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在暑假中读到了屠美如老师撰写的《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这本书,通过阅读,使我深刻感受到:
美术欣赏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而且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心理上,准高中生们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普遍都有逆反心理,家长们越是说得多,他们越是觉得父母唠叨烦。他们不再对父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房门会上锁,手机会设密,认为上了高中就是小大人了,有些事可以自己做主,有了烦恼也不再寻求父母的帮助。
因为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会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如独立意向的发展,高中生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但是,这种独立性要求是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基础上的,与初中时期的反抗性特点有所区别,多数高中生基本上能与其父母或其他人保持一种肯定的尊重的关系,反抗性成分逐渐减少,但仍有反抗性。
再比如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高中生十分关心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对人对已的评价时,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位置。同时,他们的会更强自尊心,高中生在其言行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当然,这种自我意识也会有混乱的时候,人的心理体验常伴随着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容易与现实产生碰撞,从而造成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
所以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把他们真正当作高中生对待,给予孩子适当的隐私权,有助于他们独立人格的塑造,但是家长们要判断何时由孩子自己做主,何时家长参与指导。近年来发生的“马加爵”“药家鑫”“李天一”事件等,都是因为在青春期时没有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而产生的悲剧事件。
“明天你是否回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爱哭的你……”脑海里想着歌词,也想着你,不知不觉地哼出嘴巴来。
同桌的你——胡晓晔,我虽然只和你做了一天同桌,但你却让我学到了许多。你长得不是很高,在班级里差不多是中上,你的皮肤很白皙,鼻子上没有那“点点繁星”。你走去路来头发仿佛被固定住了一样,总不是一动一动的,看上去很老练。
你是老师的好助手,有什么事情老师都放心交给你来代劳,从一年级到现在,你对此没有一句怨言,默默地为班级服务着。
最近,你说话的声音很是沙哑,是在自修课上为了维持秩序吗?是在课前、早自修时领读的吗?多喝些水吧,许是喉咙里水太少,有些开裂了吧。
有一天,在晚学班上,同学们“目送”着徐老师远去,转眼便闹开了,你见此场景,皱了皱眉,起身上了讲台,你先用黑板檫敲了敲讲台,同学们照样讲个不停。你便组织同学们看电影,这法子对咱班同学是绝对OK。
电影开始了,我正想转过来和你讨论一下电影的情节,却见你不受电影的诱惑,依旧写作业,我很佩服你。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啦啦啦……”
艺术欣赏是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家的生活和社会背景等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艺术欣赏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艺术作品就象一台发动机,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而欣赏者则动员自身所有知识经验和个性情感来进行创造,使艺术欣赏对象带上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色彩。在当代接受美学理论看来,艺术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个人提供同样信息的客体,而是一个有待读者、听者或观者参与并与之对话的特定的、开放的文本。艺术文本中有许多“空白”和“空缺”,它使文本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它们呼唤和等待欣赏者运用想象力来补充和完成。因此,一件作品可以有许多接受方式,欣赏者融入作品的任何东西都合法地成为意义。这一理论在儿童欣赏现代派大师的抽象作品时体现得尤为突出。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儿童对抽象作品作出反应的热烈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象能力,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及的,抽象作品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如西班牙著名画家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是一幅富有想象的抽象作品,儿童在欣赏时创造习惯地表述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有的孩子说:“这幅画说的是沙滩上有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看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叫,就投了一颗石子。”有的说:“我感觉是一个人在变魔术,他把自己的一只眼睛、一只脚变没了,把沙滩变成了一条直线。”还有的还说:“我闭上眼睛感觉自己在左右、上下、前后摇晃,因为这个人的身体是歪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和创作“变形的脸”,他们对脸庞、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等进行了夸张和变形,变成了正方形、月牙形、五角星形、螺旋形、爱心、水滴、花、火箭、葫芦、蝴蝶、字母和各种水果的形状,有的还把五官移位或改变其距离。这种变形、挂帐联系充分调动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它包括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对话,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等几个方面。无论是哪种对话,都要借助语言这一中介来实现。对于儿童来说,这几种对话是互相交织的。一方面,作品通过色彩、线条、形状、构图以及所描绘的事物或情节等因素向儿童发出信息,儿童则靠敏锐的直觉和审美经验,不断地获取这些信息,并作出情感上的回应。另一方面,儿童通过与教师、同伴的对话、讨论乃至争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倾听别人的感受。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儿童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希望将其表述出来。通过这种发自内心的、言之有物的表达,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表述的流畅、长句子的经常出现、各种词语特别是与情绪情感有关的词语的大量运用上,还表现在儿童乐于表达,并能自然地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活动和日常交往之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