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为题的人生感悟作文(在行走中感悟作文)

行走为题的人生感悟作文(在行走中感悟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02-14 00:35:21
行走为题的人生感悟作文(在行走中感悟作文)

行走为题的人生感悟作文【一】

有一位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整天游手好闲,一天,父亲拿了一根80公分长的木棍对孩子说:“儿子,人生就好像这根木棍一样,80公分相当于80年左右的时间。前20年你在学习,这段时光你对家庭、社会、对国家没有贡献,是纯消费者,我们把它砍掉。”“咔嚓”一声,把木棍的前端20公分砍掉了。

接着父亲又说;“人到了60岁以后,身体比较虚弱,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做事情,所以后面的20年也要砍掉。”“咔嚓”一声,把木棍后边的20公分也砍掉了。剩下的有三分之一都在睡眠上用掉了,这三分之一也不要了”。说完就又砍掉了三分之一。

“因为你每天要吃饭,还有杂七杂八的事情,所以应该再砍一段。”紧接着又砍去了一段。这时,孩子跟父亲说:“爸爸,我求你别再砍了,我明白了”。“你不明白!因为这一生你不知道要生多少次病,所以还要再砍掉一些”。

听到此处,只见孩子“扑通”一声跪倒在父亲的面前,说:“爸爸,我真的明白了。”孩子话音刚落,父亲拿着余下的一丁点木棍,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道:“你看到了吧,人生剩下这么短的时间能够真正做有意义的事了,孝敬父母、报效国家,既然都这么少了,你还拿来无情地挥霍,是不是太不应该了?”

孩子终于悔悟了!在这砍的过程中,儿子每次听到“咔嚓”声,内心都会受到一次强烈地震撼。

很多的孩子,也包括我们家长,其实都很有才华,而问题就出在时间的拖延上。每天总觉得时间很多、光阴充足;不用着急,任由时光白白地流逝;不用追赶,有的是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拖延下去,庸庸碌碌地走完一生,这是多么可悲啊!

“一年得其要领,三年必有所成”。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拖延所带来的危害程度,拒绝拖延,远离借口。让孩子能够完全脱离父母的看管,自己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但必须有着超强的毅力才行。正如老师所说的观点,如何培养学习型学生的论点那样,学生能具有自主学习、自信学习、自觉学习、求知与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心中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促使我一定要肩负起教育孩子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老师为我们的孩子呕心沥血、默默无闻辛劳地工作,已经付出得够多了。在暑假里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地学习状况,为的是别让孩子在人生的转折点——中考中,留下一丝丝的遗憾。关爱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孩子,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而共同努力!

不做时间的奴隶,争做时间的主人!

行走为题的人生感悟作文【二】

我们的根在那里,临街的饭店里走出来一群不认识的人,大家都用一种带着酒气的语言相互道别,之后各自走开,那个嚷得最响的人走在我的前面,一声不吭,和刚才判若两人,看着他略显摇晃的身躯,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许是什么都不在想,酒精延缓了他的思维,使本来复杂的心态变得单纯了,只有在第二天醒来之后,才能恢复他的本来。一个人的时候或是喝了酒以后,人的思维是最慢的时候,现实与理想处于少有的平行状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行的人生没有起伏,没有波澜,虽不空洞但却是寂寞的',所以所有的人都不愿意独处一生或麻醉一生。

如果有一只慧眼俯瞰所有的人,他会觉得这个星球上如此众多的靠两条腿走路的动物十分的可笑,这些动物每天从一个地方出发到另一个地方,伴随着太阳的升起让这个星球喧哗起来,又随着太阳的降落归与平静。如果再有一只慧眼可以洞穿人的心灵,他会觉得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混沌的,这种混沌来源于许多单纯的叠加。这里面说的虽是一个意思,但却是两层涵义。我们总说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感悟的过程,这话听起来是极有道理的,但感与悟却是两个层面的东西,不可混而谈之,理解一个词要从事物两面性来剖析,这样才能体现人的智慧。

我们在消耗生命的同时,会产生许多的感觉、感受和感触,自然也会生成一些悟性、悟心和悟道。感是一种自然属性,凡是有生命的,对于外界给予的必定会做出某些反映,只是因为人的阅历不同,却能将感觉表现的深浅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因外界对感管的刺激所引发的反应,酸甜苦辣人所共品,冷暖短长众所周知,长期生活在一处的人其习性也基本相同,甚至长相也可以趋同。而悟则不同,它是感性的升华,是对事物最本质东西的逐步认识,也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生活每天都在继续,每个人不仅在自我的圈子中游荡,同时也融入了别人的生活,你在影响着别人,别人也在影响着你,这是不容置疑。相同或不同的感受会带来千变万化的悟性,一只苹果可以被食之,可以被加工成为更加美味的食品,可以被临摹成为一幅作品,可以编织成一段美妙或伤感的故事传诵下去。

所有的事都是事在人为,可人所不为的事就太多了,想一想我们有多少时间是处在欢乐的心情中的,几乎我们所有的感觉并不是真正地来源自己的内心,我们想拥有世间所有美好的东西,认为那是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唯一源泉。曾经有一个朋友这样对我说,在竞争的环境下生存,人的生命是渺小而无助的,多么希望能与自然为伍,做一个融入自然最本色的人。我知道在说的那一刻他是真诚的,但他能放下他所拥有的一切吗?可能很难。既放不下,那是否能端起来并一直保持下去,恐怕也很难。于是我们便会催生出许多的人生感悟,有感而悟是不错的,但悟这个事物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它不一定是很高尚的,也不一定是很真诚的,有感而悟是人性体现的一种方式。有的时候感悟少了,便会觉得空活几十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有时候感悟多了,却又觉得生活过于复杂,容易将简单的东西演绎成充满了许多不确定的物质。明明是活在现在,却感觉不到现实的呼吸,总是怀想过去,又忧心忡忡着未来,固执地携带着过去、未来与现在一起行走,结果只能让你的人生变成一地鸡毛,无法收拾。

感悟是在不知不觉中光顾我们的,如果我们刻意地想着每地件事都能带给我们以智慧的启示,那我们终究会被智慧所害。在大部分的时间内,还是要奉行简单和随意的原则,生命就象阳光一样,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存在,还有许多快乐和忧伤的成份,它远比我们期望或要求的更多。我曾在山间的石缝间看到一棵很大的树,它是如何生存的,想着用不了多久它就会轰然倒下,想着它的辉煌也同样铸成了它的毁灭,想着人也大抵如此,心情就重,就如同在欧亨利的小说中看到那个临死的人,专注地望着窗外风雨中与他毫不相***一片叶子,那片叶子如果真的掉落下来,这个人的生命会就此陨落吗?幸好那片叶子仍然固定在那儿,否则我们无法想象它居然可以和一条生命联系的那样紧密。那棵树也是如此,若干年后,我又去看了那棵树,发现它不仅比从前更加茂盛了,而且旁边还多了几株小树,我不禁为自己的杞人忧天而感到惭愧。

但我们在生活中是不能缺少感悟的,它是依赖于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这一辈子大体上是由精神、肉体和时间构成的,这其中由精神构成的思想是最复杂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它既可以是一泓溪水,也可以一汪浊汤;既可以是独坐林间茅草小屋,也可以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既可以是蜿延曲折的羊肠小路,也可以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孰重孰轻,孰厚孰薄,概无定论。由精神和肉体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全部外在与内在的形式,也构成了我们会感悟人生的基础。从精神而言,我们似乎更愿意把精力放在肉体上,通过肉体的满足来弥补精神层面的亏欠,享受生命变成了对肉体的无限放纵,所有人生的目标都放在了这上面,而忽略了精神的因素,精神变成了寄养在我们身体内部的一个并不起眼的零件。一辈子的感悟就这样被时间无情地消耗掉了,如同手中紧紧攥着的温度计,虽然温度显示的刻度很高,但并不表示空气中实际的温度。

行走为题的人生感悟作文【三】

有一些场面需要我们出席,走出这似乎什么都不缺的家庭,去享受外面的阳光和空气。然后走进别人日日蛰居的空间,让自己被人群淹没,被喧嚣埋葬。走出走进,似乎没多大区别。

下午刚接到电话,小时候就很熟悉的许叔去世了。许叔一生当过兵,做过多年的副食百货销售员,也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但我景仰他,他一生勤劳节约,温和可亲,从不伤害谁招惹谁,像一棵不太高的大树一样给予了接触他的所有人他的真情善意。谁都说许叔是个难得的好人。可就是这么好的许叔,就在退休后本来含饴弄孙正刚刚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肝部不适,查出来癌症已到晚期。从发现到治疗到进太平间入殡仪馆,只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让人感到生命的残酷。念及许叔这一生,经历军队的磨砺,也接受了商业圈内的排挤,尤其是同阿姨一起培养了三个孩子,一直到帮助孩子们成家立业既而抚育孙儿,几乎都没有闲散的时日,生命匆匆,愿许叔在天国得以安息!

同学相聚时多,是在大家大都要满三十六岁的时候,见面时虽都热情礼貌,但比较起十六年前毕业晚会上的饯别,其实已经有了分明的区别。由于能力、背景、机遇、家庭幸福指数等因素的差异,在容貌保养、气质风度上也都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该混得好的,大家羡慕夸赞;遇事不如意的,也总有人好心相劝。牢***照发,领导照骂,白酒照喝,荤段子照例也是少不了的,但散场离别时,这短暂的相逢还是让人心中多生出多少感慨。毕竟是到了功名前程基本上水落石出的时候,还有多大的希望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再精彩一些呢?而那些混得比自己好得多的人,艳羡之外,会不会多一些猜忌和不屑。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该是让人欣喜的,但你敢说大家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平等竞争吗?

一幢幢新的楼房相继拔地而起,一套套房子被我们用筹来的款项预定然后装修,然后迫不及待地冒着身体被戕害的危险入住进去,我们走进按别人的流行模式装修得一模一样的房子里,等待着亲戚朋友的祝贺,然后把收敛起来的礼金拿来还购房的欠款。在所有的客人离开之后,我们满怀疲惫地把地板器具收拾干净,躺在从小看都不曾看过想都不敢想到拥有的奢华的大床上,做着没有诗情画意、没有欢乐可言的梦,醒来后甚至怀疑自己做的梦是否也同别人一模一样?生命在不停的追逐中消逝着,我们真地渐渐被时光打磨成了毫无二致的鹅卵石。如果选择抗拒同化,那又该会是怎样的情形呢?读者上刊登的一个关于一只马儿散逸在斑马群中反遭猎人追逮的故事,明确地告诉我们,只有同别人一样,我们才最安全。至于谁对谁错是是非非大家是不屑于去分辨的。

哎,很有些无奈有些伤感的人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