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了许多的地方,见过了太多徒具的虚名,所以,很多时候就再难为寻常的事物所感动。甚至有时连按下快门的憿情也没有了。因此,一直在寻找着,能让自己身心为之一震的刹那。
在云南的丽江,我又一次找到了这潜伏已久的憿情,一种醍醐灌顶的感悟。
玉龙雪山
清晨,撩开房间窗帘,金色的阳光在瞬间溢满了眼帘,如此饱和的亮色强烈冲击着习惯于灰蒙蒙雾迷迷的视觉神经。浓抹中,或许,应该有些什幺的异样。走出宾馆。果然,顺着香格里拉大道望过去,15公里外的玉龙雪山,有如金光闪闪的王冠,正罩在丽江的头上。城市建筑与雪山如此接近,融合得绝无斧凿的痕迹。就连空中飞翔着的鸟儿,也被阳光点染成上了金色。据当地人说,只有运气好的和为官清廉的才能有如此的眼福。我什幺都没有,但只觉得有颗平和可宽容的心。
那山上是一个什幺样子的呢?一种习惯驱使的好奇。好奇心往往是陷阱的诱惑,但,即便如此,借用一句时髦的网络用语来表达,就是“如果有钱是一种错,我宁愿一错再错“。于是,我们的车便行驶在号称云南第一直的小滇藏公路(“颠脏“)上了。十五公里,没有竟一个弯道。两边的树木,还不高,但导游说已经是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了。高原上的植物生长得很慢,但正因为慢,所以树木的材质才好。想想只能充饥,没有营养的快餐、快餐食品什幺的,道理就不难理解了。
登山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捷径--索道。这条2600多米的索道,是我坐过的感觉最险的一条。六人一车,在半山腰时便遇上了云层,雪和冰反射出耀眼的白光,几米外就看不清什幺,只能见到索道的缆绳。犹如空中飞行一般。
陡然间,眼前一亮,浓密的`云层被抛在脚下,眼前,是碧蓝的天空,白雪皑皑的险峰、棱角分明的冰川。天地咫尺!风吹云动,如波似浪。
这样登山,自己没有太多的疲惫,更不会大汗淋漓,少了登华山那种“累极乐极“的乐趣,不过,这眼前的胜景足以弥补这份遗憾了。
如果不是戴了墨镜,那耀眼的反射光,定会让你睁不开眼,甚至流泪。虽然已是身处海拔4506米的雪峰,但因为阳光的关系,并不觉得冷。一些在山下租了鸭绒服和氧气袋的人开始懊恼这些累赘了。我凌云振臂高呼!胶片记录下了我的忘形。人生,又能有几次这样的机遇,能如此地英勇和洒脱?
玉龙雪山是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性冰川。南北向排列的十三座雪峰犹如一条腾空的巨龙,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秀丽挺拔,造型玲珑,主峰扇子陡,海拨5596米,至今尚未被征服。在丽江的两天,眼见了它阴晴的交替,景观的变幻。时而云蒸雾涌,乍隐乍现;时而碧天如水、万里无云,群峰晶莹如银,耀目晃眼。有时一条云带束腰,上面雪峰皎皎,下面岗峦碧翠。东方破晓时,峰顶早为晨曦所染,多彩的朝霞映上雪峰,白雪呈绯红状与霞光掩映闪烁;傍晚余辉把雪峰染抹上红纱,云朵带着晚霞奇彩,飞归峰间谷壑,弹指之顷,变幻无穷。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
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我学会: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春姑娘来了!她把迷人的春光撒满人间,美丽的公园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你瞧,那座圆形的大花坛,开满期千姿百态的花朵。白色的月季,紫色的玫瑰,红色的花花等等,分别组成一个个艳丽的花环,真是万紫千红呵,彩色蝴蝶被吸引住了,它们一群群飞来,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公园里,到处都是一簇簇、一片片不知名的小花儿,红、黄、蓝、白各式各样。有的钻在狭窄的石诚意缝里,有的躺在树下的泥土堆上,有的长在假山上,把假山中间的山洞当面镜子照,真像一群顽皮的小姑娘。
路边树木欣欣向荣。樱花树上,怒放着一簇簇红白相嵌的樱花,白的像雪,红的像火,好似像雪山火炬合成的彩绸,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晃,欢呼春的到来。有几株桃树的树杈上,缀着一朵朵红艳艳的花,就像害羞的小姑娘,露出半边带着红晕脸蛋朝着你微笑。春风中,不时飘来阵阵淡雅的花香,令人心醉。
春天的公园充满了活力,春天的公园把美丽印在人们心中,愿明媚的春光永驻人间!
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踏着欢快的脚步来到人间。
寒风被赶走了,取而代之的是蒙蒙细雨。“沙沙沙”地飘向大地,仿佛在说:“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景色焕然一新。
岸边,成排的柳树刚刚吐出嫩芽,叶子小小的,绿绿的。真像是春姑娘的长发,悠悠地在风雨中飘荡。绵绵春风把小草染绿了,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各种花儿
争先恐后地开放了。红的、黄的、紫的、粉的……不用人工栽培,它们就会自己在风吹日晒的关照下竞相开放。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当然,如果没有那一片片青幽幽的小草的陪衬,花儿也不会显得多姿多彩。小草的叶尖上不时滚动着小水珠,像珍珠一般,要是太阳对着它一照,肯定会闪耀出珍珠的光彩。一棵棵落光了叶子的树木,正在给自己穿上绿莹莹的衣服呢!
小河清清的,当绵绵的细雨落到水面上时,就会溅起一圈圈涟漪。
雨终于停了。公园好像被清洗过了一遍,很干净,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春天的公园真美丽!
上述提及的文字都由门铃这一描写点展开,但行文实现了“差别化”,既为结尾的“点睛”议论作铺垫,又与叙事结合推动情节发展,值得我们借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