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无比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自然,这固然是好,然而却少了对行云流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们只有对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淋漓尽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与日月行。然而,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于人类,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既可亲身自然,又能了解有关于自然的一切,远近结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么?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美?更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一切,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却哑口无言。那么,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大自然离我们很近,也很远,但我们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人们创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体验,将二者相结合,我们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那一颗梧桐,在秋风中摇曳,一地落叶黄,宛转流年。
——题记
又是一年秋天,阴雨绵绵,思绪悠悠。
前几日,路过一颗高大的梧桐,在萧索的秋雨中,默默地挺立着。而或风起,片片树叶随风飞舞,从我身旁掠过。
瞬间,我被挺拔的树干折服,被繁茂的枝条吸引,被金黄的树叶陶醉,这不就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默默无闻,却还在那里执着地守望着!
我的思绪飘向远方——
我不知道,在这个季节,究竟融入了多少人的悲凉与忧伤?
我不知道,在这个季节,究竟多少人经历了辛酸苦辣、生离死别?
我只知道,在那场秋雨中,那个深深爱着我、会把所有好东西留给我的外祖父,也随它而去了。
我只知道,当年外祖父对我说他是天上的神仙,现在要回天上去了,不能永远地看着我长大……
我只记得在许多或月光如练、或温柔静谧的夜晚,在我心里倒映出两个词,那就是“悲凉”和“想念”。
阵阵秋风吹散记忆——
似乎听见了梧桐树的叹息,似乎它也在感叹岁月。
我也逐渐明白:时光是会摇槽的船,在咿咿呀呀中,它已流过一片水域。我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傻丫头,隐隐约约读懂了外祖父当年善意的谎言……
朦胧的青山,高大的梧桐,阴阳两隔的亲人,明明没有任何牵连,却偏偏自然的映照在一起,让人不禁泪落如雨。
那一颗梧桐,依旧在秋风中摇曳着。那片片飞舞的树叶,不正是化着春泥蕴育着明年鲜花的盛放吗?
这一场秋雨,依旧下着……
站在窗前看着雨轻轻地敲打在玻璃上,再也按耐不住对秋雨的喜爱,走出了门。秋天的雨早已不像春雨那样细细绵绵,它是凉爽的,落在身上有种冰凉凉的触感。我漫步在树林内,此时的雨已不像先前那么大了。
秋雨为树林里的万物洗了一个凉爽的澡,树林里的空气变得十分清新,树林里的不少树都已变成了或黄或红的颜色,被秋雨洗过后如同被重新刷上了漆。
在树林里时不时地会收到秋天的明信片,因为秋风一吹有时会将树梢上的树叶吹落下来,那树叶上一道道的纹路就仿佛是秋天留下的笔记。谁都知道秋姑娘的调皮,她常常来到一个地方就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够发现其实到处都是她留下的痕迹。
秋雨就像是秋姑娘的姐姐,每当秋雨来过后秋天便会跟着一起来。秋雨跟秋天的性格很像,她们都是豪爽的,开朗的。秋雨和秋天也有些不一样,秋雨喜欢和世界万物一起玩。可秋天不一样,她喜欢独来独往,她不喜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她喜欢到世界各地去旅游,去玩耍。
有人问过我:“你喜欢什么季节?“我回答:”秋天!““你为什么喜欢它?”“因为我喜欢秋天的雨,喜欢她的清凉,喜欢她的清新,还喜欢秋天的足迹。”
你喜欢什么季节,是不是跟我一样喜欢那凉爽的秋天呢?是不是跟我一样喜欢那凉爽的秋雨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