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砦村的一名普通村民,我们村从2010年就已经开始拆迁,到现在已经快4个年头了,一直没有动静,现在许多老百姓都出现了居无定所的问题。政府是为百姓服务的,而百姓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衣食住行”的问题,现在我们村百姓的“住”的问题却一直解决不了,这让我们深感难过。负责我们村开发的是利海房地产开发公司,一直拖延我们村的安置房建设工作,可能是因为资金问题解决不了。在前段时间也终于挂牌成功,但是其承诺的挂牌后,就开始安置房建设问题,却一直得不到落实。老百姓在外漂泊4年之久,实属不易,甚至在整个郑州市这样的事情也为数不多。而且到现在为止4年了,每个月我们从每一户人只会领到2000元的生活补助费,对于我这一个五口之家来说,确实令我们生活得非常拮据。
希望政府能够对我村加以调查,如果是开发商经费不足的话,希望政府能够敦促更换更加有实力的`开发商,不能因为开发商没有钱而让老百姓受苦。如果是相关手续没有办齐全,也请敦促其加紧时间办理,并给出一个相对确切的时间表。最为一名普通村民,我最真心的一句话就是“4年了,我们真的等不起了!"
我深知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也非常支持此项工作,看着郑州市一天一天的发展壮大,我也深感高兴。可是在发展的同时,却也不能忽略老百姓的安置问题。我希望政府能够对于我们村的问题予以重视,树立一个好的典范,这样能更好的推进郑州市下一步的城中村改造任务的顺利进行。
我非常迫切的希望得到,市长先生,您的答复。
一位关心郑州发展的普通村民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三角公园座落在霍林河大街和红星路的丁字路口处,由于公园的形状成三角形所以叫三角公园。
公园的中心是一个小广场,你可别小看这广场。早晨太阳还没有露出笑脸,许许多多晨
炼的人们就来到广场上了。于是广场上就热闹了啦。看吧:打羽毛球的,双方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球在空中飞来飞去,被盯得很紧;做操的.,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有规律地挥舞手臂,扭动着身姿,令人羡慕不已。舞剑的,一会风卷荷叶,一会白鹤亮翅。舞得如同行云流水,但自然而有力。观看的人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广场的东面有两排高大的白杨树,树下是一些体育器材……单杠上有人在做引体向上;双杠上在前后摆动身体;滑梯上孩子们上上下下,那欢乐的叫喊声,不时地在小小的公园里回荡着……
广场的北面,是两个东西相连的大花坛,花坛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串红一朵挨着一朵鲜艳无比,地雷花个个张开大口笑迎朝阳,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小花,他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奇斗艳。怒放的鲜花引来了蜜蜂和蝴蝶,蜜蜂一会儿落在串红花上,一会儿又落在地雷花上。蝴蝶呢?也不示弱,在花间翩翩起舞,永远不知疲倦……
广场的西面、南面是松树和杨树。树下有许多小石凳,人们坐在小石凳上,有的下棋,有的聊天,还有的在谈论着国家大事……
啊!多么可爱的三角公园。你鲜花盛开,绿树成阴,热闹非凡。我渴望你的明天更加可爱。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驾着车,来到一座小岛——花岙岛游玩。
一条游步道蜿蜒而上,通向山顶,如一条长龙盘旋其间。我迫不及待地从一个由几块帆布遮阳的小地方穿过,走上了山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宿鸟幽鸣。“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等诗句不由涌上心头。越往上走,山路越是曲折,几座观景台上的游人,纷纷争着拍照,往下看去,全是树木,几只猛禽盘旋而飞,发出阵阵鸣叫,反而让人觉得山更高了,更险了。
很快,我们来到了山上一座小亭子旁,从这往下看,是著名的“花岙石林”。一根根方方的`石柱密密麻麻靠在一起,长短不一、粗细各异,犹如倚天长剑直冲云霄。巨石靠山林立,有几块大石随意“躺”在地上。至于地上那些小颗粒,是石是沙,由于太远看不清晰。纵观全岛,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顺着山道一路向下,我们来到了一座用木头和铁索构成的吊桥。过了“吱吱呀呀”的铁索桥就是花岙石林了。一根根石柱密密麻麻地矗立着,紧紧地倚靠在一起。抬头往上看,那几十米高的大石柱,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似的。这山为什么是由一根根石柱组成的呢?我在别的地方从没见到过。我问妈妈:“这些石柱是怎么来的呢?”妈妈告诉我:“那是几万年前火山爆发后,岩浆均匀冷却,产生一种垂直裂变,再加上海水浸蚀,从而形成了这种奇特的‘海上石林’景观。”啊,岩石,原来你经过烈火焚烧,千锤百炼,与波涛日复一日顽强对峙,才被捶打成陡峭的悬崖、锋利的石礁,真可谓铁骨铮铮啊。我不由得产生一种看江山如画的自豪感、敬佩感。
我身后是一个不深的海蚀洞。岩壁冲刷得十分洁净。现在,海潮步步紧逼,漫过我脚下的砾石滩。整个海滩都是鹅卵石,大小不一,然而粒粒圆滑。潮水后撤时,裹挟了一些鹅卵石哗啦啦往下翻滚,清脆地响成一片,仿佛金戈铁马。我在砾石滩的风涛里,听出遍地***伐之声。
花岙石林,你是祖国山河的一大奇观!
当夜暮完全降临后,明镜般的圆月早已悬挂在天空中。银白色的光辉映照着小河,大地,房屋,村庄,田野……像婴儿般温顺地躺在无比宽大的“摇篮”中。抬头一看,我看见月亮迈着轻盈的步伐,害羞地从云层走了出来。悄悄地瞧了我一眼,又羞涩地躲进了云层。可过了一会儿,她又忍不住地从云中探出脸来向我张望。我忍不住拍手欢呼,她又急忙藏到云层后面,真像个淘气的小姑娘!
月亮发出的光真美,星星发出的.光和她的光比起来显得那么暗淡。月亮照在云上,云显得更白了。月亮的美真是难以形容,也许是皎洁的,也许是明亮的,也许是柔和的,也许是朦胧的……难怪从古至今,人们写下了千千万万首赞美月亮的诗篇。
望着月亮,我似乎看到了玉免正急忙地捣着长生不老之丹;广寒宫的嫦娥,平时十分寂寞,孤独,今天却喜笑颜开;那倒霉的砍柴人吴刚,今天也在歇着。看着月亮我又不禁想起李峤提过的《中秋夜》:
圆魄上寒空,
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
不有雨兼风?
啊!大自然是多么的美丽,多么的神奇!难怪有那么多人用最美的语言来描述你。我爱大自然!我爱你圆月!
今年寒假,我和范布宁等三个小朋友一起去报了一个“素描班”,除了画架等材料,学费全免,连“学生”也是“老师”组织起来的。哈哈,其实是我想学素描,妈妈帮我组织的,因为她就是老师。
第一节课是教画圆柱。在正式画之前,先需要整理用品:铅笔要削好,画架要搭好,纸要铺好……我高兴得不得了,恨不得直接动手画,还得先看示范吧。先打一个框架,再打线条,深深浅浅……转眼间,一个漂亮的圆柱就诞生了,好像是放在纸上的,超有立体感。因为素描有高光点、亮面、灰面、阴影、明暗交接线五调子,把这五调子表现出来就有立体感了。看着妈妈画,我想:“这简单,看我的!”于是开始学妈妈的样子打框架。但有句话说的好:看事容易做事难。
刚开始打圆柱上面的那个扁圆时就发现:原来这么难!笔好像故意在和我作对似的,怎么也打不圆。而妈妈要求用直线组成圆,我却直线画成了圆弧。这时我一开始的高兴劲全像天边的云被风吹走了一样,无影无踪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勉强画好了我的框架,但“不幸”还是发生了:妈妈说我画得:1、太小;2、结构不对。两个原因就把我的这幅“佳作”PS掉了,并让我在反面重画。这真让我“欲哭无泪”啊!我只好老老实实地看妈妈是怎么画的,然后学着妈妈样用心去临摹,终于又一次勉强把框架画好了。看看范布宁:哇,她画得真快!但我告诫自己:不能急,画得太快会把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框架搞糟的。
接下来是在框架里用线条画出明暗,这样就有立体感了。打线条也是有讲究的,线条要打得两头一样粗细,做到“两头轻,中间略粗”为最高境界。但这种线条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出来的,这是一点;第二点更重要的是打线条千万不能乱,打出来要一组一组的,并要有在角度的交叉。如先打横着的一组,再打斜着的一组;第三点是线条的深浅关系,如果要浅,则既可以减少线条数量,也可以把线条加深或变浅,除了手上用力不一样,加深或变浅可以用不同软硬度的.铅笔。
最后,我完成了那张作品。看着有些模样的圆柱,我颇有些自豪:这可是我的第一张作品哦!当时自以为画得不错,等到“培训班”结束,看看真是实在比较糟糕的。我的素描旅程作文青春人物素描作文课间十分钟素描作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