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我的身体快支撑不住这股强大的力量,汗流浃背的苦楚无法言说,我的步伐已被烈日狠狠地拖住,我想就此倒下。
经过了千辛万苦才回到家,我随手翻出包里的数学试卷,一股陌生的气味由此散发,我害怕了,退却了,虽然是我曾经学过的知识点,可脑海中真是没有丝毫的印象,如今,我才明白,空白而又没思想的境界,我无语了。
就这样,我一直硬撑着,可有好多问题我都无从下手,心一下子变得烦躁了,手中的笔不再利落,落笔时的痛快已浑然不见,似乎每写一个字就是一种痛苦。
深深地埋着头,半天也没挤出一些东西来那么,脑子一贫如洗,再也没有利用的价值,烦闷的心绪看似也承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以前从未有过的束手无策,现在有了清楚的,原来知识的贫乏那么容易挫败一个人的自信,知识真的是一种力量。
翻开数学试卷的`无奈,脑子被时间冲刷的无奈,构成了我心灵独角处的无奈深渊,原本满肚子的计划都被打乱,我只能重头再来,把遗忘的知识一点点拾回。我讨厌时间夺去了原本发封存的记忆,我讨厌时间冲刷了我原本拥有的知识,我更讨厌自己没能温故而知新。或许该埋怨的不是永逝的过往,而是没有抓住时间的自己。知识是一种力量,此刻的我,埋头是苦恼,但我坚信,只要付出了努力,善待时间,我依然能够把遗忘的记忆再次铭记于心。下一次的埋头,不会再看见苦恼。埋下头,看见的东西是五花八门的,只有静下心,把自身置于一个高度,然后不断地付出,实践,才能看见属于生活的精彩。
埋头,不再有对数学的无奈,埋头,我要看到生活的精彩!
谁教大地幽幽的叹息,搅乱了半空星斗?谁教夜的漆黑,掩盖了一脉心香?流星划过眼帘的疼痛,在旷野的田地间弥漫开来。流动中,天地继续的气息,偕同我的点点薄愁,轻轻地在宇宙中漫游、漫游……
夜,我怎么舍得离开你的怀抱?
今夜,有多少人枕着梦中人的温柔入眠?有多少人为温柔的烛光而感动?有多少人在心碎的边缘挣扎?又有多少人茫然地挥霍着黑夜?
所有的故事在夜色中变得迷惘,我无力去猜度世界的心事。
今夜,我,独自一个人,在空旷的野地里,为自己点上一支烛,让我的心和烛儿一起燃烧。烛光揉碎了夜的平整,烛泪惊破了夜的宁静,只有夜的眼神依旧,脉脉地抚摸着流泪的'烛。
今夜的天地如此宽容,燃烧的心儿和世界的距离如此之近,宇宙的心脏此刻就在我的眼中跳动。这样的夜,我快乐吗?
我快乐吗?
都市太多的诱惑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一颗悬在城市边缘的心除了抱怨、悔恨、寂寞、无奈、茫然之外,还剩下什么呢?
还有***!
我想拥有好多东西,好多精神之外的东西。当心灵极度空虚的时候,我的***就越来越膨胀……
风儿依然柔软的呼吸,让我狂躁的心慢慢平息。世界不会因为我的***而改变,我也没因世界的改变而改变。***张开大网困住我的时候,我竟然在网的中央做起了梦!
烛光越来越弱,最终灭了,燃烧的心事也随着烛光的熄灭而熄灭。夜恢复了它的平整、它的宁静,我的心跳在黑暗中清晰而生动,生命流逝的声音如此真实,我终于害怕***把自己的心完全淹没。
今夜的风,一直柔软地呼吸着,今夜的黑,一直纯粹地充实着我的目光,今夜的烛,已经化在了风里,今夜的心,也已在黑暗里澄清。
此刻,快乐睡在我平静的心上。
而我衡量幸福不按微笑,也不按那些口中说出的虚伪的幸福,有时幸福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画面,它表达于心,不用拘束,也不用遗憾。当你行走在热闹的小巷时,你会觉得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为你所见的感人举动而冲动,此时此刻你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因为幸福存在于心的隙缝,操控着人去感想去敢做,更去为生活而活着。(此处应写出你的幸福标准,可惜你未写)
幸福也像一个破碎的`玻璃球,当你尽力去捡全那些玻璃碎片时,你却总办不到,但是你也总能捡到一些。就在最近发生在甘肃舟曲的泥石流事件中,依旧让人感觉到在汶川地震在那幸福与爱的身影。从汶川地震到舟曲泥石流,那熟悉的动作仍然那么清楚,父亲用他的身体挡住突如袭来的泥石流,用他的双臂紧紧地保护着孩子,这就是一种残缺的爱,一种让人能感到的幸福。大难无情,人间有爱。即便是世界末日,这种真爱虽已碎却仍然是一片片玻璃碎片,是幸福的一部分,它传达着一种幸福。(材料应具体,另外仅一个父亲用身体挡住泥石流的材料也不够)
幸福也像一杯美酒,每一滴酒传达一份爱,点点滴滴在心中。幸福不是东汉的古井贡酒,那么高贵;它也不是琥珀酒,那么浓郁,它却只是普通的绍兴花雕,酒性柔和,酒色橙黄清亮,酒香馥郁芬芳,酒味甘香醇厚。
大概幸福的滋味就像一坛花雕,是那么的醇,那么美。
屠格涅夫曾说过: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这个引用很好)对,就比如说醡浆草茶,它只不过是种世间至酸的草,但却有深刻意味。林清玄曾说过:“心中渴望得到终极幸福,却忽视脚下那可能是幸福之药的小草,终致绕室三圈,空手而回。”所以幸福需要去珍惜,不必为醡浆草茶的至酸而埋苦,只要加一点冰糖,就变得美味可口,苦却与酸楚也就得以转化。(此段的两个材料就是具体的,因而也很有说服力)
玻璃球,或者是美酒,别说是茶了。无外乎是一种享受,是内心的享受,他不表达于外表,幸福存在于心的隙缝。但愿你能在这个社会中找到那一片片碎片,仔细品尝那滴滴美酒,让幸福永驻。
所以,幸福是什么?难以言语,却让人感到那美那醇那苦的感觉,因为这就是幸福。
稍稍顾及身边,
幸福时刻萦绕。
慢慢品味生活,
幸福将如此美妙。
青年人,不管是身强体壮还是体质欠佳,都应该有着无穷的勇气和力量。喜欢冒险,虽然有时做事冒失,但总不缺乏胆识和气魄。我喜爱的音乐制作人高晓松,念了两年的清华大学就退学,专门从事校园民谣创作;比尔?盖茨没念完哈佛却创造出“微软帝国”;年轻的陈景润身体不好却敢于攀登数学的高峰;但是青年人并不都是如此,或得过且过,或遇上挫折便萎靡不振,虽是青年却一点也不显出年轻的气质。难道年龄并不能说明一切吗?
是的,老年人,也许没有了从前用不完的气力和精力,但也可以活得年轻。他们早起早睡,身体康健,做着自己喜爱做的事情,把黄昏的天空染得一片醉红。我欣赏《老人与海》里的与大马林鱼与群鲨搏斗的老人桑提亚哥,我欣赏九十多岁的齐白石仍“不教一日闲过”的执着。但也有这样的老人,弯腰驼背,拄着拐杖,整日叹息:“老矣,不中用了。”我想,他真的老了。
可见,年轻是一种心态,换而言之,年轻是一种心理感受。有人说:只有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才会变为真正的老翁。有了理想便有了希望,有了希望就会有追求,不断追求一种心理上的美吧,那就是年轻!
那么,作为年纪尚轻的青年人,更应把握自己拥有的青春;作为年已老迈的老年人,更应保持自己乐观的心态。七十多岁才开始写作的塞谬尔?尤尔曼,在作品《年轻》中这样写道:年轻,不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时光,也不是红颜、朱唇和轻快的脚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生机,是使人生春意盎然的源泉。
我想,无论年纪大小,保持一种年轻的心态是最重要的。而我们要看到的是,年纪大的人对年纪小的人抱有很大的希望。年纪轻轻的我们更应相信:
岁月——
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
不能白了青年人的心。
众所周知,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词性是指词的语法特性,包括词的词法功能和句法功能。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性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词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一类是虚词。实词是指能充当句子成分,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的词。虚词是指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的词。根据各类词不同的词法功能,实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虚词可分为介词、连词、助词等。语法学中的词类分析法是西学东渐后,中国现当代语言学家借用西方语法学的研究成果来解剖汉语,研究汉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文检测,高中。它就如数形探索中的坐标,化学变化中元素周期律,生物学研究中的细胞分析法、基因探究法一样,是我们学习汉语,研究汉语,解读汉语的一个突破口,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遗憾的是受高考语文科重对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查,轻对语法术语概念的考查的影响,中考很少考甚而至于不考词类的相关知识,以致于初中语文教师很少讲解有关词类的基本知识。如果讲,都是浮光掠影泛泛而谈,讲得不全,讲得不透,以致学生进入高中后,对词类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给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基础性的障碍,羁绊了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那么在初中词类教学的基础上,高中语文词类教学的重难点是什么呢?
一是词的概念的界定。绝大多数刚跨入普高大门的学生,都搞不清楚字、词、语素、词组这几个语法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因此,教师有必要澄清这几个概念的关系。其中,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是汉民族的文字,它是汉民族用来记录本民族语言的书写符号,是汉民族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从书写形状看,汉字是方块形文字;从造字的来源看,它是表意体系的文字。论文检测,高中。汉字都有一定的形体,都有相应的读音,但不一定有意义,如“孑、蜘、朦、葡”等字,就只有形体和读音,但没有意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备用单位。任何一个语素都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风、云、雷、电、山、河、湖、水”等都有形、音、义,可以称得上语素;“孓、蛛、胧、萄”等只有形、音而无义,就只能称为“字”而非“语素”。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猪、牛、羊、马、金、木”等字都有形、音、义,它们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一个单音节单纯词。“孑孓、蜘蛛、朦胧、葡萄”等尽管有两个读音,两个形体,但组合起来才有一个意义,因而只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一个双音节的单纯词。同理,“俄罗斯、歇斯底里,布宣诺斯艾利斯”等,尽管有几个字,但只能算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一个多音节的单纯词。而“土地、教室、板凳、法律”等就是由两个字、两个语素构成的双音节的合成词,“对台戏、对流层,对外贸易,对抗性矛盾”,则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字(或者说是语素)构成的多音节的合成词。词组又称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黄叶、坐好、三次、所想”等就不是词而是词组。词一旦形成,其形、音、义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其句法功能和词法功能不会轻易改变;而词组是词与词的临时组合,具有可变性,多样性。
二、词类的划分,词性的确定。很多刚跨入高中大门的学生,一看见“风”就说它是名词,一看见“把”就说它是介词,一看见“流”就说它是动词。其实这些看法都是孤立的,片面的,不准确的。词类的划分,词性的确定,首先要根据词所承载的意义加以判别。如果一个词没有词汇意义,那它一般情况下就属虚词;如果有词汇意义来,我们就可根据其意义判断其词性。如“流”这个词,在“流血”、“流汗”、“流鼻涕”中,“流”是指液体移动,那它就是一个动词;而在“洪流、急流、中流、开源节流”等词组中,它是指江河的流水,显然是一个名词。“风”这个词,在“寒风、暖风、热风”等词组中,它是指“由气压不均而产生的流动的空气”,显然是个名词;在“风干、晒干风净”等词语中,它的意思是“借风力吹”,显然是一个动词;在“风言、风语、风闻”等词中,它的意思是“传说的,没有确切根据的”,因而是一个形容词。可见词的意义不同,相应的,其词性就有可能不同。其次,词类的划分要根据词的词法功能来加以判断。论文检测,高中。如动词,它具有如下两个显著的语法特征,一是动词前能够加副词,但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很、非常”等的修饰。二是动词经常作谓语或谓语的中心语,多数能带宾语。与之相区别的是形容词,它也有两大语法特征,一是大部分形容词都能受程度副词“很、非常”等的修饰,二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据此我们就很容易划清“深刻、深入”的词类了。我们可以说他的发言很“深刻”,但不能说他的.发言很“深入”;我们能说“深入”敌后,“深入”人心,但不能说“深刻”敌后,“深刻”人心。据此我们就可以判断:“深刻”是形容词,而“深入”是动词了。再如叹词,它是表示感叹、呼唤或应答的词,具有极强的独立性,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感叹语或句子,是其显著的词法功能。而与之相区别的是,语气词是放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的词,它总是附着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永不独立。据此,我们就很容易判断出下列语句中“啊”字的词性了。
①荷叶啊(语气词),是青蛙的摇篮。
②啊(叹词),我们的祖国多美啊(语气词)!
由此可见,根据词的词法功能,我们很容易确定近义词、同音词的词性。再次,词类的划分要根据其句法功能,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确定。如“在”这个词,它在如下三句中的句法功能不同,其词性就不同。
①他在家。
②他在家学习。
③他在学习。
第一句中“在”充当句子的谓语,故为动词。第二句中“在”与“家”组成介词短语表处所,故为介词。第三句中表时间状态,修饰“学习”,作状语,故为副词。再如“把”这个词:
①他把住车把不放
②他把两把扇子都弄坏了。
第一句中的第一个“把”字充当“他”的谓语,意为“握”的意思,显然是一个动词。第二个“把”是指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作“把住”的宾语,为名词。第二句中“他”为主语,“弄”为谓语,“坏”为补语,“把两把扇子”这一介词短语作状语。其中第一个“把”为介词,第二个“把”为量词。由此可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的位置不同,充当的句子成分不同,其词性往往就不同。
总之,在词类的划分、词性的确定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灌输三大理念。一是不能孤立地判断词性,认定一个词就只有一种词性,一定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多角度,多侧面地全面把握一个词的多种词性。如“花”这一个词语,在下属语句中,词性就不同。
①梨花开了。“花”,指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名词。
②文艺之花绚烂夺目。花:比喻事业的精华,名词
③她是一朵交际花。花:比喻年轻漂亮的女子,名词。
④他喂了一只大花猫。花:颜色或种类错杂的,形容词
⑤别在我面前耍花招了。花: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的,形容词
⑥该花的花,该省的省,一定不要浪费。花:用,耗费,动词。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一看见“花”就孤立地说它是一个名词,它除了作名词外,还可以作动词、形容词。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一个词词性的发展演变。如“朝”本为一个会意字,甲骨文象日出草从中而月亮还没有下去的形状,本义是“早晨”。论文检测,高中。“朝闻道,夕死可矣”“朝不虑夕”“朝令夕改”“朝辞白帝彩云间”等中的“朝”都是解释为“早上、早晨”,为一名词。论文检测,高中。后因人臣每天早晨要拜见君主,所以引申为“朝见”,成为一动词,如“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现又由“朝”的“朝见”义,引申为“向着”,“对着”的意思,虚化为一个介词,介绍动作的方位或趋向,如“朝前,朝后,朝着共产主义社会迈进”。三是要有词类活用的理念。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其通常的词法功能、句法功能的语法现象。如“端正”,本为一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但我们经常说“端正态度”。此处的“端正”一词就属词类活用,由一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使态度端正”的意思。又如“悲伤”,本为一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是指伤心难过,但在“悲伤着你的悲伤”一句中,就发生了词类活用。前一个“悲伤”为动词的为动用法,解释为“为……而悲伤”;后一个“悲伤”由一个动词活用为一名词,指悲伤的事情。由此可见,社会在发展、语言在发展、词所承载的意义在发展,其词法功能、句法功能就相应地发生变化,我们切不可用静止的眼光来审视词性,而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词性变化。
三、重视文言文中的词类分析教学。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古代汉语多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节词。有时古汉语是两单音节词连用,而现代汉语中这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恰好变成了一个双音节词。初学文言的学生往往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结果就歪曲了原意。如“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句中的“形成”,本为两单音节词连用,“形,形势;成,形成、产生”。这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发展到现在恰好成为了一个双音节词,其义为“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又如“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地方”为两单音节词,地:土地;方:方圆。现代汉语中“地方”为一双音节词,意为,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再如“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中“因为”本为两单音节词,因,于是;为、写、创作。现代汉语中“因为”合用恰好变为一双音节词,是表原因的一连词。可见利用词类分析法,我们能更深入、更准确地解读古汉语。二是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少,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多。我们只有运用词类分析法,才能更透彻,更精细地理解古汉语的词义。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事”本指“事情、事件”,为一名词;在该句中,“之”这一代词充当其宾语,“事”就由一名词变为了动词,解释为“侍奉、侍候”。兄,本义为“兄长”为名词;但它放在谓语“事”的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作状语,其解释就变为“以对待兄长的礼仪”。又如“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中“伏”字,本义为“埋伏”,是一动词。但在该句中“伏”用在“有”这一谓语动词后面,充当宾语,其词性就发生变化,为一名词,应解释为“伏兵”了。再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忘讽齐王纳谏》)中的“美”,本义为“美丽好看,与丑相对”,是一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在该句中“我”充当“美”的宾语,“美”就由形容词演变为动词。联系上下文,“美”就只能解释为“以——为美”,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见利用词类分析法,我们才能把文言中的词类活用解释得更精细、更准确。三是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有独特的兼词现象。兼词是指古汉语里用一个字兼有两个字的读音或意义的词,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中的“诸”就是“之”和“于”(“于”古音wū)的合音,“之”是代词,指搬运的土石;“于”是介词,释为“在、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中“焉”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是介词,解释“从”,“之”是代词,指代积土而成的山。其它如“子曰:‘盍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盍”为“何不”二词的合音,义为“为什么不”。成语“居心叵测”中“叵”相当于“不可”,义为“不可以”。要读懂文言文,首先就要我们准确地解释翻译好文言语句,为此我们就要充分地利用词类分析法,以此来帮助我们解读古代汉语。
像生物学的研究要从研究细胞、基因入手一样,研究汉语也应从词类分析入手来解析相应的语法现象。在高中阶段的词类教学中我们应引入探究式学习方式,因为词类的划分,标准不一,归类不一,不同的语言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如实词的划分,黄伯荣和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就把副词、叹词归为实词,并把表语气的词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类单列出来,称为语气词。而刘燕、邱学东等人主编的《高中语文教材知识资料包》则将副词、叹词归入虚词,把表语气的词归入助词,称为语气助词。论文检测,高中。此外,按一般语法学观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对词类的划分也不一致。如代词,现代汉语法学家将其归入实词,而古代汉语语法学家将其归入虚词。副词,古代汉语语法专家一致把它归入虚词;而现代汉语语法学家对其归类就有争议,有的把它归入实词,有的把它归入虚词,争论不休。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尽可能地去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进行比较斟酌,这样就更能加深学生对词的语法功能的认识。其次我们应重视“讲、练、评”三者的结合。对刚跨入高中大门的学生来说,词的词法功能、句法功能、词类活用、词的归类等知识都是相当抽象的,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只有先剖析一些典型的语法现象,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去探究,然后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加以巩固,对学生的分析解答作出客观、公正、有理的评价,才能提高学生的词类分析能力。在教学的时间安排上,教师可以把词类教学作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内容之一,在学生一跨入高中大门就集中讲授,然后在以后各年级的教学中加以巩固。也可以把词类教学的相关内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分割在各年级各单元之中加以讲授。总之词类分析法是我们解读语言的一把利剑,一种烛照语言内部的微观结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熟练地加以掌握。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刘燕、邱学东等《高中语文教材知识资料包》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王朝忠、王文学《常用汉字形义演释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幸福是知足。知足常乐,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错。世界在进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常常令我们不知所从。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对金钱的追求之中,从而忽视了身边的`一点一滴,当问及他们藏在金钱库中是否感到幸福时,答案却是否定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不懂得知足。有一项报道说:中国感到生活幸福的人群中,处在平均生活水平之下的农民占绝大多数。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他们这群人或许刚脱离贫困,过上温饱生活,但为何却比生活在富裕中的人更容易满足?或许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他们懂得知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双勤劳的双手,一份宝贵的亲情……何必去贪图那些身外之物呢?
幸福是懂得珍惜。过分怀念过去的人没有明天,一味幻想明天的人则会失去今天,只有把握好今天的人,才不会忘记昨天,才不会放弃明天。如何把握好今天?就是要懂得珍惜,珍惜眼前的一分一秒,投身于热爱的事业,用饱满的热情,迎接世上一切的困难,只有这样,人生才不会因为虚度而懊悔,才能变得充实,也只有充实的人,才能拥有幸福。所以只要学会珍惜,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将洒满感动,人生的每一秒里,都能尝到幸福的滋味。
幸福就是拥有深沉的亲情和深厚的友情。每次通过电话向遥远的父母问好时,总会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关怀的声音,每到此时,我都会感到全身暖和,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甜的。外出求学的生涯,一年才能回家一次,但这都不能减弱家人与我深沉的感情,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港湾,我们都用心在里面遨游。每每念至此处,幸福便油然而生。几年的求学生涯,我拥有了一大群同学兼朋友。相聚一起时,我们可以长时间地游玩、打闹,也能静下心来,谈彼此的理想、未来,我们用团结、奋斗、向上书写着各自不同的青春。当面对分别的时光,我们彼此思念,通过无线电波表达心中祝愿的同时,我们用心铸就起一座不倒的丰碑,上面深深刻着两个字——友谊。我为自己有了的亲情和友情而骄傲,人生如此,还有何求?
当再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的时候,我想我不会哑口无言了。我会大声地告诉他,幸福就是知足,就是珍惜,就是拥有人世间的真爱。就像现在我坐在这个教室,用平凡的笔写下一个个平凡的文字,透过文字散发出来的墨香,这就是一种幸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