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时我去操场上踢足球,发现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小朋友一直跟在我后面,我便邀请他和我一起踢。该回家了,我们互相留了电话,约定明天再来踢。
第二天,我刚要出门就被姥爷拦住了,他说:“今天不能出去,要下雨了。”我不以为然。可是夏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只过了一会它就开始抽泣起来,慢慢的又由抽泣变成了嚎啕大哭。我惊呆了,我出去玩的想法要泡汤了,可是我仍然穿上衣服拿起雨伞冲出家门。我冲到操场一看,天空阴沉沉的,哗哗地下着鱼,操场上空无一人,只有几只野狗在寻找避雨的地方。我心里既想走又想留,我左右为难。刚准备走便想到老师教我们做人要有诚信。
一分钟,十分钟,半小时,时间缓慢地流动着。终于,他跑来了。他问我:“对不起,让你等着急了吧?”我说:“没关系。”虽然天气阴凉,但我们的心里却都感到暖烘烘的。我们在雨中欢乐地玩耍着。雨停了,我们在草地上奔跑,打闹……
我感到了一股甜甜的味道。这是什么味道呢?我想这应该就是友谊的味道吧。
《友谊派》这本书里有6个大故事,《阳光分大派》、《窗台上的沙漏》、《网球女孩》、《秋千进行曲》、《青春派队》和《蓝天下的校园》。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窗台上的沙漏》,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凌婉夏的女孩,她与别的同学不同,是一个哑巴。就因为她与别人不同,班级里的同学都不理会她。她梦幻者自己是海海伦凯勒,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可她的爸爸妈妈并不支持,认为她得了自闭症。无奈的'凌婉夏被爸爸妈妈带到了医院,医生说这是心病。没有人能理解她寂寞孤独的心灵。她跑到了学校,发现同学们都在上课,便坐在了校园的一棵树下。下课了,班长来到了她的面前,和她成为了好朋友。友情真神奇!当凌婉夏回到家时,突然开口说出了“我愿意”!凌婉夏跑到了班长家,把好消息告诉了她,班长送给了她一个沙漏作为友情礼物。期末结束了。意味着她俩要分离了,但是她们依然没有忘记对方。
我真想赞叹:友情的力量真伟大!
我曾经因为成绩好而得意,但挫折的打击也随之而来。成绩不断下降,心情也跌落到谷底。失意的我开始日渐消沉。这个时候,朋友的话语让我再次找到了方向。
朋友对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年轻人打算在大城市打工,他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有能力,能够很快找到好工作。但是事实上,他却在不断地四处碰壁。为此一度消沉。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优秀却找不到好工作。至于到有一天,他和他的朋友去乡下看望朋友的爸爸。那是一个老渔夫,他们一来到了海边,海风阵阵,清凉无比。年轻人王哲宽阔无边的大海,若有所思,他不禁问道:“为什么大海可以包含万物呢?”老渔夫回道:“那是因为大海很低啊。”一句平淡的话让年轻人恍然大悟。人应该像大海一样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做人应该谦虚,低调一些,骄傲和得意会使人把自己无限制的抬高,从而看不清楚自己的真实能力。
大海因为放低自己而内涵丰富,包含万千。谦虚可以使人更贱可观的对待自己,自负却会让一个人到最后迷茫无助。
这个故事也让我不禁豁然开朗。我很感谢我的朋友,他让我看清自己,放低自己。谦虚好学是一个人前进的必须品质,得意忘形只会让人不小心掉入陷阱。
感谢有这位朋友的陪伴,我才能很快从迷茫中清醒过来。他的陪伴与开解,就像是天上的北极星,让我在黑夜里找到了方向。
看完《家》已经两天了,心中还是空空的,宛如“一波绿水”。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到底是“我”是世界,还是“你”是世界?而“世界”,又是什么?是忘记吗?我沉陷在其中无法自拔,我不知谁对谁错,我只能去想……我仍会努力去做。
一部1931年创作的作品,正如巴金自己说的,有些激进,有些不妥,有些幼稚。它让我开始明白“时代”的意义,时代改变人的意义。但或许当初作者若“给人指出一条道路”了,我就没现在那么喜欢它了。
同为“新时代”的人,我是不喜欢觉慧的。甚至没有过多的好感。他是个什么人?叛逆,造反甚至是疯狂的。他试图改变一切,改变礼教,改变家庭,改变社会,但他手无缚鸡之力。他只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带给我们什么了?星星之火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所有的星星之火都跑到了一处,组成了大火,固然好。但是,其他地方不还是冰冷的么?若真作为一个有志之士,应有远大的抱负,这点欠缺,也许就是所谓的“幼稚”吧。
觉慧另外让我深恶到痛恨的几个地方,就是:一个正面人物,一个需要讴歌的人物,竟然也会忘记!竟然会为他的所谓的无知的“事业”而忘记一个为他甘愿也确实付出一切的人。鸣凤死后的第一句描写竟然是“觉慧终于写完了”,之后的那句“他决定放弃她”又是什么;他从不三思,当觉新饱含热泪说出“你想过我的感受没有……”,我相信所有的读者此时都难以抑制心中的怜悯,我甚至以为他会打消出走的念头,谁知,他说:我不管……这是什么?这是耍孩子气,觉新此时也不生气,反生歉意的泪光。唉……这是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当时是一个死气沉沉的时代,可正如狄更斯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的时代。”新思想没有错。新思想的发展势必会遭到遏制,所以激进一些也未尝不可。但,以上两个片段,一个是深爱的人,一个是手足情深的兄长。难道,新思想就是抛弃一切吗?人们说忍耐到了极点就是反抗,这种反抗的力量是惊人的。可如果一个人没有忍耐,总是爆发,会长久么?……我说不下去了。
……
舒了两口气的我觉得刚才的我确实有些气愤,过于冲动。现在,我以一颗平静的心首先梳理一下过程:首先讲一下我对每个人的感觉,再详细作感想,最后,我对于“忘记”和“你我”以及“社会”做一个议论……
……
文章里的主人公无疑是觉慧,他是一个接受新思想的人,但是,我想,他也许过于偏激,起的作用适得其反,而他自己却还茫然不知甚至以为成功~对于他,要说的太多,却不是主要的,没准后边还会谈及吧。但是,这里要做重点说明的是,我认为,他毁了鸣凤。换句话说,鸣凤爱上觉慧是个错误,是个“宿命”。也许我这个人不习惯走中间,反而爱去两边。爱去亲身体会最上层鱼最下层人的感受,尚且不说。我觉得我要是从《家》这部小说中找出一个最正面的人物,莫过于鸣凤了。她有什么?她什么都懂。这一点第二章就有体现:她坐在床上,想着自己的未来,想着自己的“宿命”,哑然失笑。
说到苦笑,我还要岔开一下,巴金在《家》中用了过多的苦笑、凄然地笑、忧伤的笑,不知为何,总之我觉得有的地方真的难以这样抛弃自己本身意愿的“笑”,有些地方真的连哭都哭不出来或是根本不用苦笑……唉,我不懂。
话说回来,正因为鸣凤懂得太多了,所以她会不自觉地瞎想,甚至想到死。但是聪颖而不是传统的她怎么会爱上偏激好动异想天开的觉慧呢?!也许这真是宿命吧。后文会提到,我有两三次看不下去。《家》我是一直以一种不屑的眼光去看的,直到鸣凤的死,我突然感觉到了奇妙的痛苦,这也是我读说有书以来第一次痛苦憋闷的看不下去的时候。当时仿佛大石压心口,抑郁、烦闷、焦躁使我真正无法看下那一行行字,我歇了眼,甚至因此休息了一天。当我再次拿起书时“觉慧终于写完了”一行厌恶的字现了出来。我很想再歇息一会儿,但强咬着牙看了下去。居然看到了觉慧的“一丝”毁意,紧接着“他决定放弃她”使我刚刚舒下的心又激动起来,咽下的吐沫呛在嗓子里。从此,我越来越看不懂觉慧了,也越来越“厌恶”他了。大家若有谁为觉慧而不平,不要说我,找鸣凤吧……之后的半部小说,我是在行尸走肉的状态下看完的,瑞钰的死,老太爷的死,的确也让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丝波澜,也让我有时看不下去,但我都强忍了,鸣凤死后的那种惊天动地的痛却再也没有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