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放学路上是极为无聊的,除了单调延伸的公路,除了缄默无语的路灯,还有什么值得一提呢?
可她的出现,让我觉得放学路是值得留恋怀念的。
那天早放,和她一起坐公交车回家,一到车站,便看见人头攒动——像夜里灯光下聚集的小虫一样密密麻麻,我们想要快速地穿过人群。突然,我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原来是鞋带被人踩到了。“没事吧?”她的话语里透着关切,又带了一丝紧张,使我心头一暖。她又问我要不要系一下鞋带,我低头看了看还未完全散架的鞋带,又想到今天乘车的人太多必须抓紧时间往前多走一站,立刻脱口而出:“不用了。”哪知一个小小的松懈却给我带来了麻烦。
就算是又走了一站路,依然避免不了被挤到“变形”的命运,慌乱之中,我感到脚被别人重重地一拖,就像一条被钩住的鱼将要被拉出水面一样,我的.鞋带彻底散了。临近下车,每一个人都像在搬家的蚂蚁,起劲往出口冲,我有些支持不住了。这时,耳畔响起一句话“请让我们一下好吗?”。诚恳的语气很快解救了被挤得左摇右晃的我。
下了车,赶紧弯腰系鞋带,心里对她充满了感激,这种情绪在心头蔓延开来。正当我一边系鞋带一边想要如何感激她时,我的衣袖突然被她一把拽住,往路的内侧快速一拖,沉重的书包使我无法保持平衡,差一点摔倒在地。她想要干什么?突然,身边刮来一阵凉风——是一辆电瓶车急速驶过。天气本来就冷,这一阵风刮得更冷,可我感觉不到了……惶恐之余我又产生了疑惑:“她怎么可能在第一时间把我拽进来呢?车速这么快,等她看见早就来不及了吧!”我把疑问倾囊倒出。她微笑着告诉我:“我早就注意到这边是有机动车开过的,所以你弯下腰开始系鞋带的时候我就准备拉你了……”她的话使我心头一热,恍惚之间,我觉得放学路不再单调了……
放学路上有她,就有故事,就有温情。细细观察,细细品味,放学路很美好,很温馨。
在传统的教学中,孩子们总是跟着老师的引导,做着模仿的动作。而在蒙特梭利教室,孩子们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教具,主动学习。蒙特梭利教育法认为,孩子的早期教育应该以感官训练为主,应该通过感觉、行走、触摸来使自己获得各种能力和技巧。在蒙特梭利教室,孩子们有五大“工作”内容: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自然人文教育,而这些都是通过教具来完成的。
在蒙特梭利教学法中,老师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做“引导者”。他们不会站在讲台上,教孩子们应该做什么,而是在旁边观察孩子们做了什么,并且记录下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具。蒙六班王老师告诉记者,他们班上有三名老师,他们的工作就是在孩子工作时在一旁观察,并根据每个孩子的发展制订目标。
○背景介绍
蒙特梭利教学法是由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创立的。它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自然地成长。与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是:蒙特梭利教学强调双手工作、自我教育,着重于孩子秩序感、专心度、独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
上午,电业局正在我小区内进行定期的电路检查,提醒大家,将电器的电插头拔掉以防止电器烧坏。爸爸为了安全起见,就“遵旨”做了。
“真受不了,这么热的天竟然不能用空调!”我埋怨道。“既然这样的话——”爸爸故意拖长音,“你就到我的单位去吧!”太好了,我要得就是爸爸这句话,到爸爸单位去不但不用练琴,说不定还能和我久别的朋友——电脑来个“零距离”接触!嘿,太棒了!
跟着爸爸来到单位,先一一跟大家问了好,接着就开始做作业,爸爸没过几分钟就出去工作了。空荡荡的屋子里顿时只剩下了我和陈阿姨两个人。我做完了爸爸给我布置的作业,便把目光“锁定”在了电脑上,陈阿姨看见我这“搀”样,便对我说:“小楠啊,你要玩电脑的话就自己弄好了。”听了这句话,我马上就坐到电脑前,刚要去点Internet(因特网),忽然看见陈阿姨忙碌的身影我想:陈阿姨这么忙,我又没有干过这工作,何不帮帮她呢?我就这样抱着帮助和试一试的心理走到陈阿姨面前,对她说:“陈阿姨,我来帮你吧!”陈阿姨这会儿正缺个帮手,就爽快的答应了。
陈阿姨给我的任务是抄写一份资料。我坐下来,刚抄没几个字,我就发现很多大人写的`潦草字我都不认识。这怎么办呢?去问陈阿姨?看她这么忙,我真不好意思问她。对了,上学的时候老师不是教我们联系上下文解释词吗?我现在来个联系上下文猜字不就得了吗?就这么办!
“水……厂”这中间是什么字呢?爸爸不是每天要去测水样吗?估计是“水管厂”就这样一步一步把整份资料都抄完了,当我把我的成果展现给陈阿姨看时,陈阿姨高兴的说:“小楠真聪明,以后都可以干我这工作了,一定可以***比我好!”屋里回荡着我和陈阿姨的笑声。后来,我又帮着陈阿姨抄了很多资料。
今天我虽然没有玩上好玩的电脑游戏,也没有太多的休息时间。可是,我却很高兴。因为我今天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尝试第一次。
打破传统幼教按年龄分班,没有大班、中班、小班,孩子们被混编成了6个班。在这里,年龄小的孩子用勺子把小篮子里的豆子舀到另一个篮子里,锻炼动手能力,大一点的'孩子则在拼着世界地图。之所以不按年龄分班,老师们解释说,小孩子遇到不会的事情可以向大孩子请教,而大孩子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可以学会怎么帮助人。“通过这样的途径,让每个孩子都享受被人崇拜的机会。”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