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上课了,老师在每个四人小组桌上放了一盒蜗牛,每个盒子都有两只蜗牛,还有几片叶子。老师先让我们一起观察蜗牛。
我坐在椅子上,认真观察蜗牛:我看见蜗牛有一个比较脆落弱的.、低圆锥形的壳,蜗牛有明显的头部,头部有两对触角,后一对较长触角的顶端有眼。我观察到它走路很慢,脚下还会分泌黏液。
奇怪!怎么没看到蜗牛的嘴巴?它怎么吃东西的呢?我好奇地问老师。老师笑了笑对我说:“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却有23600颗牙齿。有一次我住在学校,早晨五六点起床,那时候我看见一片树叶底下有一只蜗牛。听完了这件事你知道蜗牛吃什么了吧?”我灵机一动:“噢!想到了,蜗牛爱吃叶子,是一种农业害虫。”
老师还告诉我们,蜗牛喜欢潮湿的地方,尤其是下雨后,它都会出来活动,要是没有水份了,它就会把头缩进去的。
今天的科学课,我们不仅仔细地观察了蜗牛,还让我们知道蜗牛的特征。我还知道在我们中国,蜗牛象征落后,而在西欧则象征着顽强拼搏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跑去问妈妈:“妈妈,您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妈妈对我说:“我也不知道,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我去找有关的书籍:阳光射入小水滴,即从空气这种媒质进入水这种媒质,发生一次折射,由于构成白光的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紫光波长最短,其折射率最大,红光波长较长,其折射率最小,其余各色光则介乎其间。因此,光线在小水滴内产生分光现象,各色光同时在小水滴继续传播,遇到水滴的另一界面时被反射回来,重新经过小水滴内部,出来时再一次发生折射回到空气中。这样,阳光在小水滴中进行了两次折射和一次全反射就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当空气中的小水滴数量很多时,阳光通过这些小水滴,经过反射和光集中在一起,彩虹就在天空中美丽的形成了。
“哦,原来如此。那我能不能自己做个彩虹呢?怎样才能做出彩虹呢?”我简单的`策划了一下这个实验,彩虹必备:水滴{用水代替}。我心想:这还不简单,借用清洁工阿姨的水管放水,做一次“下雨”就行了,一切准备就绪。好,放水,水发出“哗哗哗”的声音。我以为成功了正得意洋洋的时候,一看。“咦?怎么都没有变化呢?”彩虹并没按我计划出现,结果和我的猜测大有出入。我冥思苦想,一拍脑袋“哎呀”,我竟忘了彩虹最重要的是光。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选择了一个赤日炎炎的下午。好,放水,源源不断的水从水管流出,终于,经过阳光的折射,期待已久的美丽彩虹出现了!
哈哈,现在我不仅知道了彩虹的形成,而且还亲自做了一次彩虹。在科学这个知识王国里,我将尽情遨游,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收获更多的乐趣!
秋天的到来也意味着冬天即将来临。天冷了,人们在家里抱着热水袋,开着空调取暖,出门是更要穿上厚厚的棉衣。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树木是怎么过冬的呢?对,它们唯有脱尽全身的树叶,来尽量减少水分的蒸腾,才能安全的过冬。
你或许会觉得很不可思议,那么就让我来告诉你原因吧。树木为了自我保护需要休眠,而越冬休眠树木本身也需要养分,为了调节自己的体内平衡,很多树都需要落叶,减少水分、养分的损耗,储蓄能量等到条件适宜再从新萌发。而一些松柏之类的树木因为叶片像针尖一样,损耗水分养分特别少,所以能保持常绿。要不然,天寒地冻,狂风呼号,树根吸收水分已经很困难,而树叶的`蒸腾作用却照常进行。你想想看,等待树木的除了死亡还会有什么呢?
那么叶子又是如何变得容易被风吹落的呢?叶柄本来是硬挺挺地长在树枝上的。到了秋天,随着气温的下降,叶柄基部就形成了几层很脆弱的薄壁细胞。由于这些细胞很容易互相分离,所以叫做离层。离层形成以后,稍有微风吹动,便会断裂,于是树叶就飘落下来了。
多么聪明的树木呀!它们的“减少”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