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静好。如水的日子散发着淡淡的清欢,花香鸟鸣的清晨,喜欢依着一杯茶的馨香,倚在窗前,看天上白云轻轻飘过,任光阴静静的在指尖流淌,让一颗被尘世烟火渲染的心渐渐沉静下来,默念一份心灵的温婉,拥有一段清寂的时光。
一直认为最好的心境,不是避开车水马龙,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尘世的纷纷扰扰,总是会让人倦了累了,找一个清闲的午后,关上心灵窗子,隔绝人世的喧嚣,一杯茶,一本书,便是一段静谧的光阴。茶,便可以品尝人生的百味;书可以找回心灵的皈依。轻拥一米阳光入怀,和着书香,任流淌的心事,在季节中浅漾,生命就在这悠然的时光中婉约成一朵花。
与文字相依相偎的日子,天是蓝的,风是轻柔的,心是清宁的,光阴是美的。拈一指墨香,江南的清韵,唐诗宋词的婉约,于微雨红尘处,观一朵莲的超凡脱俗,赏一抹山水的灵气,让风儿吹去满心的疲惫,让云儿拂去眉间的烦恼,将唯美写进诗行,将爱恋寄情山水,将温暖一路铭记,在清净的文字中邂逅自己,静静地享受春花开的绚丽,秋叶落的静美。任时光之笔在岁月的纸笺上写下沧桑,独守清欢,文字生香,便是人间好时节。
素来喜欢那种浅淡的芬芳,一如兰花的清香,不张扬,不厚重,却也芬芳怡人。淡是人生的底色,淡如水,是生命的源泉;淡如清风,轻柔悠然。行走在尘世间,千般经历,万般找寻,最美不过拥有一颗淡然的心。淡,在岁月里;静,在心里;而清欢,则在眉眼间。拈一颗素于流年里,褪却指尖浮华,揽一份悠闲和诗意,与时光对饮,拈花浅笑,在光阴的角落里,寻一处心灵的桃花源,任时光散尽,岁月荏苒,暮然回首,希望我们仍还有一颗清澈如初的心。
推荐阅读:
三年前的一次经历,是我最懊悔的事情,让我难以忘怀。
学校门口有家小卖部,店主是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头发已经全白了,从远处看,就像顶着一头白雪。他总是坐在摊前,一声不吭地整理冷藏柜里的可乐。
小卖部的诱惑,我们小学生怎能抵挡?一放学,就会冲到小卖部,买一罐可乐,“咕咚咕咚”喝下肚去。若有“再来一瓶”的字眼,又会兴冲冲地拐回店内。
老人是个老实人,年纪大,再加上常年经营店铺,早已老眼昏花。有时,我和小伙伴们拿着空瓶盖,谎称有“再来一瓶”,他照样会再给我们一罐。
一天放学后,满头大汗的我和同学们,冲到小卖部,拿出三元钱买了一罐可乐,没几下就喝光了,可是还不解渴,就打起算盘:要不就用老计谋,再骗一瓶?
说干就干,我把没有任何字的拉环放在老人桌上,说:“老爷爷,我这是‘再来一瓶’呀!”老人扫了一眼,还举到眼前看了看,显然是要确认一下。我心里紧张极了,心里像揣了个小兔子一样咚咚直跳:万一老人发现了怎么办?但老人毕竟老了,眼睛昏花,看不清楚,还是递给我一瓶可乐。我内心的石头终于落地,嬉笑着,和同学回家了。
那瓶可乐在我手心里,慢慢地变轻了,看着空瓶子,我有些懊悔,有种对不起老人的感觉:老人赚钱也挺辛苦的,我这么做似乎不太好,要不明天把钱还给老人家,再道个歉吧!我心里盘算着,不知不觉到了第二天。
走到小卖部门口,我看了一眼,但店铺关着门。我没在意,以为老人有事。可老人一连几星期都没开门,这就有些反常了,我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几天后,我听到一个消息:老人去世了。
我听了之后,十分懊悔,眼泪想要逃出眼眶,我忍住眼泪,心中呐喊:老爷爷,您为什么不给我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那天放学后,我飞一般地跑回家,翻出那个可乐罐,又找来三枚一元硬币,想把硬币放进罐子里。可是怎么都放不进去,我用剪刀把罐口剪大,一不小心扎到了手,血流了出来,可我并不觉得有任何感觉,真正滴血的,是我的心……
时间真的很快,似乎昨天才是刚刚步入双语的9月,今天就已经是初二的尾声,而明天竟是即将进入初三的夏末。
面对“明天”,我怯生生地念叨着:我真的,要来到初三了?
以一个初三学生的眼光来看,初三很累,早读提前,晚自习增加,还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初三很枯燥,课程表上没有了音乐美术,连让我们喘口气的地理生物也没有了,有的只是桌旁一箱子的书;初三很苦,眼镜更厚重了,眼圈更深了,笑得更少了,考得更多了。但再多的不情愿也挡不住时间的转动,挡不住初三的如期而至。
所以,我还不如坚定地说:“初三,我来了!不为别的,因为你是幸福的。”
等你来了,我会像一届又一届的初三生那样,被老师当作是国宝般对待,每天老师定会比我们来得早走得晚,恨不得将自己闹钟的知识全送给我们。我能看着深夜他们伏案备课,看着课堂上他们神采奕奕,看着他们耐心讲解时弯下腰。感悟师恩,幸福的初三,我来了!
等你来了,家长便不会像从前那样一遍遍督促,给我们压力,而是更加关心我们的身体,“歇会儿吧”成为他们最常说的;不会像从前那样数落着我的不是,反而会常常鼓励我,为我加油为我打气;也不会因工作而冷落疏忽我,换来的是一顿又一顿更丰富的饭菜为我补充营养。体味亲情,幸福的初三,我来了!
等你来了,我会很快乐。快乐的,是冥思苦想最终得出答案的数学题;快乐的,是挑灯苦读将语文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快乐的,是幸苦复习换来好成绩的一纸试卷。苦中作乐,幸福的初三,我来了!
或许你会和初三一样不屑地问我:“你准备好了么?准备好迎接初三了吗?”
我会和所有初二学生一样骄傲地说:“我准备好了!”我们努力两年,用两年的扎实学习为此时此刻打基础;我们磨练两年,用两年的拼搏精神为此时此刻做铺垫;我们成长两年,用两年的坚毅进取为此时此刻做准备。
如果初一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般闲适;初二像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永不言败;那么,我相信我的初三将会像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样,拥有雄心壮志。初二学子们,六年、两年我们都走过来了,那接下来的一年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我们已经身经百战,那么这次也让我们披上战袍,用一腔热血在初三的战场上驰骋!
初三,你听好,我们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他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他为此写了《名人传》。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他是谁呢,他就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道主义作家。《名人传》是其代表作之一。《名人传》与其他传统不同,《名人传》使我们看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们与常人一样有自己的痛苦,挣扎和矛盾。尽管他们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不同,但都是各自领域里的`常人。他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罗曼·罗兰指出人生的坎坷,生活中充满了贫困,忧虑,孤独和辛劳,人们却彼此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所以他写《名人传》。要把伟大的力量献给受苦难的人们,使其得到安慰。
罗曼·罗兰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及其品格。他认为唯有实在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经受残酷的命运。因此,伟人们的生活往往是长期受难,他们的身心遭受悲惨,命运的折磨,然而也正是忧患造就他们的们的未来。贝多芬、米开朗琪罗这样的人才竟然终身未婚,未能享受他们真正的爱情,而托尔斯泰夫妻之间持续数十年的不理解,这是他的悲剧最直接根源。他们在社会上受到了最冷酷的对待。贝多芬面对的是怀着敌意的城市维也纳,他的音乐受到了欢呼,他的困难却无人过问;米开朗琪罗除了为教皇服务外,他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些卑鄙下流之士出于嫉妒和怨恨,对他进行恶毒的攻击,托尔斯泰面对的则是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免于被认为“叛教者”,从而开除了教籍。
贝多芬写给友人阿芒达牧师的信中提到耳聋之事,可想而知,耳朵对于音乐家而言是多么重要!不仅影响自己的工作,也导致他过着孤独凄凉的生活,这一切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自私。
从《贝多芬传》的最后一段可以看出贝多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是杰出的音乐家,而是因为他的音乐是为苦难的人们而写的,他隐藏自己的痛苦,却用他的痛苦换来欢乐来安慰人们,给人们一种力量。
一个遭受不幸和排斥的人,要在孤独中死去,要么不屈服地抗争,这三们伟人属于后者,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的几天还刮着雕像,终于留下传世巨作,托尔斯泰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才下定了摆脱贵族的决心。
他们为我们树立了高大的形象,罗曼·罗兰的写作技术值得我们肯定,要想独树一帜,就要寻求最佳解决途径,要有成功的心态,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耳边回响起铿锵的音乐。
久久地停驻在心中的,是外公身上的药香。透明的方格中,放的是各式的中药。药房里干燥避光,走进去便幽幽地扑面而来一阵清香。外公便被笼罩在这弥漫的药香中,与之融为一体。
“笃笃”的敲门声轻轻响起,一定是来找外公看病的人吧。他们将外公围在中间,焦急又充满期待的眼神注视着外公,诉说着自己或是家人的不适。外公以他一贯平静慈祥的目光注视着病人的神情,右手轻捻两指,搭脉、问诊,随后慢慢地坐在木制方桌前,取出一支因为久写微秃的狼毫,砚台边轻轻掭一掭笔尖。用娟秀的正楷,一笔一划地缓缓写起药方。病人也就安心地坐在一旁,信任而又崇拜地注视外公笔尖的滑动。他们大多是中老年人,不相信医院冰凉冷酷的器械,或者不愿闻那些消毒水的呛鼻气味,他们更喜欢那些花花草草从陶罐中熬制出来的气息,一口下去,药香便停驻在了每个慕名而来的人的心里。
隔壁阿婆生病了,垂暮的老人如风中之烛,儿女在外地难以照顾。外公拿着药箱坐在她的床前,望闻问切,亲自开方,取药,煎制,丝毫没有马虎。送走了最后一位就医的病人,外公坐进厨房,褐色的陶罐咕噜噜冒着热气,窗前的风铃轻轻叩和,清脆悦耳,合欢树的花香和浓浓的草药香在夜色中静静地氤氲着,这时的外公全神贯注地翻阅着药书。厚厚的书籍,浸渍在月色中,泛着微微的.黄晕。
“该给阿婆喝药了。”外公让我倒一碗清水,以便阿婆喝完药后,嘴里苦漱漱嘴。他告诉我这是一和,更苦的是二和,到了三和,药味就淡了。
“想不想和外公学中医,治病救人,这可是很光荣的。”他淡淡一笑问我道。我尚年幼,望着那字典般的厚厚药书,紧张地摇了摇头,他却不恼。“那就学一点常用的药方,对自己有好处。”
当归、党参、黄芪、白术……各味中药都有各自不同的苦辛。在一只碗中静静地释放着各自的药效,有避让伸展,有相辅相成。阿婆皱着眉头喝了下去,喝完却高兴地说:“良药苦口,良药苦口。”不几日,阿婆的病真的好了。我再想起中药的味道,只觉得唇齿留香。
外公身上的药香,是一种医者仁心,濡染自己,救治了他人,久久留驻在被医治的人心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