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有个文化公园,那里树木茂盛,风景优美,是游览的好地方。
来到文化公园的门口,就可以看到“文化公园”这四个醒目的大字,旁边各有两根高大的罗马柱,罗马柱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双龙戏珠。走进文化公园,一眼就能看见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足有四五层楼那么高。纪念碑前面的雕像千姿百态:有的拿着大刀,好像在对同志们喊:“冲啊”;有的吹着冲锋号,好像带领战士们发起总攻;有的挥舞着旗帜,好像在迎接胜利的到来……
纪念碑的左边是一片茂密的竹林。一棵棵竹子好像一位位站岗的战士,又好像爱美的小姑娘穿上了绿色的衣裳。竹林里的石桌和石凳是人们休息的好地方。每到晚上,花灯就会亮起来,给人们带来了光明。给大地妈妈穿上了厚厚的衣服,踩上去软绵绵的,还发出“沙沙“的响声。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阳光从竹林里的缝隙中照射进来,地面上呈现出许多斑斑点点。竹林边的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走出竹林,可以看到纪念碑右边的千年古樟。远看,这棵千年古樟好像一把撑开的绿绒大伞。来到树下,可以看到叶子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把天空遮的严严实实。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得闪闪发亮,似乎每一片叶子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千年古樟是鸟的天下。每到春天,就会有许许多多的鸟儿飞到树上栖息。有的在唱歌、有的在扑翅膀、还有的飞来飞去……
文化公园太美了!我多么想变成一位画家,把这美丽的文化公园画下来,让所有的人都了解她、欣赏她、赞美她!
一条大河奔腾于华夏版图纸上,时而遇到峡湾,飞沫四溅,趣意横生;时而流经平地,流觞曲水,沙白水清;时而跨过高山,事宜奔腾,万马齐喑,不舍昼夜如它。
古往今来,历史的浪潮哺育了多少文人名家,从先秦诸子,到秦汉散文,再到唐宋八大家,再到晚明小品,文学芬香一直传于今朝,即使穿越百年仍带着民族独特的气息。
李白之诗仙最豪情,剑光月色跃然于字里行间;王羲之之《兰亭集序》龙凤舞动,堪称天下第一;王昭君之冰清玉洁,缤纷着唐诗宋赋的音韵。
王国维去了,去了他向往“国学”天堂,他很是平静。尚在人间时,他很是激愤,国学的脚步越走越远,在那个趋于猛兽般的时代里,他的声音太小,罢了,既然不能挽救这个时刻,那就去博取精神的自由吧!他舍弃了世俗,去追随那内心的独标孤高,他对国学的坚守,让人仰视。
而今,人们对传统文化议论纷纷,随着英文缩写字母编入新华字典的浪潮,有的人漠不关心,有的人嗤之以鼻,讽刺中国人的无能,还有的人似乎紧跟时尚的步伐。不要说这个小事了。甚至日常交流中也混杂这半不拉几的英文。我们太过自以为是,传统文化殿堂仍熠熠生辉,我们却视之铁锈,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子孙,它又能存活多久呢?
曾经,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代刀,挑开黑暗的帷幕,刺痛那一双双黑暗的眼睛,挽救边缘的国人,他声声呐喊,声声祝福,让中国文明重新在大地上开出血红的花,让中国脊梁在此铿锵有力。如今,我们也需要这样一些人,为华夏,为文明,为传统而奔走呼号。我们需要用血泪灌溉,让中华传统文化之林屹然挺立于世界东方,我们需要取饮华夏大河之水,让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绽放最美姿态。
我的华夏文明啊!我愿跟随你的脚步,去跋山涉水,领略四季变化!
我的家乡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而我最喜欢的还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胜地——文化公园。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文化公园玩,不知不觉我们就走到了喷前区,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优美的乐曲声,只见喷泉“刷”的一声喷到半空中,花灯照着喷泉,喷泉变得的五彩缤纷的,美丽极了!忽然,音乐变得激昂起来,喷泉猛烈地向上喷,从远处看,像一幕幕珠帘,又像一层层薄雾。随着音乐慢慢小了下来,喷泉也从半空中“摔”了下来。人们看得如痴如醉,赞口不绝.随着人们的离开,我也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又沿着小路走到了人工湖旁。我看到别的小朋友都买了鱼料来喂鱼,我也叫妈妈给我买一包鱼料。我抛下几粒鱼料,鱼儿从四面八方游过来,像赶集似的来抢食物吃,它们在抢鱼料的过程中还不时地吐出小泡泡呢!鱼儿有很多种颜色,有金色的,有红色的,还有灰白相间的······它们随着“刷刷”的流水声欢快地跳着舞,好看极了。
这时,我忽然想到还有一处好地方——荷花池。我便急匆匆地来到荷花池旁,这时池里的荷花已经开了不少。有些花瓣已经全开了,像美丽的少女在展示她们的美貌。有的才开了几片花瓣,像害羞的小女孩。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婴儿握紧的拳的拳头。
啊!美丽的文化公园,我喜欢你!
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中国的经济文化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大众总会有迷茫和不知所措的事情,但又找不到解决的方法。经济发展的迅速,生活的基本需求有了很好的保障,但精神的需求增加了。当于丹的《论语》讲座讲述了她对《论语》心得,我们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能量,感受的真真切切。
这件事反映出了社会问题是我们从内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经济生活有了保障,追求高端的精神文化,这就需要于丹这样的人物来为我们打开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
我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重点就是,我们不再简单的把现代化与西方的组织文明划等号,而是赋予了重要的内涵,有就传统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现在的中心任务,怎么吸收百年精华,学习外来优秀文明结合在一起,这是全国人民的共识。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的思想那是过去几千年的精神传统。把真、善、美、对自然的热爱和社会的和谐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最珍贵的精神文化。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吸收精华,对我们的精神构成有着很大的帮助,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经得起时间和时代的考验,不只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都是经典,是有原则的对当前有意义的,我们选择,要有扬有弃,加强对当前社会的关怀。
国人需要传统文化来重构精神文化,我们既要学习传统文化也要吸收国外优秀的精神文明,现在的中小学课本的古典文学内容,也只是死记硬背,陶冶人情操的部分,美好的感情被忽略掉了,如果能让这些东西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教给孩子,现代人的心灵会健康多了。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就是不断的寻找传统文化优秀思想资源的过程。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中的传统佳节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