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并没有过多的去培养自己的特长。
我的同学,有的善于弹钢琴,指尖在琴上来回走动,敲出一曲优美的旋律,而我对音乐却是一窍不通;有的很会折纸,一会儿工夫一个结构复杂的玩意儿就折出来,而我连最容易的纸飞机也捉摸不透;有的擅长绘画,手中的水笔、铅笔挥舞,画出一幅幅美妙逼真的卡通画、素描,而我连一只鸟也画不好……有时放在一起比一比,真觉得自己什么特长都没有,不过仔细想想,我也有属于自己的精彩,那就是幽默。
我的幽默细胞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喜欢上喜剧后以及在身边具有搞笑才能的朋友的带动下逐渐激发出来的。也许是最先喜欢喜剧的缘故,在培养幽默细胞的同时还发展出一个新技能:表演。这样一来我就仿照电视上大型喜剧选秀节目上的选手,与同伴自编自演几个小品,在班会课上演给同学们看,嘿,效果还真不错!我们在台上又跳又叫又装傻,台下同学们笑得人仰马翻,连平日里冷若冰霜的老师不时也会被我逗笑,这种感觉真好,一种被人认可的喜悦油然而生。
当然,幽默不仅仅体现在舞台上,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展现出它的魅力。有时与人交谈时把话说死了,双方陷入僵局,一个笑话便能化解尴尬;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了,想一些有趣的东西,很快就想得开了。不过,我是一个不大安分的人,幽默,大多都用在“损”友上。
一个课间,闲得无聊,脑中不由得又开始胡思乱想,目光瞟到了“无辜”的同桌身上。我喊他,他知道准没好事,强装镇定的看着我。“XX,世界上最黑的物质,真正的在黑夜里伸手不见五指……”“哈哈哈哈”我开口第一句,他就招架不住了。我接着往下讲,把他“刻画”得上天入地,窘态百出,一连几个课间,我那“可怜”的同桌都是在他那“不平凡”的事迹中度过的。这样一来,我将几个课间的成果合在一起,理一理,添改一下,大概就可以出书了,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XX正传”,一经上架推销,肯定能火,想想还真有些小激动呢!
有时呢幽默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与朋友相处时总会“嘴欠”调侃人家两句啦,日常生活中偶尔会幼稚一下啦……但正是这些,为我的生活添加了趣味。
这样一来,我发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别人有别人的魅力,我也有着属于我的精彩!
态度决定于高度,而高度则不一定决定态度,我听过一则故事,所讲述的是:一个出身高贵的男士,也是今天流行语‘高富帅’,但是在国外出差时,却做出一件毫无头绪的事,则就是不敢在外国人的面前讲话,总觉得其人高于他一等,直到会议结束,也无一句言语。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高度不一定决定态度,在高度的人如果没有用态度勇敢去争取去面对,那么到头来亦是‘空’!而另一则故事则是:一位身患残疾的女职工变成了一位经理,那是因为面试时扶起了一把小小的扫帚,只是这一小小的举动却显示这个人的美与其美好的态度,这种无谓的精神与品格,面对价值很低也毫无生命东西时的态度,品质人格的态度而走向未来,决定高度!
我十分佩服身患残疾的女职工的态度,虽然,世界很精彩,路也很遥远,可是没有什么路可以走向未来。虽一时精彩,可不会永远绽放未来。而相信自己,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的态度。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有自己的态度.勇敢的去面对。把每一件事都给通通的淡化,不要管别人怎么看,只要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和品质,态度决定高度,go!绽放未来,爆发你心中的小宇宙吧!
我有精彩么,在我这个平凡的人身上,或许只有夸大后才能找到,但这种“精彩”是不同于我所拥有的“精彩”的。
没有舞台上绚目的灯光,没有心中炽热的火花,没有想要奋力一搏的勇气与决心,只有对待一件事或物最真诚的情感。我对待陶艺,就有这种情感,真挚,热烈,而又宝贵。
坐在上过油漆的长板木凳上,面前是一张低矮的桌子,用割绳从被塑料袋包裹着的巨大泥砖里割下一角。云台在沉静的目光下动,不紧不慢,声音沉稳而厚重。手中,握着一团陶泥。做一颗球,烧制后摇晃起来会叮当作响的球。慢慢地想,慢慢地做,慢慢地等。依旧是熟练的步骤,熟悉的陶泥的质感,长而宽的泥条稳妥地随着云台的动越盘越高。小心地取下,用拍板轻轻地拍打它的表面,再钻出出气孔,等待晾干。鼻尖嗅到一股潮湿陶土的清香。
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陶艺室里,把我所拥有的精彩展现给陶土。泥胚,时间,它们是我最忠实的观众。我的作品将在一段时间后经历火的包围、考验、磨砺,它们将由陶土失去生命的暗灰色,变成令人惊叹的炽热的橘色。
当我从老师手中接过那颗球的时候,我感觉到血液正在沸腾,它们正在兴奋地提醒我:这颗球未被路途中颠簸的大卡车震坏,未在烧制时爆裂成碎片。它经受住了考验。
轻摇手中的球,表面稍显粗糙不易滑落,白色粉末状的纸灰从各个小孔飘散出来,那是之前塞进去的`报纸,里面的两粒小球随着摇晃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是大自然的结晶,是泥性、水性、火性、手性、人性与大自然的最亲密的融合。”我不知道曾经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话。
我将真诚的心交付于陶土,陶土回报给我一件自然的作品。这是等量的交换,真挚,热情,饱含希望。天地为证。
我的精彩,即是我拥有等待陶艺最真诚的情感。妈妈有一天站在玻璃门外看我制作作品,她说,她从来没有见到过我这么专注的神情,从来没有。她甚至担心,我会痴迷。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教育事业基础薄弱,1949年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经过70年努力,中国已建成拥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自2012年起,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各领域都取得长足进步,中国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联合摄制四集纪录片《教育强国》,聚焦新中国教育事业,以时代线索展开,全面讲述新中国教育70年走过的非凡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该片将于今晚(11月5日晚在央视一套播出。
《教育强国》共4集,每集30分钟,分别是《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和《面向未来》。《立国之本》讲述了从制定《共同纲领》到召开第一届全国教育大会确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开展扫盲运动,让亿万中国人开始了读书识字的新生活,成就足以载入人类文明史册;整顿调整中小学校、从1952年开始大规模高校院系调整;向苏联和东欧派出留学生,为国家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急需的人才……一系列重大事件,记录着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中国教育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克服艰难考验取得快速发展的辉煌历程。
《强国基业》由恢复高考改变了一代青年人的命运,建立学位制度让中国人才培养与世界接轨,大规模出国留学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端人才,广播电视大学的开办泽惠更大范围的青年……一系列事件,拉开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教育探索前行的大幕。中国教育用20多年的时间,完成基础教育领域的“两基”攻坚,并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格局,在世界教育史上,书写了属于中国的时代传奇。
《春风化雨》则是通过一个个教育故事,讲述着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变革历程。在偏远农村,在课堂一线,在实训现场,中国各类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学段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质量不断提升……所有努力,让中国教育事业呈现出全新的时代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人才支撑。
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和探索,这也正是《面向未来》中关心的话题,中国教育各领域的深入变革与砥砺前行,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教育勇担时代重任、以创新开启未来的气魄与格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