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在我看来,是一本很朴实的书。本书作者蔡崇达,通过冷静、细腻的描写,将自己所经历过的一件件刻骨铭心的故事描述得撼人心灵。每一篇故事都给人以心灵的启发……
《皮囊》是一本很有分量的书,它的两个序者,一位是少年辍学独辟蹊径走出一条成才之路的文坛新秀韩寒,一位是影视歌三栖明星劳模刘德华。
一开始看《皮囊》,其实有些茫然,我几乎看不懂这本书在写什么,不就是说家常、写日记嘛。但是仔细看下来,发现整本书其实极具哲理。
本书一直是以"皮囊"两个字为中心展开的。首先,什么是皮囊呢?按照阿太的说法,皮囊,就是包裹人们灵魂的东西,也就是指人们的肉体。阿太,从来都不珍惜自己的。或别人的肉体,总是随意、大胆地使用——反正这只是包裹自己灵魂的皮囊,也可以说是自己生命的累赘罢了。总之,一句话——"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是说要虐待自己的肉体,是不是应该多加磨炼自己的肉体呢?本来,肉体对自己的生命来说就够累赘了,那是不是应该让自己的肉体更灵敏、更具有存在的价值呢?应该让自己的肉体成为自己生命的强大依靠,而不是累赘。让自己的肉体吃点苦,体会世间种种磨难、困难,逐渐让自己活的价值体现出来。
皮囊,也是分臭皮囊和香皮囊的。臭皮囊,是活得空虚的人,他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香皮囊,是活得有价值的人,他们或多或少都为他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司马迁有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想必大部分人还是更倾向于香皮囊的。
读完《皮囊》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一定会努力做个香皮囊的。
对于许多同学而言,画画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事情,可我们班却有一个能把画画“活”的人。他就是绘画小能手—刘子恒。
刘了恒瘦瘦的,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黑宝石一样烔烔有神。也许这就是画家那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吧!
一次上美术课,老师让我们画一位同学的肖像。我画好了轮廓,感觉很好,便沾沾自喜起来。可当我经过刘子恒身边时,不禁怔住了:他握着笔,一条条优美的线条在纸上不断地闪现,不一会儿,一个同学的脸便跃然纸上。我不禁赞叹起来:“画得真漂亮呀!”刘子恒没有在意我的夸奖,继续绘画。从他的大眼睛里,放射出异样的光芒,他的手在纸上不停地滑动着。他时而点点头,时而又微皱眉头拿起橡皮……他是那么专心,好像世界上就只有他一个人似的。不一会儿,一位同学在刘子恒的笔下,栩栩如生,好像真的一样。
刘子恒是我们的宣传委员,黑板报上那些惟妙惟肖的图案都是他一个人画的。无论多复杂的画他都能画得形象逼真,每当有老师来我们班时,都会被刘子恒的画吸引。
刘子恒,你真是名副其实的绘画小能手,希望你长大后能成为中国的凡高,为祖国争光!
青年作家蔡崇达的处女作《皮囊》,是我有限的阅读视野中最真诚的一本书。
一本好书总要讨论一些普遍、永恒的话题,比如父母,比如朋友,比如人生,归根到底体现的都是人,一个代表了人类的“人”。全书14篇作品,作者用平实而真诚的笔触诉说着他对父母和家乡的怀念,对朋友的感谢和关切,以及对一些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人生问题的思考。
这其中,我最喜欢也是最让我动容的一篇就是《母亲的房子》。初读时,我觉得作者写得有些“过”,因为人物的行为让我这个旁观者觉得不可思议——母亲为什么只为“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这样的理由,白天做苦工,晚上捡菜叶,全然不顾家人反对,历经艰辛建一座明知不久后就会被拆的房子?
房子建好后,母亲在门口奠基的石头上写上了父亲的名字。看到这里我才明白,母亲所有的努力不过是想让这个由她和父亲撑起的家看上去更圆满。细细品味,正是这些真实又近似痴狂的行为和想法,赤裸裸地将人的本性曝光。
我们每个人都偏执地活着,虽然方式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活出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这些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们确实能支撑我们的生活,证明我们没有白活。物质总是容易消失的,什么样的生活并不那么重要,痛苦和幸福也都不那么重要,灵魂的清澈和满足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蔡崇达,让我洞悉了一些人生的秘密,让我学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家。
阅读完蔡崇达的《皮囊》,让我认识到,人的肉体也就是“皮囊是拿来用来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皮囊的人才能成材”。
文中写道作者的外曾祖母,她每次切菜都很用力,有回生生切断一根手指,家人乱成一团,她却像没事人一样。还有一次,在那看似强悍的皮囊下,她曾白发人送黑发人,在挥别女儿时看见一只从菜刀下逃生,洒着血到处乱跳的鸡,她一路小跑出来,抓住它,狠狠地摔死在地上,“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这样的文字,无端让人惊心。这样的阿太,让人敬佩又陡生怜悯。
皮囊,无论再坚实,再怎么伪装,终究有朽败的时候。一旦被揭开,里面的人心可能脆弱无助到你不能想象。作者在书中回忆他的父亲,自中风瘫痪后,会突然号陶大哭,会像小孩一样耍赖,发脾气,也会因为绝望而整天跟家人嘀咕,要“抓紧死”。真正死了之后,他又跑到儿子的梦中,责怪儿子只给他烧小汽车,不烧摩托车,“小汽车我不会开”;跑到老伴的梦中,说他“想骑摩托车去海边逛逛”,要赶快给他。原本带着几许幽默的话,此刻却仿若一枚枚坚硬的钉子,要锲而不舍地楔进读者那柔软的心里去。
作者父亲去世以后,母亲认为他父亲在世有没有还清的债务,就去各种寺庙气球祷告、“通灵”、“请父亲”,表面上是母亲封建迷信,但是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母亲对父亲的一种爱,也是在最迷茫的时候找到了一种心理安慰,显示出在那个时候一种无助的表现,这些细节被作者刻画的淋淋尽致。
评论家李敬泽在这本书的推荐语里说:“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我们也都该给自己一个清醒的时刻,让自己从纷扰的尘世中暂时释放出来,看见忧伤,看见人心。
拿起一支笔,展开一张纸,手起笔落,用心去描绘,等待一幅画作的产生。
从幼儿园起,不知为什么,我就对绘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下课回家,既不玩玩具也不看电视,拿出颜料和纸,画粉色的.南瓜,画蓝色的小狗。每一张画都是那么富有童趣,那么可爱。也不说画得有多好看,但我一直为自己的画自豪。周末在家,也只是偶尔看看电视。看完,再拿纸,拿油画棒,把自己心中最喜欢的人物描绘在纸上。
老师说我画画非常认真,在涂颜色时,从来不涂到轮廓外边。
上小学后,在白纸上涂涂画画的时间一下子少了很多,更多的时间会用在家庭作业和看电视上。在外面的培训班也忽地多了起来,任务也多了起来,包括绘画的培训班。后来我在学校艺术节上绘画得了一等奖,只能说,我画得比较一帆风顺。
三、四年级时,可能是因为作业比较多、比较忙的原因,我逐渐对画画失去了兴趣,除了学校里的美术课和培训班,其他时间我都将画具丢在了一边,然后把时间花在看电视上。画具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随着时间的推移,美术上开始使用彩铅、水粉、水墨画工具了。曾经的笔和纸就这样孤单地被我“丢弃”了。
在家里的一次大扫除中,那些画具又被整理出来了。奶奶说我必须要练一练绘画了,单单在学校或培训班里画怎么行呢?我以前不是很喜欢画画吗?现在怎么一点也不感兴趣了?面对奶奶一连串的提问,我只是尴尬地笑了笑,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画具依然躺在原位,等待寂寞的来临。
五年级了,第一节美术课,老师忽然要求每个人一个星期画5张速写,看到什么画什么。哦——速写呀!我在培训班可没少画,画速写要用画具里那种特制的笔!
回到家里,急忙开始翻找起来。咦?画具呢?我的画具呢?奶奶见了我这着急样,微笑着说道,我把它放在一个它该待的位置上了。往我的书桌上一望,那些东西正端端正正地在那里等我了。轻轻地拂去上面的灰尘,岁月并没有在上面留下什么痕迹。拿起画笔,轻轻描绘,用心去画。画出的线条是如此流畅,这种感觉又是如此的熟悉,停在笔尖的灵感顿时在纸上涌现出来。就好像是和童年的小伙伴重逢,用纸和笔在诉说一段故事。
笔停,画纸上出现的是——我的童年。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从幼儿园中班起,妈妈就给我报了画画班。
刚开始,我只是跟着老师去画,常常会把有些地方画不好或画坏了,都得请老师帮忙修改。我们学的是色彩涂鸦,当然是初级班了。那时,我们用铅笔打底稿,画好一个歪歪扭扭的作品——不对,那时还称不上是作品,应该说是草稿!然后再用勾线笔去勾线,最后才去涂色。
之后,我渐渐画得成熟了一些,就学起了儿童画。学儿童画时,我已经一年级了。儿童画比涂鸦要难一些,有一定的要求,要求线条要一笔到位,不可以画得歪歪扭扭。我学了好久才把基础学好、练熟。
差不多学了两年左右吧,我在画画的路上又进了一阶!我开始学起色彩写生了。那时我只有三年级,我们画的东西都很难,不像以前那样,随便一画就搞定,也不像儿童画那样简略,难度是高了一个级别的。写生就要把细节给画出来,不然又有什么意思呢?我学了一段时间,画得越来越好,所画的几乎可以与实物相媲美了!我觉得这个写生我已经入门了。老师给了我一些建议:画画的时候心要静,不能东想西想,要全神贯注!
色彩写生画到四上就停了,四下开始,我学起了素描,素描也要打基础,先从线条到单个几何,再从单个几何到多个多面几何。素描练习多了,我画的画也越来越逼真。虽然说还需要老师的帮助,但是与刚刚学素描的时候比起来,我还是进步了不少,也掌握了诀窍。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才感觉到画画的乐趣,画画是我自愿去学的,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画得好……每画一幅画,只要是认真去对待,那么,一定是乐在其中的。
从小就很喜欢绘画。
小时候,手捏蜡笔,快乐的在白纸上涂来涂去,画一个红红的太阳,再画几朵五颜六色的小花,最后,画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正望着太阳傻傻的笑着。在我眼里,那是一幅很美的画,虽然太阳并不像现在画的那样可爱,也不像课本里那样圆圆的。但却有一种孩童般的纯真感。(小时候画的太阳就像是一个椭圆的鸭蛋,不过也没有人说太阳一定得是圆圆的吧!)
长大后,上了一年级。因为小时候上了绘画班,所以画的就好看一些。还当上了美术课代表,可最后却因为给老师交作业太晚被换掉了,现在想想,可真遗憾!
之后,爸爸妈妈让我去了高老师家里画画,拿着铅笔,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着老师让我画的南瓜、海马,直到老师满意了,我才开始用老师教我的方法,把油画棒接色涂,这样效果很好,我也学会了绘画的很多种方法。刚开始很不喜欢这种麻烦的画法,心里总是想:这样涂多麻烦,涂单色多简单。可后来,终于发现,用老师的方法涂出来真的很漂亮诶。
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画水粉画。在我学水粉画的第一节课时,我认识了我的水粉老师,潘老师。我对水粉充满了好奇心,心想:水粉画是怎样的呢?我能画出来吗?接着,老师让我们拿出颜料和排笔,开始画画。我先把颜料挤出来,用笔蘸着就画,可是这笔好像不听我的话,在纸上画的干***,一点也不好看,可再看看潘老师的范画,天是那么的蓝,花是那么的红,十分漂亮。我一赌气,把笔扔向一边,干脆不画了。潘老师走了过来,亲切地说:“怎么了?遇到什么困难了?”我点了点头。潘老师又看了看我的画,顿时明白了,说:“怎么能遇到一点小困难就退缩、逃避呢!”潘老师拿起我的笔,先用笔蘸了一下水,再蘸了一下颜料,在纸上画了起来,那笔在潘老师手里变得乖巧起来,画起画来如行云流水,潘老师说:“这样不就行了!照着我刚才那样试一试。”我学着潘老师刚才那样:先用笔蘸一下水,再蘸一下颜料,在纸上画了几笔,嘿!果然不错,潘老师笑了笑,我也笑了笑。
我想绘画是伴我成长的最好的朋友,它带给我快乐,也让我懂得要勇敢的面对困难,不要退缩,不要逃避。绘画带给了我很多,它是我最好的朋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