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传统作用就是作为教材的有声注解,将教材中的字句篇章嚼碎“喂”给学生,教材如是说,教师就如是说。知识的传承需要这种细致的讲授,但只有讲授是不够的。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都有一段停滞期、迷茫期,因为大学里的教师大部分不会将教材打开到具体的页数,然后一句一句的讲解,课堂中的许多理论都是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甚至与教材不相合,那么如何去读手中的教材呢?该怎样选择不同的意见呢?新的理论该如何有序合理地安插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呢?
教材犹如是一扇神秘的大门,打开门后的世界更加精彩,学生想要打开这扇门,特别是刚刚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我们经常说在辅导学生学习时要由扶到放,逐渐让学生摸索出学习的方法,积累学习的经验。一百个读者有一百种对文章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也会有不同,教师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给学生的只能是方向和方法,至于学生最终会得出什么样的感悟,那就需要他们自己去思考和探求,让学生在离开我们以后也能有效地进行自学。一句话,我们是教材和学生间的纽带,必需却又不着痕迹。
哇,一眼望去,简直是人山人海。我耐心地等待着,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水也已经喝完了,渴了,只能忍着;累了,在爸爸的腿上坐会儿;饿了,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吃了起来。 又过去了半小时,我开始站立不安了。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进入馆中,排队入口处仍然有不断涌进的人流。我真想放弃啊!但是看着瑞士馆顶端那行驶自如的缆车和那漂亮的外观。我只能迫使自己静下心来,我不断地鼓励自己:为了乘缆车,一定要坚持住! 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我们终于排到了瑞士馆的门前。看着展馆触手可及,这时的我已忘记了之前等待的辛苦兴奋极了,甚至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立刻可以进入梦寐以求的馆内可还没等我回过神来,瑞士馆的工作人员宣布:各位游客,实在抱歉,缆车无法行驶,不能乘坐。啊?你不是在说笑话吧?都排了那么长时间了。队伍里有人大声喊道。 啊,不早点说,大人不乘也就算了,可小孩儿就盼着坐缆车,多扫兴。
我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鼻子一酸,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心中真有千百个不乐意啊队伍中的小朋友有的哭了起来,有的大声责怪,还有的叫着嚷着坚持要乘缆车家长们显得都很激动,纷纷提议要找馆方理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这时,妈妈拍了拍我的肩膀,劝慰我:别哭了!你想想,世博会是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人、上海人文明素养的的机会啊!你可是个小东道主啊!你知道世博会的第一个理念就是理解,他们也不希望这样的意外发生,对吗?我们要理解他们,可不能为这点小事哭啊,闹啊。再说,还有那么多新奇的场馆可以看,下一次也可以再来乘缆车,乖女儿,你说对吗? 仔细想想妈妈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我抹去了泪水,大声地对旁边几个还在哇哇大哭的小朋友说:请大家别哭了,瑞士馆的工作人员也不想发生这样的情况,你们要理解他们的难处啊!想不到,我的话音刚落,刚才还很紧张的场面一下子得到了缓解,这小女孩还挺懂道理!我听到人群中传来的'一句称赞,不禁有些脸红。
不一会儿,许多家长也开始纷纷劝导自己的孩子。 我和妈妈相视一笑,妈妈还竖起大拇指,我的心里仿佛又跳进了一只欢快的小兔,踏着轻快的脚步走进了瑞士馆,欣赏着馆内的壮观的繁华城市、清新的自然世界,感觉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好。瑞士馆,真值得一看。我暗自许愿:下一次来,我可一定要乘上缆车,体验高空飞车的感觉。 正是有了这份理解,使原本火药味很浓的场面化为了和谐,我不禁为自己的那句话得意起来。理解、沟通、欢聚、合作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理念,我早就背得滚瓜烂熟。可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它的含义:多一份真诚的理解,世博会就美好。 是呀,当理解成为生活的准则,世界一定会更美好!
清晨,当一缕缕阳光洒向大地,拿上一本书,坐在阳台的长椅上,听着鸟儿清脆的叫声,听着时钟一分一钟的响着,闻着花香,沉浸在书海中。
在书中,我能看见许多美景,如读到朱自清的《荷塘》,如同身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天空中隐隐闪着星光,月亮将柔美的月光洒在池塘,四周蛙声、虫声四起,如同在演奏着交响曲。一片片偌大的.荷叶上有着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在月光的衬托下更美了。而荷花呢?它早已害羞地把脸藏在荷叶之下,它们一个个尖中带粉,根部却是雪白雪白的。荷花的香飘在空气中,使空气带一丝甜味,淡淡的幽香让人陶醉。它的香气不比桂花浓,也无桃花甜,但正是这种幽雅的香味让人喜爱。在书中,当我读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隐隐看见一个大圆的门口紧闭,一枝枝红杏却爬出墙,窥视着路人。那红杏在蒙蒙细雨中开放,衬得格外妩媚。使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要说“丁香空结雨中愁”,那一只只红杏便就代表着喜悦了。你瞧,那红色是如此的鲜明,如此的喜庆,怪不得古人园中多少都有一支红杏了。
在书中,我能与智者谈论,在《三国演义》中,在刘备快死亡之时,叮嘱诸葛亮说:“若是我的儿子未能接成我的大业,你就来接班吧!”但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一直帮助他的儿子,无丝毫谋反之意,也有了我们现在的《出师表》,它让我懂得了做人一定要忠诚。在书中,我还与周树人谈论,他教会我在国家危难之时,一定要挺身而出,有国才有家,无国何来家?
读书,真是一个让人快乐的事情,它让人在书中成长,它让人懂得历史,它让人看见美景,读书让生活更美好!
读了丁昌桂《名教师是写出来的》一书受益匪浅,我觉得他里面很多话很有道理。其实,不仅仅是名教师需要写作,普通教师也需要写作。写作能够丰富教师的专业智慧,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的实践智慧和专业技能需要在反思中提升,这就需要写作。
记得有一次在宜兴市实验小学听讲座,主讲者是管建刚老师,他讲怎么教学生写作,怎样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口才非常好,滔滔不绝,让人佩服之至。翻阅有些作文杂志,也经常能够看到他的教学生写作的文章,当然一些教育杂志上的论文更多了。很好奇:这个管建刚老师是如何有这么好的文笔,这么多文章见报。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次看他的《教师成长的秘密》一书,才豁然明白。“一个老师要从‘平凡’走向‘卓越’,他的10%是什么?现在,我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你,就是两个字:记录!”坚持记录。“只要上班,我就记录,不记录不回家。这是我一年出一本书的秘诀所在。 ”管建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做教书匠》《一线教师》等等,记录的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记录里多了思考,多了分析,多了研究。
管老师在书中提到:每天花48分钟的时间用在记录上,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记上三年,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记5年,你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细想我们身边,不乏教育故事,不乏教育灵感,缺乏的是记录的手。只有记录下来,才会永远保存,记录,不是写文章,它是随意的,一两句,可以,八十句更好。不用构思,不求成篇,只要真实与及时。真实,才有价值。及时,是怕遗忘。遗忘非常可怕,当初的一点感想,第二天就会遗忘掉一大半,过几天就忘得所剩无几。只有记录,才会让你的灵感永远的保存。
记录只是管建刚写作的一部分,正因为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写作,才从一个普通教师走向成功,成为特级教师,名教师。
所以,我觉得记录是个不错的写作方法。平时可以记录哪些呢?
一是教学的成功之处。每节课下来,我们总会有一些好的地方,词语教学中,你是怎么样教学生记住词语的。比如,今年教三年级语文,在教“聪”字时,这个字很难记,我就这样教:一个人要想变聪明,首先要用耳朵听。在黑板上写下“耳”。还要用眼睛看,这两点就像是人的两只眼睛,在黑板上写下点和撇。还要口中说,在黑板上写个“口”,还要心里想,再写一个心字。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拆字,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聪字。以后只要说到怎么写“聪”字,学生就会说:“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巴要说,心中要想。”这个聪字的教学很成功,这就是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我们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二是教学的失败之处。即使是特级教师,也不可能每节课都成功。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设计自己觉得很不错,但教学效果却一般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失败的地方记录下来。
三是对比着来写。同一节课,同一个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教学,教学效果肯定也不一样,把这样的对比记下来也是不错的素材。将来写教学论文的时候,就可以运用上这些。
当然,除了一些技巧之外,我觉得要想真正成为管建刚这样的人才,更加需要的是坚持不懈。
《名教师是写出来的》一书,值得每一位教师拜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