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这本书的标题修改为《感谢不完美的自己》更好一些,因为我想可能是首先要感谢自己,其次是表达不完美。但读完这本书后才明白作者的苦心——先感谢不完美,再来感谢自己。这样的顺序到并无什么其他意思,就是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自己的不完美和不完美的自己,听起来没有太大差别,但喜欢玩味文字的人总是能感受到不同。
书中讲述了很多个细小、平凡而不太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治疗的案例,这些案例或许你不做心理医生完全无法接受和理解。在我读《疯子在右》的时候,就被那各种各样的“有问题、不正常”的人所折服,读完之后我还在想,为什么有这样的人存在?过去这么多年,我还记得书中的故事和人,我还想不明白他们到底是天才还是疯子,这么一本书感动我这么多年,唯一的理由是这本书扩充了我对“人”这个种类的认知基础知识!而这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则给了我一种心理学入门的基础知识的感觉。书中没有太多的专业词汇,也没有那么多难记且生僻的外国名字,有的是一个个普通而平凡的小故事,通过显而易见的道理告诉你很多个心理学的伟大道理。
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中比较震撼我的是这样一个观点:不是去消除、压抑或克制人性中的恶,而是要转化这样的恶为一种善的动力和哲学。这个观点比较震撼我的是因为一般的心理学、成功学都会告诉你如何去避免失败、或在失败后如何走出压抑而悲伤的氛围…,这是个思路的转变。人的情绪和行为很多时候是非常特别而脆弱的,所以如果强力去压制某一种***,站在整个人生的角度来观察,这种压制并不是有利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从小家里穷吃不起饺子,现在自己参加工作了可以无限制的吃饺子了,于是很多山沟沟里出来的人有了一个特殊的爱好“吃饺子”,甚至遇到节假日都要以吃饺子为庆祝方式(因为穷人家是每年才吃一次饺子的。这就是因为“吃饺子”这样的一个***不是被释放了,而是一直存在心理被压抑、压制了很多年,当你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会是过量而且不当的。这也能很好的解释贪官的问题:因为从小穷怕了、三十几岁还穷的没有钱取媳妇,于是等到五十多岁突然有了很多钱、权,谁一下子有能力控制得住这个被压抑多年的***呢?所以,这个***的压抑、释放与转换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也很有可能是一个社会学的难题。
在我读这本书之前还知道一点心理学常识,就是挖掘你产生这样的心理、行为的根源,才能解决你这个心理问题。一些书上把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找到心桥”,就是在你心里面架起一座桥,让你走过桥的对岸,去看一看真实的你自己及发生事故的现场,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的思路,其实还是在想办法完全解决你心里的问题,而很多时候压抑多年的心病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完全释放(当然,很多时候就是在一瞬之间释放的。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则提出了一个思路,通过转换(把愤怒转变成诉说,把诉说转变成倾诉,再把倾诉转变为交谈,把交谈转变为找寻问题,这样,找到问题接能解决问题从而解决心理的一些问题。这个思路非常不错,是因为很多时候一些压抑的事情无法释放,但大部分人都是有最喜欢和最讨厌的事情,这两者之间一定能互相转换的介质和可能。
国外很多研究心理学和行为学的某杂志说,长期被某一件事情或者人压抑的话,一定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报复心理。而如何解决一个人根深蒂固的报复心理,通过这个转换的思路,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这是一本心理学手册,很多小品文讲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解决了病人的问题,通常,也能解决我们思考不了的一些问题。这便是读书的意义之一,解决自己思考不了的问题!
生活的脚步不停地前移,一日一日的向着理想的目标接近。每个人都是这样的生活着,奋斗着,为了生计孜孜不倦,夜以继日的忙碌,生活在奋斗不息的基础上,不停地变化,正面的结果是升腾,生龙活虎,其乐无穷;负面的结果一日一日地衰减,今不如昔,最后一无所有。这是事物的双重标准,一分为二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前行的道路,并不是笔直平坦的,而是充满荆棘坎坷的因素,需要有充分的认识,并且有能力应付,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向前走下去,收到成功的硕果,品尝到丰收的喜悦。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付出,一份收获。人生就是这样的过程,大同小异,没有捷径可走。任何时候,都是这样的,依靠他人的施舍度日,不会有任何的收获,最终要饿死的。
人生道路上,谨记一个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有也是陷阱。不论到什么时候,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维持自我生存的需要,生活才有情趣,生活才能到达祈求的目标。侥幸心理是我们生活道路上的障碍物,必须保持良好心态,才能克服困难,放下包袱,走向成熟。
人生道路,分成多个阶段性,需要一步一步来完成,每个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急于求成,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愿望难以实现,只有脚踏实地的认认真真地去做,落实自己的`人生蓝图,用汗水浇灌理想之花,理想才能开花结果,收获的季节,会有采摘不净的累累硕果展现在面前。一句话,美好生活是靠奋斗创建起来的,等待,懒惰永远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无意间,在妈妈的枕边发现一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书。这是一本心理自助书籍,作者武志红是一位资深心理学专家。这本书以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向告诉我们:负面情绪等等不完美的一面,在成长中的积极作用。阻碍我们成长的,不是因为自身不完美,而是自己不肯承认自身的完美。只有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使得自己越来越强大,离梦想越来越近。
扪心自问,父母、老师在讲道理时,我也觉得父母、老师讲的道理都正确,也明白,但是为什么对我却起不了作用呢?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那是我没有,也从未真正的接纳过不完美自己,骄傲、自满、畏难、不坚强、毅力不坚定,这样的“我”,是我一直都不想面对的,一直在逃避,排斥。
然而,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去拥抱不完美的自己。别抱怨自己的不完美,一个充满自信、向着美好的未来走去的人,是不会抱怨自己的缺点的,而是应该感谢它,拥抱它。因为成功之路是靠自己的不完美迎来的。
比如,两个人去采矿,他们用的工具是一样破,可当挖到特别硬的石头,其中一个人抱怨工具太烂而放弃了,而另一个人没有抱怨,而是克服困难,一点一滴地用工具将石头打破了,从而得到了钻石。
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因为自己总觉得自己是“高智商”,可他什么也不是,没有任何作为。他找了许多心理医生,都没用,他一直还是觉得自己智商高,别人都不如自己,因此跟周围的人都相处得不愉快。这样过了十多年,他又找到了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那医生什么也没说,只是让他看电视,可当他听到电视里的一句话:“你骗得了别人,但你骗不了你自己!”这时的他恍然大悟,开始相信事实,不再想着自己是是虚伪的“高智商”,而是真实的自己——一位普通人。他激动地对那位医生说:“谢谢你,是您让我找到了真实的自己。”而医生却说:“不,你不应该感谢我,而是应该感谢那句话。”
曾经有同学叫我“屈神”,因为在思维训练的题型上,我常以做题速度和正确率“著名”,因此,曾经的我也以为自己是“高智商”,常常喜欢挑难度高的题目来做,却不重视基础题的训练。于是,一份答卷,基础题的分数是扣得最多的,卷面分数拿不了高分。现在我明白了,自己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我应该做到的中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次的作业和考试,一点一滴地凿开坚硬的石头,做真实的自己,做自己心灵的王者,不做“高智商”和“神”。
读完这本书,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八个字:接纳自己,悦纳真我。书中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不完美,才有足够的空间进步,才能体会到努力后达到成功的喜悦。好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健康的成长,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看到我的这个题目,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一个故事。从前,一对父母要出远门,担心自己懒惰的儿子会饿死,就做了一个圆饼挂在儿子的颈上。可当他们回家时他们的儿子还是死了。当然,我们大家都知道那个儿子是怎样死的。但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却能够悟出一个大道理,那就是、我们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生存下去。
自力更生指的就是不依靠外力,用自己的力量将事情办好。《史记》(公孙、主父列传)有关于自力更生的最初记载。言官严安对武帝说:能够自力更生,是人民所渴望得到的,由此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提倡自力更生的名族。
说到刚才的那句话,可能会有人钻牛角尖:你可能是没有学习中国的近代史吧?是的!翻开中国的近代史,那是不堪回首的一页。但正因如此,才会激发无数先贤的思索。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中谈到“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独立与完整的麻烦”。民主战士闻一多也在《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中说道“我们人民能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强起来了”我们不难想象,自力更生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九年级的政治课本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们要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而说到民族精神我们就可以想到“大生产运动”。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我们的祖辈所表现出来的气质至今还令我们感叹。相比于现在的挖掘机、联合收割机,那时的生产工具是再落后不过了,可正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我们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更承担着完成祖国伟大复兴的重任,更应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勇于开拓的习惯,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也用以应付这个风云变幻的社会。
武志红的又一本书,这本书有个多么自恋的名字,所以春节前后我读完了,过了这么久才来写读书笔记,所以刚刚忍不住又翻了一遍。
发觉这本书是典型的案例书籍,就是通过武志红的咨询案例、社会热点案例来输出心理学常识和分析问题。这个也是我相当长时间比较推崇的一种说法,“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之前有很多人遇到过,有很多人研究过,有些人把结果写成了书”。这个就是书籍的作用。它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带着心理问题积极生活”:这个估计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情绪有它的来处,这些都是人这个生灵自带的属性。不论悲伤、愤怒、内疚等等的情绪,都是能量流动的正常形式,我们要接纳这些情绪,就像接纳自己一样。他们就想吃饭、喝水一样必要,像呼吸一样必不可少。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如上所说,恐惧也是一种正常流动的情感。这个反向论证,让我们知道孰轻孰重。这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所有的关系,甚至是冲突,都是照镜子,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有的时候是看到自己的想要和不想要,进一步的审视自己、理解自己。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学会接受自己、宽容自己和宽以待人。给自己一个接受的仪式,开始更懂自己、开始一段更为不同的人生。
啥是奋斗,就是把你折磨的半死你还是得跟狗一样的照常起早贪黑点头哈腰的。出来社会这么久才知道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不是遇到人就会帮你,不是有机会就一定给勤奋的你!
迷茫,是每个人都有的。是毕业生最喜欢说的,是无业游民的代名词,是每个有梦想而不知怎么实现的。。。那是因为你眼高手低,那是因为你不懂得的珍惜,那是没有人生的规划!每天的得过且过会成为你人生的绊脚石,你不会想过你30岁的时候你是什么样子,你不会想过你有家庭有小孩你又是什么样子,当你开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开始节省的时候,当你连逛街在外面吃饭都是奢侈的时候。你就会开始后悔了,那是比迷茫还无法形容的!所以一定要坚定自己的方向,一定要有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不到目的誓不罢休,这才是你要的!
惰性,多可怕!它会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离失败很近。不断的为惰性找借口,舒服一下都是好的,所以你永远是那个位置没有提升。当你在玩游戏的时候,有人在加班加点,当你在酒吧昏昏沉沉的时候,有人在分享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富人和穷人的区别。你可以没有钱没有关系没有朋友,但是你一定要勤奋。连你自己都不帮自己,谁会愿意帮你。不要再惰下去了,否则时间都耗没了。
***,有利有弊。好的就是成为你的动力,坏的.呢会使虚荣心作祟而走上歧途。过分的追求会形成攀比,短时间内又不可能达到和别人相同的水平,那么你就会走极端而达到自己想要的。你确实得到你想要的可是你想想你失去的是你以后再也无法拥有的。
奋斗,像是浑身的力气却不知道往哪使!真的,该怎么奋斗,奋斗出什么结果,想奋斗吗?答案是,要拼全力奋斗,因为比你厉害的人一大把。奋斗出自己满意的结果就是最佳的。想奋斗,现在苦一点,老了才不会苦。因为谁也靠不住靠的只有自己。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坚持坚持再坚持!一定就会有盼头会有你想要的生活。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永远要相信自己!
掌声是一道彩虹,绚烂的色彩是赞许;掌声是一颗珍珠,晶莹的光芒的欣赏;掌声是一朵鲜花,美丽的纹面是肯定。当彩虹升起,当珍珠闪光,当鲜花绽放,在响亮的掌声中我心海激荡。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波澜起伏的事情。关键是你心中的'信心是否残存,而掌声正是信心来源之一。
有一次,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育苗杯”作阅读比赛,同学们都一致推荐我去比赛,老师还对我说:“然同学们一致推荐你去比赛,代表他们看好你。所以你要勇敢去比赛。”我虽然很高兴,但我也很担心,因为我从小到大都十分胆小。可是,这次机会是同学们让给我的,表示他们认可我,觉得我能行,所以我就去参加比赛了。
过了几天,成绩出来了,我得了“三等奖”,我顿时情绪低落,心情从晴天变成了阴天,我在回教室的时候想:这次一定会给同学们嘲笑死了,而且这次比赛机会是全班同学让给我的;老师还对我那么有信心,不知不觉,我走到了教室门口,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老师说:“祝贺你,得了三等奖。”同学们说:“不要灰心,你已经很棒了。”我的脸上泛起了红晕,心里激动极了!高兴、兴奋、自信一下子涌到我的心头……
“掌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无限感慨……”我想起老师的鼓励,响起掌声对我的影响。掌声,谢谢你找到了我的信心与勇敢。
武志红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的序中写道:拥抱你的痛苦,这是成为你自己的必经之路。初读这句话,我就感到了一种力量。事实上,痛苦这玩意儿想起来讨厌,但它在很多时候都是试金石。
如果没有经历相思之苦,你意识不到某个人在你心里的地位多重;如果没有经历学习和复习之苦,你也不会珍惜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而极有可能轻飘飘地来一句“因为我聪明”;如果没有进行激烈的竞争,就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恐怕上班以后,你的热情也持续不了多久。
多年前我读过一篇文章,里面的一句“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让我久久难忘。不过,当时年少只觉得这类文字令人心疼,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终于意识到“痛苦是人生中实实在在的存在”。
对于痛苦的切身感受,每个活着的人大约都不能幸免。至于那些整天作出“一切棒极了”的姿态的人,怕是活在自己编织的梦里。
美梦固然令人欣喜,然而总有醒来的那一刻。所以我们说,不如一开始就告诉自己,痛苦是会一直存在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和放下,而不是消灭和忘却。
当一个人因为失恋而情绪低落时,他不能通过闭上眼不看以往的照片、封闭头脑不去想以前的恋爱细节而恢复快乐。他只能承认已经发生的事实——那个人已经离开了,而他也要学会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与过去的自己好好告别,当然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尽可以通过哭泣、喝酒、看电影、听伤感情歌等方式感受失恋之苦,而绝对不能自己压抑自己。
更不要因为别人的判断如“对方不值得你这样”或“感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你能不能有点儿骨气”之类的话来阻止悲伤这种情绪的正常流动。
另外,如果他通过拼命工作或迅速交往别的恋爱对象,来暂时转移当下的痛苦,那么就会为以后的心理隐患埋下种子。因为面对痛苦却伪装不悲伤这件事,需要耗费更久更多的时间和能量,远不如痛痛快快地与其和解来得划算。
那么,如何与悲伤和解呢?这就又回到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这个课题上了。所谓的不完美,并不是指我们颜值不够高、赚钱能力不够强或者性格不够好,所以才会失恋(被分手);而是指:我们是人不是神,我们控制不了一段关系的最终走向。
举例来说,也许一个人本身条件很好,但是条件太好的人就一定受欢迎吗?他可能会因为太优秀而给恋人造成压迫感,所以被分手;或者恋爱的双方感情一直不错,但是有些家庭因素却导致两人不得不分开。不可控的情况太多了,所以在感情这件事上,我们也只能像很多事情一样“尽人事,听天命”。
其实仔细想想,世间哪有什么完美呢?既然宇宙间不仅有日月星辰也有黑洞,那么人活在其间,难道只敢正视光明却不肯承认黑暗的存在吗?
所以,执着于完美的人快快醒悟吧。不完美的存在很正常。带着不完美,我们一样可以为自己、为他人做很多事,从而实现人生的圆满。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