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这是作者对教育的感悟,正因为有了如此深刻的感悟,所以在他的笔端我们才闻到了一幅教育革命的新气息。
教育是技艺。教育需要教师开动脑子,有充分的预设,有随时准备问题的生成,从而以问题为纽带,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始终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把结果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拓宽学术视野,有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应新的教育,实现综合教育;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为他们日后的继续学习,独立处理问题提供保证等等,这些新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对我们教学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价值。
教育是哲学。读罢全文,我们仿佛重新认识了许多教育哲学家。孔子“天命之谓命,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儒家教育思想;朱熹“博学之,审问之,明辩之,慎思之,笃行之”的五步学习法;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的“践行模式”;柏拉图的“善的教育”;涂尔***“纯粹的惟理教育”,还有诸如洛克的形式主义教育、培根的经院主义教育、斯宾塞和赫尔巴特的实质主义教育观、卢梭主张“以天性为师”以及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的一些教育思想。由此看来,此书是古今中外哲学教育巨篇的浓缩版。
教育是艺术,是诗篇。在这里我们也安康难道了作者极高的艺术修养和深湛的文学功底以及对学科透彻的分析。科学教育的“探究与合作”;数学教育的“生活与开放”;文科教育的“感悟、理解和表达”美育的“境界、感受和体验”等等,书中,作者列举了很多例子,丝丝入扣地阐述,让人受益匪浅。
教育是思想。作者在文中谈得最多的仍是素质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通过现状分析作者深深体会到: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体系。他呼吁重新审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三个面向”精神和“四有”素质的人才。
准确把握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恰倒好处地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三者的关系,这都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本领。现在的教师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必须要有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理解,有完善先进的教育理念做指导,并籍此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因此教师的终身学习成为必然。
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教师,首先要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思想指导。教育行为的发生离不开教育思想的作用。现在,伴随着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一时期,我们教师所要面对的难题和矛盾会很多。如何在应试和素质教育间寻求平衡点,如何正确判断新生的理论方法,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一个教师如果能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那么在处理师生关系、处理教学策略与学习的学习策略等方面上就会有自己的特点,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地方造就了出了一批批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当今的教师要有自己的灵魂,要具有自己的智慧,这样才能在教育领域发挥自己的长处,大展拳脚。
其次,在提高专业理论的同时,不忘全面发展自己的知识能力,接触新的事物。我们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生出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一名教师,面对着一个班的学生,是否有能力一一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正确快速地解答呢?现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也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更新。在网络面前,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变得微不足道,作为教师,想要在课堂上自如地对待学生的质疑,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交流,那就少不了要更多更快地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活到老,学到老。
繁忙的工作之余,科室每周按照读书计划组织阅读了袁老师的《教育新理念》一书,每读一篇,都给我的心灵以震撼,特别是总序里的第一句话“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可以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教育新理念》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有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名篇及其他领域中相关信息的分析。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需要更新的教育新理念。从宏观教育观念、一般教育理念以及教与学理念上为我们做了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认识到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有了新的理念,就可以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不断自我更新,及时汲取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
过去常常听说,美国孩子的家长经常问孩子的问题是:你今天准备向老师问什么问题?你今天向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如果孩子说今天向老师问了许多问题,家长会非常高兴。我当时听了感到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中国孩子的家长问孩子最多的常常是:你今天在学校听课专心吗?老师讲的都听懂了吗?在学校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如果孩子说在学校里很乖,很听话,上课的内容都听懂了,家长就很放心。中美两国家长对孩子不同的态度,反映了两国间完全不同的教育观念。通过学习《教育新理念》这本书,我懂得了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的表现。一种是问题教育的理念,一种是去问题教育理念。
美国人的教育理念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疑问,他们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进教室,而老师在回答他们的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跟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教师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学生的独立见解为目的,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我觉得这种教育观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注重人的发展。
而我国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去问题教学的理念。虽然老师也欢迎学生提出问题,但从根本上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问题解决掉,以让学生听懂知识、掌握知识为目的。可以说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解决了问题轻轻松松地走出教室。教师往往把学生的问题都基本解决掉了,才感到自己的教学是有成效的,才感到放心。这种教学的结果必然是使学生过分依赖老师。长期以往,会约束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被扼***了。难怪我们常常在问,为什么中国孩子基础打得好,但越往上学越不如外国的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强?学生怎么都象机器包出来的饺子,全都一个样?这难道不是这种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导致的结果吗?
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科技对经济、综合国力的作用尤为重要。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而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是创新,关键是人才,如何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成为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建设全面小康的当务之急。人才的培养,需要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上要有根本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由去问题教学转向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问题的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自己作为第一线的教师,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今后在教学中要努力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加强自身教育理论的学习,积极学习和贯彻二期课改精神。学习了解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不断接受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想,转变和更新教育理念,并努力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2、加强专业理论和多方面知识的学习,拓展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问题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和对知识的探究精神。这就需要我学习学习再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3、在备课和教学中,要以问题教学的理念来指导,认真设计教学过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我要不断研究提高问题教学的技巧,提高自己问题教学的能力,真正把问题教学,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到实处。
4、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教学的新理念。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效果的好坏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由于老观念的影响,有些学生认为,学习就是听老师的,不敢或不愿提出更多的问题,我今年所教的班级在这点上尤为突出。我认为老师应把问题教学这种新理念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彻底打破认为上课只要认真听讲,老师说什么都对,不敢提出不同意见的错误观念,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学习中不迷信老师,不迷信书本,不迷信答案,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真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教学观念的转变和问题教学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我愿意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提高。
我们传统的教育一直以教材为本组织教育教学,一切从教材出发,习题、考试都离不开课本中的内容。而课程改革以来,变动最大的就有我们的教材。课本中鲜艳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多了起来,乏味俗套的问题少了许多。教材的编写不光是给学生以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道德以及价值观的渗透和学习方法的掌握。这些新理念的实施离不开我们教师。
1、研读教材
现在的教材依据学生的情感知识需要进行编写,贴近了学生的心灵,但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有许多的问题和困惑,在独自阅读课本时也有难以逾越的困难。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能因为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就将这些难题和问题忽略,相反,它们正是我们在研读教材时需要密切注意和着力最重的地方。一个教师,能否在拿到教材后发现这些难点,是熟悉和掌握教材的基础。当然,我们对这些问题的重视根本的目标不是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
同时,新教材中人文化的东西逐渐增多,一篇看似简单的课文背后,可能蕴涵的情感、态度极为丰富,想让学生能感悟这些情感,那么教师首先就需要具备从字里行间体悟情感、价值的能力。这也是现在教师所要有的研读教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2、组织教学
如同工程师的建设图纸,医生的医治计划一样,在深入研读教材后,走进课堂前,每一位教师都会在心里对一堂课给出自己的设计。书中提到了一位中学教师,他在对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的代表开课时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而学生也非常积极地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真可谓是天衣无缝。这样的一节课在我们大部分的教师心中绝对是一节无可挑剔的好课,但对于美国代表来说却是一节充满了问号的\'怪课:学生的问题去了什么地方?学生既然会回答所有的问题,那还要上课做什么?
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都将教学设计建立在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技能和解决难题上,如果一堂课下来,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知识、记忆知识,都能没有问题了,那么这堂课也就成功了。所以我们的教育发生了一种怪现象,当一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一年级的小朋友时,他们能回答出22种不同的答案;而用同样的问题去问大学生时,他们却不知如何作答,最后才在老师的点名下说出了一个答案。难道大学生还不如小朋友吗?不是,关键在于,经过长时间的学校学习和训练,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标准答案,习惯了每个问题都只有一个答案了。书中,作者把这种教育叫做:去问题教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没有问题也就没有了创造,创造力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明确一堂课以后学生得到些什么。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最终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进行发现、思考、合作,让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能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对未知知识的探求***。
3、走出教材
课程改革以来,提倡走出教材、走出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教材作为教学的依据,其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但现在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惊人,信息量巨大,不用说是教材,就是权威的科学用书也有道不尽的地方。我们的学生最终还是要进入到社会中的,对于信息的掌握自然是越多越新越好。现在很多的教师都将目光放到了教材以外,课堂信息量大了起来,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在跳出教材上需要有一个度,如果喧宾夺主、不分主次,那么就算信息再多,也只能是学生脑中的“过眼云烟”,不能生成连贯的知识体系,更不能激起学生的探求***。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尺度,要让丰富的信息充实教材而不是割裂和主导教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