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那么,它的起源是什么呢?有什么样的习俗呢?是什么原因使得其成为团圆节日呢?国内外民俗学的相关研究很多,而且很深入,但是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本文着重从起源、习俗、象征意义、相关传说等方面,从民俗学、社会学的角度,由现象深入本质进行剖析,在前人很多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节日起源考证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的形式与意义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并有相关的祭祀的记载。在民间,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加之相关诗词的作用,中秋节更逐渐为人们重视。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关注,中秋节也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皎洁月光,洒落身旁;浓浓思乡,传递希望。
秋天到了,树上的红枫叶,都是由稚嫩的淡淡的绿色叶片,经历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才成为了今天这片红叶,这是它生命结束之前的灿烂。很多时候,自然界其实和人类极其的相似。
中秋,一轮明月高挂于天,宁静淡远的思绪随着晚风来到家乡,在亲人的耳边低低诉语。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是宋朝苏轼的《中秋月》,哀愁与感慨述说了一篇优美诗句。看着那依旧皎洁的月光,仿佛没有受到喧闹的干扰,露出淡淡的微笑,笑达眼底,眼前的月亮是世界上最纯洁之物。
这时,有一首歌传来,淡淡的孤独伤感,让我想到:孤身在外的人,在中秋到来之际,心中有着不知名的情绪,好似牵挂,好似怀念,好似自怜,又好似思念,但是却不知是这四种之和。
一抹难以抹除的想法,开始立根,那便是——回家!
想到回家,我便又想起了家乡的.小院。小院里种着已经成熟的蔬菜,全家人喜气洋洋地收获一年的劳动果实。一边说着趣事,一边开怀大笑。如此惬意,如此闲暇……
皎洁月光,浓浓思乡。恨意陪伴的人,在中秋时看见那轮高挂于天的明月,心中难免不会有触动。仿佛,月亮倒映出母亲的拐杖,父亲的旧大衣,还有父母脸上那些深深浅浅的皱纹,毕竟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痕迹……
中秋之夜,我趴在阳台上,望着窗外那张微笑着的脸庞,看着行人们愉悦的表情,儿童们迫不及待地拿起大月饼,当月饼被消灭干净时,满意的巴喳巴喳嘴巴,伸出舌头舔舔嘴角上的月饼渣,心满意足地笑了。我也笑了。
中秋之夜,皎洁月光,浓浓思乡。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