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美妙而又神秘,它会使我们惊讶于它的美丽,同时也会我们感叹于它的精神,正是因为这样,我一直喜爱着大自然。
不经意间看到了一株小草,我惊讶了,小草,你只不过是大地那滋润的土壤中的一粒不起眼的种子,但你却在石缝中顽强地生存,在风霜雨雪中,傲然地挺立,在大火燎原时,你又在等待另一个春天,你在告诉我:你要生长,你要阳光,你要充满生命力的灿烂,你不畏大石和雨雪风霜,不惧大火和狂风恕浪,你只为了使自己的生命绽放,绽放!
走着走着,我看到一棵大树,我惊讶了,那是一棵历尽岁月沧桑的老树,佝偻的枝干上,隆起条条的筋和纵横的纹。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你那宽广的胸怀,坚强的臂膀,浓密的绿阴,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你的绿色不仅装点了时空,更给人们送来了丝丝清凉,让我们可以安然度过炎热的夏了,你的无私和博大,让我们时常感动!
我顺着流水声,看到了一条小溪,我惊讶了,小溪,你的潺潺流水让我无比舒怀,你的清净阴凉让我分外畅快,你是快乐的,可是那一块大礁石,却成了你的阻碍。我问:你会绕道而行么?你说你的路不会改,你说你要将它翻越,为何如此艰难你还要坚持?你说你的生命,要活得精彩,不为困难所吓倒!
我喜欢这自然,这也是一种课堂,我坐在大礁石上,看着小草愉快地成长,大树无私奉献着阴凉,感受着小溪带给我的舒爽,它们让我学会了顽强,奉献和不畏困难,这美丽的大自然不也是一种课堂吗?
江河湖海的童年,就是我——小溪
小溪的脚步是轻快的。
假如我是一条小溪,我会不停的走,哪怕有石头、泥土、木头……它们都不想让我过去,但我不会轻意地放弃,我会把它们的角磨掉,然后从缝隙里钻出来,直到我流入大海。
假如我是一条小溪,我会把我的音乐传播给大家,我的音乐是欢快的。我的音乐可以把小鹿、松鼠、小鸟……变得快活起来,而且还会跟着我的节奏跳起舞来,还可以把每天都垂头丧气的野草、野花把头抬起来。
假如我是一条小溪,我会把我的东西加上我一起奉献给人们,让他们把我身体里的小虾、小鱼抓去,当菜吃;让他们把水舀走,用去洗碗筷用,让小孩子们在我的身体中嘻戏,他们打水仗、游泳,在我的上面用小石头扔下来打水漂,玩的很开心,我也开心。
假如我是一条小溪……
我是一个八岁的小学生,每天都背着沉甸甸书包,有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有一次,我在家里写作业的时候,听见外边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自由自在的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我就想:“如果上天能给我一次变成动物的机会,那我一定要变成一只奔驰在广阔草原上的狮子王,和小鸟一样无忧无虑,那该多好啊!”
因为,如果我能变成一只真正的狮子王,我将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我会带领者动物们在峡谷里穿梭;在辽阔的大地上奔驰;在青葱翠绿的森林里散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个动物都遵守着森林的法规,从此不再因为作业,和妈妈没完没了的唠叨而烦恼。
有一天,我从梦中醒来,发现我躺在大草原上,咦!我怎么变成了一头狮子?浑身长着金色的毛,像披了一件金色的斗篷,头上的毛就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威风极了。忽然,我打了一个哈欠,没想到发出了凶猛的叫声,周围的草向被震得一阵风吹过似的。于是,我大摇大摆的走进丛林,只听“国王陛下,欢迎来到动物王国。”我听了之后愣住了。
这时,小兔子蹦蹦跳跳的走过来说:“大王,大王森林的一角着火了。”于是狮子王带领着大象,河马,水牛和鳄鱼急急忙忙的来到了目的地,我说:“大象,你去那条小溪吸一点水往着火的地方喷,水牛,你和鳄鱼、河马一人拿一个大大的水桶和大象一块儿弄,我到里边救人。”最终我们还是把火扑灭了。不一会儿,狗熊说:“报告大王,小兔被老虎抓走了。”一会儿,野狼来了,说:“报告,豹子侵略了鳄鱼的地盘。”一会儿猴子走过来说:“报告,野猪掉进了水里,赶紧派人去救它吧!”——我就和众多的动物解决了各种问题了!
成功,是人们对结果的评价,也是人人都梦寐以求的,可你有没有想过,失败也算是一种成功呢?
可能大家读到我这个题目时,会有这样的疑惑:你写成功就成功呗,为什么要写“这也是一种成功”呢?现在你讲讲其中的奥秘。
那是发生在我二年级的时候,由于小时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我又不怎么贪玩,我从一年级开始成绩就名列前茅,常常博得同学、老师的夸奖,这使年幼的我不禁暗自的得意。
很快就升入到了二年级,一年级的我就很骄傲,到了二年级就根本别谈了,可是在二年级的第一次考试就给了我当头一棒。
由于老师说下午要考试,下午来的时候,放眼望去,几乎没有一个“正常人”,有的成绩不好的同学,双手合十,把眼睛闭起来,嘴里念叨着:老天啊,佛祖啊,求求你们保佑我吧!考试了,我一看到试卷简单地浏览了一下,心想,这考卷也太容易了吧,分分钟可以搞定,哈哈哈……好了,我看了一下表,还有30分钟叱,我在那儿无聊地等啊,只听到老师说了一声“交卷”,解放了……
第二天,报分数,陈诺100,李关98,王铖92……什么?我考了92分,这不科学吧,看了试卷后,原来我错了一条计算题,一道应用题,原因居然也是算错了。
回到家后,妈妈问了我一句“王铖,数学考试考了多少?”妈妈这一针见血的刺中了我这不堪一击的心田。一向坚强的我不禁流下了眼泪,等妈妈弄清楚情况后,思考一番对我说:“王铖,其实你这次考得这么差,我认为很好,你在奶奶那儿不是经常看到一些人剪果树的树枝吗?其实,那些树枝是结不出香甜的果实的,但它会吸收大树的营养,所以要修剪掉,就像你喽,从一年级开始就生出骄傲的枝条,而这个92分像一把锐利的剪刀把它剪掉了,提醒你不要再骄傲。”
妈妈的一番话,我若有所悟,点了点头。
其实失败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能不能从中吸取教训,“失败乃成功之母”就是这个意思。
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和爱我的和我爱的人在一起,每一刻都是幸福的,对于我来说,能平静的生活,这就是幸福。
在万物复苏的季节中,多少次我看着小草顽强的破土而出,看着小树冒出嫩绿的枝芽,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我多么想化身为小草,顽强的破土而出,随着这春风漫游世界,其实无忧无虑就是一种幸福。
在烈日当天的夏天,我想当水中的鱼儿,痛痛快快的凉爽整个夏天。每一次,当我们睡得出汗时,总是忽略了身边那个一直为我们扇扇子的人。当我们伤心难过,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我们时,总有那么两个身影,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当我们四处漂泊,无处可去的时候,总忘了,有那么一个地方,等着我们的归来。其实,父母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关心着我们。其实,父母的付出也是一种幸福。
在充满悲欢离合的秋天,我们总会像树叶一样,独自漂泊远方。在我们孤独寂寞的时候,她总会悄悄的陪伴着我们;在我们想找一个人诉说心中的苦与乐时,她总会是我们最好的听众﹔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她总会帮助我解决难题。也许,曾离别过,争吵过,但是朋友是一辈子的朋友。其实,朋友的不离不弃,相互了解,这就是幸福。
在北风呼啸的冬天,我们总会下意识寻找最温暖的地方——背窝。那个地方,我们曾兄弟姐妹抱在一起取暖,睡觉的地方。那个地方,我们曾兄弟姐妹一起诉说心事的地方。那个地方,我们曾兄弟姐妹一起开玩笑的地方。她们都是我所爱的人,爱我的人,这也是一种幸福。
对于幸福,我从不贪心,只要和我爱的人,爱我的人在一起平静的生活,我就会很满足,这就是幸福。
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
这也是一种兴趣我妈常说我怪,这个年代同我一辈的学生,已经很少会常去图书馆了,对读书这是也永远不会意兴阑珊。在这方面,我是不谦虚的,甚至有些骄傲。借阅与阅读,是我的一大兴趣爱好。
兴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业余生活的佐料。我可不这么认为,我已是认真地投入了进去,并且得到了回报。叶林凤在《读书随笔》中谈到“要少写多读。如果做不到,那么,就应该多读多写。万万不能只写不读。”这一语点破我的心境,人的写作境界往往来源于他阅读的层次和自身的感触。但这又和借阅有何关系呢?
借阅成为我乐于做的事的原因,主要是其范围之广。书店的书多也多不过图书馆。而在图书馆中,旧书新书,皆陈列的有条不絮。凡是真正爱书的人,都会喜爱在树丛中走来走去的氛围,古今中外,都是知识,而这知识你又可随意翻阅,多么好的体验!最后一点,就是在图书馆找到了自己想在书店买而错过的书,好像瞬间拥有了幼童的欢兴鼓舞,比在商场减价时还要高兴。
说句题外话,借阅还是一种心理作用。我带回家的书,都会尽自己所能将精华摘录进一本本子里,这大大提高了我的读书效率。相比之下,有些图书,买回家后放在床头,任日累月积的时间加起来也少去翻了,所以说,借阅有时间限制的特性,是很好的。
有读必有所思,有思必有所想。只要认得字的,皆会读书,可是为何文豪只有那些人。区别就在于读书方法四字。每每阅读后,我总会思考,并且对此事充满了兴趣,乐此不疲。从一点看到了一面,从故事情节推敲作者表达的用意。文字是可以偷的,可以复制的。可是思想不行,你窃喜你摘下的句子,却不知这只是那个作者知识之树的一颗果实。你没有把书读透,没有结合一切外在材料把作者的思想读进自己的思想,没有“取精华,避糟粕”,这种情况之下的任何人跟我说:我读完了这本书。在我看来,都是个巨大的笑话。你不仅没有读透,还把时间浪费了,多么愚蠢的作法!
再来说“有想必有所写”。写作是展现读书成果最好的方式,也是对书的尊重与回报。我热爱写作,几乎可以用不能自拔形容。出门可以不带手机,钱包,却万万不能忘记了带笔和纸。周国平曾在《风中的纸屑》中提到:当一个思绪或感觉突然浮现时,写作者要善于随时随地把自己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于是常在灵感涌现时,在大街上写起东西来,虽说尽是些零碎的小句子,可是这个兴趣习惯,一直保存至今。
这些琐碎的记事,有人看来是一种嗜好。可我已任然让它在我的生活中变成一大兴趣,一有时间就重复其过程。乐在其中,这便是最伟大的兴趣。
其实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已经深刻地揭示了形式逻辑自身的困境,要不然就不会有非形式逻辑的兴起。事实上人类的思维,在逻辑形式化的形这里面有几种关系还需要说一说。
观点,是具有某种观念的人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论域,是议论的范围,是在一定的文句或在一定的对话中所论及的问题,近似于通常说的“话题”。论点,是一定论域中的观点需要论证以期获得他人认同时的话语表达形式。所谓论题,只是论点的不同说法,它是论证中需要确定其真实性的判断。显而易见,它们之间既紧密地互相联系着,又有着或大或小的区别。
观念不等同于观点。观念一旦形成,可以相对独立地存在于脑海里,它常常是模糊的、不自觉的,尤其是那些集体无意识的积淀。象阿Q对革命就天生地存有偏见。观念只有当被某种具体的问题情境触发时才起作用,从而形成观点,当革命来临时,阿Q就觉得革命便是与他为难。
按照立象尽意的\'原理,为了尽意才需立象。因此先得有意,然后再为尽意而立象,意动成象,意在象先。因此象思维的出发点是“意”,当然这个意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才会获得此意。不过,作为表达的开端则是意。在议论场里,意在笔先,就是观念先行,先有观点再讲道理,观念是汉语论证的起点。
进入议论场,面对的问题情境也就是论域,所以论域是观念的用武之地;而观念在论域中用武的结果便产生论点。因此,论点必须存在于某一论域中,而且它必须是明确的、自觉的。在同一论域中,不同的观念在论战时就会形成不同的论点。例如,对于柯瓦连科和华连卡骑自行车一事,别里科夫就认为: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而布尔金却觉得: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因为两人的观念差异实在太大了。
观点也不等同于论点。观点形成以后,可以是潜在的,只存在于思维之中。假如当别里科夫与布尔金在议论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是否有失体统时,有个旁人在场,那他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却未必要说出来,这时断不能说此人没有观点。但是论点必须是外显的,存在于言语形式之中。当你的观点发表出来,加以论述,以期引起他人注意时,便构成论点,因此,论点是待论的观点,是观点的物质外壳。观点与论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讲道理必须用明确的判断句把观点表述清楚,从而使论点鲜明有力。
至于论题之不同于论域,本是毫无异议的,但还是有人借用论题来代替论域。殊不知论题就是论点,只不过前者是逻辑学的术语,后者是文章学的术语罢了,它们的意义还是同一的。为明确起见,还是不要以论题代替论域为好。但是论点(论题)与论域的关系倒是需要重视的,因为论点要是离开了论域便不复存在,而在同一论域中又可生出形形色色的论点来。论域里的论点就像鱼缸里的鱼,一只鱼缸可以养多条颜色不同的鱼。
由观念出发,对具体问题形成看法,然后加以论述,一切都有序展开,王充有一个生动的说法:及出荴露(敷陈表露),犹玉剖珠出乎!烂若天文之照,顺若地理之晓,嫌疑隐微,尽可名处。且名白,事自定也(《自纪》)。等到文章一经出于胸中展露在外,就如同美玉从石头里剖出珍珠从鱼腹中取出一样了!它的光辉像天上的日月星辰一般灿烂,条理像地上的山脉河流一样清楚,凡是不清楚不明白的问题,全都能说得清清楚楚,况且事物的名目一旦表示清楚了,所论述的事情也就确定无疑了。
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很多人来说,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其最终学历,以后读专著写论文,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自我摸索。而高中议论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恰恰是对观念的塑形作用缺少足够的认识。
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用一个明确的判断句说出自己的观点,再从观点追索其背后的观念,此时的观念总是以评判标准的姿态出现的,相对比较容易把握。组织辩论是比较好的具体方式,双方针锋相对的观点,更易凸显深藏的观念。
从观念出发,论证的程序变得清晰可见,接下来《理》要对论证的展开机制进行讨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