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动物园里,我看到了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胖胖的,十分可爱,它慢吞吞的动作和它吃竹子的样子让人一看就上了它。
看到它悠哉游哉的样子,我也想变成大熊猫,无拘无束,吃穿不愁。
在广州待了几天,回到家里,我怀着变成大熊猫的愿望入了睡。
“啊—”早晨,我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
睁开眼睛,我发现周围的环境变了,舒适的小床变成了竹排;贴有装饰品的墙壁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灰墙;可爱的木门变成了一排玻璃,玻璃外站满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手里都拿着相机。
我觉得十分奇怪,我有什么好看的,在打量着自己的同时,我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长满了毛,黑一块,白一块。
难道我变成了熊猫?太好了!我的愿望实现了!我疯狂地跳啊蹦啊,直到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怀疑我疯了而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才安分下来。
在我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之后,我决定尝尝竹子的味道,平时看着熊猫吃的津津有味,我早就眼馋了。
我抓起一把竹子,吃了起来。
没想到平时“仅供观赏”的竹子现在在嘴里居然如山珍海味一般。
我一口气把竹子全吃完了,不是吹牛,我站起来时连自己的脚趾头都看不到了。
随后我倒头便睡,睡得那个香啊!
就这样,过了几天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我从先前的开心变成了无聊。
原来,大熊猫的生活是那样的百般无聊。
最终,我受不了这生不如死的生活,我要“越狱”!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晚上,我为了自己的越狱计划努力地和困魔战斗,努力不让双眼闭上假如我是一只动物作文假如我是一只动物作文。
终于,我等到了动物园管理人员来送食物了。
当他一开门,我不顾大熊猫的温顺性格,扑向工作人员。
因为重量,我一下子就把他压晕了。
接着,我爬出铁门,不管自己有多累,疯狂地跑。
几天里,我辛辛苦苦地跑着,累了就在没人的地方休息一下,饿了就捡点垃圾吃。
每次好不容易找到一片竹林,转眼间竹林就被砍了。
我的身体越来越差,越来越痛苦。
最终我倒在了地上,我知道我要去见上帝了。
我的心跳越来越慢,呼吸越来越少。
在我长眠于世上的时候,我多么希望人类能够停止他那害人害己的过度砍伐,过度污染,过度开发,让动物和人类友好生存,还地球一个美丽的面容!如果不行,我情愿自己当初没有出生,我不愿看到这千疮百孔的地球,不愿在天上看到人们在对自己以前的罪行捶胸顿足!
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踏着欢快的脚步来到人间。
寒风被赶走了,取而代之的是蒙蒙细雨。“沙沙沙”地飘向大地,仿佛在说:“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景色焕然一新。
岸边,成排的柳树刚刚吐出嫩芽,叶子小小的,绿绿的。真像是春姑娘的长发,悠悠地在风雨中飘荡。绵绵春风把小草染绿了,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各种花儿
争先恐后地开放了。红的、黄的、紫的、粉的……不用人工栽培,它们就会自己在风吹日晒的关照下竞相开放。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当然,如果没有那一片片青幽幽的小草的陪衬,花儿也不会显得多姿多彩。小草的叶尖上不时滚动着小水珠,像珍珠一般,要是太阳对着它一照,肯定会闪耀出珍珠的光彩。一棵棵落光了叶子的树木,正在给自己穿上绿莹莹的衣服呢!
小河清清的,当绵绵的细雨落到水面上时,就会溅起一圈圈涟漪。
雨终于停了。公园好像被清洗过了一遍,很干净,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春天的公园真美丽!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春姑娘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人间,迎着旭日的朝晖,我来到了景色秀丽宜人的北坛公园。
走进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巍峨的史公塔。它又名"八大塔"。史公塔共有7层,每一层都有8个塔角。每个塔角上挂着一个小铃铛。当微风轻轻拂过人们的面颊时,总能听到铃铛那清脆悦耳的响声。塔窗上有一个白蓝相间的青瓷佛像。塔顶竟然长着一棵令人称奇的树。
顺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向东走,一片茂密的小树林便展现在我眼前,刚刚抽出绿芽的小树,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略带羞涩。树枝随风飘荡,好似一位正在梳妆打扮的闺中小姐。
穿过小树林,向北走,就来到了人工湖,湖水微波荡漾。湖底几条小鱼在自由地"玩耍"。湖面上,几条卡通人物小船在行驶着,人们坐在船上聊天、观光,好不逍遥自在。看哪,一座汉白玉石拱桥架在两岸,连接南北,多壮观呀!
公园的西侧是我们儿童的天堂——儿童乐园。这里的娱乐项目很丰富:骑马场啦,碰碰车啦,蹦蹦床啦……这里人很多,欢声笑语不时传了过来。游乐场的老板,周围的小商贩们忙也忙不过来,尽管如此,他们脸上仍然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离开北坛公园,我浮想联翩……我很想变成一朵娇艳的花儿,点缀它;也很想变成一只小鸟,用动听的歌喉赞美它。很想很想……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
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我学会: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鲨鱼,被人们称为海洋***手,它是海洋中的霸主,是软骨鱼纲板腮亚纲的一目,仅有一科一属八种。体粗大而短,头高近方形。由于鲨鱼杂食的饮食特性,也被称为海洋清道夫。
我们在电影中会看到鲨鱼吃人的场面,画面恐怖而血腥,不论是海中的各种鱼类、生物还是生活在陆地的人类,对鲨鱼都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感。这是因为我们大部分的人还不了解它。其实鲨鱼在不受刺激的情况下是不会主动攻击陆内水区的人类的。
随着我们人类的不断发展进步,在衣着物品的使用,以及饮食上越来越丰富,多样化,同时,由于人类的贪婪与无知,肆意破坏环境污染海洋,滥捕滥***,不断的压缩着鲨鱼以及各种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海洋生物的食谱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海洋垃圾,商场柜台上摆放着鲨鱼皮包、皮带,奢华的餐厅内饭桌上摆着鱼翅制成的美味,致使鲨鱼也变成了一种稀少的动物。其它海洋生物的种群数量也在急剧减少,生态平衡的.杠杆在不断倾斜。
如果我能变成鲨鱼,我想遨游大海,继续在海洋中扮演好海洋清道夫的角色,虽然我有着强大的消化系统,但是请不要再把塑料袋、罐头盒、酒瓶等等各种海洋垃圾也加入到我的食谱中来,更不要把我变成你们人类的食物、装饰品。我的同伴在为海洋健康的生物链做着自己的贡献,有的在海洋馆等场所为人类讲述着远古以来时代的变迁。我们在为美丽的地球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里我想代表我的同伴,以及其它的海洋生物呼吁人类,请善待我们,让我们创造友谊、共同、平等的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美丽的世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