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美丽富饶的小岛上,住着鱼鹰夫妇和它们的两个宝宝。哥哥很聪明,妈妈叫它聪聪,弟弟有些笨头笨脑,妈妈叫它笨笨。
时间过的真快,聪聪和笨笨都长大了。一天,妈妈对它们说:“孩子们!你们都长大了应该去学习捕鱼本领。”聪聪和笨笨正在玩着追逐的游戏,它们心不在焉的答应着妈妈的话。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鱼鹰妈妈叫醒了聪聪和笨笨,让它们跟着爸爸去学捕鱼。一路上聪聪和笨笨连飞带玩,到了海边也不认真看爸爸怎么捕鱼。一上午很快过去了,聪聪和笨笨不但没有抓到鱼,还差点把爸爸捕到的鱼放回水里。爸爸生气地批评聪聪和笨笨说:“下午你们谁抓不到鱼,晚上谁就不许吃饭。”这两只小家伙一看爸爸真生气了才停止玩闹,乖乖的和爸爸去学捕鱼。
爸爸教的很认真,可是鱼太狡猾了。一下午兄弟俩累的筋疲力尽,却一条鱼也没抓到。两个小家伙唉声叹气,耷拉着脑袋回到了家,妈妈心疼的把它们搂在怀里,它们委委屈屈和妈妈说,“爸爸不给我们吃饭。”鱼鹰妈妈看了一眼鱼鹰爸爸立刻明白了怎么一回事。它拍着孩子们的头上:“一定是你们没有捕到鱼,还惹爸爸生气了是不是?”聪聪和笨笨羞愧地低下了头。
清早,它们没等妈妈叫就起来了。一路上它们很安静,到了海边认真地和爸爸学起了捕鱼,爸爸叫它们先练着,它要飞到高处看看海水里那里有鱼群。一看见爸爸走了,聪聪赶紧落到了沙滩上,它想这样捕鱼太累了,而且还捕不到。要想个好点子,既不累又能吃到新鲜的鱼才好。
它眼珠子滴溜溜的一转,突然看就岸边有一个渔夫正在用网捕鱼,“哈……有了。”聪聪想到的好办法,就是悄悄的跟着渔夫后面,等渔夫用渔网捕到鱼时。它就去偷渔夫捕捉上来的鱼,回去谎称是自己捕到的鱼。傻笨笨没那么多心眼,它一门心思地学着捕鱼,可是它太笨了捕了半天连一只虾米也没有捞到,它看见哥哥拿着鱼兴高采烈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夸奖了。它只能灰溜溜站到了一边,心想“明天我早点起来去海边学习捕鱼,我就不信还能一辈子抓不到鱼?”它心里暗暗地下着决心。
从哪天开始,笨笨每天早上很早就起来去练习捕鱼,笨笨按照爸爸教它的方法,反复练习在海水里捞呀捞,终于它抓到了一条小鱼。可把笨笨乐坏了,它欣喜若狂,连忙把鱼拿回了家里。
而聪聪每天要睡到日晒三竿才起来。聪聪慢悠悠地来到海边,它看见笨笨在大海里累的满头大汗地在捕鱼,嘲笑的想:“真是一只笨蛋。看我轻轻松松的就偷到渔夫捕的鱼,多轻松。”
笨笨回到家,看见哥哥正递给妈妈一条好大的鱼。笨笨红着脸不好意思的把手背在身后,妈妈见了忙问它手里拿着什么,他才扭扭捏捏地把那条小鱼拿了出来。聪聪看见笨笨才捕到这么小的一条鱼,它哈哈大笑的说:“你可真是个笨笨。”妈妈看见笨笨手里的鱼没有笑它。反而夸它说,只要是靠自己的.劳动得到的成果,不管大小都应该值得高兴。
笨笨得到了妈妈的夸奖没有骄傲,依旧每天早早起来坚持练习捕鱼,慢慢的它掌握了很多捕鱼的技巧,凭自己的劳动,每一次都能成功的捕到很多的鱼。
而聪聪因为贪睡,它的体型变的越来越胖,它还是每天去偷渔夫的鱼。这一天聪聪偷鱼的时不小心被渔夫抓住了,它害怕的“呱!呱!呱!”叫着求救。正在不远处捕鱼的笨笨听见了,急忙冲过去,渔夫看着一只好大鱼鹰直直的向他冲了过来,吓的急忙放开了聪聪,聪聪得救了。
鱼鹰夫妇知道了聪聪的偷鱼的事很严厉的批评了它,聪聪羞愧地底下了头。
从此以后聪聪再也不敢去偷鱼了,每天和笨笨去海上学习捕鱼。
后来聪聪明白一个道理,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是真正的收获。
一天晚上,爷爷奶奶和我们一家坐在饭桌前聊天。
爷爷说:“我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有一辆公共汽车在路上开着,司机看见一位乘客带了三个矿泉水瓶,瓶子里装满了红彤彤的东西。过了一会儿,那个乘客下车了,可是,他并没有把三个矿泉水瓶带走。司机以为那个人是坏人,他留下的是炸弹,马上报警,说自己的车里有‘不明爆炸物’。警察一听,马上让公交车司机把车子开到野外,等他们过来。司机马上把车上的人员疏散了,把车子开到野外。不到几分钟,警察就赶到了现场,总共有一百多个呢!而且他们还派出了防爆机器人。机器人来到车子里面,拿起那一个矿泉水瓶,拧开盖子,倒出来,大家一看,并不是什么不明爆炸物,而是一些鱼生,警察哭笑不得,白白虚惊一场。他们就把剩下的鱼生带回去,分了吃。”爸爸妈妈听了哈哈大笑,就我听不懂温州话,莫名其妙。妈妈帮我翻译了一遍,我也开心地笑了。
奶奶看大家高兴,也说:“我也有一个故事要讲。有一个人,抱着一只小猫,想坐公交车,可是,车上的人都不让他上车,因为猫身上的病菌可能会传给人类。可他偏要上。正在他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后面来了一辆一样的公交车,人们纷纷下车转到了那辆车上。这个人发现自己已经引起公愤,抱着猫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自私,自私的人不会有朋友。”
我们家的饭桌上,爷爷时常讲百科知识,生活故事,奶奶讲道听途说的趣事。爸爸妈妈常常提醒我,这些都是写作文的材料。我在饭桌上也学到了东西。
有一家人赚了一点小钱,然后商量买个骡子来驮运东西,太太就问是买公的还是买母的,先生说买母的比较好,因为母的.会生小的。太太就说不要了,生小的我们也养不起。
这时他们的大儿子就开口了,生了小骡子,我要先骑着到处跑。
二儿子听了很不高兴,对哥哥说,你骑着到处跑那我怎么办呢。
两人为了到底谁骑小骡子的事争执不下,最后商定两个人一起骑。父母又不乐意了,小骡子两个人一起骑,把它腰给压折了,那长大了怎么用。
全家人就吵成一团,这时候来了一个亲戚,问你们争什么。他们就说在争到底该买一头母骡子还是公骡子,生了小的怎么办。那个亲戚就说不用争,骡子本就不会生小骡子的。
在没有认清这个事实真相之前不要想太多,对没有来到的事情不要想太多。有些事情不会因为我们的想法运转。我们可以这样去设计它,可以照这样的方向去努力,但最后的结果成为什么样,不是我们现在用想象就可以想象出来的。我们不要花太多时间在一些还看不到结果的假设上做无用的想象。
星云大师当初剃度时竟然挨了三通打。
故事要回溯到大师12岁那年。那年,大师随妈妈从扬州去南京寻找父亲,到宜兴时,遇见一位寺院修行的师父。师父问他愿不愿意随他回寺院,出家修行。或许这是属于大师和修行的缘机,大师断然表示愿意跟随。
师父带他回寺院见住持。住持说,在为他剃度前要问他一个问题,如果答不好,将用手中的藤条来做小小的惩戒。他点点头。
住持问他:“为什么出家?”他想了想,答:“是我自己愿意出家。”话音落下,住持的藤条劈头盖脸打下来,说:“你自己愿意出家就出家?没有师父领你,你如何能出?”少年星云想想,于是说:“是师父要我出家。”藤条再落下来,住持说:“师父要你出家你就出家了,你没有主见吗?”星云想想住持的话有道理,再回答:“是师父要我出家,也是我自己愿意来的。”不料住持又用藤条打了他一顿,打完后再追问:“是谁让你出家的?”他蒙了,不知该如何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你打我就是了。”想不到这下住持放下了藤条,说“这回可以了”,这才为他剃度。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这样解读大师的这则故事。她说,“为什么出家”跟“一个人要怎么进入社会”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进入社会,经过从前的,发觉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这样不对。这时开始会想到兼顾一些别人的角度,变得成熟一点。而这个时候还挨打,内心就会出现不平衡,也许就会愤世嫉俗,甚至怨天尤人,以偏概全。这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都经过的心路历程。
最后少年星云答:“我也不知道,你打我就是了。”住持却放下藤条,对他的回答满意了。
她这么解读:经过一些体悟和磨砺,我们进入一层新的境界,觉得世界永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但是我不能因为挨打而停止做我该做的事。于是会很勇敢,也很坦然地对世界说,你打我就是了,我继续做我自己的事。
人真正有了这种坦荡和无私,这就是他不挨打的开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