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道理,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巩固和提高,要有学问必须兼学兼问,只学不思或只思不学都不能成其学问。这里的问不仅是提问,更是疑问,有疑而生的问,需要思考去解决。
学贵有疑,这是广大学者公认的道理。一个不会用自己思想的人是不会进步的,他所学的充其量也只是一些死板的道道,是不能致用的条条框框而已。疑是什么?疑在哪里?疑是徜徉在知识海洋边时被浪花溅湿的样子,疑是登攀在知识的奇峰险壑中莫名的惊叹,疑是仰望星空时发现熟稔的影子又变了模样,疑是凝神于花开花落时叩问生命的变化。疑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知与未知,在偶一低头的刹那,在注目凝视的`恒久中,在擦肩而过的飞鸟里,在静静伫立的槐树下,疑在心头闪过,在口中念叨,在眼里迷失,似虹般绚丽多彩又生命短暂,连起似不可能连接的两端,串起属于它们的精彩。
学因疑而生动有趣,因疑而丰富多变。知识是点,疑是线,将它们串成玉泽般光亮的金石。学生的学因有疑而快乐,认知加上自己的思考,继而在探索中求解,豁然开朗时乐趣顿生,进而乐学喜研,学习不催而自动。有好问的学生,虽然纪律欠佳,每有问题总喜欢插嘴发表个人观点意见,但成绩往往出色,就因其善思有问,在学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产生问题并寻求解决,自然,这样的学习效果比只听不思的好上几倍,而且还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让自己在存疑析疑解疑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学习上我们应当更多地去问,问课本,问自己,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课外书,问社会。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更有效,更快乐,也才会有更大的人生潜力。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课文是《学与问》,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这篇议论文主要哥白尼,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开始的才会有后来的成就。哥白尼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其中有一句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喜欢这篇课文,它使我知道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不会时,不管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而今天,汪老师就带我们学习了第23课《学与问》。
这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说了学与问的观点。这篇课文是由提出观点、证实观点、举例论证、得出结果所组成的。
首先,课文提出观点。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然后举例证实。说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从小就对世界充满的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小时候就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为什么”,而哥白尼就是通过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才得到真知与无穷奥秘的知识的。还有就是说北宋的大科学家沈括也是通过“问”与自己的实践才知道了其中的奥秘的。他还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巧妙地结合了起来。证实了上面的观点。
最后,课文总结了: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得出了最终的结果。
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我受益匪浅,是的,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必定有学与问,正如那一句俗语:小疑者小进,大疑者大进。学与问就像打开知识海洋的金钥匙,让我们尽情地翱翔于知识的海洋!
我们每天都要去学校。在学校,要学很多很多的知识,可是,你怎么可能知识一一装进脑袋呢!即使你是在聪明,记忆力再好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的话,一五一十的全部记下来,更何况,如果有不懂的话,还只不定怎么办呢!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不仅要学,好要问!
人们通常把有知识的人叫做“有学问”的人,这个说法非常好!因为要想当一个有知识的聪明人,不仅要学,还要问!要做到不懂就问。有些人,遇到一些作业上的难题,总是不敢去问老师或者同学,因为他们胆小,不好意思去问,我们要学习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从小就喜欢问,对世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我们是要面对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不能不懂就憋在心里,遇到不会的事就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这样我们才能够领悟深刻的道理。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我们要学习学习他的品质!
再比如我,我就喜欢问,不懂数学,语文,英语的题目,就会问老师同学,不要不好意思,我们生活同一个祖国里,我们就如亲人!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我们要勤学好问,不懂就问,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