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万里一雄关,天下奇门锁海山。早就盼望着能去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一览雄姿,暑假里的一天,终于实现了我的夙愿。
还没有抵达山海关,那雄伟的轮廓已经投入眼帘,只见绵延的城楼后面环绕着绵延的苍山,前面面对的是汹涌的碧海,万里长城仿佛是它有力的臂膀,守卫着这身后的万千顷土地,我不禁感叹,真不愧为“天下第一关”。
车子到了城下,再看,城楼更为高大,黑洞洞的城门口和两旁雄壮的两尊石狮让人不禁赞叹它们的雄伟与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向上仰视,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檐下的巨幅横匾,上面是古代的书法家肖显挥毫泼墨书写的\'五个大字“天下第一关”,虽经过了千百年历史的磨洗,但还是那样地熠熠生光,书韵不减。
我们顺着城楼两侧的石阶上了城,在这几层楼高的城墙上,可以五马并驰,两侧曲曲弯弯,一直延伸到大山的背后。
大殿门前的那个箭垛是整个城堡的中心点主城楼,翁城以及脚下的城门等,都是按照它的基准来的。站在这儿向前看去,在视野的尽头,有隐约可见的蔚蓝色的海水和银色的波光,眼前的平川,虽已建起工厂和商店,但不难想象,在久远的古代是血染黄尘的沙场,有多少中华儿女为御外侮,抗敌寇,保卫中华民族而浴血奋战,最后壮烈牺牲。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永垂青史的!
收回视线,我们再回殿内去看看,推开沉重的大门,跨过一尺来高的门槛,迎门的桌案上摆着一口钢刀,在这阴森森的环境下,显得冷峻肃穆,寒气逼人。看了说明才知道,这钢刀是在明朝时铸造的,有166斤重。从那砍得巨齿般的刀口,从那刀身上的斑斑锈迹、完全可以想象出它当年立下的卓著战功。大殿左边的墙上摆着七支羽箭,右边墙下,摆着一副盔甲,锈迹斑斑,残缺不全,一看就知道是一位身经百战将军的遗物。在陈设大刀后面的墙上,挂着一个与城门上相同的大匾,原来这是书法家的手笔,城门上的只不过是个复制品而已。
不知不觉已经夕阳西下,太阳斜挂在天边挂城楼,山川和万里海疆染得火红,而在这一片的浑红中,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显得更加气势磅礴,更加雄伟壮丽。
一眼望去,只见漫无边际的荷叶、荷花,花儿怒放在碧波荡漾的湖上,开的灿烂,开的辉煌。
荷花满池都是,像极了一个披肩,粉色的大披肩,是用粉色的花织成的,缀着的\'流苏是无数碧绿的荷叶。微风中,巨大的披肩在闪闪发光,那是荷花与荷花之间小小缝隙里里露出的,闪着粼粼光华的碧水,在伸出手迎接着太阳的抚摸。满池的荷花在轻轻荡漾,粉色花朵轻摇,像一叶小舟,行驶在万千碧波之上,又像会飞的莲座,轻盈地飘在绿海之中。
盛开的花儿,仿佛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她们感受不到周围赏花的人群,感受不到人们对她们发出的由衷的赞美。它们只感受到了怒放的自己、怒放的同伴们。
风儿仿佛向人们传达了花儿们的话语,一池摇摆的荷花在呐喊着,她们充满生机活力的声音,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得到。
我俯下身,轻轻捧起一朵荷花,她顿时不再摇动,我看清了了她漂亮的脸。
她美的无法用言语形容,我根本想不出最适合她的比喻。与她本身相比,我的描述是多么粗俗、平庸。她像一叶小舟,行驶于茫茫花海之上;她的花瓣是帆,是粉色水晶雕成的精美的帆;她的花蕊是桨,是黄色翡翠雕成的动人的桨;她的莲蓬是舱,里面装的是生命之果;这精美的小船将永远航行于爱她的人心上,也将把生命的美好祝福带给每个看到她的人。这样想着,我向花下面看去,碧波之下,是深不见底的淤泥。那精美的荷花,从那里生出,从那里长大。
记得第一次看见荷花时,我惊讶与她的美丽,好奇于她的颜色。她从污泥中伸出,却有如此鲜艳亮丽的色彩。
再长大些,我学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知道了这代表荷花的纯洁之美和高雅情趣。
现在,不知见过多少次荷花后,我终于明白了一个真理: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难的事也终会办到,就像从黑泥里生出的荷花依然能绽放美丽的光彩!
把荷花轻轻扳过来,我把她贴在心上。纯洁、美丽的她会使我永生难忘。
在上三年级的时候,科学课里有一个单元叫水生植物,我有一点儿木讷,植物中除了有陆生植物,还有水生植物呀!可是水生植物是怎样生活在水里的呢?
十一放假的那一天,刚好一家人全放假,我想起了三年级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怎样在水里生活的问题,就来考考妈妈:“妈妈,水生植物有那些呀?”“荷花!”妈妈第一个想到就是荷花了。“还有水葫芦,水花生----对吧?”“哟,儿子也知道这么多呀!不错。”妈妈一边笑着一边冲着我做了个大拇指。
“妈妈,已经快九点了,我们应该走了!”我一边说,一边指着钟。“走吧!”大家穿好了鞋,走向地铁站,地铁来了,那叫一个挤呀;地铁上爆挤爆挤的,人们你挨我挤,我们好不容易才挤上了地铁。到站了,乘客们一窝蜂地冲出地铁,我们差点被挤扁,出了站,我想快一点去看西湖里的水生植物,可是被妈妈拉住了,说:“不许跑!”“看,那儿的树长得真茂盛呀!”我说。妈妈回过头去看,什么也没看见,只见我已经跑得很远了,“可恶,中了儿子的缓兵之计,妈妈抓到你不可!”
跑到西湖边,我发现了荷花,观察了一会儿,看见荷花的茎是水里的,根也是,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荷花是怎么样生长的呢?一直到现在我也还是不知道。
在我家的附近,这二年有了不少种莲藕的人,也就多了一道风景,特别是到了七、八月份,在荷花盛开的时候,那池塘边上,更是游人如织,或老、或少、三五成群的少年嬉戏,依偎在父母身边的孩童。这些天来,外面的酷暑让人不愿涉足户外,总是在盼着,能有一丝的小雨,乘着那小雨带来的凉意,去荷塘边去看看荷花。
一天下午,天突然阴下来,盼望的雨可能要来了。常听大人们说起,雨滴撒落在荷叶上,有一种玉珠落盘的意境。我带着一种好奇,独自来池塘边。满满的荷叶相互挤着,从叶子中间冒出的荷花显得是那么地孤傲,那含苞待放的花瓣紧紧地包裹着。让你去想象着那里面未知的世界,还有盛开的荷花,在粉红的叶片中间,坐落着那青青的莲蓬,周围裹着的黄黄的须,甚是好看。
风来了,从池塘的上空掠过,搅动着满塘的荷叶,相互地擦蹭着,发生了哗哗哗地声响,那荷花也在摇曳着,仿佛在舞蹈着。空气也不再显得沉闷,就是那躲藏在荷叶下面的青蛙,这个时候也跃出了水面,来回地跳跃着,放开喉咙的嘶叫着,仿佛在附合着,空气中也飘着一种淡淡的香,你不注意的话,还真的感觉不到。天也刹时地暗了下来,一阵急促的雨点打了下来,我看着那雨点在荷叶上跳动着,是那么地晶莹,我细细地观察着那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着,时而溶合在一起,随着荷叶的摇摆,又分离了开来,当荷叶所承受的水珠不堪重负的时候,一倾而下地跌落在池塘之中,刹时荷叶上一点痕迹也未留下,不由我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雨渐渐地大了起来,我不舍地迈向了回家的路,我的脑海中不禁又想起了那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它不仅指的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更多地是彰显着一种精神,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学习它的这种精神,走好我们的人生之路。
我家附近有一个荷花塘。那里有很多荷花。于是,每个夏天的早晨都要去看一会儿荷花,看荷花已成为我人生中的一大乐趣。
今早,还是一如既往。一进荷花塘,浅浅的荷花香伴随着微风吹来,香香的。
荷花塘里有很多蜻蜓,它们在我的面前扑打着翅膀,好像在和我打招呼,微风则在我的身边小跑,它们似乎很快乐。
粉色的荷花盛开着,把里面嫩绿的莲蓬展示了出来。荷花,犹如一位位婷婷玉立的少女,微风妹妹跑来了,它们翩翩起舞着,看着看着,我陶醉了。仿佛我也是一朵荷花,我的根须扎在水里的泥土里,头发变成了渐变的水粉色花瓣,血液变成了荷花的汁液。我也随着和花翩翩起舞。
啊!美丽的荷花,我爱你!我愿跟你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永远圣洁!
花,一个多么美丽的字眼。我爱花,最喜欢的是那荷花。
荷花没有牡丹华贵雍容,没有月季冷艳秀美,没有菊花素雅坚贞,没有梅花清雅俊逸。但它有着自己的一番柔美。荷花不比山茶虬曲优美,不比杜鹃满山艳丽,不比兰花高洁端秀,不比水仙凌波清丽。但荷花,却有那气质,廉洁的气质。
荷花,是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原产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荷花在我国古代又称水芙蓉,它的生长能力极强。现在已被称为澳门行政区的区花,山东济南市的市花,埃及的国花。它在中国的十大名花中是有着重要地位的。
荷花的开放期在六月到九月,到五月末期就在拥簇的荷叶中抽茎了。六月初一个个小花骨朵儿随风摇摆,上面不时有水珠,像是奋力开花的汗水。六月中旬荷花开放了!白里透红娇嫩花瓣在蓝天和绿水的映衬下,分外美丽。它们露出了欣慰的笑,轻轻地摆动着袅袅的茎,粉红的花瓣像一个个美丽的仙子,拥着里面的那个可爱的绿精灵。荷花们散发出如痴如醉的芳香。人们“抓拍”着这个镜头,映在脑海里。
荷花被千古传颂的还有玉一般纯洁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那淤泥中开出仙人一样的花朵,难于在烈日炎炎下清雅秀丽的开放,还有那种花比的上?“莲叶罗裙一色裁,芙蓉相脸两边开。”啊!荷花,你是多么有气质,这廉洁的气质阿,散发,散发,散发到每个人的心里。“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可爱的荷花还是小朋友玩耍的伙伴呢?
荷花还有奉献精神。荷花开放,茎可以泡水清火,花瓣可以治咳喘,九月末,荷花枯了,但它奉献出了莲蓬和藕,脆嫩可口。
晚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洁白无暇、散发出淡淡清香的荷花。
我低着头,看见自己穿着碧绿碧绿的“圆绿衣”,美极了。我细长嫩绿的身材,笔直笔直的荷花。在阳光下,荷叶把我衬托得更加美丽。一阵微风吹来,我随风摆动,不只有我一个,我的兄弟姐妹都在舞蹈,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着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这时,风停了,我静静地站在那儿。突然,小燕子“唧唧”地叫了一声,停在我的“圆绿衣”上,和我分享它在南方看到的名胜古迹。我刚送走小燕子,小蝌蚪又成群结队地游过来,说:“荷花姐姐,你真美!”刚说完,只听见青蛙妈妈喊:“小蝌蚪看回来,游泳时间到了。”小蝌蚪念念不舍地游走了。我耳边还响起小蝌蚪说的话,心里美滋滋的。
我天天站在池中看着人们在劳动,是人们辛勤的劳动让我看到这美好的世界,我一定要结出饱满的莲子回报人们。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