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色文化的作文初三600字

关于古色文化的作文初三600字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26 17:45:09
关于古色文化的作文初三600字

关于古色文化的作文初三600字【一】

悠悠的护城河畔,古老的青砖粉墙旁,坐落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公园——湖滨公园,它和玉海楼隔河相望,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刚走进湖滨公园,门前挺立着一棵苍翠欲滴的大树,下面有几朵茶花簇拥着它,后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个醒目的大字:重修湖滨公园碑。

林荫小道两旁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有亭亭玉立的茶树,伸出手梳理自己的头发;有挺拔的樟树,像一位将军守护着湖滨公园;有鲜艳的红枫,安静地站在那欣赏风景。走进榕青亭,亭顶首先映入我的眼帘,一块块瓦叠在一起,中间有一个高高的`半圆形,上面顶着一个小球,被四块弯曲的石头盯着,就像师傅坐在中间讲课,四个弟子围着师傅听课一样。

再往前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棵古老的大榕树了。远远望去,叉开的枝干就像千手观音挥舞着手臂,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本领呢。近看,大榕树的树干是棕色的,十分粗壮,要十来个小朋友手拉手围起来才能抱得住;树皮如老人的皮肤一样开裂了;树根如龙爪扎在泥土里。它的树枝繁多,枝上覆盖着叶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葱葱茏茏的,十分茂盛,挡住了烈日骄阳,是人们纳凉的好地方。

树上寄生着各种小动物。有小鸟,它们在树干上造房子,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家园;有小蚂蚁,它们成群结队地在树干上玩耍,大榕树成了它们的游乐园;有小蜗牛,它们找不到合适的家,就在大榕树上过夜,大榕树成了它们的“一夜宿管”。

湖滨公园也是老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早上,老人们在舞剑,阿姨们在跳舞;中午,老人们在亭子里拉二胡、看报纸、下棋;晚上就最热闹了,大家打开音响,挂上彩灯,开始演出,好不热闹。

古色古香的湖滨公园,真是瑞安一棵璀璨无比的明珠。

关于古色文化的作文初三600字【二】

刚走进湖滨公园,门前挺立着一棵苍翠欲滴的`大树,下面有几朵茶花簇拥着它,后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个醒目的大字:重修湖滨公园碑。

林荫小道两旁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有亭亭玉立的茶树,伸出手梳理自己的头发;有挺拔的樟树,像一位将军守护着湖滨公园;有鲜艳的红枫,安静地站在那欣赏风景。走进榕青亭,亭顶首先映入我的眼帘,一块块瓦叠在一起,中间有一个高高的半圆形,上面顶着一个小球,被四块弯曲的石头盯着,就像师傅坐在中间讲课,四个弟子围着师傅听课一样。

再往前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棵古老的大榕树了。远远望去,叉开的枝干就像千手观音挥舞着手臂,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本领呢。近看,大榕树的树干是棕色的,十分粗壮,要十来个小朋友手拉手围起来才能抱得住;树皮如老人的皮肤一样开裂了;树根如龙爪扎在泥土里。它的树枝繁多,枝上覆盖着叶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葱葱茏茏的,十分茂盛,挡住了烈日骄阳,是人们纳凉的好地方。

树上寄生着各种小动物。有小鸟,它们在树干上造房子,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家园;有小蚂蚁,它们成群结队地在树干上玩耍,大榕树成了它们的游乐园;有小蜗牛,它们找不到合适的家,就在大榕树上过夜,大榕树成了它们的“一夜宿管”。

湖滨公园也是老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早上,老人们在舞剑,阿姨们在跳舞;中午,老人们在亭子里拉二胡、看报纸、下棋;晚上就最热闹了,大家打开音响,挂上彩灯,开始演出,好不热闹。

古色古香的湖滨公园,真是瑞安一棵璀璨无比的明珠。

关于古色文化的作文初三600字【三】

1.解冻,多么贴切的解释。

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3.路就是书,书其实也是路。

4.水,是道教的教义的象征。

5.以使命为学校

6.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这该是游历时最好的状态。

7.藏经洞的故事不仅令人悲哀,还令人战栗,如同亲生父母把女儿送进宜春院。

8.这个想法不错——不知道马可·波罗是否同意?

9.先有生态后有文化——李希贵校长说:文化是做出来的,这有什么不同?

10.山庄背影,诸多回味。经余秋雨老师这么一写,我还真想去那里走上一遭了。

11.1927.6.2,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

12.又了解了我不知道的清史,原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咸丰避难山庄也死于此。

13.嘉庆不明不白死在避暑山庄,道光不喜欢也不愿意去了,没有新的东西呈现,没有强大的内心力量支撑,不衰才是怪事。

14.文化生态意义上的认同。

15.康熙,把生命从深宫里释放出来。人的旅行是否也如此,是释放生命的过程?

16.木兰围场,秋猎,为期大约二十天,康熙共参加四十八次。

17.木兰围场,狩猎,大规模军事演习始于康熙?

18.康熙的思维方式令人惊叹

19.打、***、流放,打是轻刑,***是极刑,流放不轻不重。

20.宁古塔并非塔,满语宁古为“六”之意,塔为“个”之意,据说这里曾居住过六兄弟。

21.流放宁古塔,坐标:黑龙江省安宁区。

22.文本认知和现场认知有天壤之别。

23.每一块土地都是有表情的。

24.文明最集中的地带,成了仇恨最集中的地带。

25.大勇似怯,大慈无朋。

2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人生之大幸!

27.沧海归水,何问其源?来自无限,归于无限。

28.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布,何惧毁谤。

29.柔软与坚韧并存,有这样的妈妈,儿子的心无旁骛,不在意流言蜚语就顺理成章了。

30.还会再读,越读越有味道。

31.以前一直没有读过余秋雨老师的作品,对他的了解也是来自媒体,当然多数都是负面的。后来偶然看到他的作品,发现文字真的极具吸引力,欲罢不能。怪不得余秋雨老师的近照看起来极其温润平和,相由心生啊!

关于古色文化的作文初三600字【四】

到这有着江南水乡之称的苏州游玩,一定要到平江路走一走,看一看。

走在古色古香的平江路,沿途有许多很有特色的商店。有神奇的剪纸店,好玩奇异的礼品店,诱人搞怪的小吃店……“狐狸家”的酸奶、“鸡脚旮旯”的鸡脚都吸引了不少游客。而另外一家名叫“神仙冰激凌”的小店更是好玩,三十元一杯,用叉子叉上一根放进嘴里嚼一嚼,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鼻孔和嘴巴里窜出团团仙气,惹得自己和周围的游人哈哈大笑……

走在古色古香的\'平江路,别忘了找一找吹糖人的老爷爷,仔细看看他是怎样吹糖人的。当我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准备吹一匹枣红马。他先揪出一大团红色软糖,捏了又捏,然后对着一个捏出来的“小尾巴”吹了口“仙气”,软糖立刻变成了一个空心球,接着,他灵巧的双手又捏又拉,做好了马的身躯、四肢和头部。紧接着他又用绿色软糖做了眼睛、缰绳,红色软糖做了鬃毛和尾巴,白色软糖做了马鞍,还用这些颜色做了一个调皮的小娃娃。当把这些一一粘在一起以后,一匹活灵活现的枣红马就闪现在眼前。而整个过程竟然这么快,老爷爷一定是吹糖人的高人。枣红马刚做好,一个小妹妹就迫不及待地买了开心地吃起来。

走在古色古香的平江路,连礼品店也是有趣的。走进一家礼品店,你可以随处看到树叶和松果拼成的猫头鹰、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形形色色的小书签……随便选一件当作礼物送给朋友,都是不错的选择呢!

走在这迷人的古色古香的平江路,你是不是也被这浓浓的水乡情陶醉了?

关于古色文化的作文初三600字【五】

从上小学三年级认了几个字开始,父母就开始让我读少儿版的《诗经》、《大学》等等,当时真是一头雾水,读一页还要老老实实翻半天词典。直到现在已学了不少,虽然只是大略上的,却觉得自己已“满腹经纶”了,倒真有了顿悟的感觉。

这顿悟一,便是传统文化–她的躯干、她的精神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她就来源于社会,存在于自然,孔孟的功劳就是智慧的发掘,让我们这些后辈可以用手捧着读。而且绵延几千年的几件事,诸如春节、端午、重阳、中秋以及它们代表的国民级文化也诞生于春秋战国,我们的国家民族也诞生在战国末期。

这顿悟二,正是照应了那句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她的载体–典籍,我的态度与大多数人有细微的差别。文化经典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一代一代地赋予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思想,才得以看见现在书上浩如烟海的注释。我们可以想象到孔孟以及以后千千万万的思想家们的思想,在经历了千年浩荡之后,我们是否还能正确认识到这文章中的原意?其实,我们都不是圣人,也只能断章取义从中取来我们能利用的零件,装进脑子里,待日久天长,它们在那里自然发酵,酿成各自的美酒。

现在,我们的文化经典已经被赋予了太多太多的意义:我们把她当成通往更高经济水平的精神跳板;我们把她当成唯一文化加以再次推崇,如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现代翻版。甚至在世界大融合的今天,传统文化仍然被用以抵抗诸如美国腐化和拜金主义的入侵。只是这源远流长的文化已经不堪重负了,这是伟大的孔子孟子所没有想到的吧。我想,这局势倒真象生物课上学的蛋白质翻译–从DNA上截一小段,再送到核外去加工一下,人见人爱的蛋白质就诞生了。读了这么多的文化经典,放下书本,也该有自己的想法了,信念是自己总结的,拾先人之牙慧也绝非信念。

圣贤说过:敏于行讷于言。不错,读到这句话就应该抬起头,拨开书林去眺望天地了。在那里一定要保持认知的敏感和自知之明的沉默。这就是我读中国文化经典所感、所言。

关于古色文化的作文初三600字【六】

人有人品,书有书性。为官者善深沉,从商者善钻营,平头百性太随性。因此人品与书性往往很一致。

作为一介草民,参不透官场机密,悟不明商业道理,只得随性随心。况且本人天生苦命,对苦字分外亲近。因此,当我一看到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便有一种阅读的冲动。读完后,我对之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理解: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读完此书,感觉自己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这部文化散文集让我感受到这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其中也夹杂着对青年人为文化沦丧的不满,同时也为中老年对于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该书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色彩斑斓的莫高窟文化到浑厚凝重的北魏都不展现出人类文化的一种积淀,一种象征。

书中有以柔婉清新的江南为景的《白发苏州》、《江南小镇》,也有那如水柔顺却又错综的《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都以人物为基础,展现了风景背后的人文感受。同时也有与江南截然不同的《莫高窟》中的热烈奔放,《这里真安静》中沉静冷冽地对战争的反思。作者在每一处的反思都是对文化的一种苦苦探寻,一种欣欣向往。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虽不能说我完全理解了余先生对文化的解读,但我可以品味出文化的一种现象,对美丽文化背后的一种宣誓。在我们青年一代人,时常最容易丢失,最容易遗忘的就“文化”。而如今,理解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化,解读古代文化,就常常是那些“聊发少年狂”的老夫们了。其实这才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一种无形的保护。金钱和权力使王道士变得如此的残忍,让一尊尊美丽的雕像就这样的灰飞烟灭。这无不暗示了一句话“有钱可使鬼推磨”。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感到一丝丝的惋惜与无奈。

看完这本书之后,看这许多的文化在面前一幕幕的消失。突然想到了中国的近代,在那些蹉跎的岁月里。人们不在乎“文化”,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一张张沾满泪水的图片——**战争炮火、**对古代人们一种打击,火烧圆明园对这座旷世奇座毁灭性的摧毁。就连最近电影《新少林寺》都有鹬蚌相争,洋人得利于珠宝的情节。文化发人深思。我们的国家一天天强大,这正是我开始要寻回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那是对中华民族的一种传承,对华夏文明的一直传承。

文化“苦”旅,苦的是种经历,苦的是种感受,苦的更是种震惊人们心灵的良药。写到这里,我也可以发觉其实在苦中也可以寻求快乐的真谛。这一路“苦”来,虽征程漫漫,寒窗数载,却终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