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静海寺警世钟长鸣,雨花台和平鸽飞舞。历史不会停留他的脚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里有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陵园;这里有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这里曾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谱下不朽诗篇……在江苏这片土地上,有繁如浩瀚星群的革命史迹,无数次战争在这里悄然萌芽,热烈绽放,壮烈萎谢。更有生化学家郁建兴,他被派去伊拉克维和,却因一场车祸生亡,他是祖国的骄傲,也是江苏的骄傲。鲜血铺垫的路途,使江苏走向了和谐,让我在这里幸福快乐的成长,使我无法不刻骨铭心的热爱我的家乡。
我也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江苏,山清水秀,山带水,山显灵气;水依山,水愈明秀。
江北有楚汉山色,江南有小桥流水,风景秀丽,各具风姿。在这片富庶之地上,有浩淼湖光,接天江水横贯东西,映日运河纵横南北。太湖闪亮动人,宛若珍珠嵌入大地;洪泽湖烟波浩淼,好似天鹅昂首展翅。“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江苏土地上的秀丽山色,让多少文人墨客叹为观止。苏州园林更可谓甲天下,亭榭错落,峰峦错综,流水潺潺,山水相映,巧夺天工。新农村的建设,更为江苏增添了一丝质朴之美,它们如一串串明珠,洒遍江苏,为建设和谐江苏跨出了一大步。
江苏不仅有着秀美的景色,也不乏学林精英,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有为我国古代地理学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徐霞客,有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他们用自己丰富的知识,爱国爱民的满腔热情,为江苏谱写了不朽绝唱,描绘了和谐画卷,他们是学林中的精英,更是江苏的骄傲,他们在“代有人才出的江山”中独领风***,在江苏这张纸上挥毫泼墨,写下美妙的诗篇。他们的文学素养与我热爱的家乡相互映衬,好不和谐!
我最喜爱的还是江苏的诗意乡韵。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等都曾来过江苏,他们为这里的美景所震撼,笔尖流出长河般的诗史。这些至今为人们吟颂的诗篇,包容了江苏的万千景象,使人们在欣赏风景秀丽的江苏的同时,也不由的去品味那些瑰丽动人的作品,人们忘不了李白,忘不了他“雄奇豪放,气势磅礴”的诗风;人们记住了刘禹锡,记住了他精练含蓄、清新自然的作品……
我记得姚广孝曾写过一首诗来赞美淮安的美,诗中有这样两句:
屏立江山随地转,练铺淮水际天游。
……
和谐的江苏永远是我魂牵梦萦的家乡。
要想贴切地形容我对家乡龙南的感情,那就只有两个字——“喜欢”。
我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喜欢看小武当山99座石峰,这里如十里画卷。我喜欢走进九连山原始森林,这里奇峰连绵、溪径幽邃;山间,点缀着红红黄黄得鲜艳花朵,那大自然的美妙画卷令人流连。我喜欢县城里高耸入云的现代化建筑,它们带给人时尚的气息与奋进的动力。我喜欢掩映在青山绿树中的龙翔广场,每天清晨或傍晚,人们在这里做操、跳舞、跑步……广场里有许许多多的雕像,它是一部客家人迁徒、奋斗的厚重史书,刻记着客家人历史的变迁与崛起;
我更喜欢家乡的人。清晨,快乐的鸟儿唱着歌,伴随着我一路走过洒满花香的小路。小路上,我喜欢看乡亲父老,彼此友好地招一招手,亲热地拍一拍背,亲切地问候两句;来到学校,走进洒满晨光的教室,我喜欢和我朝夕相处的同学与老师,大家享受着这最美好的时光。在家里,爸爸妈妈和我一起看电视时,我喜欢爸爸的左手妈妈的右手勾着我的双手组成了和睦的一家子,我们都在笑。
我喜欢我的家乡--龙南,更喜欢家乡的人。
中国古代戏曲中“水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水词”便是废话,《西厢记》中“开言有语叫张生”,“开言有语”便是水词,没了水词,音韵不谐,听着也就不美。汪曾祺曾经提出将水词编写整理成册,以供研究。中国人的骨子里蕴藏着一种不紧不慢的智慧。从舜至成汤以来,强大的民族赋予了华夏子孙细细思考的能力,濡养出如同老者一样耐心的智慧。从前啊,女孩子会小心翼翼地聚拢起花瓣,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将其磨成细腻香甜的胭脂;母亲手中的青红翠绿金丝黑线细细缠绕,打出梅花结或是菱形络子;工匠们会为桃木的窗户、衣边的滚子设计上百种图案,只为保证一宅人、物的美。对美的执着乃至苛刻的追求,使以往的中国人从不缺乏耐心的智慧。中华的文化亦是一脉相承,不似意大利,他们从罗马的废墟上建设了自己的家园,而语言文化却与罗马毫无关联,所以当他们自称为“罗马人”时,拉封丹的驴子笑了。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当下的人们对那些细致且耐心的景象视而不见。木心先生在酒馆看见伙计往黄酒中加糖,便感叹江南不在。旧时黄酒是不加糖的,如今的人们已无耐心去细细品味酒中的苦涩和香甜了。若是有一天,我们只得称那些一笔一画勾勒出百子图和年画的人为“他们”时,又有何证据来告诉世人我们是华夏子孙?西塞罗说:“我喜欢青年人有老人的智慧,正如老人有青年人的智慧。”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华夏的大地上洋溢着蓬勃的朝气。而值此发展腾飞之际,我不禁要善意地提醒:中国,咱们慢慢来。时下中国,百年来的自卑、自尊、憧憬与焦灼使人们迫不及待地去迎接那似乎必将到来的一派歌舞升平。我们似乎渐渐失去耐心,失去沉稳,只因一些同胞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轮船、高铁、飞机,科技的进步使天涯比邻,经济的签约日益频繁,而谁又能保证,那些“合同”比孔子木车上的典籍更使人信赖?我们是否还有耐心,冷静地对待发展,放缓“席不暇暖”的脚步,盘点古典文化,重拾耐心的智慧?如果不能,来年祭扫时,牌位上就会出现一个和蔼的老人,笑问:“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中国,咱们慢慢来。
前天,我当了次劳模。
“快点啊!快点啊!”我的那个帅气、斯文的嫡大在我身旁催促着我,叫我去给他装修他的新居。我这边不舍电脑,那边又不能回绝嫡大。脑子里思绪万千,想来想去,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比较靠谱。我们准备了一会儿。为了脸面的事情一只桶都争了半天。(男人有点面子,必经中间有过马路的地方
走了10几分钟后……“到了没?”“还没”这两句话,我说了N遍。“哎!终于到了”
这么旧的柜子、桌子。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它比我年龄大!!!”到了,该开始做事情了。先抬东西,还没开始抬就碰坏了一个。
柜子是好了,还有这么多的灰该擦擦了。先只有1只毛巾,可是有2个人,不好用,我拿出一把刀,从中间划开。OK了。擦来擦去,擦了好几遍,把旧的擦成了新的。焕然一新啊。
最后一项最为艰难!把地面贴一层“画”,我们把2间房,分成了4份,我们先贴了2/1份,由于前面没有花了很长时间,这次我们经验很丰富,以很快的速度就完成了剩下的2/1。看这我们的劳动成果,心理很欣慰。有点激动。
看这新居正好与明天的节日相符合。
五一,我得到了个新的好称号:劳模!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