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几个下午断断续续地读村上的《碎片:令人怀念的80年代》,短暂地抄录后也粗浅地记录一下心情。
事实上我看到的80年代是阻隔而共通的,老校友的回忆里八十年代“青春激昂”,自由到近乎放肆;滚石定义的八十年代是一个破铜烂铁的摇滚年代,age of junk的母题随处可见。童年时在家中无意找到《今天》,年幼读不懂现代诗,长大回忆起来,那是一个激情下十分有趣的试验场,读朱天心的《三十三年梦》,记住最深的除却“水木清华的野村府”(私想那是一种怎样的葱郁清丽)“灯火离离的京都”,便是温存笔调也掩不过的\'张扬气。
忽的想起了说郭沫若的诗是“二十世纪时代精神底体现”,这样一个动的不安的世纪氛围重生在八十年代,背后的原因自然可以深究,然而出于阅读趣味和愉悦心情的目的,我很平素地翻了过去。
那么忧伤的点在何处呢?大概是想起知乎、微博常有人提及自由而蓬勃的八十年代,从中生出一些生不逢时和愧怍——我可以通过不断的阅读求索去试图离那年代更近一些,可以怀着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心。但我深知的是,我永远也不可能活在那年代了,怎样好、怎样差、青春的激情、真实的触摸、热情的投入,于我皆是浮云。我晚生了数十年,追念是最接近的姿态,我写下一些念头,树叶飘荡,河流便流淌开来,而坚冰是不碎的。
“令人怀念”这个形容,本身就使人沉进一种昏黄的心情里。
随意写下这些,毕竟半盆清水便是我的海,草编小舟,取一叶遨游,归来也不过片刻。
经过场大雨的冲洗,天空变得越发洁净起来。晚上,登上楼顶的平台,仰望星空。天上只有几丝薄云,月亮挂在上空,群星拱月。
心中突然有了个想法,找出北斗星与其他星座。在星星中辗转搜寻,找到了那高挂天空的“勺子”,那勺柄就是北极星。这使我想起我的奶奶。
小时候有半时光是和她度过的。清晨,奶奶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于是,我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早上,吃完饭以后,奶奶背着锄头,提着菜篮子,有时种菜,有时挖野菜,餐桌上的美味都是这样来的。中午,在桌营养的饭菜中度过。下午,奶奶会带我去各处我没去过的地方游玩。而我最喜欢的就是,晚上坐在院子中,依偎在奶奶的怀抱里,听她讲述个个关于星星的故事。而找北极星就是奶奶教给我的,这是每个晚上奶奶都要和我做的事情。这时奶奶便会拿出张躺椅,手持把蒲扇,扇扇为我驱赶蚊虫,带来清爽。
星依旧,人已不在。我想也许真的如同奶奶故事中所说的那样,人死后能化为天上的颗星。以往,奶奶都是唱歌唱给我听,特别是《小星星》,当她轻声唱,嗓音轻柔,如丝绸般滑过我的心尖,模糊了过去与现在。所以,奶奶我现在唱的歌但愿你能听的到,此刻寂寥的空中,只有我的声音在那儿游离飘荡。
听爷爷说,奶奶那天不知是怎么的了,吃完便急急忙忙出门,不知所踪。最后发现是在台阶底下。因是脚踏空滚到底下。记忆中奶奶都是个不紧不慢的人,但这次是如此之急。她是受到了什么召唤吗?必有些事,是为大多数人所无法得知的,它们隐没在事件之后,在于我们隔绝的世界里,与逝去的\'时光轻声耳语。
歌声中,滴泪珠顺着眼角滑落。我仿佛又看见了她淡淡笑着,汪汪美目穿越时光,静静看着我。又带有隐约的耳语声,转瞬消逝。它们似乎从未离我远去,可我却难以接近。
奶奶,至你被火化前的那刻,我甚至还 想,有奇迹出现,你会突然醒来,可是毕竟是不可能的。火化场的温度很高,我想你是不是被高温烘烤地难以忍受,痛就哭出来吧!到了送你最后程之时,望着什么都不懂的弟弟,我再也控制不住地哭了出来。
你离我是如此之远,如同那遥远的星光,闪烁,在亿万年以外。我想触摸你,可是,在我面前,只有苍白的你的脸。
克里斯托福·诺兰,以前一直不知道他是谁。直至看了他的记忆碎片,其实盖。皮尔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神,在影片上的表现也没有传统好莱坞大片的风采,但是就是这样的表现,让这部悬疑的犯罪片更加的精彩。
第一次看的时候根本很难看清楚说的是什么,人物中谁是谁非。后来看了解析之后,才知道一点。此类的悬疑片,美国有很多,我看过的比较成功的也有一些,我比较喜欢的有《搏击俱乐部》、《致命ID》《恐怖游轮》还有就是今天这一部《记忆碎片》,纯粹的都是高智商的电影。
在这里只说几点:
第一,男主有记忆强迫症,其实他的妻子在被人欺辱之后并没有死,只是因为他的记忆问题伤心欲绝,后来为了测试,注射了过量的胰岛素死亡。
第二:男主其实知道是自己***了妻子,但是为了能够拥有活下去的动力,他强迫自己以为妻子是被***手(有俩位***死了,他此生唯一的目的就是报仇。
第三:警察泰勒,此人应该是坏人,利用男主报仇心切以及记忆问题,设计帮他***人。第四:男主后来明白妻子死于过量胰岛素,而自己也编造了一个记忆碎片去欺骗自己,为了不再让自己滥***无辜,在持续***死了三个人之后,***掉了泰勒,从此结束了这个循环***人的怪圈。
影片采用正序和倒叙的方式,来表达剧情,其实很高明。另外,男主的智商真的是非常高的。
高一伊始,我高唱着“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句子进了高中,一切都是美好的开始,我像曾经无数次新学期开学一样,定下了目标,抒写了豪言,有“我主沉浮”的`气势,也有壮志凌云的雄心。然而年华似水,曾经的纸还未发黄,曾经的字句还有余温,曾经的我也只是留在了黑板旁边的照片中。
我开始不断的安慰自己,日子还长呢,青春也不短,慢慢来。于是在这慢慢来地日子里,我便放弃了心怀怨恨地理科,放弃了当初的梦想,遗忘了父母的希冀,遗忘了老师的期待。学习起来只是马马虎虎,不求上进,草草了事。未曾想过这样来最大的受害者会是谁。一知半解使我的数学一度陷入了低谷,我也逐渐习惯了深谷的阴暗,甚至在嘴上说着讨厌灿烂的阳光,它会刺痛我的眼睛。临近高一结束,我开始慌了神,落下的功课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补上了,于是我拼命地抓基础不错的文科,以便在高二的文科班中可以有一席之地。
高二又开始了,如今,我的文科有不错的优势,可高一对数学的冷落在使我与别人拉下了若大的距离。我后悔高一的不努力,后悔对成绩的若无其事,可除了后悔,我还有更坚巨的任务:冲刺高考!我听见了一种流连在心底的声音: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这些往日的碎片仍旧折射着耀眼的光芒,刺痛了我的眼睛,也摇醒了我的心灵。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我得时刻提防着,不再重犯以前的错误。
“人可以摔倒,也可以哭泣,但别忘了,站起来,带着灰尘与伤痛,继续赶路!”耳边又想起了老师的话。
今天,我高二了。
这是我看过,带入剧情后心理最绝望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部目前我看过的最烧脑的电影,电影故事其实不太复杂,但很难看懂;这是由于它采用两条平行故事线,一条倒叙,以彩色呈现;另一条顺叙,以黑白呈现;两条线每隔几分钟穿插一次,直至片尾天衣无缝地与片头衔接在一起。
剧中主人公莱纳由于一次事故,其妻子被欺辱,自己被砸晕后醒来只有最近十几分钟的记忆;他头脑中唯一长久记得的是他妻子的惨死并且要为其妻子报仇。
从他***死泰迪开始倒序,他如何在只有短短十几分钟的记忆中找出要***死泰迪的思维。因为只有十几分钟的记忆,所以他遇见必须要记住的事时,用刺青和在照片背后的描述来判断事和物;整个过程真的非常非常烧脑,之间也有很多其他人物利用其只有十几分钟的记忆愚弄他,让他做坏事。
把自己带入剧情的.过程中,对剧中主人公很是同情。情不自禁地想如果自己是他,仅有十几分钟的记忆、没有亲人陪伴、或者有亲人陪伴,但是自己永远记不住这个对自己好的人时,自己该怎么办?如果,真的是自己遇见这种情况,绝对不会有他做得好,也许自己受不了没有记忆而会自***、也许自己会住进精神病院等,陷入很糟糕的境地。
实际上电影中真实的结局会怎么样?其实描述得很清楚,这是一个很悲观的事实,真正关心他的人由于他自己只有十几分钟的记忆而害死,独剩他自己存活(注:当他在那次事故中受伤后,其妻子没有死,妻子真正的死亡是他一直重复给其妻子注射胰岛素过多而死,这段记忆一直被他潜意识深藏大脑最底部并自导自演出一个保险师和一对夫妻之间由于丈夫无记忆的故事;其实主人公莱纳一年多前就已经报仇,而自称其朋友的泰迪利用他***死无辜的山姆,当他意识到自己被泰迪愚弄并***死无辜人时刻,下定决心泰迪是他最后***的一个人,然后依靠纸条和刺青***死泰迪。
当他***死泰迪后,一直无记忆的他的人生后续会怎么样?也许一直会重复着靠纸条和刺青找到需要报仇的人,但报仇的人已被他***死的情况,他的一辈子也许一直这样重复着。
最好的结局也就是也许后面哪一天他的记忆恢复,能和常人一样记住自己想记住的事,但此时的他已经犯下了错,他会一辈子生活在愧疚中;故事没有明确说明结局,但我们可以想象到结局。他***了人,且很多人都知道他***了人,结局无非就是他会在精神病院或者牢狱中度过后半辈子。
这是一部很悲哀的电影,但我看完整部没有掉一滴眼泪,可是心中一直无法挥去的是这种悲哀绝望的心情。
在川流不息的城市中,我们上下班,上下学。
在马路上,在地铁里可以看到人们都在浏览手机上的微博和微信,关注世界每个角落的事情。
正如我们所见,人们对于电子产品已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熟练,上从老,下到小,每一个人对于这样一个电子化的时代所主宰。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客观的现象,这也是一个时代发所无法阻挡的现象。
电子化的时代是快节奏的,每一分每一秒世界都在改变,从而促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可以在手机上直接订张机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可以从手机的新闻头条中了解时事新闻;我们也可以足不出户就在“淘宝”上购得我们所需的物品……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我们得到许多益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因为有这些益处,人心难免会变得浮躁。
碎片化的时代是科学进步的产物,正如科学是没有善恶,只有真假,核能可以造福人类,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能源。
但它也可以摧毁人类,“核爆炸”会使千千万万的人失去生命,失去家园,失去幸福,碎片化的生活亦是如此。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呢?
首先,我们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观,对于碎片化生活,我们应该既不拒绝也不裹胁。
常言道“自家主宰长精健,逐外精神徒损伤”。
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不是知识”,学会阅读经典,从经典中学会分析事物的利与弊,善与恶。
学会筛选信息,放出眼光。
对于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要学会有规则,有底线,知道什么是我们需要得到的?什么是我们不需要的?我们既不可以将信息拒之门外,做一个桃花源中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盲目而且毫无目的的人。
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别生活,拾得这个碎片化信息中的真金。
不论时代如何改变,我们都有精神底子,让我们在时代中不断提升自己,选择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学会生活!
学会选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