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对错,怎改心中无悔,
再多徘徊,怎抵直面是非。
——题记
凡尘俗世是非多,世俗凡尘多对错,作为一个人,你总得面对,但不要盲目,不要徘徊,想清楚你是谁,坚守自己的原则,哪管别人的眼色。然而,究竟有几人有自己的底线原则,又有谁能坚守的.住?
这是前段时间的新闻,说来也算是“旧闻”了,一名两岁女童被车碾压,过往十八名路人无人询问,更无人相救,最后,该女童抢救无效,丧生了。此报道一出,一片哗然,人们震撼了,我也震撼了,我没有料到人性会这么冷血,第一感觉,中国社会病了。若你去问他们,也许人家会回答你:“我没有那个义务去救,就算我不救,也总有别人去救。”听了这话,从心底感到冷。
你救你的,与别人何干,为什么要等别人去救,那是在与死神抢时间,怎么能等,正义的心丢了么!
这是一种旁观者效应,人越多,就会将责任推来推去,人们都在持一种观望的态度,也许有的人想去救,但又下不了决心,总要先在心中琢磨对自己的利弊,优柔寡断,难下决心,错失救人良机。说穿了,还是正义感抵不过利益心,没有正确的是非观。
但很多事情,是没办法硬去计较的,每个人的观念是不同的,对于对错的定义是不同的,首先应该定义清楚的,是一个原则,是路见不平前去相助的使命感,把这作为一个底线,只要触及,就马上去做,不要犹豫,不要徘徊。是对的事情,就去做,有甚么顾虑,总胜过你没做而后悔!
其实我也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做事总有诸多顾虑,在坚守原则与利害关系之间难以择定。很难设想,如果我在上述情景中,是否能站出来,我不知道。也许我会为了原则而义无反顾,也许不会。人为自己考虑,这是一种本能,谈不上对错,但真的对于一些事情不能犹豫,不能没有准则。
再多是非,定要心中无愧,
再多对错,定要心中无悔,
再多徘徊,定要直面是非!
“我们还是不是朋友?”
每当我想起这几个字,我便有一种心如刀绞的感觉,因为它使我失去了朋友……
今天,我匆匆忙忙地写完作业,便迫不及待地出门,准备和两个铁哥们儿踢足球,但我的愿望落空了,只听一阵熟悉的声音:“去干嘛啊?”“踢足球。”“你最近总是考100分啊!有这闲心情,快去复习,要不然有你好看!”我去和妈妈讲理,可我就算我有九九八十一张嘴,也敌不过她,只能垂头丧气地作“书桌上的.战士”。
新的一天来了,我赶紧去广场和两个朋友解释。可一到广场,气氛就一下子变得冰冷,空气闷得可以让我窒息。他们站在我跟前,眼里充满着歧视,其中一个说道:“你也太会放我鸽子了吧?不来就直说,不要装疯卖傻。”我真是比窦娥还要冤,气急败坏地反驳道:“我没有!我只是被我妈‘囚禁’了,对不起!”“对不起?”另一个人大笑起来,“我们等了你一个上午,就一个对不起?我们还是不是朋友?算了,恶作剧只要承认,就行了。”“喂!不要血口喷人,我不是故意的!”“唉!别再狡辩了!”后面一个人“好心好意”地“劝”我。“我就是没有!”“好,你没有,从此以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咱们两清了!走,我们踢球去,别理这个叛徒!”顿时,我傻眼了,如同五雷轰顶一般。他们走时还不忘瞪我一眼,如果眼光可以***人,我起码也被***了上万次。
傍晚,太阳快下山了,天上的彩霞泛着阵阵红晕,树叶似乎也很伤心,一片片伴着微风跌落下来。我一路踢着小石子,耳畔似乎还回荡着那刚劲有力的话语。“唉!这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我又不是故意的,为什么你们就不相信?难道我们之间的友谊就这么容易被你们切断了?”自言自语间,我的泪水便夺眶而出,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碎了,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就这样带着沮丧回到了家……
虽然我失去了知己,失去了同伴的信任。但我也是迫不得已的,我相信以后只要我真诚地和他们说明缘由,我们之间的友谊一定会被信任之锁系得牢牢的,因为我问心无愧!
社会是残酷而现实的。在这样一种社会趋势之下,难免有许许多多的虚诞迷妄,尔虞我诈,使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下的人们变得警惕谨慎,甚至冷血。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样一个乌烟瘴气的世界里,依旧耸立着株株清新嫩绿的高树。这样一群人,保有了人类最原始的善良的品质,才使得这个社会能成为或多或少有些许清风拂过。他们是真正的无愧于心,是真正在写的“人”。
无愧于心,是对自己的一种基本原则。倘若一个人对自己都无法严格要求,事事弄虚作假,如何使自己立足于社会?在社会中处事,正如同学生在校般要讲究不舞弊的原则,倘若为了一次的或短暂的成功而冲破自己的道德底线犯了禁,那么累积多了便会成为一种负担,直接导致失败。全世界人再为之熟悉不过的便是日本人的那份严谨,有时我们还偷笑他们严谨过度的笨拙模样。但殊不知,正是这样一种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对自身原则的把握才有了这样一个伫立于世界之巅的民族。日本的餐厅被要求刷碗工把一个盘子刷七次以上,这看似苛求但是更是一种原则的体现。正因如此,很少有日本餐馆因此而停业。可见,对自己无愧于心是最基本的底线,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无愧于心,也是一种对他人的负责。商家买卖讲求货真价实,娱乐游戏讲求公平公正,考试测验讲求诚实求真,这都是获取他人信任与称赞的间接方式。倘若因此而丧失了他人的信赖与认可,那么你会因失去了交往的人际网路而被世人孤立,甚至排斥。正如为众多父母所信任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竟然在喂养下一代的如此重要的食品中添加三聚氰氨毒害生命,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而在此事曝光之后,竟牵连出一系列品牌的牛奶质量问题,无不使人们对牛奶望而却步。是的,在失去了最基本的公众的信任后,还如何立足竞争之席?人也是一样,在众多利益面前,始终坚持诚实的原则而无愧于心,才能这社会认可而靠近成功的彼岸。
回溯历史的潮流,我们伟大的先民们无时无刻都在教育着我们保有一颗善良、诚实的心灵乃人生大智。因此,在这个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前,千万不要迷失自我,保有那份最原始最纯真的心灵而选择无愧于心,是成就人生的最佳捷径。
这是我听来的一个故事,但愿它在现实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有一对穷困的父女,被逼无奈只能去麦地里偷小麦,父亲让女儿“把风”,自己闯入田中。可是没过多久,女儿大叫:“爸爸,有人看见你了!”父亲惊恐地左顾右盼,没有一个人,于是他又弯下身子去偷取。可是女儿接二连三地重复同样的话使父亲很恼怒:”有谁看见我了!?”“有人从天上看见你了。”——即使“法不传六耳”,有愧于心的人依然不得安生……
曾经听说过一个钥匙工将全部技艺传授给一个在测试中即使开了锁也不看保险箱内容的小伙子。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不能开的“锁”。尽管在学校中,我们的“思想政治”从来都是高分或满分过关,但是在步入社会后,要把持住自己坚定的处世观和善恶观是十分苦难的。在托尔斯泰的《复活》中,我们看到了男主人公在社会上堕落的痛苦:他把继承的土地分发给农民,却成了家里人耻笑他的笑柄;他把零花钱全输在赌博上,母亲却说在上流社会应当种种这种疫苗!他保持童贞希望等到结婚,而他的同事却担心他的健康;但他从同伴手中抢到同伴的女友时,同事们都夸他像个男子汉!他从前认为正确的,现在全是错误的;他从前认为错误的,现在全成了“理所当然”!他别无选择的倒向了人格的黑暗面——他做了许多有愧于心的事?!难道你认为他的内心,没有呐喊过吗?!在“随权倒”的激流中迷失方向,自然只能随波逐流;在“向钱看”的风气中感到窒息,自然只能改变呼吸方式……“无愧于心”就是如此之难!
然而,我们是否因此就理所当然地屈服于现实呢?决不!即使你量好像有人的尺寸,并以此用精湛的技术铸造一个人,他依然成不了人。为什么?因为你没量心(良心)!如果没有良心支持,一个人就无法称之为人。我们之所以高于其他的动物,不在智慧,而正在于我们的“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维持生命活动的器官,它其中拥有很多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良心。因为良心,《复活》的男主人公与家庭斩断关系,毅然为卡秋莎辩护;因为良心,《巴黎圣母院》中丑陋的敲钟人可以勇敢的反抗虚伪的院长;因为良心,包青天即使受到庞太师的万般阻挠也要与他斗争到底……他们为的不就是无愧于心吗?!
没有人能永远无愧于心,但是只要我们每每在有违良心时能够拷问自己,我们的良心就能一次一次的净化。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在闭上眼之时说自己没有遗憾——只要你想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