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场到达兰州市区,我们先到宾馆把行李放下,洗把脸,我已经觉得饥肠辘辘了。爸爸的好朋友巴叔叔在楼下等我们。已经晚上10点多了,吃什么呢?我提议吃烤肉(因为之前许老师告诉我说兰州的东西都很好吃。
巴叔叔开车带我们到了一家名为“大漠烤肉”的店。店里不仅有烤肉、烤肚、烤鱼等,还有凉拌的拉面、杏皮水、羊肉汤。我们先喝一碗羊肉汤,味道很鲜美,清清的汤上面漂着绿绿的香菜末和小葱末,没有一点羊肉的膻味。杏皮水的味道一喝很像我们吃过的杏干味道,甜甜酸酸的带着杏香,很开胃。烤肉上来了,哇!真香!不像我们西安的烤肉大多是考得干***,这些烤肉上面刷了一层酱汁,入口后肉是香滑的,很鲜嫩,我一口气吃了好多串。妈妈笑我说:“什么叫大快朵颐?你今天明白了吧。”我只点点头,顾不上回答她。又吃了几口凉面,我饱饱的啦!
回宾馆的路上我还在想,这几天在兰州要有时间,我还来吃烤肉!
8月6日早晨,爸爸和他的同学们到兰州大学法学院开毕业20周年座谈会。我们一大批家属也一起来到了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综合性重点大学。我们进了校园沿着大道参观,大道两旁是粗壮的大树,树冠像一把把大伞为我们遮住了烈日。
我看见了爸爸他们上学的教学楼、住过的宿舍;还参观了他们运动的操场,跑道上我还和爸爸的同学董叔叔比赛跑步。从运动场出来,我们来到兰大图书馆---“积石堂”,这里是学生们阅读的.地方,大家都在馆前合影。再往前走就是兰大著名的毓秀湖。湖不大,湖边柳树低垂,周围非常安静,爸爸说他们过去经常在湖边读书。
湖间小岛上有一座亭子,称为“忠烈亭”,里面有一块石碑,是为了纪念兰州解放时牺牲的兰大师生。毓秀湖边的钟灵园有很多高大的松树,我们参观时有一只小松鼠在树枝间蹦蹦跳跳,引的大家都开心地叫起来。
兰大还有许多有名的建筑及名人塑像,每一处都能让爸爸和他的同学回忆起在大学的时光。我能感觉到,他们都很爱兰州大学!
我的家乡,匍匐在祖国锦绣江山的手掌心里,狭长的仪态承载母亲了的模样,干燥的气候凝成了她开朗的性格,丰富多彩的文化是她墨色发丝间那朵玫瑰花,源远流长的历史成就了她的气质。她闺名金城,还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兰州。
她见证过历史的沧桑。从嬴政指点江山的笔下,到杨广胯下马驹的铁蹄,生辉于左宗棠的目光中,展翅在建国伟业的金光里。
今天,我静坐在黄河岸边的石头上,出神地凝视着川流不息的黄河水滚滚而来,又匆匆离去,久久说不出话来。如今,这座城市发展的如此迅速,恰如这混着泥沙的母亲河,大跨步地奔跑着,繁荣着。谁还能记起历史长河中的金城,谁还能眺望到远处的苍凉戈壁和大漠黄沙,谁依稀听到当年的金戈铁马和异域风情的胡琴羌笛?
这般思考着,我于是开始留意脚下的土地,追溯她的历史,展望她的未来。
黄河边的那几座水车,工作十分奇特,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如今那水车也许不曾如从前那样转动,转了水,转了景,转了光阴。它现在仿佛是一个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不再辛苦。它被麻绳围绕保护,被柔和的日光灯倾洒金箔,可这依然不能磨灭它那斑驳的木轮上,一道道深或浅的裂痕;那裂痕陪它看多少日出,又随它听多少水流。这就是组成她的一部分,值得让我们欣赏的,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沿着羊肠小道往前直走,就渐渐踏入“绿色长廊”滨河路。这里路面宽阔笔直,两旁花坛苗圃,星罗棋布,漫步其中,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在这儿,最出名的便是“黄河母亲”由“母亲”和二“男婴”组成。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状成长的华夏子孙。
看看兰州,这座历史名城,她多么美好,多么叫人心生喜爱!这就是我的家乡,她不算多么宏伟,却也默默向世人展示着她的风貌。
冬至日祭祀祖先,祭毕,阂家聚餐,分享祭品。
以米粉做汤团,或者包制馄饨。
窖藏鲜花在市场上出售。
妇女向茸长敬献鞋袜,小辈拜望问候尊长。
女儿出嫁后回家探亲的,这天晚上必要返回夫家。
腌演肉、鱼、鸡、鸭以及各种蔬菜,准备过年。
九人相约宴饮小聚,从数九中的一九至九九,各做东道主一次,叫作消寒会。
画素梅一枝,花瓣共为八十一枚,每天染一枚花瓣的颇色,花瓣染尽而九九出,则春色巳深,称之为九九消寒图。
禁戒房事,节制嗜欲,多休息,安静毋蹂,注意养生。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载:“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五日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据《辞海》载:“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潮汕地区民间一个大节日,有“小过年”之俗称。
潮汕各市县冬至之习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习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甜丸:此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习俗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相传有两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一是专放给老鼠吃的。相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应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后来,因为有一个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气之下便向观音娘娘投诉,观音娘娘听后也觉得可怜,便赐给它一副坚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内居住,以便寻食,自此,老鼠便到处为害了。成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这个“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损美观和十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而这个“吃甜九”的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
上坟扫墓: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按潮汕习俗[9] ,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潮汕还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的俗谚。据载:“人们对此有二种解释:一说冬至是小过年,过了小年也就应多加一岁了;一说此俗谚是出自犯人。古时每年秋天,都是***人的季节,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处决,如果到冬至尚未处决,则循例可延至明年再处决,所以说‘又多一岁”’。
潮汕习俗,是潮汕文化的一个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于好的习俗便继承下来,对于不好的陋俗就丢弃了。冬至这个“上坟扫墓”是纪念先人艰苦创业和“吃甜丸”是预示来年又获丰收的习俗,自然就沿袭下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