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说道:“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打开陈大伟教授撰写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心情豁然畅快。为了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能力,所以也一直翻阅相关的教育科研方面书籍,但终因这些书籍的理论术语过陌生,对我而言过于苍白,读起来总感觉索然无味而最后弃之。而陈大伟教授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以对话的形式,用直白的语言向我们一线教师清新自然地述说着教育科研的幸福感,我想每一位阅读者肯定十分欣喜地接受书中的观点。
书中围绕“教育科研和教师成长”分别从五个话题进行阐述:教育研究,我心有主,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规划研究行动,脚踏实地地研究,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
其中的话题二——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的确是我们一线教师最为迫切需要的。通过平时的教学研究发现,我们的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困惑很多,到真的要去找寻进行研究时,却总是找不到一个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我们的很多教研组活动要提高教研活动的真正有效性,关键是要从平时的教育教学问题出发,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研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的确,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但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却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还会令学生在问题的轰炸中失去信心,无效学习。可见大家还是缺少了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
如何寻找问题所在,让问题真正成为我们教学时的.朋友?我们不妨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探究。
学校在教研活动中中经常安排听课活动,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听课教师总是带着本子来听课,听完后又合上本子回去了,听课的效果甚小。其实,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听课,只要有所准备,有所思考,我们都会受到启示,无论是精彩的,还是糟糕的。这学期我们的听课还是执行上学期的,希望我们都能够从有效的观课议课中点亮教师课堂的智慧。
为了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近我读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大伟教授撰写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希望自己在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之后,结合教学实际,提高自己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朋友,采用对话的方式,讲述了“教育研究,我心有主”“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规划研究行动”“脚踏实地做研究”“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五个话题的内容,联系教师的教学实际,诠释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鞭辟入里,通俗易懂。
不仅提供了教育科研的具体方法,使每个教师都有能力去做教育科研,更重要的是,它激励教师在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平庸,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书中对何为“有效的教育科研”娓娓道来,以有效为底色,与日常职业生命有机结合,向我们介绍了一条适合于一线教师的快乐科研、幸福科研、有效科研的道路,让作为研究者的教师逐渐体悟着“幸福科研路”的教育生活。
结合研读内容,我不断反思发现自己的教学中有价值的问题,拟定研究的小课题,希望自己在脚踏实地中有所发现,在这本书的理论指导下,希望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多一些理性思考。“爱自己,栽培自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
转眼间又到月底了。
这个月最重要的是把陈大伟老师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读完了,断断续续,总算看完了。
谈起读这本书的初衷,主要是由于自己对教育科研的痴迷,感觉自身理论功底太薄,于是就搜寻相关书籍,加上先前零星地对陈老师的文章的拜读,深深的对陈大伟老师的思想所吸引,就有了深入读这本书的冲动和***!
网上购书,方便及时。拿到书本,封面上的一句话吸引了我:爱自己,栽培自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是啊,从教二十余年,怎么就没有感觉的做教师的幸福呢?问题在哪里?陈老师的经历给了我最好的诠释,他从一般中学教师,到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教授;从中学到中专,再到大学,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而有力,快乐而充实,一路前行,一路思考,有过迷茫,有过徘徊,披荆斩棘,走出了自己的一片蓝天。
这本书采用《论语》对话式的结构,读之不在浮躁和厌倦,似陈老师就在眼前,两位对话老师睿智的见解和提问及迷茫,似乎与自己有关,不敢有半点马虎。就如陈老师在自序中所言,大多一线中小学教师做教育科研"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自己亦有同感。陈老师以人的幸福生活为依归,致力与从人本的角度思考教育科研的立场,打破了单纯理论的单调与乏味,开启了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自我专业成长的新思想。
佛语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窥道在天在屎溺",文化无处不在,关键要培育自己的"道法自然"的意识,有了这样的意识,何时不学习?何处不成长?
这本书共分五个话题:
之一:教育研究,我心有主。陈老师用《中庸》里的一句话开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哲学层面上思考和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是整个讨论的灵魂和核心。
之二: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研究、实施行动、反思总结是如何做研究的一般方法。问题是我们的朋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认真实践过程、思考的过程。
之三:规划研究行动。良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端。思考研究价值所在,意义如何,怎样界定范围与对象,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可行,具体研究内容能否操控等等。也就是说,做一项研究应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要做?要做什么?怎样去做?结果会怎样?这是我们必须首先要弄清楚和思考的。
之四:脚踏实地做研究。"行生于言",再好的计划,没有行动都是一句空话。计划很重要,行动更重要。具体如何做,不同的研究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之五: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做教育科研就要做到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维护儿童权益。同时,充满人文关怀、理想主义,拥有怀疑精神、不畏艰难,采取合适、有效的方法,如此,我们才能实现快乐、幸福的专业成长,才能感受到从事教育职业的美妙所在!
书是读完了,读了之后,又记住了什么呢?又何必去记住一些什么呢?我想,读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能刻意去追寻什么,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行动,感觉不到苦,体会不到累,在无言中度日,在不知觉中成长,这也许就是我读书的目的之一吧!
程陌从梦中惊醒,心念:这噩梦是第几次了,怎么这样阴魂不散。去医院看看吧。起身洗漱。
陡然,瞄见窗外的防护体不见了。程陌心中大惊,急忙拿起电话,拨打警局电话,谁料无人接通。又打给在科研中心当助手的弟弟程晨,告诉他防护体的消失。
医院。
“你来干什么?”闻声不见人,转身寻人,“陆少白!原来是你啊!”程陌上前一步,拍住陆少白的肩膀,说道。“甭说了,可闲了。在你研制出可以治病的药水后,来我们医院的人少了好多。”陆少白撇了撇嘴,抱怨道,“对了,你上医院来干什么啊?”“我前几天在睡觉的时候,每次都会出现一些奇怪的图像。”程陌顿了顿,继续道,“还有一个非常诡异的声音在说:‘一区!总有一天,我会把你给碎尸万段!桀桀桀······’就一直在重复,你说这是什么啊!”陆少白听闻陈思,说:“你跟我去个地方吧。”
地下室一楼。
“你带我来这里干什么啊?”程陌蹩眉道。陆少白没有说话,走到角落,伸手按向一个地方。顿时,光芒四射。再次睁眼,便在一个放置了很多科学顶尖设备的房间里。“躺在椅子上,我看看那个噩梦是什么东西。”陆少白对程陌说道。“嗯。”程陌躺到椅子上。陆少白拿着一个头盔,向他走过去。“这个戴上睡一觉。”程陌戴上头盔,渐渐地陷入了睡眠。
科技中心。
“顾博士,系统出现障碍!怎么办啊?”程晨焦急道。顾博士抬手阻止了程晨,说道:“不必惊慌,你的哥哥是程陌吧。”程晨不明就里,点了点头。“程晨是唯一一个能让这场危机化为平夷的人。能不能行,就看他的造化了。我们,是没用的。”顾博士抬头望天,感叹道。
科学室。
陆少白看着电脑黑屏,心中懊恼不已 。又伸手在键盘上按了几个键,启动了另外一台电脑。十指如飞的键盘上敲打着什么。完毕,看向沉睡的程陌,说:“程陌,兄弟我只能帮到这了!”说完,走出了科学室。
梦境。
“这是哪里啊?怎么这么黑啊?”程陌头痛欲裂的醒来,环顾四周,说道。“桀桀桀,你在你的'梦境里出不去了,这还多亏了我啊!桀桀桀。”“是你!在我噩梦里说话的人是你!”“别生气,我带你去个地方吧。你肯定会非常吃惊的!”恍然间,到了一个像垃圾堆一样的地方,上面还有几架科学飞艇。 “这里是?”程陌疑惑。“这里是你的家啊,你不认得了吗?不过,这个是未来,不是真的。”程陌心惊,点开手腕上的手表,取出一把激光枪,直径朝那黑影射去。黑影躲避不及被射中了。程陌顿时惊呆了,心想:这,这就完了?太狗血了吧!一阵光芒射来,程陌又陷入睡眠。
科学室
发现在陆少白的科学室里了。“小陌陌,你终于醒了,呜呜呜,吓死宝宝了。”程陌一把抓开在他身上“大哭”的陆少白,大吼一句:“滚!”惊得窗外的鸟儿往天上飞。
如果多加留心,教师往往可以从看似平常的教学工作看出问题来,这些似乎都已成为了一种习惯,但却是我们可以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比如,有些教师通过大量的听课发现,课堂上不少学生听讲时注意力不集中,而在讲课的老师看来,他所讲的这些话又是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的,于是听课教师就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的问题。
又如,有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发现有些教学内容互相渗透、关联比较密切,如果按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学,虽然难度降低了,但不易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于是他就提出“能否重新安排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顺序,做到既分散学习的难度,又能逐个突出重点”的问题。再比如,一些老师常常因为小组合作学习而影响教学进度,因此提出“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