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吃小鱼
儿子正准备(zhǔn bèi)打开沙丁鱼罐(guàn)头,这时母亲决定告诉他一些常识(shí),于是说:“有时候,大鱼会把沙丁鱼一口吞(tūn)掉。”
儿子:“是吗?妈妈,那么大鱼是怎样把罐头打开的呢?”
一颗牙齿
约翰:“你爸爸简直是个吝啬鬼(lìn sè guǐ),你看看,他是一个制鞋匠(xié jing),你还穿那么破(pò)的鞋子。”
汤姆:“那你爸爸呢?他是个有名的牙科医生,而你的弟弟却只有一颗牙齿!”
地球怎么转
小明:“爸爸,地球绕(rào)着太阳转,这是真的吗?”
爸爸:“当然是真的。”
小明:“那么,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呢?”
来不及
小虎重(zhòng)重地摔(shuāi)了一跤(jiāo),满身是泥地跑回家里。妈妈看见了,惊(jīng)叫起来:“你怎么搞(gǎo)的?刚穿上的新裤(kù)子,就弄(nòng)得这么脏(zāng)?”
小虎:“妈妈,我摔跤的时候来不及把裤子脱(tuō)掉。”
错失良机
报纸上登(dēng)出一份通缉(tōng jí)令,小查理看到了,问:“这是什么?”
父亲:“这是抓坏人的通缉令。”
小查理:“那么,照片上的人是谁?”
父亲:“是要抓的坏人。”
小查理一脸困惑(kùn huò):“为什么不在拍照时就把他抓住呢?”
不懂应该问老师
妈妈:“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懂应该问老师。”
孩子:“我问过了,老师不肯(kěn)说。”
妈妈:“什么时候?”
孩子:“就在昨天的时候。”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其实我们每个人从落地的时候开始就是一个天才,但为什么到最后真正变为天才的人却寥寥可数呢?这与后天的学习读书不可分的。爱迪生是一位美国的伟大的发明家,由于家庭贫困,他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但他从小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潜心于发明,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众所周知,爱迪生一生最伟大的事就是发明了为人们提供光明的电灯,光收集资料他就用了两百多个笔记本,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更是凭着自己的坚持不懈先后使用了铜丝、白金丝等一千多种材料,甚至连头发丝都用上了,有人嘲笑他道:“爱迪生先生,你已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了。”爱迪生却一笑而过,回答说:“不,我没有失败,我的成就是发现一千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失败过一千多次试验后他选定了炭丝来做为最初的灯丝,灯泡可亮1200小时。正如他自己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初一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伤仲永》这篇文章。文中说到有一个名叫“仲永”的神童,五岁的时候就可以指定事物现场作诗,在当时来说大人能做到这一点都很稀奇,更何况是孩子呢?于是他的父亲便想到一个“好法子”——依靠着仲永的天生才智赚钱,写一首诗便收获一份金钱。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读书,活生生的把仲永的才智一点点的磨没,最后仲永也与普通人毫无差别。由此可见,天生才干固然重要,可是倘使你空有一身才智,却不懂得用读书去充实它,完善它,那么世界上只会多一个仲永罢了。假如我们不把自己的天赋看得过于重要,而是后天的读书和努力,那么世界上就会出现许多爱迪生。就好比花草树木,品种再好,要是没有园丁的细心呵护和培育,结果也不过是凋零得更早。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不知为何,古人好像并不重视读书,这与现代人的想法是完全相反的。在古代,特别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军人才是世界的主宰,谁的家伙硬,谁才会有话语权,甚至君临天下的帝王也不得不乖乖服从大元帅的命令,否则,难逃下台的.厄运。可怜那南唐的亡国之君李煜,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愁绪,最后被人毒死,带着满腔的悲愤与世长辞。后人会记得那些失败者吗?不会!只会记得那些用鲜血做铺垫的丰功伟绩,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些被踩在脚下的人早已被忘记,顶多留下几篇悲伤的给后人感慨罢了。这就是战争的年代,想要生存,那就要踏着敌人的尸体往上爬,没有情感,只有***戮!只有利益!
现代人似乎的确是更文明了,读书好像成为了成功的必经之路。父母们整天往子女的耳朵里灌输他们所谓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读书读好了,以后才会有出息,就可以找一份好工作,讨一个好媳妇。若是当个官,就可以拥有权力,金钱,亲戚朋友也能跟着沾点儿光,那真是积了八辈子福了!”真是可笑,读书就是为了这些吗?读书难道不是应该为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吗?读书难道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吗?转念微微一思索,父母们的这些看法还不是因为这吃人的社会么?在这现代化的都市中,有钱有权才有话语权,为了这个,许多人劳其一生地学习,连未成年人都被逼得走上了这条路,这与蛮荒社会有什么区别呢?甚至还不如!蛮荒社会充斥着残忍,血腥。而当今社会却是人吃人的社会,阴谋,道德沦丧这些随处可见,孔孟之道早都被现代人抛到了九霄云外。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怜那些穷苦人民,被压迫竟不懂得反抗,只会说一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屁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为什么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道德却在一天天地沦丧?!为什么没有人敢站出来主持公道?!为什么敢怒不敢言?
有时候,披露事实的人总是被唾骂的,呵呵,这就是我们的社会。
大鱼与小鱼(印度)
在一条幽静的小河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鱼。也许是因为这儿太僻静了,从来没有人来这儿捉鱼。
大鱼们常常对小鱼们说:“你们千万不能离开这里到别的地方去,小心被人们捉去。” 有一条小鱼好奇心特别强,它总想知道外面究竟是什么样子。大鱼们越是说不能出去,它越是想去外边看看。有一天,这条小鱼和几个小伙伴谈起了到外面去的事。有一条胆子最小的鱼说:“听我妈妈说,我们只要一出去,就会被人捉去吃掉。我可不敢去。”好奇心很强的小鱼说:“***妈也从来没有出去过,它怎么知道会被人吃掉的呢?” “当然是它的妈妈告诉它的呀。”胆小的小鱼回答道。
“可是,***妈的妈妈也没去过外面呀。不管怎么说,我都想去看看外面。”好奇心强的小鱼口气坚定地说。
“我跟你一起去!”
“我也跟你去!”
好几条胆子大的小鱼都要去。于是,它们高高兴兴地出发一路上,小鱼们看到许多没见过的东西,它们游到一个地方,钓鱼的人正在张网捕鱼。这些小鱼侥幸没有被捕进网中。它们又游回了自己生活的地方。
大鱼们见这几条胆子大的小鱼在一起游来游去,便又嘱咐它们说:“你们千万不要离开这里,到别的地方去。”
小鱼们听了笑着说:“我们刚才已经到外面去过了。”
大鱼吃了一惊,问道:“你们到外面去,没有谁被网捉去吗?”
小鱼们争着回答说:“我们到了外面,没有看出什么网,也没有谁被捉去,只是远远地看到有些长线跟在我们后边,也不知是什么东西。”
大鱼对小鱼说:“那你们是侥幸逃回来的,当年你们的祖父母,就是被你们远远看到的那些长线捕了去的。这些线,就是人们下的网!”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读书是人类精神上的食物是精神的支柱,但是我认为读书实践是缺一不可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诗我认为一个即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的人才称的上有学问,一个人如果只有书本知识,那他一定是一个书呆子,而如果一个人只有实践经验,没有书本知识,那他也称不上有学问,所以读书与实践是缺一不可的是相辅相成的。而现代的儿童大部分都是玩电脑看电视,虽然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许多事,但是比读书实践可差多了。读书能让人了解作者想抒发的感情。实践能让人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只有多读书,多实践才是通往知识大殿的金钥匙,到时你就好像插上了两只强健的翅膀,知识的天空任你飞翔,宇宙的奥秘任你探索,到时你就成为了知识的主人。
读书即能使人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又能使人感受到细致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读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但是书中的知识终归是有限的,要想深入了解必须实践才行,所以读书实践缺一不可,只有相辅相成才能通往理想的圣殿,到时知识才会为你闪烁耀眼的光芒。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大大小小的鱼在海里游来游去。大鱼身躯庞大,一张嘴就能吃到很多小生物,而小鱼长得很小,只好吃些大鱼不愿意吃的东西。
一天,一群大鱼和一群小鱼相遇了。大鱼嘲笑小鱼道:“你们才那么大一点儿,也配叫鱼吗?”小鱼说:“我们虽然小,可是也有鱼鳞、鱼鳍,也是真正的鱼。”
大鱼不屑地看了小鱼一眼,就转头游开了,一边游还一边叫道:“你们只有蚂蚁那么大,我看就叫蚂蚁鱼好了。”
正在这时,一张网撒到海里,网住了大鱼和小鱼。小鱼们一点儿也不惊慌,它们小小的身体轻易就能钻出鱼网,而大鱼们呢,这会儿却恨自己不能变成小鱼了。
狮口脱险
赵 玮
对危险的惧怕比危险本身更可怕。
人们常听说狮子吃掉野牛的故事,其实,在非洲大草原上,被野牛顶伤踢死的狮子电是数不胜数。
在一部纪录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头离群的野牛被四头狮子团团围住,眼看野牛就要丧生狮腹,突然,野牛一埋头,用两只犄角奋力往上一挑,一头狮子被挑了个四脚朝天。其他三头狮子见状,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野牛则撒开四蹄狂奔。狮子们不甘心,紧追不舍,但仅仅追了100米左右,便气喘吁吁地放弃了追赶,眼睁睁地看着野牛越跑越远。
为何四头狮子奈何不了一头野牛?事实上,对于身体庞大,力量惊人的野牛,狮子只能以多胜少,并且要智取――再小心地避开牛角和牛蹄,以免受伤。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狮子的奔跑速度虽快,但没有耐力,快速奔跑难以超过100米。善于长途跋涉的野牛则耐力非凡,只要野牛能连续奔跑超过100米,便可以逃出狮口。
那些死于狮口的野牛,不是输给了狮子的力气和耐力,而是败在自己的胆怯上。面对狮子的围攻,有些野牛首先在心理上就胆怯了,被狮子咬上一口或者遭到狮子包围,便放弃了抵抗,成了狮子的美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