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体验让学生拥有了第一手生活素材,同样,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社会上的各种人物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素材富矿。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参加公益活动,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生生的写作资源。
比如,在双休日,盆景园里学生们仔细聆听园艺师傅讲解盆景的制作过程;社区服务站的“学生义工”在慰问下岗工人、退休老人;文化馆里,“小书画家们”在挥毫泼墨并对艺术家喋喋不休的询问肯德基、必胜客门店,同学们在做“钟点工”,对各种类型的顾客进行观察调研;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小记者”在做人物专访。街道、社区、广场、商店等到处都有学生活动的身影,他们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在实地考察、专项调研,积累自己个性化的写作素材。
这些写作素材,完全从生活中来,学生对某行业某领域有真切感受,并且人人不同。因而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极具个性,绝无雷同,更不会是“流水线制造”的。
作文写出来了,写得怎么样呢?评改环节尤为重要。写得好不好,不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得让同学们自己评判。
学生互评作文是经验与智慧的碰撞,可以在交换体验中提升写作水平。互评作文,教师要引领引导示范,最好出示一篇评改样板(标杆作文),这篇作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由教师精评细改,印发给每个学生,在学生评改中能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依据自愿原则和互补原则组成小组,要求学生认真通读全文,标出错别字、病句及标点运用不当之处,同时写出眉批再读全文两遍,参照标准评改文章内容,找出主要优缺点,打出分数然后可以直接与作文的作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体验交换,思想碰撞。评改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对于典型问题,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互评”作文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极大地满足了他的上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努力地“评”逐步走向努力地“写”,实现双赢。
生活体验为记叙文教学建立了开放的作文教学环境,着眼于人的发展,尊重学生主体的需求。我们相信,有了生活的体验,学生写作时,脑海里就闪现生活情景,其间的人物情景也会招之即来,奔入眼底,注入笔端,达到文思泉涌的写作佳境
五岁的时候,我已经上了幼儿园。一天早晨,我和妈妈正在被窝里睡觉,爸爸在外地出差。突然,电话铃声“叮铃铃”的响起来,迷迷糊糊中妈妈接了电话,之后她没有再回到床上睡觉,而是在衣柜里找衣服穿,喊我起来:“宝宝,起来了,爷爷奶奶今天要从老家过来看我们,宝宝和妈妈一起出去给他们买好吃的东西好不好?”爷爷奶奶平时最疼爱我了,顿时我睡意全无,头像小鸡啄米一样点着,脸上挂满了开心的笑容。
很快我和妈妈出了门,来到了菜市场选购了一些爷爷奶奶爱吃的菜,之后又去超市买了一些零食和补品。在回来的路上,妈妈手上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渐渐的`开始喘气,头上出现了大颗大颗豆大的汗珠,走路的速度越来越慢。看着她这么辛苦,我有点心疼,于是对妈妈说:“妈妈,你给一点让我帮你拎着吧,那样你就不会这么累了。”妈妈笑着说:“宝宝这么小,力气也小,以后等你长大了再帮妈妈。”我觉得妈妈说的不对:“妈妈,我能帮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我帮帮你吧!”妈妈想了想,给了几个小袋子给我拎着,这下她腾出手来,轻松多了。她笑着说:“宝宝长大了,懂得心疼妈妈了,妈妈真感到开心。妈妈爱你。”得到妈妈的表扬,我就像吃了蜜一样甜滋滋的。在以后的生活中,妈妈总会给我机会,让我帮着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俩人乐在其中。
这件小事虽然过去很长时间,但是在我成长路上是一个快乐的记忆,让我从那时候起学会了心疼和感激父母,教会我如何去爱!
星期六,我和妹妹在图书馆参加了智慧大转盘活动。
智慧大转盘是两个人一组,我和小红一组。
有五轮比赛,每轮20分,总分最高的一组获胜。
第一轮比赛——写汉字,每组听写五个词语,每个词语4分。
我和小红出师不利,只得了一个最低分,4分。
但我不灰心,等着下一轮来转败为胜。
第二轮比赛是劳动。
每组要在40秒内夹满20个乒乓球,一个一分。
比赛即将开始,我和小红紧张地走到前边。
老师一声令下:“开始!”我们就尽最快的.速度夹起来,夹着夹着,我的头上出现了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手也酸了,速度慢了下来,但我还是坚持夹着。
这时,老师说:“10,9,8,7,6,5,4,3,2,1,到!”老师数了数乒乓球,哈哈!刚好20个,耶!20分!
第三轮比赛很简单,是古诗词,考两句。
老师报前一句,我们写出后一句,每句10分。
比赛开始,老师微笑着说:“好雨知时节”,我们马上写出“当春乃发生”。
老师又说:“夜来风雨声”,我们立即写到“花落知多少”。
哦,太简单了,这些我们在学校里都背过默过。
我们很荣幸还是得了20分。
第四轮比赛你画我猜特别有意思。
一个人画画,另一个人猜画的是什么东西。
我根据老师的要求,画出了一头牛,小红很轻松地猜出来了。
我们又得了20分。
一轮又一轮……我们都认真地对待着,参与着,最后我们得了65分,但没有想到还有比我们分数高的小组。
虽然我们的分数不太理想,但我却在比赛中得到了快乐,还交了一个新朋友——小红,同时还收获了友谊。
每当夏夜来临,成群的飞蛾就会扑向马路两旁的路灯,你见过这样的现象吗?而我就被这奇特的现象吸引住了。
于是,我开始仔细观察这种现象。每次吃完晚饭后,我就跑出去观察。只见,一群密密麻麻的飞蛾以灯泡为中心轴,绕着灯转,渐渐地,我发现它们绕灯泡转圈的面积越来越小,最终一个个都一头撞上灯,像雨滴一样落下来,命丧黄泉。我目瞪口呆,不禁想到飞蛾扑火这个成语。看到这儿,一个个问题涌进脑海:飞蛾为什么要扑火?飞蛾扑灯为了什么?飞蛾绕灯为什么转着转着就撞上灯泡?它们为什么你追我赶地靠近死神呢?
正是带着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我大量地翻阅了科普读物,如大海捞针般地在《十万个什么》里找到了最理想的答案:因为飞蛾的眼一受到灯光的刺激,就会引起神经错乱,然后,影响飞行,所以失去重心,飞蛾就绕灯转,转得圈子愈来愈小,直到撞上灯泡,并不是它喜欢灯泡,而误认为是阳光,才扑上去的。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发现。
通过这次探索,我明白了飞蛾扑火的秘密,我知道生活中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奥秘,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一定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生活作业,又可以叫做“实践作业”。我们知道,作文尤其是记叙文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实践。所以在学生放假作业的`布置上,我坚持每次都布置生活作业。让学生每个周末实践一个项目,周日晚上撰写该活动的过程、思考、感悟,形成周记。
比如说,周末放假让同学们到市场买菜,周日晚以《今天我买菜》为题写一篇周记。对于这项作业,同学们热情高涨、兴趣浓厚。写出的周记更是精精彩:典型的场景描写,有生动的语言描写,有传神的细节描写,还有真切的人生感悟。再比如说,放假布置一项生活作业;整理我的房间。同学们写的周记让人感动;很多同学是人生第一次整理房间,摸索了半天才整理好,享受到了劳动的快乐,知道了父母的艰辛有的整理出了儿时的物件儿,回想起童年的快乐往事;有的整理了自己的房间,顺带整理了父母亲的房间,有了感恩的实际行动。
类似的生活实践作业,学生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料可写,有情可抒,是解决学生无米下锅的有效方法。
前面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实地调研,搜罗生活中的轶闻趣事,爬罗剔抉,分类汇总,形成体系完备丰富多样的素材库。如何将这些素材契合题意进行运用,组织成文,是最为关键之处。
其实,文有章法,自古皆然。老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指导学生根据素材的差异,形成个性化且有章法可循的创作思路。比如,如何在记叙文中塑造某个小人物形象。这种作文可采用欲扬先抑法,开头即可以简洁凝练之语特写人物,或设置人物出场的特殊环境:主体部分根据文章中心预设出详略之处,详写人物意料之外的行为进行设疑,接着借助次要人物出场解疑,升华主旨:最后回扣点题。也可在主体部分设置对比,可将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对比,或将主要人物的今昔作对比,以此凸显主旨。
再比如,以某种工艺或物品为写作素材,在确保广泛积累相关素材的基础上,找出此素材与中心勾连紧密之处,作为升华主旨的契合点。在文章的思路设置上,则以时间为轴展开续写。依据“走近该物——细致观察——设疑思考——解疑再品——升华主旨”的思路,或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若欲以植物入文,亦可参照此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