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不一定是文章的结尾,要像让内容表述更自然,自然引出结尾,设置过渡就变得十分重要。
例如作文点评3班的黄琦茜同学在《夸夸张老师》中有这样的描述:
又有一次,做了一次作业以后,课堂作业本好久不用,张老师规定要空三行再做的作业,周超同学一马虎,只空了两行。这下可糟了,张老师怒气冲冲地把本子扔给他,叫道:“说了多少遍,要空三行!给我重做,下次再忘记要重做两遍!”以后,我们处处按要求写作业,也很少看错题目了。
张老师对待我们犯错误有时也会宽容。记得有一次,张老师让我们不要把补充习题带回家,而我因为身体不舒服,没听见,把小练习册带回了家,更糟的是第二天没有带到学校。上课了,张老师“板”着脸,向我走来,我心想:“张老师一定会让我打电话,叫妈妈送到学校来,那可是丢脸丢到家的事!”但张老师走到我面前,抚摸了一下我的头,温和地说:“把作业做在自备本上,回家以后抄到小练习册上,明天带到学校。要注意身体!”这件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方的道路,我再也没有忘记带作业本。
两个实例的对比中间加入了一句过渡句就显得流畅自然,然后总结上文中得出一个结尾:
今天,我要夸夸张老师严格要求我们,我更要夸夸张老师宽容包容我们。
这个结尾在文采上很普通,但对于整篇文章的结构却起到了完整总结画龙点睛的作用,那我看看结尾该如何做?
描写人物时,可以把人物形象在牵引部分简单交代。
一个孩子这样描写老师的形象:
她有一双小小的眼睛,一个小嘴巴,也有乌黑的头发,还有一个小鼻子,她讲课的时候眼睛甚至让我们都看不见。她每天给我们讲课的时候,我们总说她虽然讲得好,但让我们抄的笔记稍稍多了那么一点。
这里面虽然对老师的长相有描写,但多是小来形容,头发黑,没有典型的特征,没有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这个老师和其他老师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来看下经典中如何描写人物形象的。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里有对于林黛玉外貌的描写: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ズ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的外貌神态和她的性格以及今后的命运紧密相关,因此这一段简单的人物介绍传神而紧要。
文章的前因,字数安排上要少,不要拖沓,简单交代清楚就好,便于吸引读者和引出下文是设置前因的目的。
您好!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谨向您致以诚挚的问候!并为您长期以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表示衷心感谢!
为帮助家长合理安排好学生“五一”期间的学习和活动,现将我校放假时间及相关要求告知各位家长。根据xx市政府的通知要求,“五一”期间,全校放假xx天(xx月xx日至xx月xx日),xx月xx日开学。
假期学生精神放松,家长容易放松对孩子的管理与监督,不少问题便接踵而来:无节制的玩乐、上网、结伴外出、夜不归宿、打架斗殴……每逢节后返校,老师们都头痛于学生不完成假期作业、上课走神发呆、迟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处理学生矛盾等现象。
其实,只要家长们能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管理和监督,这些现象和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假期里,要帮助和督促孩子做好每天的计划(包括:作业、复习、预习、课外阅读、锻炼、家务、适当放松、休息等),严格规定孩子外出活动的时间、地点以及同伴。
小长假开学以后,学校要检查学生个人风纪(着装、发型和指甲),请家长督促孩子整理好个人风纪。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密切合作,让孩子过好一个有意义、有价值、安全文明的假期。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20xx年xx月xx日
其次,就算少数学生因贪玩而没有完成作业,也不能用加倍惩罚的办法。加倍惩罚往往会逼得学生弄虚作假,难道请同学帮着抄、用复写纸垫着抄,能达到加倍惩罚的目的吗?加倍惩罚一不能提高学生成绩,二来还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非但达不到\"长记性\"的目的,反而形成恶性循环,对完成作业更加不利。
况且这些年倡导给学生\"减负\",如果加倍惩罚,不仅\"负\"没减成,反而真应,了那句话了——减负等于加正。再说,罚写作业纯粹是体力活儿,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对学习并无促进。如果老师将\"罚作业\"改为\"补作业\",并且和学生沟通交流,我想学生也许会\"知恩图报\"吧。否则学生只会对作业产生恐惧,以消极的态度来应付老师的惩罚。
现在学校教育强调不许体罚学生。不许对学生罚站、罚抄,不许用过激的言语批评学生。有一些老师对学生行为粗暴,那肯定是不对的。
可是,难道教育真的\'就只能以情动人吗?一味和颜悦色,是呵护了学生的心灵,可是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这几乎就意味着放纵。对于自控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习惯的学生来说,很多道理就是耳边风,即使他觉得有道理也不一定会照着去做。那么,怎么办?
一定的惩罚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作业老是不写,讲道理又不听就要有一定的惩罚!罚就是逼追他养成好习惯。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这不也是爱学生的一种表现吗?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合理地运用惩罚,当然也包括罚写作业。这既是\"以情动人\",也是\"以罚警人\"。
与前因一样,结果的交代也要十分简练。
有个孩子在《伴着希望出发》结尾这样总结:
演讲还算顺利。当我紧张时,好友会投与我一个鼓励的眼神;当我赢得众人的掌声时,她会为我喝彩;当我不是那么自信时,他会给我做手势,好像在对我说:“你伴着希望出发,一定没有问题的,自信点!”于是,我更加有信心了。
我在好友的帮助下,伴着希望出发。她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我鼓励,在我失意的时候给予我劝导。让我明白:小河在涌入汪洋大海时也遇到了重重困难,可最后仍成功了。当我在出发后遇到困难时,不要彷徨,要勇往直前。
这段结尾点明中心,但不够简洁,结尾应该用叙述概括的语言做总结,点明和升华主题,让人有发人深省,意犹未尽之感。我们来看一些作者如果写结尾的:
毕淑敏的《孝心无价》后面有句总括的语言: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间接明了,又概括了全文。
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最后一句进行呼吁也成了这部名篇的亮点:
“救救孩子……”
文章故事的背景可以作为前因,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方便阅读,有时也可制造悬念。
有一个孩子《成功在我身边》开篇这样写道:
成功之前必定要经历失败与挫折,但是只要努力,就能战胜它。
在暑假的一天上午,我和弟弟周海涛去坐车玩,忽然,我发现他的书包里鼓鼓的“你的书包里装了什么东西?
这样写会让故事很突兀,没有交代故事背景,对后面故事做的铺垫不够。
我们来看看一些文学作品中是如何交代背景的。
例如《狂人》简单介绍了这份日记的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⑵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着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在《红楼梦》中开头有巧设悬念引起下文的石头来历: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对于一个故事来说,交代完背景就会有一些人物出场,那么就需要你交代人物形象的特征。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