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早上,二区图书馆前面早已聚集了爱看舞狮的人群。这里即将进行一场高桩舞狮汇演,爱看表演的,爱凑热闹的,全都陆陆续续聚集在这一片小广场内静静等候……我向来对舞狮不感兴趣,是可看可不看的那种。不过答应了和MEI过来看看然后再拍相的,所以我还是耐着性子和老少人群驻足观看,心里则巴望着演出快点结束。
很庆幸的是,朋友BECKY突然出现了,所以后来就是心情非常HAPPY的和她神侃起来。大家兴奋地诉说着这几天的见闻,聊得最多的还是说看到了什么什么同学,同学又变得如何如何……一阵阵感叹,一声声惊讶,一句句欢笑,带给我的是久违的放松和快乐!因为这样无所顾忌的谈话,只属于曾经的我们。
看完舞狮,我们便把最美的笑脸留在了金猪花展前!耶
舞龙灯,这种耳熟能详的民间艺术表演在我家乡人的心目中可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
每当纯洁的晚上,家乡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广场上,都会有五十来个人,将高贵威严的龙头高高举起。随后,一条条五彩斑斓、珠光闪烁的彩龙便开始蜿蜒盘旋,顶空翱翔,为新的一年拉开了序幕。
舞龙灯是一种传统的艺术活动,每逢经过舞龙灯的表演现场,人们都不忍离去,都会被这五光十色的表演所吸引,留下来驻足观看。龙灯舞到一半,有的性急的观众觉着站在那看没意思,逐摩拳擦掌,纷纷加入到了舞龙灯的队伍当中。绚丽的彩龙开始向别处飞去,飞过一条条宽阔的街道,飞过一条条狭窄的小巷,飞过一栋栋高大的楼房,飞过每一户人的家门口,飞进每一个家乡人的心中。动听嘹亮的锣鼓声伴随着飞翔的彩龙,龙飞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一道道绚丽的彩虹,为星年的夜晚平添了一抹幸福的色彩。
舞龙灯的队伍中,有这各种年龄、各种职业、各种身份的人。大男人们在用他们粗壮的手臂,将龙身高高举起;老人和妇人都在一旁,敲打着自己手中的传统乐器,用锣鼓钹清脆的声响增添节日的喜气;小孩子们有的在外围观看,有的走上前去,为自己的父母加油鼓劲。舞到精彩处,围观的人无不拍手叫好。无论是舞龙灯的,还是在一旁观看的,人们的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微笑。
虽然舞龙灯没有春节联欢晚会的华丽,也没有奥运开幕式的隆重,可舞龙灯朴实无华但喜气洋洋的表演,已深深地烙印在了家乡人的心里。
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角、须、爪,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动物,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自古以来,龙就是帝王的化身,平民百姓是龙为传统的骄傲。
每年元宵节前后,全国各地人们都以舞龙来祈求来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上溯至汉代,历史上早有记载,几千年来这一民俗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我非常喜欢舞龙表演,还喜欢收集一些有关龙的图片、资料以及演唱龙的歌碟,从中感受到了中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舞龙,亦称“耍龙灯”,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全国很多地区。“龙”的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等扎成,节数不等,多为单数。舞者各持棍子支起一节。由一个人持彩珠,戏龙作舞,龙头随彩珠,龙身各节随龙头上下左右翻腾。每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称“布灯”。此外,还有用荷花灯、蝴蝶灯组成的“白叶龙”,用一条长板凳起舞的“板凳龙”和以人体组成的“人龙”等多种形式。
去年正月十五,姑姑叫我们去邹区看舞龙灯。我一听有龙灯看,便兴奋地一蹦三尺高,催着爸爸妈妈赶紧带我去看。
我们一到邹区,哇!人山人海,到处是欢笑声,叫卖声,锣鼓声,喝彩声,彼此交纵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欢乐颂》。我赶紧找舞龙队,可是除了看到人们的背影,根本看不到龙灯,急得我一身汗。我们转来转去,想找一块高点的地方,可是,高点的地方都被人家占领了。我们急得团团转,没办法,爸爸妈妈就叫我钻进去。我发挥人小的优势,见缝就钻,花出了吃奶的力气,好不容易钻到了前面。啊!金龙真漂亮,它有一身金黄的龙鳞,圆圆的眼睛,长长的龙角,飘扬的龙须,还有一张又大又长的嘴。灯光一照,金光闪闪。这条龙一会儿摇头摆尾,一会儿上下盘旋,非常威武。舞龙队一边走,一边舞,有时还会到商店里溜达溜达。我边看边鼓掌,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漏掉了精彩的节目。我想一直跟着这条龙,但又怕跟爸爸妈妈走散了,所以就恋恋不舍地挤了出来。后来我们又看到了青龙、白龙、黑龙……到处一片喜庆欢腾的景象。
每逢重大节日,人们就会用舞龙的形式来祈求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想要是天天都有舞龙表演,那该多好哇!
人们都叫它——龙灯。傍晚把龙灯搬出来了,群众们欢呼雀跃,当然伴奏队也早早准备好了在一旁。“太好啦,太好啦!”我非常激动,因为在伴奏队伍中有我外公,我终于可以看外公吹喇叭的样子了。“蹦,蹦,蹦。”这是什么声音啊,震耳欲聋?哦,原来是鞭炮声哪,这个声音拉开了舞龙的帷幕。接着音乐也随着响起来了,龙头是六个身材魁梧的壮汉抬着,龙身是村民们自己家做的板灯,上面两个灯罩是用竹子和红纸做成,里面可以放蜡烛,一头有脚支撑,另外一头是栓子可以跟下家结合,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数过,足足有一百五十节呢,在大会堂门前围了四圈。这个时候龙尾就藏在最中间。鞭炮声一放完龙头就开始舞动了,天也慢慢暗下来,所有的灯和蜡烛都亮起来,好漂亮。龙头快,龙身就跟着快,龙头慢,后面也跟着慢。龙头一会儿在外面,一会儿就舞到了中间,这个时候龙尾巴就在最外面了。六个壮汉把龙头抬的高高的在中间转起来,围观的群众都拍手叫好,欢呼一片,龙头舞的更带劲了。慢慢的`龙头舞出来了,准备舞到别的村去,很多人这个时候都去钻龙头,因为钻了龙头今年一年都会很顺利,只是个传说,我跟姐姐觉得吉利也去钻,好紧张,就怕撞到头,但又好刺激。
外公村里的灯龙走了,马上另一个村的龙灯就进来了,他们的龙灯也很漂亮很精美,它还发出了五颜六色的光芒。在场上也是一阵敲锣打鼓,惹得大家一直在那叫好,后面又看了好几个村的灯龙……都是各有特色,回味无穷。
夜幕降临,在锣鼓声中,一条“巨龙”出现了,它穿着一件黄澄澄、亮闪闪的“龙袍”,神气地仰着头。我们伸出手指,数着“巨龙”的节数:“1、2、3、4……”一共45节。“好长啊!”我们惊叹道。“巨龙”为何如此自豪?一定是因为它身后有许多可爱的“龙孩子”。你瞧,一条条“小龙”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向前走,每隔一段,就活动活动筋骨:转转圈、打打滚……
“龙孩子”最拿手的要数“抢龙珠”了。沙沙作响的\'龙珠飞到上方,“龙孩子”扑了上去;龙珠又迅速地落在地上,“龙孩子”也飞快俯下身去;龙珠又玩“躲猫猫”,滚到“龙孩子”的身后,“龙孩子”转身紧追不舍。每次眼看就要抢到,可都被龙珠躲开,但“龙孩子”总不肯放弃,依然奋勇向前……
舞龙灯焕发着龙的精神,激发着人们向上、进取。我喜欢舞龙灯!
总评:习作开篇,描写了沸腾的“大街小巷”和“兴高采烈”的人们,渲染出浓浓的节日气氛。接着,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舞龙灯的热闹场面。“巨龙”和“龙孩子”的描写,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凸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生动形象的描写,使读者充分领略到“舞龙灯”这一中华民俗的独特魅力。
农历十三的晚上,我和爸爸到步行街去看舞龙表演。在路上,我们恰巧遇到一条舞龙的队伍。长龙的前面,他们打着灯笼,扮成济公、蚌精、船夫的模样,挑着花篮,划着彩船。后面,跟着一大堆看龙的人群。
在一家店铺的门前,队伍停了下来。打着灯笼的“灯头”先向主人家祝福后,主人家就将早已准备好的烟酒,放入“灯头”的背篓中,并给每一位舞龙的小伙子敬酒。敬完酒后,舞龙表演也就正式开始了。
顿时,鞭炮声、锣鼓声,震耳欲隆。大人们不停的往场地中央扔鞭炮,小孩们点燃了手中的烟花筒,一致对准了舞动的巨龙。刹那间,整个舞龙场地,烟雾弥漫、火光四射。在鞭炮的火光和烟花筒的火焰照射下,只见那巨龙上下翻滚,时隐时现,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舞龙可真是太精彩了,看得我心惊肉跳,不得不让我佩服那些舞龙的人们,他们真是太勇敢了。
放假了,同学们回家的回家,玩的去玩了。唯有我们学院舞龙舞狮队的队员们还在每天坚持训练,一天两练。
高高的条凳架在半空中,领师员握着绣球引导着一对霸气十足的雄狮在两米多高的条凳上上下窜跳,忽上忽下,时而站立,时而下俯。
因为和我搭档的狮头出去比赛了,我只能在一旁看着大家训练,心里实在是痒的厉害啊.........
说实在的,我们可以说都是各个省、市中优秀的运动员聚集在一起的。而龙狮队又是从这些人选出来的优秀者,看来练好龙狮也不容易了。这是真话,不管武术在好,两个人要是不能把劲合到一起,个人在出色也是白练了。
舞龙舞狮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孕育着中华文化。我越来越开始喜欢舞龙舞狮了,虽然这个假期不能全力投入到练狮子上,但是我们着对狮子一定会保持龙狮队中的第一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