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代表热情、奔放、喜悦、庆典、活力、健康、热情、希望。红色象征血液,代表血气旺盛,喜欢红色的人工作及恋爱上均会全情投入,占有欲强凡事不易放弃。红色菊花代表喜恋。
黑色:代表严肃、夜晚、稳重。也有死亡,罪行,恐怖,严重,严肃,苦难的意思。因此黑色的菊花不要乱送。
黄色:代表高贵、富有、温和、光明、快乐。富幽默感,象征人的精神领域,喜欢黄色的人,较聪明,分析能力强。黄色菊花也代表失恋之意。
白色:代表纯洁、简单、纯洁、神圣、清爽。纯洁无垢,另人想起婚纱,通常表里一致,不弄虚作假,适应能力高。
绿色:健康,清新,幼细,生命,恩惠,盼望,培育、自然,和谐。象征着新鲜,刺激,和平。
总之,菊花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菊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教学楼的教室掉漆白墙被人随手乱涂乱画,椅子被人坐姿不正的折腾导致缺胳膊少腿,桌子变成宣泄的工具。下课一群人在讨论和争吵,铃声一响,同学们纷纷回到位置。这一切只是表面姿态,揭下面具,有多少人私底下仍然继续争吵和传字条只有当事人知道。
老师走入教室不流利的普通话讲着课本的内容。老师是导演,指挥着同学,这是好学生的学习作风。然而,在一个二流班级。老师是导演和演员,自导自演,只要没人拆穿她,她随时可以结束课堂离开。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人的限度是有限的。
自导自演的'戏份偶尔会有人无奈,无奈的人总会借机捣乱。不是聊天话语声音非常大,就是纸条传送过程明显,或是纸飞机意外飞中讲台。
教室是学习的地方,是神圣的。不是来任由你们侵略的地方。
老师忍无可忍,最终选择接受责任,成为学生的公敌。
学生们因为年纪的幼小,而忽视害怕。胆大,挑衅老师,是二流班级经常出现的事情。然而,这些时候老师总会搬出常用的道理:你们这么有想过未来吗?
台下的许多同学看着台上的老师冷嘲:老师,你说未来?是指理想吗?我的理想很简单,就是毕业出去之后打工,挣钱养我爸妈。每天丰衣足食就满足了。老师请问有什么不妥吗?
老师面红耳赤,脸色极其不好看。
光看好戏不好玩,一唱一和,是同学们的喜好。每每这时候班级混乱时,会有几个出头人推选出人选,让他们讲出符合老师的回答。
老师,我有理想,我的理想是当上一名科学家。
老师听到后面容稍微舒缓,说:那应该努力。班级一片哄堂大笑,有人强出头:老师,这人真不现实。做白日梦啊!我们什么基础,什么筋,我们自个儿不清楚啊!半斤八两的烂泥,想扶上墙,一个字难。
老师沉默没办法辩驳。然而岁月是把磨人的雕刻刀,人们是不动的雕像,时间是雕刻者,岁月是雕刻刀,时间总喜欢用岁月把人雕刻成最精致的雕像。
二十年后,再次相遇,二流的班级老成员聚集一堆。有人偶然间提起,想起老师当年提起的理想,哈哈大笑起来。
说到这,当年说;我的梦想是当科学家的人,皱眉也跟着笑起来。
你们知道我现在的理想是什么吗?不是科学家了。当年真不实际,什么理想伟大,基础都不行,烂泥难上墙啊!初中那会我的梦想变成画家,高中那会儿我毕业不读。我自认为,我的理想是可笑。忽悠老师欺骗自己,其实我最大的理想也就只有一个,从始至终没有更改。只是一直没有发觉,大伙猜猜是啥?
一群人起哄:能有工作,养得起父母,攒积蓄,买的起房,买得起车,安逸就好。
二流班级的人哈哈大笑起来,拿起酒瓶互敬。
离开的时候,一群人泪流。二流班级的领头人轻蔑的狂笑,说:如果说,当年无知的理想,将实话。我和你们说的话是差不多的。只是,那不真实。俺是粗人,不喜欢用文化人的方式讲出我的梦想。当真的,俺当年就是希望能当个小卖部的老板,现在如愿以偿。真的,讲句让大伙不高兴的话,不是理想不能够实现。
只是,理想是否建立在基础与实践。
近期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颇有收获。这本书收录的是肖川近年来创作的教育随笔。读着他所写的一篇篇美文,我也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肖川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现实生活中,机构的职能错位却有时发生。正如监狱可能成为一所学校一样,学校也完全可能成为一所监狱。”
“不要把教育变成一把雕刻刀,按照某种意志把人塑造成为‘标准件’和‘工艺品’。
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多次提到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等的传授和灌输。俄国人洛扎诺夫曾经说过:“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然而。剖析我们当今的教育,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规章制度的依从态度,而他们本该养成的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却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
我们的教育过早过多地给予孩子们约束,不准干这,不准干那,课堂上只有举手才能站起来发言;为了避免作业出现错误,任何人不许做题,老师讲了后才做;不喜欢音乐,却硬是被家长拉去学乐器;不喜欢美术,却硬是让家长按者在宣纸上泼洒笔墨;明明孩子喜欢摆弄些科技制作什么的,却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熟不知,人的发展需要足够自主的空间,这样更宜于个性的自由的发展。人人都企盼被欣赏,而不员被雕塑,被拿捏,被打压。
由此看来,人必须成为自己的解放者,并在伦理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创造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要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成为人们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还学生真正的自由,让他们每个人都个性张扬。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让我看到了教育随笔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这种记录教育的形式产生了兴趣。这种对理性世界的感性表现让人在欣赏中华文字之美的同时汲取着丰富的专业营养。畅游于此,让人心境开阔,灵感涌动。读此书,必要用心才有所感,有此所感才有所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