是,于奶奶而言呢?虽然,奶奶也是不穷的,但是,这是她骨子里充溢着的节俭,或者是自力更生。那么,我的行为呢?在蹂躏这些气节!
我终于明白奶奶那慷慨之中的无奈了,我终于仍是个小孩。或许是如他们而言:孝顺的孙女,却也是个空头的孝顺之人。
不过幸好,奶奶仍是宽容的。我发现,老人对待后辈总是有着海一般的心胸,是确确实实真真切切的宽广。虽然不言,可那只么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我的自责,便又烟消云散了。
我不喜欢奶奶家的饭,煮得似粥非粥;不喜欢奶奶家的菜,炒得老得萎蔫;不喜欢奶奶家的肉,烧得滚熟滚软。尽管我知道,老人牙齿不好,只能吃松软之物,可是,我也总不能说服我的嘴巴去适应这些食品,毕竟,我是被娇生惯养长大的。于是,每每吃饭时,总免不了轻微地皱着眉头,咬着筷子,一副不知如何下嘴的样子。虽然我已尽量将这份不情愿收藏,却也总逃不出奶奶的火眼金睛,于是每每这时,奶奶总是望着我的脸,一副自责又怜惜的样子,然后在无奈之中,闷闷地吃完她的饭。
终有一天,妈妈来了。可出乎意料的是,奶奶一见妈妈,不是热情的欢迎,而是立马开骂:“你怎么都不来,你女儿都要饿死了!”妈妈被这突如其来的责骂吓得一愣一愣的,连忙问我:“怎么了?”我摇摇头,也被奶奶这份如暴风雨般急迅又猛烈的呵斥搞得呆若木鸡。忽然,妈妈“扑哧”一声笑了,只见她凑着我的耳朵,轻声说:“奶奶心疼啦!”
这时,大姨说自己去买菜,问我要什么。可我这人,却是只会挑剔食物不会挑选食物,于是摇头说:“随便。”大姨列举了几个,让我回答“要”或“不要”,然后准备去买菜。可谁知,还没到门口呢,却被奶奶活生生地拽了回来。“你去问问聪要吃什么啊?她难得在这里住几天,吃得那么差怎么可以啊!”大姨告诉奶奶问过了。奶奶或许老了,耳朵略微聋了,不知将此话扭曲成什么,便又一阵呵斥:“她在这里我们吃的就不要省。省什么省!多买一些来,她要什么你买什么!”大姨有些委屈了,回应道:“问过了哪!我哪里不知道照顾她啊!”之后径自出了门。奶奶喃喃道:“真是的,把你给饿着了。”我又被那一阵此起彼伏的对白弄得晕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妈妈紧凑着我,说:“大姨生气啦!你看你奶奶,疼得你……”我一阵得不好意思,有点羞愧。
大姨那天的菜买得确乎是多,鸡鸭鱼肉,五菜一汤,样样俱全。可惟独不改变的是:照样的软,照样的熟。但是我明白要懂事了,于是佯装很欣喜地吃完满满的一碗饭,又佯装很欣喜地告诉奶奶其实家里菜很多,前几天没胃口而已。奶奶将信将疑,却最终确信了,她舒展了她的担心,乐呵呵地说:“喜欢就好,喜欢就好啊!”
我望着奶奶嘴边扬起的微笑,柔和着那一丝丝的皱纹,心中一阵酸楚,又一阵感动。
与奶奶蹲在电视机前,倒数着:5.4.3.2.1……于是,在互相的微笑中,在连绵的鞭炮声中,在如花的烟火中,我们迎来了2007年!
新年的第一天,访客自然众多。什么大姨二姨三姨,大姨父二姨父三姨父,姑姑舅舅哥哥姐姐都来拜年。每每与他们聊天,奶奶总是乐得笑呵呵的,也总是拽着他们的手,夸着我:今年可真热闹啊。你看,聪这个孩子啊,可真是孝顺啊,寒假都一直在这里陪我呢!只见奶奶故意拉长着声音,一副陶醉的模样。也因为这样,众人齐捧,纷纷夸耀,搞得我的脸一阵红一阵热的。
我终于领悟到公益广告中那位老人孤单地过着寂寞的新年的悲哀了。其实,老人,是人群中最容易满足,也最容易感到幸福的人。人们说,老人如小孩,但我觉得此言差矣。小孩需哄,老人只需陪;小孩只要活蹦乱跳,老人只要后辈微笑!我也终于感受到那首老歌“常回家看看”的温度了。其实,每个人都不止只有一个家,生活的家,长辈的家,都是自己的家,而且这些家,都需要——我们的记挂!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句式: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
具体如下: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揭示了事情的本来面目,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令人信服。
(3)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5)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1、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明确论据类型;具体分析作用。这类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2、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1)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2)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3)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4)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5)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1、开头的内容有:
(1)提出中心论点;
(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2、结尾的内容: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类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
5议论文开头的作用
(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4)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5)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6)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6议论文结尾的作用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强调……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其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7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
①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论述了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②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③引用,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有力证明了××论点。
引用名言,有力证明了××论点。
④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
⑤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某种观点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
①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
②以……论证方法为主。
1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作者对议论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全文的灵魂。起统帅全文的作用。)论点要求:鲜明、正确。鲜明,即论点必须表示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正确,即论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论据:作者用以证明观点的根据。
论证:作者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2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3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
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依旧是陈旧的古屋,脱臼的瓦片,白哲的粉墙上隐隐约约的几道裂痕。墙外搭着一条生锈的铁杆(晾衣服用的),还有沉重的大门,一推门,便传来了一声沙哑而长的回音。门外的空地上,长满了杂草,湿润的土地上正由着蚂蚁在搬家呢?古屋的右侧有个牛棚,还携带着两条粗大的牛柱子。在往里边点,有两间大概20平方的小房间,里面放着的是“柴”(起火候用的)。那算是我们小时的劳动成果吧!从远处看,这座古屋虽没有雍容华贵的感觉,却充满着洁而素雅的高贵!
古屋充满着故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如今已是无人居住的空房子了。但每当回去,都会上去看看。那里有太多抹不掉的记忆了。快乐的,悲伤的,安静的,热闹的、、、、、在这片小小的屋子内都曾有过。以前回家过年时会上古屋祭祖保平安。最近两年也在古屋举办过丧事,告别了3位至亲的老人。这是一片欢笑与泪水都挥洒过的沃土啊!
推门进入,一股浓重重熏鼻的味道。一张张陈旧的桌椅。灰尘扑扑的陈列着。桌上还有个香炉,几只已烧过的僵硬的蜡烛,墙角有粗绳,木柱子,编织的草绳,还有以前玩耍过的“竹棒小风车”。眼前的一幕幕往事浮现眼前。20年了,日子过得好快,从弱小任性到长大成人,在经历了一波又一波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迈过了20多个春秋了。周而复始的日子中一转眼功夫过去了。很多事情已经不再有第一次了,很多以前自己热衷的,向往的事情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的淡忘,慢慢的放下了。或许只是擦肩而过的邂逅吧!或许只是一次转角的邂逅吧!又或许是生命中的过客罢了。而那些被送走的人呢?是走到了生命的终结吗?即使他们有好多的不愿离世,死神终究无法听到他们的***。
有些人,有些事,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没有人能够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没有人能提防明天我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生命充满着玄机,我们无法参透。唯有适时行事。
我们可以悲伤,但不可以制造遗憾,常回家看看!拥有现在拥有的,珍惜眼前的,再来关注背后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