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新人类的一员,对于我来说,最津津乐道的就是追星了吧!对当红明星的年龄、星座什么的都了如指掌,说起来如数家珍。可最近,我突然改邪归正了,欲知原因,且听我慢慢道来。
前些天,妈妈也突然加入了追星的行列,虽然似乎图谋不轨。我转念一想,管她呢,总算有人陪我追星了!
妈妈追起星来也称得上是废寝忘食的。午夜时分,我睡得正甜,忽然被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吵醒,像是在演戏一样。我生气地冲出卧室,一个健步冲进妈妈的寝室,妈妈显然被破门而入的我吓了一跳。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抹抹眼泪把我训得晕头转向,便回去睡觉了。第二天问妈妈,才知道妈妈在看电视剧,因男主角和女主角分手而痛哭一场。唉,我坚强的妈妈竟这样轻易地落泪了,真是戏剧性的一幕呀!
咦,这一幕怎么感觉似曾相识呢?哦,想起来了,有一次周末,很晚了我还在听歌,听的还是节奏感特别强的那种。我随着节奏拍打着床、墙,拍打着周围一切能拍打的东西。还大声地哼唱着,声音随着旋律越来越大,妈妈被吵醒了。她疾步走进我的卧室,怒气冲冲地看着我,但一句话也没说,我也一句话也不说。就这样僵持了几分钟,妈妈转身走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天,妈妈在看电视剧,我在做功课。我做完功课,肚子唱起“空城计”来了。一看时间,呀!已经七点了,妈妈怎么还不做饭呀?“妈妈,你怎么还不做饭啊,我肚子都抗议了!”“好好好,看完这集就做。”切,听都听得出来,妈妈肯定是不想做饭嘛!过了一二十分钟,妈妈还没做饭。懒归懒,但饭还是要吃呀!更何况妈妈以前不是这样的。我又抗议起来,妈妈说:“好,马上马上。”这句话听起来假惺惺的,像是故意不做饭似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以前也做过类似的事,饭菜端上桌,妈妈总是要三番两次地催促,我才不耐烦地起身。
我脑子转得很快:“妈妈有为了帮我改掉盲目追星的臭毛病而假装追星的嫌疑!”
我亲爱的妈妈呀,您的“阴谋”被我识破了,但我还是心甘情愿地踏入您的“陷阱”。您真是高明啊!
现在,我星还是照样追,不过不像以前那样盲目了。追星之余,我喜欢读读书、骑骑自行车……性格也更开朗了,这可多亏了妈妈的“阴谋”啊!
当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明星充斥了人们的眼球,各种造型节目更是层出不穷。这种明星文化的崛起吸引了很多人去追星。有的人通过追星,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了更加多彩的生活。但是有的人因为追星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挥霍自己的时间,甚至为了自己所喜爱的明星而轻生。那我们到底该不该追星呢?
其实这种“追星”现象一直存在,比如晋时的潘安,因才貌出众而全国知名,甚至到现在还有“貌若潘安”的说法,每当潘安乘轿出门,街上的妇女,甚至连上了年纪的老太太都争相向轿里投递鲜花、食物等物,以至于每次都满载而归。再如明代的海瑞,做官十分清廉,全国各地老百姓都称他为海青天,甚至拿海瑞的画像做门神,每天都要拜一拜。因为他在老百姓中的名气,没有什么突出政绩的海瑞,从一个没有品级的教谕最终做到了南京都察院右金都御史的职位。民国时期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也受到当时人们的追捧,由此可见,追星并不是由这个社会催生的产物,而本就是人之常情。
追星的行为固然不能算作有错,但明星们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其中的很多明星空有光鲜的外表,凭借自己的人气,做出违反法律,令人心寒的举动。近段时间来房祖名,柯震东等明星因吸毒而被拘留的事件就是鲜明的例子,他们为了自己一时的享受,伤透了人们的心,至于在事后柯震东粉丝们请求宽恕柯震东一事则更加不可能,他在吸毒之前应该认识到自己这样做的后果,法律是不会给人留情面的。
除了这些品行不端的明星,绝大部分明星还是很正能量的。成龙在自己成名后,并没有自顾自地贪图享乐,而是想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明星的担当与责任,热心于公益,向国外传播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成龙所做的让我们崇敬并且自豪,成龙也收获了更大的影响力。
追星是人之本性,没有对与错,但我们要把追星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我们可以追星,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为追星茶饭不思,寻死觅活已经不能算作追星,只能说是一种病态的迷恋。追星只能作为兴趣,而不能作为功课。追星与否,选择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只有看淡追星这件事,才能更好地追求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这些名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心中崇敬的名人,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1903年12月,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
这就是居里夫人,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一个简朴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伟大的人!
我看学术追星优于追歌星、影星。追求学术工作者,至少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知识,而对那些娱乐明星的追求则不然。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主讲,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迅速走红,其实我也看过这个节目,觉得讲得挺好的,有人批评他将历史庸俗化甚至粗俗化,我敢问几句,如果易教授不是知识渊博,对历史非常熟悉,他能将课讲得这么通俗易懂?换作是你,你讲得出吗?即使讲得出,你讲的都是些所谓很有内涵,很有深度的句子,观众看得懂吗?人们评价白居易写的文章通俗易懂,怎么没见你们评论他的文章“庸俗甚至粗俗”?
由此观之,我认为追求学术家是件好事。
不是总在说现在生活好起来了,就要提高大众的文化程度,提倡精神文明么,就要提高大众的文化程度,提倡精神文明么,学术追星在向学术家学习,怎么又开始争议起来了!
中国的科学家似乎没有外国的科学家“值钱”,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等科学家闻名全球,而中国呢,好像就只有一个袁隆平在国际场上走了一圈吧,学术追星说不定就是中国人民开始关注科学家的标志,该是鼓励吧。
给家长或者老师两个选择,一是让孩子选择学术专家或教授作为偶像,二是选择娱乐明星。我想他们给出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术专家和教授们应该都经过了辛辛苦苦的学习,做出了许多付出才能够有现今的学识,我们应认可他们,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向他们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
假设一个人发明了一项专利,像歌星、影星那样,“突破五百万米”,“突破三千万票房”,发明人赚了个几百万,你看我们中国每年的发明创造能不能赶上美国,你看我们中国的科学家会不会越来越棒!
所以说,学术追星是件好事,证明大家都在关注科学事业了,证明科学家的价值被大众认可了。
如果硬要分类,学术追星应该就和文人、诗人追星热一样吧,一本《红楼梦》不是也有那么多追求者么,还被称为“红学家”,钱钟书、三毛也有那么多的书迷,学术专家和教授怎么就不能也有崇拜者了!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这些名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心中崇敬的名人,就是贝多芬。
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87年以后,贝多芬担起了全家生活的经济重担。1792年,贝多芬在海顿的.鼓励与支持下,来到维也纳定居。
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26岁时失聪。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但贝多芬最后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惨、最痛苦的年月,孤寂和贫困的威胁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等等。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想。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他的九首交响曲像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
我崇敬他的叛逆气质,崇敬他的坚强性格,崇敬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崇敬他对社会的责任感……
贝多芬,我心中的明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