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人生作文

压力与人生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05 21:50:54
压力与人生作文

压力与人生作文【一】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看见那么多学生仍然在平时午睡的时间里临阵磨枪,心情颇为复杂.自己也经历过高考,也是从那座独木桥上闯过来的,当时的想法依然清晰:似乎是非过此桥不可,除此再别无选择.但现在看来......(嘿嘿坏笑一下,至于我在想什么,猜猜好了.

曾做过5年老师.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是祖国教育战线上的一名逃兵.也曾经为当初的逃离很是窃喜过一番.

虽然做学生、做老师的日子渐渐远了,但留下的后遗症是:时常梦到,很多题目做不出来,白花花地空了一大片,时间到,铃声大作,即从梦中惊醒。后来再碰到这样的梦,就提醒自己:在做梦,在做梦,考不出好成绩无所谓,但依然莫名其妙地担心、害怕……

我不知道和我有着同样经历的人有多少,但决定从人民教师的队伍里向左转或向右转既而悄然离开的时候,我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充分的理由,那就是,尊严像粉笔一样一点点地消耗掉,那些飘落的白色粉尘,像是一场场雪,最初所认为的“意义”,在漫长的冬季里迷失。我发现我能教给学生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那些东西日渐苍白,我已经不适合再站在这个讲台上了。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特殊国情的国家,高考只是古代科举的翻版。“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却也是现实。教育年年在改革,高考年年在考,学生们年年在拼命,家长们年年暴跳如雷。看着校园外那么多比自己的小孩还急的家长,我总在想,多年以后我会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会不会和自己的小孩一样在无休止的考试鏖战中夜夜惊魂。

没有请教过相关的权威人事,对于教育的状况略略地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西方的教育方式在于注重学生真实的素质培养,考试或测试的出发点是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他们会让学生亲身去经营农场,在做中学,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庄稼成熟的同时,学生也在速度更快地成长。而我们的教育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至于学生真正学到什么东西,有什么用等等,还是交给火星人去思考吧。在中国人的逻辑和判断里,考试能行=全部OK,全部OK的意思就是“完事大吉”。老师只管教,学生只管考,家长只管催,典型的横向三段论。三部分人达成的共识是:100分万岁。如果达不到这一目标,老师难做,学生伤心,家长难过。至于高考成绩更是事关重大,比GDP权威,仿佛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其实细细想来,做中国学生很简单,只要记忆力好就成。记住老师的教诲,家长的叮咛,主要是记住乘法口诀表、元素周期表等一系列表格及一大堆公式、定理、公理;饭前背首唐诗,便后记几个单词;把历史事件、历史年代写额头上,洗脸的时候也能看两眼;把吃菜看成是化学方程式配平,偏食不行。还有看《西游记》的时候记得总结一下唐僧那段紧箍咒的段落大意;看《机器猫》的时候要刻骨铭心地记住,康夫被大熊痛殴,就是考试不及格的后果。

在我教过的学生当中还真不乏喜欢考试、心理健康的奇人,这就另当别论啦!

王小波先生讲过:“我反对愚蠢,不是反对天生就笨的人,这种人只是极少数,而且这种人还盼着变聪明。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里都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顺着他的话说,我更反对在自己假装愚蠢(或者真的就不大聪明的情况下,去逼迫别人一起愚蠢,最后弄假成真。

压力与人生作文【二】

三年级上学期的第二次月考,距离考试时间一天一天的逼近,教室的`每个人都好像要与月考展开一场激烈的战争。有一天,我突然头痛,就先回家了,这一痛就痛了足足两个月,这两个月不是整天无法到校上课,就是到学校上了半天课,就又头痛得受不了回家了。这两个月内跑到医院去照脑波,也到大医院做检查,但就是找不出原因。妈妈也常常对我说:“我从来没叫你考第一,尽力就好!”月考战争结束了,我考了第二名,却笑不出来。直到有一天,我放松了自己,猛然发现,我的头不再痛了。从那天起,我对自己说要学习放松自己,什么压力都不会有的。

然而,压力也是动力的来源,不要事事都害怕、退缩,这样压力只会越积越多,到时候也不免和我一样头痛。压力像是一个闹钟,时时提醒着我们朝着梦想按部就班的慢慢努力去实现,所以面对压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它的监督,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它成为好朋友。

压力就像一位严格的老师,或许它不会时时对着你微笑,不过它是真心为了你好,只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勇敢面对压力,接受任何挑战!

压力与人生作文【三】

人的一生在一些人眼中是那么长、或短、或苦、或“五谷杂粮”、或幸福。

但是在我眼中人生犹如一天。

新的一天太阳在一番犹豫后上了线——地平线,有时候会被乌云挡住,有时候他红着脸叫人们起床,告诉人们该起床,新的一天到了;当然乌云随时可能出来捣乱。这边如同一个新生婴儿呱呱落地,全家人为这位让家庭有新生活的福星而高兴,但有的家庭则不一样。

上午太阳逐渐习惯了和人们相处,原本灯笼红般的脸慢慢恢复了,此时人们如果在冬季感到太阳的温暖,但是乌云也会出来跟太阳“抢镜头”这是人们会讨厌乌云;但是如果在夏季人们会感到太阳的热,这是人们多么希望乌云来和太阳抢麦。这就如同婴儿慢慢成长性格发生改变这跟到出生时间有一定的联系,乌云就如同孩子身边的朋友老是被父母拿来跟自己的孩子做对比;比如一个乖孩子身边就会有至少一个让这个乖孩子父母不喜欢的“坏孩子”反之也是如此,除了特殊情况。

当太阳艰难的爬到人们正上方,如果在夏天人们会讨厌太阳的“歌声”这时乌云跑过来说:“太阳兄弟,你的歌声太美、太感人了,让下面的人们都满脸泪水并且不时抬头用‘仰慕’的眼光看你了,快停一会儿别让他们留太多眼泪,这样他们会坏的”太阳停下来说:“是吗?我的歌声有这么优美而且动人吗?我太高兴了,别让我停下我还有力量可以唱他三天三夜你走开;”假如在冬天人们会喜欢太阳着优美的“歌声”来感染他们,但是乌云总是阴魂不散跑过来对太阳说:“太阳兄,你的`歌声这么难听还摧残人们的耳朵呀!”“没错我就是要摧残他们的耳朵”太阳得意的道。这就如同少年锐变成青年经过许多挫折才艰难的走到人生的顶峰但人性格总有不同身边的朋友也不同。本段并不表示性格跟冬夏季节有关别乱想。

当太阳坐着世界乃至全宇宙最慢的观光电梯下线时,人们会记得太阳带来的温暖(或炎热这是乌云跑过来对太阳伸手说:“拿钱,本次观光要xx元”“这么快,不是还有一段距离吗?算了给你钱。”这就如同青年慢慢变得成熟,并且对世界有了自己的新看法。本段是自己的意见,如有异议自己写过。

晚上月亮上线:“终于上线了”“等会!交钱了没有。”乌云又跑过来说道。“多少钱”月亮大气的说。“xx元”乌云说。“什么,这么贵,算了下线了,哥没那么多钱。一个月工资都不够,这世道穷人伤不起啊”月亮沮丧的边说边下线。这就如同中年人越来越靠近“地平线”对人生事物的看法。

人的一生是不是这一天很像呢?

好好珍惜这“一天”吧!

压力与人生作文【四】

梁漱溟的《人心与人生》概是我读书以来最费心力的一本书。梁老耗毕生思想所得,八十年不断思考,所成的一本其谓之所写最大的一本书,当然不是泛泛就能读而懂,更枉论精髓了。

抗战时,梁漱溟从香港逃亡内地的途中曾致信家人:“我不能死,我若死则天地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 “《人心与人生》写成,我方可以死”。这种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的自信,真有如孔子自道 “天降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梁自认为是一个思想者,其一生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生问题,一个是中国问题。关于人生问题,其一生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的西方功利思想,青少年时期的佛家出世思想,二十九岁以后思想归至儒家思想。从佛家和儒家的思想里,结合西方现代科学发展所得,梁漱溟提出了人心这个概念。所谓人心,我的理解大概是近于心灵的一种自觉理性。他思考人类的智慧从何而来,因何而来,怎样改变人生,又将归向何去。人的意识是个表现,其主体是心。比方说 ,人能听到声音,又能自觉是何种声音,人能说话,又能自觉是说什么话。

人类生命的发展真谛,是力反闭塞隔阂不通而向着开通畅达灵活自由而前进。生命发展要突破个体的局限,力求物我不隔。人与人之间,从乎身分离(我进食,你不饱);从乎心则好恶可以相喻乃相关切,人心不隔。然人心不隔,非特指人与人之间,实则人心无隔与宇宙之大一体。人心产生于静,必也于静中可见。

古东方人有见于人心的智者,如孔子,释迦,能知天命,出世间。人心要借助无私,才能通畅自在。所以圣人要反诸于己,大公无私。知天命,大概非是故做高人一等,实是实践为真也。而释迦更是悟出天人一体,欲出乎其外,则是更高一层也。

人心概人皆有之。唯能反求于自身才能明其本性。估儒家曰人皆可为圣人。佛家也说人人皆可成佛,是此理也!然人多不识之,是人身限于局限中,不能通达故。

试从自身想来,若执着于外物,辄迷于利害得失,则患得患失,心不宁也。而不以私心得之,视若无关,则心宁气和。又如人际关系,若视他是他我是我,有差别利害,则时存计较之心。若彼我无分,利人即利己,融融恰恰。佛家所言破分别我执和破俱生我执,实在是高明且高深的学问。有至深的道理。难怪古往今来有许多博学聪明之士投身佛学。这与普通人的求神拜佛完全两回事。

体会人心,要从静中所得。估东方的静思,冥想显然是修行的一条门道。当于静思冥想中能感悟到人心与宇宙自然浑然一体的至清明合和之境界。这种从儒家佛家而出的学问,寻常人实难理解。在我,若不是前面读过《论语》《心经》对儒佛之学稍有所悟,读《人心与人生》又反复默读,才能了解其所指。又反复思之,又有不少顿悟。此书真得反复一读再读,以期能不断有新的见悟和掌握。

梁书对现代科学和生理学也颇多引证和叙述。此亦十分难得也。概与梁早期慕西方思想有关。其推演自己的学说,从儒家佛家出发,又能从科学中探索本源,故说服力颇高。

此书存疑的是,梁对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信笃不疑,这与梁所处的时代有关。现在的发展,马恩学说渐有不兴之趋势,梁以其为基础推理出的人类社会之终极,似有不妥。

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谈心得也一时难以道明说清,莫谓乎“只可自怡悦,不堪赠于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