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电影《鲜花》是第一个讲述哈萨克民族女阿肯的故事:
阿肯:是哈萨克群众对民间歌手的称谓。阿肯知识丰富感情充沛 文思敏捷 即兴弹唱 出口成章。他们除了能弹会唱,还会背诵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并能创作。可以说既是民间文学的继承者和整理者又是艺术表演家。
冬布拉:草原上的阿肯无论骑马漫游到什么地方,他们都身不离“冬布拉”。冬布拉是哈萨克族最普及最流行的乐器。它有两根弦 左手按弦 右手弹拨。这种乐器十分轻巧 音质优美 哈萨克牧民都会制作。
电影讲述女阿肯鲜花的成长故事 爱情亲情故事简单直白 音乐服饰 帐篷里的色彩 风趣的哈萨克谚语直接是哈萨克语言的表述所有形式都那么哈萨克风情 就获奖了国外的据说2010年夏天 上映的时候 把住在北京所有所有的哈民聚集一起免费给观摩了 看看看看少数民族的力量!
昨天CCTV6看的一部电影,《鲜花》,可以说被电着了,如果不是几次盯着演员的嘴形看,发现确实讲的是和字幕一样的中文,我真愿意相信它是一部哈萨克斯坦国人借新疆的景拍的电影。过后到豆瓣查,不仅是演员,连导演也是哈萨克族的,难怪能拍得那么地道。
中国一直号称有56个民族,但有几个少数民族电影人,我是说真正的还流淌着自己民族血液的电影人。
电影中的女主人公鲜花,幼年时失语,受小同伴们嘲笑,慈爱的.老父亲却相信她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女阿肯,在父亲去世送葬的那天,5岁的鲜花突然开口唱出了父亲一直弹唱的歌。长大后的鲜花如父亲所愿成为一个优秀的女阿肯,经历了美好却注定要放弃的初恋,与一个平凡的乡村医生结婚,婚后感情融洽,丈夫却遭遇意外而身亡,鲜花再次失语,在得知自己已经怀有新生命后,又重新恢复了生存的勇气。
看了约十分钟后,终于忍不住向W和Z发了短信,推荐她们去CCTV6领略一下新疆的美丽风光,这两个是去年起就开始念叨着让我组织去天山草原的同事。巧的是,W其实在我发短信前就已经被新疆的北国风光吸引,象我一样早就将遥控器定位在CCTV6了。电影结束,W短信说“一起去新疆吧”,我说“好呀”,W又感叹说,“其实先结婚后恋爱也挺好”,我说“是啊,婚姻,其实只要男人本分能干,知道疼女人就行”。
看来,《鲜花》打动我俩的,不只是新疆的绝美风光了。
可惜,怎么从没听说电影院排过这部片子,很愿意再到大屏幕上去回味一次这部电影。
鲜花,这个名字并不符合影片的名族风格。哈萨克,很陌生的民族,生活在边疆草原,冬不拉和阿肯,整个影片给了我全新的异族风貌。厚厚的雪、辽阔的草原、草原上的鲜花点点、策马、歌声。。。。我们对西北草原的所有向往,它都有。影片在优美的风光里讲述着现代对传统的侵袭,一个女子对传统的坚持。
影片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现状的影子。不仅在边疆,纵便是在江南的农村,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危机。如何保持古老的传统,如何融入奔腾的现代?我们常常在各类文字、各种荧幕上看到很多人对此的探讨。矛盾的《香市》就是其中之一,当然,香市 所表达的主题完全不同,不过我们倒也可以借此思考,现代对传统的侵蚀,背后宏大的时代主题是什么呢?
一个极富天赋的草原女子,为着唱歌,在爱情、亲情、传统之情之间。
这类影片有一个共同的旋律,抚平伤痛,抚平冲突,我想我们也可以理解,这么优美的风光里,再激烈的冲突也能缓下脚步。
鲜花在库尔邦节降生,这就像我们的神话传说,一个有特色的人出生总会有一个有特色的出生故事。父亲的突然去世,哑巴开口,第一句话是唱给父亲的哀歌,忙忙的雪,哀哀的歌,深深的情,在小鲜花的眸眼与皓齿中,叫人动人流泪。鸽子飞了,老阿肯走了。
在爱情的抉择上,王子和公主没有选择 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路子,在现实面前,鲜花选择了 日子,选择了平静。爱,是可以培养的;情,是可以日月积累的。在生活面前,我们并不一定会选择 我们曾经的砰然心动,我们选择了细水长流。《鹰隼大队》中沙溢扮演的角色 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柴米油盐,才是生活的选择。
陌生而新鲜的旋律,优美而诗意的语言,在冬不拉的弹奏里,风情别样。一个民族的符号,总是值得我们钦佩的。我总感叹中华的博大,东南西北,同一个国度,风俗差距这么大。不过,本质却是相通的,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毡房里的对歌和刘三姐的对歌不是很相像吗?
同样的故事,如果放在我们的芝麻琐碎里,它一点都不值得谈起,当同样的故事用一个我们不了解充满好奇的瓶子装起时,它有了异样的光彩。所有的传统,无论哪个民族,都值得尊重,都值得我们品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