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家和姐姐家都有4个人去了山上爷爷奶奶家。到了每天晚上,我们都要做一件事情,它也是过年的习俗——放鞭炮。
每天下午我们都要去买鞭炮准备好,什么“恐龙蛋”“火炬”“小水炮”“三响炮”“一响炮”“飞机”“琉璃彩蝶”……很多鞭炮我都放过,当然,我放过的,我姐姐也放过啦!到了正月里,大人就拿出大的鞭炮来放,还有那种很长的鞭炮。在山上,我和姐姐也有朋友,她们也和我们俩一起放鞭炮,有时她们也有好玩的鞭炮给我们玩,我们有好玩的也给她们玩。每到晚上,我们就是和她们一起玩的呢!当然,我弟也来凑热闹,他不会放,就让我帮他放。
放鞭炮有3种放法。1、是拿在手上,点燃导火线,再飞快得扔到离自己1米远的地方。比如说放小水炮,二响炮,一响炮。在放得时候,一定要捂住耳朵。2、是放在地上放的,点燃导火线走开。比如说喷泉、大烟火,点燃它们要走开,但喷泉不用。喷泉虽然喷得不高,但很漂亮!3、是手上拿的,点燃导火线。比如火炬。先点燃它,它就会喷出很长的火焰,所以叫它火炬嘛!“火炬”喷完就会喷出火光。
放鞭炮真有意思!但在燃放时要当心,放第一种炮时一定要扔得远。不要在公共场所和人多的地方放,不然会伤到人。人家受伤,我们要付钱,那多不划算呀!放第二种大烟火时,人也要走远。放第三种炮时,手上拿得是最安全的,但放的时候不要对着人家,容易烧着别人的衣服。
放鞭炮给我带来了无限乐趣!
邻近年关,四处炸响着鞭炮声,我们教育住宅小区的小伙伴们相约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在院子里一起燃放鞭炮。
“孟祥成——孟祥成——”听,还没吃完晚饭,伙伴们就在楼下呼唤我了。想起伙伴们的约定,我狼吞虎咽地吃完馒头,粥也顾不得喝了,就跑下楼和伙伴们汇合。
我从仓库里拿出老爸给我买的鞭炮、礼花。跟小伙伴们把鞭炮堆放在一起。其中有“二踢脚”“小蜜蜂”“钻天猴”……应有尽有,让我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我们选中了一个名字非常好听的“二踢脚”叫做“天女散花”。这个“二踢脚”不光名字好听,还非常好看。经过一段讨论。将由我去点燃他,我心惊胆颤地慢慢走到它跟前蹲下。我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胆战心惊地用香头去接触“天女散花”的引火线。
只听见“吱”的一声,引信冒出火星,“天女散花”被我点燃了,我迅速向后退,捂住耳朵。它在地面“咣”的一声巨响,“天女散花”随着一道光飞向了天空,那道光好像要把漆黑的天空划破。紧接着的又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在夜空中盛开了一朵巨大无比的“鲜花”,“鲜花”带着七彩光辉四散下来,真像传说中的天女散花。“哇,真美啊!”“神奇啊!”我们鼓掌欢呼。
我们又选中一个“小蜜蜂”。“小蜜蜂”小巧玲珑制作的非常精美。成达是一个身体胖大胆子却不大的男孩。我们让他点这个“小蜜蜂”。老天似乎在戏弄他,成达第一次点“小蜜蜂”的时候,先是慢慢走到“小蜜蜂”跟前,慢慢地蹲下,颤抖着香火去点燃引信,但是香头还没有接触到导火线,别人的一声咳嗽就吓得他躲得老远。我们都笑他胆小。于是第二次他便大摇大摆地走到“小蜜蜂”跟前,可是到了跟前他就又跟变了一个人一样,变得小心翼翼了。终于“小蜜蜂”“嗖”的一声“起飞”了。它喷射出的火花不停地变换着颜色,它飘忽不定,一会儿飞到上空,一会儿从我们头顶闪过,不停地炫耀着自己。
一会儿,外面又响起震耳欲聋的礼炮,美丽无比的礼花。整个天空成了一个五彩的世界,四面更是鞭炮声声。我们在礼花、礼炮的照耀下欢呼着、跳跃着。
我每次放鞭炮时都充满了热情。快要过年了,爸爸和耿爷爷都给我买了很多的鞭炮。我的鞭炮有:飞镖烟花、手花、奥运火炬等等。我和我的老表熊志钰每天都在放鞭炮。我们放鞭炮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
我最有趣的鞭炮是奥运火炬。我的奥运火炬放的方法是:先把引线点燃,再举起来,它要冒出来火的,声音是“霍、霍、霍……”的,火冒出来是桃子的形状,它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很美丽,我看见桃子的形状我就想吃桃子了,我忍不住要吃了它。奥运火炬有些时候要出来一点小火,要注意把它向前举,不要举在头顶上,这样才安全。我的愿望是拿着奥运火炬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跑来跑去地玩。
我放了这么多的鞭炮,觉得飞镖烟花威力很大,把外婆房子上的瓦都炸下来了,好危险啊!
今年我放鞭炮放痛快了,心里很舒服。希望明年不要去买危险的炮。
首先得说明一下,在我的家乡,鞭和炮是有区别的。人们通常所说的鞭炮在我们那里叫做“鞭”,而炮呢,则叫做“雷炮”。什么情况下放鞭,什么情况下放炮,也有说道。
先说放鞭。需要放鞭的事很多,但说起来也不过就两件事:喜事和丧事。
喜事很多:结婚生子,起屋上梁,以及逢年过节等等,都是值得放鞭庆祝的喜事。以人生的第一喜事结婚为例。婚庆上放鞭是很重要的事。在我们那里,有时甚至把结婚直接就叫做放鞭。说谁和谁放了鞭,就是说谁和谁结了婚。男人们口头上有句很损的话:我和***放鞭。是说他要和人家的妈结婚。骂出这样的话来,一般双方就要动拳头了。
结婚放鞭名堂也多。男方迎亲的来到女方,女方家要放一架迎客鞭,姑娘起身走,要放一架送女鞭。在从娘家去婆家的路上,遇路拐弯分岔要放鞭,叫做记路鞭;逢水过桥要放平安鞭;遇到不吉利的事,如送葬的,也要放鞭冲晦气。新娘到了婆家门口,婆家要放落轿鞭。这架鞭一放,新娘就是婆家的人了;拜过天地入洞房,要放一架落心鞭,在农村娶个媳妇不容易,一家人都要操碎心,媳妇总算进了门,一家人也就落心了。
至于丧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年轻人去世,或者小孩夭折,这是真正的丧事。这种丧事多半是不放鞭的,即使放鞭也放的很少,鞭也很短促,一如逝者的人生。
另一种丧事是老人去世。通常被叫做白喜事。我们那里有个更通俗形象的说法:顺条路。似乎老人去世是顺便去什么地方走走,有顺其自然,必由之路的意思,而言下之意则是说无需悲伤。因此,老人的丧事是当喜事办的。既是喜事,鞭也就放得很多。老人落气要烧纸放鞭;停丧期间每来一拨客人吊唁,主人都要放一架鞭;给死者盖棺时要放鞭;起棺(抬棺的人把棺材抬起来时)时要放鞭;送葬路上遇岔路和过桥要放鞭;把棺材下到坑里时要放鞭,封土后,插上花圈,亲友跪拜,再放一架鞭,是安魂,也是诀别。
放鞭的规矩多,有点不好把握。因此,一般人家操办红白喜事时,会请一个专门管放鞭的人。此人对于放鞭的一些道道了如指掌,算得上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放鞭人胳臂上挂着一个椭圆形的浅口提篮,提篮里装着大大小小的鞭,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地方,他会取出不同大小的鞭燃放。放鞭还是个技术活,技术好的放鞭人胆大心细,他们可以将鞭点燃后,一直拿在手上放,放到只剩下一点点长了,才朝上一扔,剩下的一些鞭在空中就炸了。也有胆子比较小的放鞭人,怕鞭伤到自己,点燃后,便马上扔出去。
记得小时候,我和一帮孩子常常跟着婚丧喜事的队伍跑,为的是捡哑巴鞭,(哑巴鞭并非真的哑巴,而是在燃放的过程中,引线没有被引燃而没有爆炸,我们捡着后还是可以燃放的`。)有时候鞭太脆,炸得干干净净,我们捡不着哑巴鞭,就只好“抢鞭”。一些胆小的放鞭人,往往给了我们这帮孩子“抢鞭”的机会。他把鞭点燃后往地上一扔,我们会一拥而上,用脚猛踩正在燃放的鞭。这么一踩,把鞭踩熄了火,我们就可以得到大把大把的哑巴鞭。放鞭人是十分讨厌我们这帮小孩子的,他们总是一边放鞭,一边驱赶我们。
放鞭人驱赶我们,主要是为了让鞭顺顺当当地燃放干净。我们那里有个迷信的说法:鞭燃放得断断续续,或者中途熄火,是不吉利的,预示着主人家往后不顺利。因此,放鞭人要极力阻止我们“抢鞭”,以保证鞭能够顺利燃放干净。
再说说炮。我们那里,雷炮放得很少,我记忆中好像只在白喜事和过大年的时候才放雷炮。白喜事是在坟堆好后,送葬的人要离开时才放几个雷炮,叫做冲天炮,说是老人要归天了,提醒各路神仙让个道。过大年放雷炮,是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出行的时候,叫做迎春炮。好似要把寒冷的冬天赶走,把沉睡的春姑娘惊醒。而且雷炮也不是家家都放的,放雷炮的人家,家境和心境都相对较好。
的确,从放鞭炮这件事上,是能够看出人们日子过得好坏的。拿过大年来说,那些缺衣少食,气运不顺的人家,一般是不怎么放鞭的,更谈不上放炮了。倒不是穷得连一架鞭几个炮都买不起,是没有那份心情。
在我的印象中,八十年代中期,有那么两年,大年初一的早晨,乡村鞭炮放得最为热烈。那两年,土地刚刚承包到农户,国家的政策鼓励发家致富,税费也相对较轻。农民获得了相对的自由,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上老天爷风调雨顺,因此,那两年,家家户户都获得了大丰收。更为重要的是,农民有了自己支配劳动成果的权利,他们收获的粮食,除了上交一些公粮,多余的,想吃就吃,想卖就卖;他们喂养的生猪,也不一定非要卖给供销社,自己可以***了吃肉或者卖肉。他们屋里有了不少陈粮,手头也有了几个活钱,日子过得有甜头又有盼头。那两年的除夕夜,农村的鞭炮都是整整放了一夜啊!
到现在,我还在怀念那两年的鞭炮声。
今天是除夕,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要放鞭炮吧!我们今天就买了许多鞭炮,等待着夜幕降临……
“天黑了,天黑了,可以放爆竹了!”我高兴地喊着。“有什么好的,小心爆竹把你的衣服给烧坏了”妈妈不太高兴地说。我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穿好衣服拿好爆竹就立刻冲到楼下。爷爷、爸爸、妈妈、叔叔随后也都下来了。当然,我们是分工好的。爷爷、爸爸、叔叔分别放二踢脚、鞭炮和礼花。我和妈妈也就放一点手里拿的花。我再说一说那些包住放出后的效果吧!先是爷爷放的二踢脚,二踢脚不想理化放出的那样漂亮,可是,单单是那两响就已经让大多数人感到害怕。再说说礼花吧!礼花的声音不太响,却因为色彩鲜艳而讨人喜欢。现在,礼花已经成了大热门。最后说说鞭炮吧!它既不像二踢脚那样响亮,又不像礼花那样颜色鲜艳。可它却比礼花更响亮,比二踢脚更持久,绝对是过年的必备产品。
不知不觉中,爆竹都被我们放完了,可是,这过年的情景却被我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