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妈妈答应我考试得了100分,就奖励我20元钱。在一次单元考中,我真考了100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大功告成,如果能吃上一只烤鸡该有多好呀!”想着想着,口水不停地直往下流。
一回到家,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计”。刚想告诉妈妈我考了100分这个好消息之时,突然发现桌上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妈妈今天去赴宴。”于是我灵机一动,跑到了老地方——菜厨。(老地方是我和妈妈的一个放东西的“仓库”重地,决不让第三个人知道,只要不辞而别时有东西要交给对方时,就把东西放在菜厨里。)妈妈果然把这串宝贵的钥匙放在菜厨里。
我自作主张地拿起钥匙。同时心里也浮现出了一个坏念头:“妈妈去赴宴也没那么快回来,倒不如自己去拿钱,如果现在不拿,妈妈晚上回来也会给我的。”
于是我向妈妈的房间走去。突然我发现外婆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仔细一瞧,外婆正在闭目养神,我趁这个好机会,犹如一只小老鼠似的飞快地溜进妈妈的房间。找准抽屉的钥匙,开锁之时真是提心吊胆,但我还是拿出了20元。
钱是已经到手了,拿这么多钱干什么呢?突然,我脑里一闪:“拿这20元钱去买只鸡烤好了”接着我拿起电话,邀了几个同学在我家楼下见面。我争分夺秒地珍惜剩下的时间向隔壁的王大妈买了一只鸡,叫她把鸡***好。规定的时间快到了。我拿起鸡,向汇合点跑去。
我邀请的几个同学都到齐了。我带着几个同学向后山走去。到了后山顶上,我们个个都累得筋疲力尽。休息了一会儿,我们把一些黄泥土弄湿,裹在鸡外面,再起火,把鸡放在火里烤。大约过了40分钟,我们拿起香喷喷的鸡大吃起来。好像沉浸在一片欢乐海洋里......
回家时才想起拿完钱后忘了把抽屉关了。我一回家就跑进妈妈的房间。没想到妈妈已经回来了,这简直是自投罗网。刚想回头就被妈妈叫住了:“你刚才去那里了?”妈妈生气的问,我吞吞吐吐的说:“刚才......刚才我去同学家玩。”妈妈气愤的说:“你还强词夺理,是不是拿了我得钱?去干什么了?快把钱拿出来。”我惭愧的低下头,把事情一五一十,一字不漏地说给妈妈听。妈妈心平气和地对我说:“孩子。你考了100分,妈妈是要给你20元钱,但是你不可以自己去妈妈抽屉里拿,你没经过妈妈的同意,这可以算是偷,你要知道‘小时偷真针,大时偷金’这个道理。”听了妈妈的话,我羞愧得恨不得钻到地下去。
回想起当时的所作所为,我不禁对自己所犯的错后悔万分。我决心洗心革面,做个诚实、正直的人!
成长道路是坎坷的,艰难的,发生的事情如满天繁星数不尽,也容易淡忘,但有些细节让人刻骨铭心。
“孩子妈妈在这里。”好熟悉的声音,我三步并两步投进妈妈的怀抱,随后妈妈把我抱上自行车,我们合用一件雨衣,驶往目的地。
坐在后面的我抬头便看见妈妈一起一伏的背影,低头,看到妈妈用脚使劲登着车,拐过一条又一条的街,“叮——”清脆的声音响了,毫无疑问,必定到家了。
后来慢慢长大了,妈妈的雨衣再也容不下我了,我有了属于自己的雨衣,我再也不会问妈妈到哪里了,望着眼前迷人的雨景,开心极了。
那天忘记带雨衣了,我再次钻进妈妈的雨衣,我诧异道自己已有多久没和妈妈这么近了,已经有多久没好好观察她了,妈妈老了,没有原来那么精神了,后背已不像先前那样起伏有节奏了,黑发中夹杂着一丝丝不经意察觉的白发了,我伏在妈妈背上清晰听到“呼哧”喘气声,我不敢相信,但事实却摆在我面前,“叮——”刹车声已从原来的清脆变为沙哑。“到家了。”妈妈的声音传来,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记忆里轻声的吟唱,唇齿间乳香的余味,呀呀学语的婴儿时代,蹒跚学步的垂髫时期,一切的一切仿佛就在昨日。
岁月匆匆流逝,四季不断变更,母亲的脚步却变得蹒跚,母亲的身躯变得苍老;风雨鬓白的两鬓,岁月刻下的痕迹,告诉儿女在成长,母亲在衰老。
雨时下时停,世界无时无刻在变化,惟有雨衣里那份真挚的爱不变。
我难忘的事有很多,数不胜数,但其中,给了我最多感悟和乐趣的,莫过于第一次买菜。
今天是星期五,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回家作业——双休日去菜场买一次菜,然后写一篇作文。
我回到家里就向爸爸妈妈说了老师布置的这一个特殊作业。他们就笑着答应同意下一天和我一起去买菜。
星期六早晨,爸爸妈妈去菜场买菜的时候,叫我一起去。我立刻跟着父母一起走出了家门。路上,我问妈妈:“妈妈,今天我们去菜场买什么菜呢?”妈妈说:“随便你,你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回家烧给你吃,只要你好好读书。”我说:“好呀。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今天,我们就买一些青菜、花菜、鱼、酱鸭来吃,好吗?”“好呀!”
于是,我们走进菜场就先来到卖酱鸭的地方,请他们切了半只酱鸭。他们切了半只酱鸭,放在秤上称,然后对我们说:“这半只酱鸭十二元钱。”爸爸付钱,妈妈拿酱鸭,我跟在他们身后走到别的地方去买小菜了。接着,我们来到卖蔬菜的地方,看到那里有许多新鲜嫩绿的青菜,花菜……我和妈妈就挑选起来。我挑花菜,妈妈挑青菜。我挑好还让妈妈看了看。妈妈说:“你挑的花菜好,就买这一棵花菜吧!”这一棵花菜一斤多,付了五角钱。妈妈挑的青菜也付了五角钱。然后,我们就到卖鱼的地方去买鱼。我们买了一节草鱼,付了五元钱。菜全部买好了,我们就走出菜场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立刻动手整理。我也洗花菜。
中午到了,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我吃得津津有味。
《教师月刊》这本杂志的贴地性与思想深度在圈内是早就有名的,主编林茶居先生更是早就熟识,寒假里拜读该刊首席记者朱永通先生新作《教育的细节》,感触尤深。用王木春先生的话来讲,是深入教育现场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结集,“散发着亲切的泥土气息”。
这部作品是一个独立教育研究者在常识的.框架内的平实述说,说出了教育的本质,是以敏锐的眼光,透视了教育行为中的真善美和虚假丑。读完之后能明晰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好的教师,感受一种“梦在远方,路在脚下”的平静和力量。整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抛却新潮的术语,瞩目于教育的小事、细节,带你抵达教育现场,为教育做最真实、深刻的“侧写”——这些书评都极为中肯。
感触最深的是书中“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这个章节。第120页,朱先生借引意大利人洛利斯•马拉古齐(Loris Malaguzzi的名诗《其实有一百》,质问孩子的九十九种语言哪里去了?
孩子是有一百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问题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
一百种欢乐,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走了九十九。
学校和文明,将孩子和身心分离。
他们告诉孩子,不需用手操作,无须用脑行事,只要听,不必说,理想世界不必伴随快乐……
他们要求孩子,去发现只存在的世界,在孩子一百个世界中,他们偷去了九十九。
朱永通先生指出:“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也极有可能存在诸多可怕的盲区,比如,无视过程,无视原理,无视他人的情感和感受,遇事不及思索,甚至随心所欲”。于一些随意的教育细节中灭失了学生的天知,我与此有着很深的共鸣。在2013年第8期《教育新理念》我曾经撰有《语文课堂:教师引导拒绝先入为主》一文,剖析教师本位先入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指出首要原因是缘于对儿童的误读——儿童是什么?“语文界先入为主派的教师用他们的教学行动确认儿童就是一张白纸。儿童天生应该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问题理应由老师先来发问。那么,儿童真的是一张白纸么?”
其实,儿童天生会学习,儿童的学习力几乎与生俱来。可是,对儿童的误读使得教育者对此视而不见。面对这样的窘态,《小学语文教学》会刊主编李红云曾撰文呼喊:“哪一个孩子生下来,对世界不是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呢?哪一个孩子不是急切地想探索未知的世界呢?是谁把孩子的求知***销减了?是谁把孩子的求知火苗扑灭了?”
回想起传统的语文课堂:使用精美的语言导入新课,解读文本由教师率先发问,迫使学生跟进。教师上课讲究起势、勾连、承转、收合,教学预设程式化,追求教师表演严丝合缝、至臻至美,“三维目标”精准达成,师生课堂表现常常“精彩纷呈”。这类课堂,教师课前对教学设计往往苦心孤诣,对文章内容、特色已然凝练概括,对作者生平、写作动机更是反复推敲,课堂上只几下“蜻蜓点水”,便极为轻巧地“帮助”学生清除了阅读障碍,省时、高效、创境、激趣,一举数得,教师显得游刃有余,学生的学习也似乎顺顺利利。但这样的课堂真的可取吗?2011新版《语文课程标准》(部颁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新型学习方式的形成”。显然,新的语文教育思想并不支持这种课堂上以教师为本位,强调教师引导先入为主的做法。但是,现实中我们发现,以教师引导先入为主为范式的教师本位课堂在当今小语界的教学中仍比比皆是,是主流的教学样式。为何迟迟不见变革?教师本位课堂,以及教师在小语课堂上先入为主的引导底气从何而来?
现在读读朱先生的作品,我发现,这个问题其实也体现了很多老师,平时对一些教育细节的忽视,其中包括对儿童的仔细观察,渐渐的导致自己累积了一些教育的“恶习”,生出许多“反教育”的行为,灭失学生的天性,这其实是极为可怕的,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很多时候取决于对细节的观察与领悟!
朱永通《教育的细节》一书共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较教书生活”,文字虽很朴实,却正如网络评论的那样“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确实是一本教育界的好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题记
母亲,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称,她孕育着我们,这是伟大而又无私的,但每个母亲都是“傻“的。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且还下着雨,我和弟弟正坐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地看电视,弟弟时不时地往窗外看。当我看得最入神的时候,弟弟突然拍了我一下,吓了我快要蹦起来。他说:”哥,你敢把手伸进那盆水里五分,不两分钟吗?“”切,有何不敢,小意思,“说着就立刻把手伸进那盆冷水里,慢慢地,手有种刺骨的感觉,于是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手抽回来,然后愤怒地对弟弟说:”你逗我啊,皮肤又痒了是吧。”弟弟无奈地看着我,指着窗外的母亲对我说:“哥,妈还在外边给我们洗衣服呢。”我愣了一下,于是走到窗前,用手伏在窗上,看着窗外的母亲,她用她那长满茧的双手伸进冰冷的水里,用脖子与肩膀来支撑着雨伞,坐在一个小椅子上为我们洗着我们换下来的脏衣服,调皮的雨水时不时地跳进了妈妈的衣服里......大概是累了吧,只见她挺起了身子,左右手前后甩了甩,扭了扭脖子,再用手捶捶后背,然后又开始坐下洗衣服......
我再也忍不住了,带着辛酸跑了出去,拉起母亲,对她说:“妈,让我来帮你洗吧,“母亲看见我跑了出来,感觉很惊讶:”呀,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跑出来了,快进屋去,小心冻坏了身子,“不,我要帮你把衣服洗完”,“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快进屋去。”最后坳不过妈妈,只好乖乖地进屋了......
看着窗外的母亲,我顿时潸然泪下,这么冷的天,别人家的母亲就是呆在里看电视,上网或打麻将。而我的母亲却在受着凛冽寒风的鞭打。我的母亲啊,我那水一样的母亲......
晚上在自己的房间里,在床上辗转反侧,默默回忆起早上的事情,感到了母亲的无私的爱。突然,一阵剧烈地咳嗽声把我从回忆拉回现实。当我下楼去打水时,路过母亲的房间,那么晚了,以为母亲睡了,没想到发现母亲房间的灯还亮着。我伸头去看,只看见一个微胖的中年妇女正在床上用针线在缝补衣服。啊,我的母亲,熬夜地为我们缝补衣服,用那早已布满茧的双手,一针一针地把衣服补上,每一针都浓缩着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有时会因为疲劳或眼花的状况而刺到了自己的手,可母亲却只阭了阭指头,继续缝补衣服......每个母亲都是“傻”的,但她们都愿意充当这个“傻”角色,再次,我只想说:”妈妈,我爱你!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小岛上,他自由身患疾病,他的世界永远都是黑暗的,他听不到涓涓的细流声,听不到音弦跳动在琴键上而奏出的钢琴曲,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生活,他认真的联系发音,饱经生活的艰辛,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岁月就在他的脸颊上留下印痕,他不懈的努力,最后连莎士比亚扣人心弦的剧本也能朗朗上口,就是因为他的坚持,因为他的细心,才去的了今天的辉煌,海伦凯勒,他是生活的强者,他凭借着自己不败的信念向人们证明残疾人也可以有所作为,他从不以残疾人来原谅自己的错误,他对每一个细节的追求,深深的打动着我们,让我们见证了他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们总说细节决定成败,小时候做事毫不认真的我不喜欢学习,拿起课本看着那些乏味的生字,为了应付第二天的生字考试,我不得不抱起课本扫上几眼,第二天来到学校,那么浓厚的学习气氛压的我透不过气来,题很简单,我却没有及格,拿着卷子,看着同学们一张张满意的笑脸,而我的卷子是老师细心地圈圈画画,就连一个点老师都毫不放过,一阵感动涌上心头,老师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明白,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倍加的重视,他虽小,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从那天开始,我觉得汉字是多么神奇,他的每一个横,每一个竖个杠,交织起来都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结构体,这就是他的悠久和韵味。
就像那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每一个细节都令人难忘,谱成了我们对微小事物的追求的诗篇钻石的主要成分是金刚石,而钻石之所以昂贵,是因为他经过了精心的加工,雕刻者把他塑造成完美的六角形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生活就像金刚石,平凡普通,但他需要我们的加工,需要我们注重每一个细节,去做的更好,才会变的更完美。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