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来到田野,把颜料盒里的颜料一泼,田野里顿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没有成熟的红高粱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刚刚还开得稀稀落落的棉花一眨眼间成群结队地开放了,稻田在一刹那间掀起了金色的波浪……
秋姑娘一边象想着农民丰收时喜悦的画面,一边来到了果园。只见她轻描淡抹,果园里渐渐发生了变化,苹果露出红红的'脸蛋,像是一张张小朋友的笑脸;黄澄澄的梨子像一个个挂在树上的灯泡,压弯了梨枝;紫宝石般的葡萄闪烁着光泽;火红的柿子你挤我碰,争着邀请人们去采摘。看呀,采果实的姑娘排着队,提着竹篮,开心地来摘果子啦!
秋姑娘又来到了花园,她手一挥,花朵便争奇斗艳地遍地开放。看,牵牛吹起了五彩缤纷的小喇叭,有红的、紫的、粉的……菊花露出了甜美的微笑,桂花则散发出浓郁的甜香,艳丽的仙客来欣然怒放,前来赏花的人们微笑着相互点头致意。
秋姑娘心满意足地来到森林,画笔重重一点,森林瞬息变得叠翠流金。瞧,枫树披上了耀眼的红衣;银杏树上悬着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松柏却依旧苍翠,昂首挺胸地屹立着眺望远方。
秋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湖泊:她调皮地鼓起腮帮子,轻轻一吹,湖水泛起了涟漪;岸旁一片白茫茫的芦苇扭动着腰肢,跳起了优美的华尔兹;小鱼和小虾躲到石缝里探头探脑地张望……
秋姑娘最后来到了城市,她拿出橡皮轻轻一擦,行道树上茂密的树叶一霎那全部销声匿迹。人们换上厚厚的秋衣,仰望天空中排队向南方迁徙的大雁。
秋姑娘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中完全被快乐占据了。不知不觉地,秋姑娘挂着甜甜的微笑,疲倦地睡着了。
十一月十五日一大早,我穿着校服,背着一大包的零食,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学校。
八点钟,我们坐上了大巴车,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三十分,我们到达了美丽的沙家浜。刚下车,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跟着导游走进了沙家浜的大门。我们走在林荫小道上,沐浴着凉爽的秋风,倾听着悦耳的鸟叫声,心情格外舒畅。小道的两旁是一棵棵樟树,它们高大挺拔,就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我随手捡起樟树的一粒果实仔细观察,它像一颗黑珍珠非常美丽。树叶的颜色有的变成了红中带黄,有的黄中透绿,还有的仍然翠绿翠绿的。它们一片片挂在树上,像一个个五彩的小风铃。再往前走,我们看见了几棵柳树,一阵风吹来,它便摇曳起婀娜多姿的'身子,虽然,柳枝一小半已枯黄,但它的舞姿还是那么优美。
在这儿最常见的就是芦苇了,我非常惊讶,因为这芦苇长得实在是太高了,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芦苇的顶上有一枝枝毛绒绒的芦花,秋风一吹,这些芦花就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我们一边走一边看,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时分,导游把吃饭的地点定在了游乐场,大家都非常开心,放下书包就去活动了。我们玩的是由很多根麻绳编成的器具,我们把它称为蜘蛛网。我三下两下便爬了上去,可是和我一起玩的许雯彦非常胆小,刚爬上来就急着下来。我对她说:不要怕,大胆地往上爬。但是她还是不敢,于是,我只好爬了下来,拉着许雯彦一起爬上去,她才放大胆子开始往上爬。我们越玩越胆大,还故意在网上不停地摇晃,一直玩到老师里喊我们才停下来。这蜘蛛网真是好玩呀!
吃完了午饭,我们又看了一场《让子弹飞》的表演。表演开始,首先阿庆嫂和胡司令的扮演者上场,他们正在办喜事。不一会儿,又上来了两位表演者,只见他们穿着超人服一边表演各种怪动作,一边走了出来,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更惊讶的是他们每人拿着一个陶瓷大缸,顶在额头上表演起杂技来这场表演真精彩!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春来茶馆和革命历史纪念馆。了解到了当年军民团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沙家浜,这个美丽的红色旅游景点,真是令人流连忘返呀!
星期三班主任刘真丽老师告诉我们一件大事:下周星期一竞选班干部。顿时教室里象揭开了锅似的,这次,我要竞选班长!,我要竞选学习委员!,我要竞选……。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哇!竞选班长都有好几名,竞争对手可真少! 我虽然连续担任了三年的班长,还从来没有面临这样大的压力。我要认真准备一下,一定要成功。我心里暗暗发誓。星期一早上,我早早的、胸有成竹地来到教室,等待着竞选的开始。竞选开始了,首先是个人报名,小组讨论,最后是上台演讲。紧张的时刻终于来到了!!!看着同学们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演讲,我心里怦怦地跳个不停,太紧张了!要沉住气!我给自己暗暗打气道。轮到我了,我不慌不忙、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大声说道老师、同学们早上好!我的优势是…,但我也有一些缺点,工作不够大胆…这学期我争取改正。作为班长,我要起好带头作用,帮助差同学,协助老师把课堂纪律和教室卫生管好。请大家支持我,谢谢!说完,我鞠了个躬回到座位上。顿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最后老师宣布结果:班长由陈历飞和岳杨担任。成功了!我高兴极了!这次竞选班长,我虽然获得了成功,不过我要说话算数,成为老师和同学们信赖的班长。
这周二是个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好日子,我们去了盼望已久的常熟沙家浜。
一大早,我们乘了大约一个小时的车,来到了沙家浜。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大螃蟹,它好像在说:欢迎你的到来。我来到了革命历史纪念馆,门前是一尊雕像,郭建光、阿庆嫂等十八个人物的雕像,英勇地站在那里,好像时刻准备战斗。走进博物馆,那里有好多介绍英雄人物的资料和照片以及一些战斗用地东西:有一把把***死无数敌人的大刀,有几百把枪和几十件鲜血染过已经发黄的衣服我可以想象出那时的战斗有多么的激烈,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这些英勇不屈的战士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走出博物馆,我边走边欣赏着路旁的美景,瞧!那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大树,还有那一大片种满荷花的湖,湖面上波光粼粼,荷花都凋谢了,露出了一个个可爱的小莲蓬。有的荷叶已经枯萎了,有的仍然那么翠绿,还有的绿中带黄柳树姑娘在微风的吹动下甩起了那长长的头发。咦!我看到前面有好多同学在走绳索桥,我心想:这个一定很简单,很好玩!我飞奔过去,木头桥被前面那些大胆的男生跳得摇摇晃晃的,我迫不得以抓住了扶手,鼓足勇气慢吞吞地移了过去,到了对岸,我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下午,我们分享完了带来的美食,随后跟导游来到了芦苇荡。哇,这里实在太美了!一大片芦苇,挨挨挤挤。芦叶是绿色的,芦花是白色的,在秋风的吹拂下,又细又长的芦苇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宛如一个个活泼的小朋友,在向我们热烈地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
穿过这片白茫茫的芦苇,我们来到了老街上,仿佛穿越了一个时代。每个商店门口都飘着自己的旗帜,商店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有五颜六色的铁环,有可爱的风铃,还有一个个漂亮的小包包
不知不觉地,我们来到了看戏剧的地方,观看了《让子弹飞》,主要讲了阿庆嫂暗中帮组新四军打败了日本鬼子,体现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情。看完后,我觉得阿庆嫂真是个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人。转眼就到了下午三点,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沙家浜。
这次真是一次愉快而又充实的旅行。
“我的故乡——萨拉斯,我书中的主人公,他们永远无法离开;而我,也永远无法回去。”功成名就的大作家丹尼尔突然决定返乡。返乡后的各种小事形成了整个影片的核心。
一开始返乡,遭到的是各种与欧洲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冲击。回去之后,为了配合家乡消防队精心准备的表演,被拉在消防车上游行;走在路上会被围观的路人一路跟拍;被安排参加恶俗的电视节目;还有莫名其妙的老乡来认亲,自觉领走作品中的角色——“我父亲就是你小说中的骑自行车那个男孩的原型……”;小镇的粗鄙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这个作家面前。
当然,故乡里出了个大名人,这些事情对于这个名人来说基本是无法避免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众多网友不约而同想到的莫言和高密故乡的关系。莫言获奖之后,默默无名的高密也开始备受瞩目,莫言也成为了他们家乡的品牌,以往门可罗雀的莫言文学馆在莫言获奖后,参观人数翻了10倍,高密人也从“诺贝尔事件”中看见商机,开始兜售跟莫言有关的照片等。
大家的关注点从来不在于文学,也和那个作家本人没什么关系,他们在意的,只是那个人身上的名利。然而,这也没什么可指责的,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接下来影片展示的价值观冲撞将小镇人民的闭塞,愚昧,守旧表现得更明显。
有老乡直接到酒店找到丹尼尔,希望他能给钱给自己的儿子买个轮椅。因为“这点钱对你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典型的“我穷我有理”的思维。
娶了自己前女友的老同学,因为嫉妒而各方面秀恩爱,带丹尼尔去酒吧展现自己的男性吸引力:“这酒吧里每个女人都跟我做过20-30次,我觉得男人就应该出去玩完之后回家还有个女人等着你……”,最后还想通过猎枪来展示自己的威风。
当然,最典型的一个代表是绘画比赛的一个博士。因为丹尼尔让他在这次比赛中落选,于是恶意中伤丹尼尔。他谩骂的核心内容是:丹尼尔是个叛徒,离开故乡40年都没有回过。并且他还打印出丹尼尔作品中的选段来佐证他的观点,说作品中是各种影射,破坏家乡形象等等。
影片中的一个细节是,一开始来听他讲课的人很多,但他问有没有人提问时,只有一个人有问题想问,说明听懂他的人很少。之后第二节课,第三节课……来听他讲课的人越来越少。
于是在最后,他在画展上说出了他对文化和自由的观点后,老乡们都一致认定这个人是叛徒。他在画展上的慷慨陈词,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听懂;当他在讲课时,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多写一些美好的作品”时,就注定了他的努力是没有作用的。
就像毒舌电影给这部影片的评论:“知识分子想要唤醒民众,民众却执意装睡。”
老乡们的价值观,跟他离开时并没有任何区别。愚昧、盲目从众、毫不掩饰的自私和嫉妒心、盲目地否认和他们不一样的价值观、盲目地一致对外,讨伐他是个叛徒……这种闭塞的价值观其实每个大城市,每个国家都有,只是小镇里的这样的人会更集中。
就像一则新闻报道里,一个中国农民参加节目红了之后,回乡后许多人找他借钱,不借就是忘恩负义。还有最明显的,我们国家的微博村。一个大V客观地说自己故乡有哪些不足,被来自各地的老乡群起而攻之,说他“地域黑”;
还有之前的杨振宁回国事件,互联网上充满了各路评价,甚至还可以给这些恶评分个类了,比如“回国养老说”——杨振宁真是精啊,回来养老了;最好的科研生涯留在国外,老了回来找尊敬来了;快踏进棺材了回来享受老干部待遇……
民众们不关心他在物理学上做出了什么贡献,只关心听来的各路八卦和谣言。对于杨振宁来说,祖国是他的故乡,也可能就是他的萨拉斯——一个充满荒诞舆论的故乡。
影片要表达的还远不止这些。
一个离乡那么多年的作家,为什么会突然想要回乡?他说过,逃离那里是他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为什么改变主意想回去看看?故乡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是灵感之源还是当作素材?
影片中的故事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虚构的?就像他最后拉开衬衣指着伤口反问记者的那段话。真真假假重要吗?没有真相,只有各人的解读而已。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