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和奶奶一大早就起来了,我听见广播说“这几天去梅花山非常好。”于是就告诉奶奶了我很想去赏梅。奶奶说“要不下午一点我们准时出发。”我说:“好。”到了一点钟我早已把作业来回检查了几遍。奶奶说:“好了我们出发。”我赶紧穿好鞋子。
到了梅花山就有扑鼻而来的香气,让我想起了三年级上学期的古诗《梅花》。走进梅花山我看到了一朵朵梅花争奇斗艳;有的还是一个花骨朵,有的已经全开了;盛开的梅花压满枝头粉色 梅花像一张张粉嘟嘟的小脸朝着游客笑,黄色的梅花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就像在和人们展示着她的妩媚多姿。白色的梅花看见黄梅在向游客“炫耀”她的美丽,也不甘示弱地跳下枝头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就像一只只舞动的蝴蝶。真是美极了!
漫山遍野的梅花让我心旷神怡:幽香醉人的梅花山,令我流连忘返,不舍离去。
上述提及的文字都由门铃这一描写点展开,但行文实现了“差别化”,既为结尾的“点睛”议论作铺垫,又与叙事结合推动情节发展,值得我们借鉴。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首先,审题要准。抓住三点:“第一步”并非实指,而是比喻,把双脚跨出的“第一步”与比喻意义的“第一步”结合着写,更容易出新;所写必须是“第一步”,而不是人生旅程中随意的一步;“第一步”与后来的人生步履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影响力,文章应该点到;其次,确定文体——必须写记叙文,记叙描写不得少于全文篇幅的四分之三;再次,明确表达要求——将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演绎主题,特别注意在做到叙述清楚的同时,要在描写的细致和多样上下工夫。
我在厂里的大树边摘取了几枝梅花放进水杯。梅花是黄色的,你轻轻地闻着她散发出的阵阵香气,会感觉她就是千万朵花儿中的“ 飘香王” 。水杯中有的花已经睁开了眼睛,在观赏着冬天的美景,有的还在含苞待放,他们是在等待着自己的.在成熟,还有的……
啊,我赞美你梅花!虽然你离开了温情的母亲但你还是用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你并不怕寒冷,而是在冰天雪地里长大,因为你要永远守卫着雪白的冬天!
梅花,我要向你学习那坚韧不拔,顽强的精神。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绿”?
在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么天空也是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啊,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属于孩子们,天空属于孩子们,然而他们不是同时也在努力地打扮着春天,增添着春天的色彩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